SL 21-2015 降水量观测规范

SL 21-2015 降水量观测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21-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7069
免费资源

SL 21-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21-2015 降水量观测规范简介:

"SL 21-2015"是中国气象部门颁布的《降水量观测规范》(Standard for Rainfall Observation)的代号,它是一部关于降水量观测的技术标准。该规范详细规定了降水量的观测方法、数据处理、设备要求、观测环境条件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SL 21-2015涵盖了从雨量器的设计、安装、使用,到降水强度、总量的测量,以及观测数据的记录、存储和报告等全过程。它强调了观测的准确性、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可比性,对于气象观测、气候研究、水资源评估、农业预报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遵循这一规范,可以保证降水量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气象预测、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SL 21-2015 降水量观测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B.5观测场地环境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器口离地面 记至0.1m b)使用防风圈或观测雪深的雨量站应将采用防风圈的情况和测雪深的方法填入。 c)其他栏根据仪器说明书填写。 B.7考证簿可续纸填列,并按补充填制的时间顺序,装订在考证簿内

SL212015表B.1雨量站考证簿格式(续)一、测站沿革1.场地查勘设站或设站或迁移测站类别坐标变动距离变动迁移部门姓名年月日设站目的观测时制/km原因东经北纬2.场地设置观测场场地防护措施设站或栏栅变动年月面积/m²地面高程/m备注材料高度/m疏密度/%3.观测场地面高程来源引据水准点地形图编号基面位置比例尺17

DB12/T 995-2020标准下载表B.1雨站考证蒲格式(续)

SL21—2015表B.1雨量站考证簿格式(续)2.观测场地平面图(比例尺)3.观测场周围环境障碍物作物至仪器测量高度宽度器口至障碍物名称方位高度距离的仰角名称裁种期时间方位/m/m/(°)/m/m19

SL21—2015表B.1雨量站考证簿格式(续)四、观测仪器说明1.雨量器(计)使用年月口径分辨力自记周期器口离地面型号备注/mm/mm(记录时间间隔)高度/m开始终止2.防风圈和雪深观测防风圈雪深观测测雪板平坦地面备注安装使用时间时段面积/m²安置方位面积/m²方位填制者:20

用于观测固态降水的雨量器,配有无漏斗的承雪器,或采用漏斗能与承雨器分开。

C.1.2仪器性能如下,

图C.1人工雨量器及量雨杯

图C.1人工雨量器及量雨杯

a)承雨器口内径为$200+0.6°mm;承雨口材料坚实,其口缘呈内直外斜的刃口状,内壁光滑, 刃口角度40°~45°;极限条件下,进人承雨器口的降水不溅出承雨器口外。 b)承雨器口面与器身中心轴线垂直,与储水筒外壳底面平行。 c)量雨杯总刻度为10.5mm,最小刻度为0.1mm。

C.2.1翻斗式雨量计由传感器和存储装置构成。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主要由承雨器、翻斗、发信部 件、底座组成,如图C.2所示,内部结构如图C.3所示,

C.2.2仪器性能如下

a)承雨器口内径为$2000.6°mm。 b)分辨力为0.1mm、0.2mm、0.5mm、1.0mm四种。 c)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4mm/min, d)当降雨强度在0.1~4.0mm/min范围内变化时,测量误差不大于土4%

C.3.2仪器性能如下

a)承雨器口面积为200cm和400cm两种,分别简称为200型、400型, b)鉴别灵敏度(分辨力):200型为0.2mm/min,400型为0.1mm/min

c)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30mm/min。 d)测量量程:200型为1500mm,400型为750mm。 e)当降雨强度在0.1~30.0mm/min范围内变化时,测量误差不大于土4%。

C.4.1轮盘斗式雨量计由传感器和存储装置构成。轮盘 斗式雨量传感器主要由承雨器、斗轮、测针、机身等组 成,如图C.5所示。

C.4.2仪器性能如下

a)承雨器口内径为200+0.6°mm。 b)分辨力为0.1mm。 c)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9mm/min。 d)当降雨强度在0.1~9.0mm/min范围内变化时 测量误差不大于土4%

C.5.1虹吸式雨量计主要由承雨器、浮子室、虹吸管、

C.5.2仪器性能如下,

a)承雨器口内径为200±0.6°mm。 b)分辨力为0.1mm。 c)传感器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4mm/min

e)仪器计时误差,机械钟计时为5min/d,石英钟计时为1min/d。 f)自记笔尖在自记纸上划线流利、不刮纸,其划线宽度不超过0.3mm,记录图形完整、清 记录笔的调零微调机构应方便、可靠,复零位误差不超过仪器分辨力的1/2

d)当降水量累计达10mm时,雨量计虹吸排水1次,虹吸时间不大于14s。 e)仪器计时误差,机械钟计时为5min/d,石英钟计时为1min/d。 f)自记笔尖在自记纸上划线流利、不刮纸,其划线宽度不超过0.3mm,记录图形完整、清晰; 记录笔的调零微调机构应方便、可靠,复零位误差不超过仪器分辨力的1/2

5一测针;6一小承雨斗;7—斗轮; 8一小翻斗;9—机身 图C.5轮盘斗式雨量传感器

8—小翻斗;9—机身 图C.5轮盘斗式雨量传感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量器(计)与防风圈安装

