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16-2022 公路桥梁耐候钢焊接技术规程.pdf

DB21/T 3616-2022 公路桥梁耐候钢焊接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814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3616-2022 公路桥梁耐候钢焊接技术规程.pdf简介:

DB21/T 3616-2022 《公路桥梁耐候钢焊接技术规程》是一部关于公路桥梁建设中使用耐候钢焊接的专业技术标准。该标准由中国辽宁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公路桥梁工程中耐候钢的焊接设计、焊接工艺的选择、焊接质量的控制以及焊接后的检验等全过程。

耐候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钢材,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在大气中长期使用而不发生严重腐蚀,特别是在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适合于公路桥梁等户外工程中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结构件。该规程规定了耐候钢的焊接方法、焊接参数、接头形式、焊接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内容,旨在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焊前准备、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过程控制、焊缝质量检测、焊接缺陷处理、以及焊接后处理等环节,以保证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遵守该规程有助于提高公路桥梁耐候钢焊接的施工质量,保障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DB21/T 3616-2022 公路桥梁耐候钢焊接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耐大气腐蚀钢atmospheric corrosion resistance steel

耐候钢,又称耐大气腐蚀钢,是指在钢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合金元素,如P、Cr、Ni、Cu、 Mo等,使其在金属基体表面上形成保护层,以提高耐大气腐蚀性能的钢。耐大气腐蚀钢也 称耐候钢,代号:NH,在牌号后加NH

消氢处理hydrogenrelieftreatment 对于冷裂纹倾向较大的结构钢,焊接后将焊接接头加热至200℃~250℃温度范围内并 保温一段时间,以加速焊接接头中氢的扩散逸出,防止由于焊缝中扩散氢的积聚而导致冷裂 纹的焊后热处理方法。

有效焊缝厚度effectivethroatthickness 对接焊缝中,减去焊缝余高DB23/T 2505-2019标准下载,由焊缝表面到焊缝根部的最小距离,

焊接坏境温度temperatureofweldingcircumstance 施焊时,焊件周围环境的温度,

接环境湿度humidityofweldingcircumstan 焊时,焊件周围环境的湿度。

4.1为在公路桥梁耐候钢钢结构焊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 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焊接质量,制定本规程。 4.2本规程适用于钢材厚度不小于3mm的耐候钢结构焊接, 4.3使用的焊接材料必须具有耐候性,焊接操作与非耐候钢有所不同,故制定本规程。 4.4本规程旨在指导耐候钢桥梁焊接施工,为交通建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5耐候钢焊接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现行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

6.1.1施工所采用的耐候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以及焊接工艺 参数、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措施等各种参数的组合条件,均应在钢桥梁制作及安装施工之前进 行焊接工艺评定,不设定免予评定条件。 6.1.2施工单位根据所承担耐候钢桥梁的设计节点形式,钢材类型、规格,采用的焊接方 法,焊接位置等,制订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拟定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 6.1.3当采用气体保护焊时推荐采用药芯焊丝CO2保护焊,也可采用其他可靠气体保护焊。 6.1.4焊接工艺评定必须符合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6.1.5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应由当前工程施工企业中持证的焊接人员施焊。 6.1.6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 附录H的规定

6.2.1试板厚度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附录H.2的规定。 6.2.2试件的母材材质、焊接材料、坡口形状和尺寸和焊接等必须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指导 书的要求。 6.2.3试件的尺寸应满足所制备试样的取样要求。各种接头形式的试件尺寸、试样取样应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2650、GB/T2651、GB/T2652、GB/T2653、GB/T2654的规定。

6.3试件或试样的试验及检验

6.3.1焊缝外观检查

焊缝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等缺陷,外观质量应符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中表8.6.1的规定。

6.3.2焊缝无损检验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检验在试板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 验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有关规定进行。

