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22条导则)(广州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2018年6月)

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22条导则)(广州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2018年6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5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187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22条导则)(广州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2018年6月)简介:

《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是广州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在2018年6月发布的指导性文件,主要针对珠江沿岸三个重要的十公里段进行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这份导则旨在提升珠江景观带的环境品质,强化区域的文化内涵,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升城市形象,以及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22条主要导则内容的概要:

1. 保护和强化珠江生态功能,维持水环境的健康。 2. 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发掘和展示珠江历史文化底蕴。 3. 建立连续、安全的步行和骑行系统,促进绿色出行。 4.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打造集休闲、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开放空间。 5. 设计人性化、多样化的建筑形态,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6. 促进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强化区域特色和活力。 7. 鼓励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设计,提高能源效率。 8. 制定严格的建筑高度控制和视觉连续性要求。 9.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节点,提升区域辨识度。 10. 优化交通组织,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11. 引导商业、文化、体育等多元功能的融合发展。 12. 制定严格的环保和噪音控制措施。 13. 加强防洪和排水设计,确保区域安全。 14. 重视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15. 强化城市照明规划,营造夜间城市景观。 16.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品质,满足居民需求。 17. 加强社区参与,提升居民的归属感。 18. 实施严格的规划监管,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19.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20. 加强规划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城市发展变化。 21. 落实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理念。 22. 保护和修复沿江生态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这份导则为珠江景观带的重点区段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环境。

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22条导则)(广州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2018年6月)部分内容预览:

(二)汪重通江郎道的通视性和可达性 CREATE CORRIDORS TO THE RIVER WITHINTERVISI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01公共空间:开放绿色多元的品质珠江

创造丰富多元的活力堤岸

凯晨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ROVIDEARICH,DIVERSE DGE ALONGHERIVERERON

在不影响行洪的情况下,创造丰富多样的堤岸形式, 改变现状单一的垂直硬质堤岸。形成挑台、栈道、 码头、自然缓坡等多种形式的亲水岸线,提升岸线 亲水比例至40%

未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

01公共空间:开放绿色多元的品质珠江

(四)提升滨江绿地活力与品质

建设可以让市民进入的滨江公园绿地。在滨 江绿带中设置活动场地、亲水平台,设置多 条连续的慢行通道,增加慢行选择性。

建设可以让市民进入的滨江公园绿地。在滨 江绿带中设置活动场地、亲水平台,设置多 条连续的慢行通道,增加慢行选择性。

Construct accessible riverfront green spaces. Ensure the riverfront green spaces are stacked with facilities, play yards, waterfront decks, and have a number of continuous oromenades

结合码头增加商业、餐饮,娱乐等多 元服务功能,增加滨江活力

catering and entertainmentf near wharfs fo enliver thewaterfrontareal

未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

01公共空间:开放绿色多元的品质珠江

打造精致有活力的建筑场地

CREATE EXOUISITE AND ACT CONSTRUCTIONSITES

加强建筑退界与街道空间的整体设计。避免出现沿街大 面积的实墙。加强道路附属设施、临街界面、公共艺术 品等景观一体化设计,使街道空间和建筑退界区形成连 续、有机的整体, 利用场地高程进行多功能设计,划分不同功能分区,承 载多样的活动空间

场地竖向设计塑造不同休憩空间示意图

传统历史建筑风貌区一 一体现中西合璧、广府风韵的 建筑风貌特色。 现代都市建筑风貌区一一体现现代多元融合的建筑风 貌,塑造当代都市活力区。 东部生态文化建筑风貌区一一体现生态低碳、活力开 放的现代港湾特色,塑造创新商务商贸文化港区。

02滨江形象:展现全球城市形象的魅力珠江

(六)自西向东展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建筑风貌

HOWCASE TRADITIONA FROM WEST TO EAST

未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

02滨江形象:展现全球城市形象的魅力珠江

(七)打造前低后高的滨江建筑天际线

形成“前低后高”的滨水建筑形态。临江一线建筑(指未审批地 块主导功能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塑造有韵律感的天际线 临江一线街区应为公共活动退让公共开放空间,临珠江前航道两 岸建筑应退岸线布置,建筑退江岸线高宽比宜小于1。历史城区范 围内的新建建筑高度直接按照《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和各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落实。

The waterfront architecture should be lower at the front and higher at the background, so as to form a rhythmatic skyline.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layer of architecture along the river should be limited to 60 meters. The first block along the river should retreat spaces for public public activities. Architecture on both sicles of the Pecarl River front channel shoula set back from fhe shoreline. The ration between hight and width should be less than1 (Hn/Dn < 1]