D.1.1地面雨量器(计)安装方法如下: a)地面雨量器(计)由雨量器(计)和防溅网格构成,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如图D.1

b)为了防止暴雨时积水,应在安装仪器处开挖深度为0.5m以上、面积2~3m²方形的基坑,基 坑内回填沙石,在近地面铺土至地面齐平,并种植草皮。 c)在回填沙石基坑的中心,做一内径稍大于20cm的竖井,井底用砖或混凝土作基座,井深应 使放在基座上的仪器承雨器口高出地面5cm。 d)承雨器口周围150cm×150cm范围内应设置防溅网格,每个小方格的长、宽、高尺寸均为 5cm;在网格中心20cmX20cm范围内不设置小方格,以安置雨量器(计);距雨量器(计) 周围15cm范围内应设置与整体分离的活动网格;防溅网格宜用硬质塑料片或防腐薄铁皮 制作。 e)网格安置在草皮上,活动网格安装高度应低于承雨器口5cm,其他网格与承雨器口同高。 .1.2为便于自记雨量计观测,宜建地下室

D.2雨量器(计)防风圈

D.2.1雨量器(计)防风圈主要由叶片

.2.1雨量器(计)防风圈主要由叶片、上衬圈、下衬圈及中部用铅丝连接叶片构成。 .2.2叶片、上衬圈、下衬圈制作方法如下: a)叶片用厚0.5~0.7mm镀锌白铁皮制作。叶片长480mm,上宽80mm,下宽50mm,从上往 下在125~200mm之间,叶片由两侧向内做成弯月状,叶片上下两端各有直径为5mm的孔 眼,近中部有两个直径为7mm的穿线孔,叶片四周作成宽5~8mm的凹凸状糟(或称压强 筋)。如图D.2所示。 b)上、下衬圈采用直径为6mm的元钢焊制。 0.2.3防风圈组装方法如下: a)取吐片24个,用铅丝将上下衬圈分别绑扎在上下礼眼处,并用12号铅丝穿过吐片中部穿线

孔连接叶片,将圈体组成上下两个不同倾角的圆台形。 b)以叶片弯月处分界,叶片上部与水平面的倾角为35°,下部为70°,上部叶片向外伸展成曲 线状。 c)组装完成的防风圈高度为400mm,圈体直径为上部1050mm,中部660mm,下部500mm, 叶片排列均匀。 D.2.4防风圈安装方法如下: a)用木柱、混凝土柱(均为200mm)或钢管(管径可小于200mm)制作一立柱,立柱上端固 定一圆形钢板,其直径260mm,厚10mm,立柱下端进行防腐处理,牢固埋人土中1~ 1.5m,上端露出地面高度,使装置在立柱上的雨量器(计)器口高度符合6.3.2的要求。 b)放置雨量器(计)的框架,用25mm扁钢焊制,框架大小,能自由放入、取出和稳定仪器即 可;用四个螺栓将框架固定在立柱顶端钢盘上。 c)将防风圈套在框架外部,在中部和下部衬圈处,从相互垂直的四个方向用连杆与框架连接, 加螺栓固定,如图D.3所示。

图D.3防风圈俯视图

图D.3防风圈俯视图

d)固定在框架上的防风圈,其上部圈口应与器口同高,为了便于更换储水瓶或记录纸,可特制 加高储水筒或外壳的雨量器(计),使储水器或记录器部分置于防风圈装置之下,如图D.4 所示。 D.2.5若在多风地区加防风圈测液态降水量,可在防风圈的叶片上半部粘贴厚10mm泡沫塑料片防 止溅水,并每年更换2次。

图D.4防风圈安装图

图D.4防风圈安装图

E.1降水量人工观测记载薄格式如表E.1所示,由封面、封里、观测记载表、封底组成。用A4纸 印刷,可每月装订1册,年终将12册合订为1本

E.2封里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E.3降水量人工观测记载表填写应符合下列要

f)检查者意见,由检查人员按照该测站任务对观 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表E.降水量人工观测记载薄格式(

表E.降水量人工观测记载薄格式(续】

表E.1降水量人工观测记载薄格式(续)

隆水量人工观测记载表

表E.】降水人工观测记载薄格式(续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雨量站检查维护情况记录表

雨量站检查维护情况记录表格式见表F.1,用A4纸印刷。 2基本信息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测站编码、流域、水系、河名、地址、雨量计型号、仪器分辨力、记录时间间隔参照附录B 填写。 b)观测场类型分为地面观测场、杆式观测场和房顶观测场,在相应方框内打“/”。 c)数据下载文件名称由测站编码和下载时间组成,格式如6233268020140618.TXT。 X XX X X X XX X X XX X X XX. TXI

d)通信方式分为超短波、短波、微波或卫星、PSTN、GSM或GPRS、其他类型, 能的雨量站应在相应方框内打“/”。

新后置金属网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F.3检查维护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障碍物情况应填写对仪器影响最大的障碍物至仪器器口的距离和高差。 b)时间间隔为前一次检查至本次检查的间隔天数。检查仪器时间误差后应调整仪器走时与北京 时间一致。 c)器口是否水平应采用水准器或水平尺检查承雨器口水平状况。如不水平,应调整仪器至承雨 器口水平。 d)器口直径应采用分度值不大于0.1mm的游标卡尺,从6个不同方向测量承雨器口直径,填 写均值

表F.1雨量站检查维护情况记录表格式

表F.1雨量站检查维护情况记录表格式

雨量站检查维护情况记录表

表F.1雨量站检查维护情况记录表格式(续

GB 15982-2020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G.1时间订证方法如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