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52 11-2023 贵州省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联网技术要求(试行).pdf

JTT52 11-2023 贵州省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联网技术要求(试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14000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52 11-2023 贵州省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联网技术要求(试行).pdf简介:

JTT52 11-2023《贵州省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联网技术要求(试行)》是中国贵州省交通行业的技术标准,它对交通行业的可变情报板(Variable Message Sign, VMS)联网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种标准旨在规范和提升贵州省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可变情报板的显示内容、更新频率、通信技术、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等方面。

可变情报板是一种用于实时发布交通信息的设备,如路况、天气、施工信息等,能有效帮助驾驶员做出决策,提高道路安全,并降低交通拥堵。联网技术要求意味着这些情报板不仅需要具备本地显示功能,还要能够与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等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提升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效率。

该标准的“试行”阶段可能意味着还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以适应贵州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

JTT52 11-2023 贵州省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联网技术要求(试行).pdf部分内容预览:

贵州省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贵州省路网中心)是全省各交通行业 监控及应急指挥调度的枢纽,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应按照本技术要求 设计、建设及维护,由省中心指导管理

交通行业可变情报板信息联网发布除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外,还应 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技术要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1)GB/T18226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部署在公路沿线、桥隧、服务区、收费广场、ETC门架等位置,通过LED 主动发光技术实现信息发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包含条文说明),采取控制指令显示文本、多媒体信息等内容,用 于发布公路管理与出行服务等信息的显示设备,

3.1.2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

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

3.1.3静态视认距离(staticdistinguishingdistance

观察者(正常人,矫正视力1.0以上)在环境照度大于50000lx的晴天、太 阳光正面照射标志面的条件下,在规定的视认角内,能够正确认读标志内容的 最大距离。

3.1.4动态视认距离(dynamicdistinguishingdistance

观察者(正常人,矫正视力1.0以上)在环境照度大于50000lx的晴天、太 阳光正面照射标志面的条件下,当车速120km/h时,在规定的视认角内,能够

正确认读标志内容的最大距离。

正确认读标志内容的最大距离。

4.1.1可变情报板联网发布平台架构模式根据贵州省高速公路机电系

可变情报板联网发布平台架构模式根据责州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体 制不同采用不同模式。各类接人模式见2.2节图1总体架构图

制不同采用不同模式。各类接人模式见2.2节图1总体架构图

4.1.2贵州省内建设高速公路监控管理体制: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

4.1.3可变情报板联网发布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贵州交通信息与

急指挥中心负责对全省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技术要求进行指导;各高速 公路经营单位负责所辖路段可变情报板信息的发布和管养工作,各收费 站、服务区、道路沿线等可变情报板发布和审核由该单位负责。

根据贵州省交通行业相关规划及文件要求,全省可变情报板系统总体架构如 图1所示。

5.1.1CMS按用途分为图形和文字两种

5.1.2CMS按支撑方式分为门架式、悬臂式、柱式、悬挂式四种。 5.1.3CMS按封装方式分为直插式和贴片式两种

5768.2的要求。

5.3.2 屏体的显示模块内各像素之间及各显示模块之间,像素应排列均匀、平 整,各像素点间距允许误差1mm,不平整度应不大于2mm/m²。

整,各像素点间距允许误差1mm,不平整度应不大于2mm/m2

产品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结构稳定,边角过渡圆滑,无飞边、无毛 刺。

5.4.2安装连接件应设置可调节标志视认角度的构件,其活动零件应

安装连接件应设置可调节标志视认角度的构件,其活动零件应灵活、无

卡滞现象,机壳及安装连接件应无明显变形、凹凸等缺陷。

卡滞现象,机壳及安装连接件应无明显变形、凹凸等缺陷。

5.4.3外壳及连接件的防护层色泽应均匀、无划伤、无裂痕、无基体裸露等缺陷,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8226的规定。5.4.4设备结构应稳定,承受由40m/s的风速产生的风压后,形变量应不大于2mm,不影响使用性能。5.4.5产品应采取防雨、防尘措施,外壳防护等级按GB/T4208的规定不低于IP56级,应用于隧道环境的产品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级。5.5光度性能5.5.1法向发光亮度屏体表面在不同照度条件下,产品不同发光颜色的法向发光亮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法向发光亮度技术要求屏体表面平法向发光亮度(cd/m²)均照度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lx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40000 ± 4000124003720074402232031009300372011160124037204000 ± 400220066001320396055016506601980220660400 ± 40600180036010801504501805406018040 ± 425075015045063189752252575≤47522545135195723697.522.5注:隧道照明中间段安装的产品法向发光亮度不宜大于3000cd/m²。5.5.2亮度比屏体表面平均照度在40000±4000lx时,产品在法向的亮度比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不同发光颜色对应的亮度比技术要求

在光束角范围内,任意角度测试得到的产品发光亮度应不小于法向发光亮 度的50%,不大于法向发光亮度的150%,且不大于表1规定的最大值

屏体基底应为亚光黑色,亮度因数应不大

5.6.2文字标志屏体的前景字符

志发光时前景字符为红色、绿色、黄色或

变情报板应用在单向两车道的直线路段时,

角应不小于15;在其他场合时,其水平方向的视认角宜不小于30°

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视认距离分为静态视认距离和动态视认距离,应符合 GB/T23828的规定: a)静态视认距离不小于250m; b)动态视认距离不小于210m

屏体各像素应发光均匀,必要时应剔除性能差异较大的发光单元。在额定 工作电流时整屏范围内像素与像素之间的法向发光强度或亮度的不均匀度应不 大于5%,像素内相同发光颜色LED之间的不均匀度应不大于10%

屏体可采用静态或动态扫描驱动方式;采用动态扫描驱动显示方式的屏体 刷新频率应不小于100Hz

产品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

在产品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施加频率50Hz、有效值1500V正弦交流 电压,历时1min,应无闪络或击穿现象

产品应适应电网波动要求,在下列条件下应可靠工作: 电压:交流220(115%)V; 频率:50Hz2Hzo

5.8.5防雷、过压保护

产品应采取必要的防雷和过电压保护措施,采用的接口、元器件和防护措 施应符合GB/T18802.1的要求

章时间(MTBF)应不小于10000h。

故障时间(MTBF)应不小于10000h。

故障时间(MTBF)应不小于10000h。

5.10.1文字显示要求

5.10.2信息发布功能

经通信接口接入系统后,应能接受系统或主控单元的控制,按系统或主控 单元的命令正确显示相应的内容并将工作状况上传给系统或主控单元。

产品应设置自检功能,可自动检测并向上位机反馈像素状态、驱动模块工 作状态、故障定位、防雷器工作状态、箱门开关状态、电源输人电压、机箱内 温度等状态数据

产品应提供手动调光和自动调光功能。设置环境照度检测装置,根据环境 照度自动调整像素的发光强度,以避免环境照度较低时形成眩光,影响信息的 视读。综合运营阶段的管理需求,并在考虑产品老化、光衰等其他不利因素的 情况下,情报板管理平台手动屏体调光范围和具体的亮度值分级对应关系如下 表所示。

DB36/T 1275.7-2020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7部分:水泥灰岩表3屏体调光范围和具体的亮度值分级对应关系表

5.10.5本地存储功能

产品应支持本地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存储文本、图片等信息。

皖2007G417 预制混凝土檩条及坡屋面建筑构造5.10.6应急显示功能

当控制器故障、与上位机发生通讯连接中断时,可变情报板应自动显示黑 屏或指定信息

5.10.7日志记录功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