二线街区天际线在中段达到高溯 线街区塑造舒缓起伏的天际线 建筑高度示意图 逸筑 二线街区 线街区筑 S;60m 临江建筑退让空向示意图 临江建策退界高宽比:An/Dn<) 为临江建筑界面高度 江 Dm为临江建筑与江岸之的距离

临江一线街区高层建筑以点式组合为主,避免连续板式组 合;鼓励塔楼建筑可与江岸成一定角度布置,角度宣在 15~45°之间,以增加通江视廊的宽度和滨江建筑展现 面,塑造变化丰富的滨江建筑群体形象,裙楼应保证贴线 率,形成统一的界面。

未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

02滨江形象:展现全球城市形象的魅力珠江

(八)突出 “一桥一景”的特色景观 HIGHLIGHTICONIC BRIDGES AND LANDSCAPES

全系统全要素提升现有桥梁。将桥梁解构成为桥梁构件、 桥梁家具、标识系统、慢行系统、桥梁色彩、桥头空间6 大系统,包含40项要素。根据桥梁的不同风貌特色和主题 定位,为每座桥梁的系统要素提出导引,引导桥梁设计。

02滨江形象:展现全球城市形象的魅力珠江

(九)打造赏心悦自的城市夜景

CREATE A DELIGHTEUL CITY NIGHT VIEW

CREATE A DELIGHTEUL

对接《广州市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规范灯光的 合理化设计,针对“三个十公里”区域风貌特点,分 别各区段提出有针对性、特色突出的夜景照明风貌主 题,导引夜景照明的设计。 西十公里一一以暖黄色为主色调,限制彩光使用,烘 托中西合壁的历史景观风貌; 中十公里一一以新中轴为照明主轴,以白光、暖白光 为主,展现都市活力、层次丰富的夜景主题; 东十公里一一以鱼珠商务区为重点照明区域,以暖白 光为主,允许局部彩光。

未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

03文化遗产:传承广州历史底蕴的文化珠江

(十)精雕细琢延续近现代沿江建筑文脉

CONTINUE THE MODERN RI SPECT& CIRCUMSPECTIO

保护和发扬历史风貌地区风貌特色,对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突出城市特色,增强 可识别性。尊重原有城市肌理文脉,延续现有建筑尺 度,协调周围片区风貌。建立典型历史建筑之间的视 线通廊;新建、改建建筑在高度、立面、风格、色彩 上尊重历史建筑;允许在保证整体历史风貌区和谐前 提下具有时代性的设计

03文化遗产:传承广州历史底蕴的文化珠江

REMODELPLACESWM ORICAL MEMORIES

推荐示例:海珠桥南公园改造效果

推荐示例:上海民生码头八万吨简仓改造

保护古树名木,创造榕树下的生活场景。榕树下的交往空间是广州特色的生活场景,珠江边的大榕树应加 以保护利用,通过场地设计形成丰富活动的场所。 保护及活化现有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注入新的城市功能及业态 重新规划工业用地并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对工业遗产进行活化再利用

未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

04滨江街区:营造创新集聚的繁荣珠江

(十二)打造沿江创新产业集聚区

(十二)打造沿江创新产业集聚区 BUILDINNOVATIONINDUSTRYCLUSTERALONGTHERIVER

优化滨江用地功能GB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划定功能转换,功能提升、功能复 合三类滨江功能优化街区,形成24个创新产业集聚区。 老城区注重转型提升商业业态类型,结合滨水岸线打造 滨江商业体验。利用骑楼及历史建筑,注入文旅休闲商 业业态。改造珠江沿岸工业仓储区域,结合工业遗产保 护建设高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

05水系统:打造安全干净的清澈珠江

贯彻海绵城市、生态修复的建设理念

提升水环境。河涌分三类整治,通过河涌截污清淤工程 水生态修复工程、湿地工程等生物措施,改善水环境状 况,优化河涌水体品质,有效地恢复受损的水环境生态 系统。 强化生态及雨洪管理。在有条件的位置建造生态堤岸, 设计植物缓冲带、湿地等海绵城市设施,打造可下渗的 水道,营造绿色水岸。 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改善工业区污染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Improve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restore the demage water ecosystem. Amplify the natural landscape using wetland and plantir in some area, increase porosity and filtration. Remediate contaminated soil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 with measures of ecolocicalrestoration.

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贝

05水系统:打造安全王净的清澈珠江

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安全堤岸

GB∕T 51439-2021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BUILDSAEEEMBANKM IMATE CHANGE

满足水利、防洪、行洪和通航要求,保障堤岸安全 面向未来,应对台风等带来的洪泛问题,通过抬高 堤岸边界,或利用地形设计设计生态岸线,增强堤 岸抵御风险的能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