6.3.3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试验方

a)力学性能试验项且及试样数量见表2

表2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注1:接头侧弯试验:弯曲角度α=180°。当试板板厚为10mm以及以下时,可以用止、反弯各 替侧弯。 注2:低温冲击试样缺口开在焊缝中心、热影响区(熔合线外1mm)处各3个。如果接头为异种材质组 合,热影响区(熔合线外1mm)分别取样, 注3:板厚<12mm的对接接头试件、焊缝有效厚度≤8mm的角焊缝不进行焊缝金属拉伸试验,

6.3.4耐候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要求

a)焊缝强度:焊缝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对应的强度标准值; b)焊缝金属伸长率:不低于母材标准值; c)接头韧性:对接焊缝和全熔透角焊缝低温冲击功不低于表3的规定,试验温度按照 母材的规定执行:

表3接焊缝和全熔透角焊缝低温冲击功规定值

d)冷弯:对接接头弯曲180°,试样受拉面上的裂纹总长不大于试样宽度的15%,且 单个裂纹长度不大于3mm,则判为合格; e)接头硬度不大于380HV10。 6.3.5每一组试板进行一次宏观断面酸蚀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 蚀试验方法》GB/T226的规定。通过断面检查,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熔透角焊缝,必须全熔透; b) 部分熔透角焊缝的焊缝有效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c)T形角焊缝焊脚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6.3.6焊缝表面成分分析,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6.0。

3.1.1母材上待焊接的表面和两侧应均 光洁,且无毛刺、裂纹和其它对焊缝质量有不 利影响的缺陷。待焊接的表面及距焊缝位置50mm范围内不得有影响正常焊接和焊缝质量的 氧化皮、锈蚀、油脂、水等杂物。 8.1.2可采用机械方法加工、热切割、碳弧气刨、铲凿或打磨等方法进行母材焊接接头坡 口的加工或缺陷的清除。 8.1.3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坡口时,加工表面不应有台阶。采用热切割方法加工的坡口表面 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热切割气割质量和尺寸偏差》JB/T10045.3的相应规定; 材料厚度小于或等于100mm时,割纹深度最大为0.2mm;材料厚度大于100mm时,割纹深度 最大为0.3mm。

8.2.1焊接材料应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定。焊接材料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规定。焊接材料的复验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复验时的组批规则应按生产批号进行,检验项目及代表数量应按相应的焊接材料国 家标准执行; 8.2.2焊接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由专人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并有 详细记录。

3低氢玺焊亲时十应付合下安求: a) 焊条使用前在300~430℃温度下烘干2h,或按制造厂推荐的焊条使用说明书进行 烘干。焊条放入时烘箱的温度不应超过最终烘干温度的一半,烘干时间以烘箱到 达最终烘干温度后开始计算; 烘干后的低氢型焊条应放置于温度不低于120℃的保温箱中存放。使用时,应从保 温箱中取出后置于保温筒中,随用随取: 焊条烘干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h,用于Q420qNH及以上高性能耐候钢的焊条,烘 干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重新烘干次数不应超过2次。 4焊剂应符合下述要求: a 使用前应按制造厂家推荐的温度进行烘焙。已潮湿或结块的焊剂严禁使用; b)焊剂烘焙后在大气中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h。 5焊丝表面应无油污、锈蚀 6两种不同材质的耐候钢组焊,按强度较低的母材选用焊条和焊丝,但焊接工艺需满 度较高的母材的焊接工艺要求;当耐候钢与普通低合金钢组焊时,优先选用与普通合金 配的焊接材料,也可选用耐候钢焊接材料

8.3.1定位焊必须由持相应资格证书的焊接操作人员施焊,所用焊接材料应与所焊接构件 母材性能匹配, 8.3.2定位焊焊缝厚度应不小于3mm,对于厚度大于6mm的正式焊缝DB37/ 5056-2016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pdf,其定位焊缝厚度不 宜超过正式焊缝厚度的1/2。定位焊缝的长度应为50~100mm,定位焊缝间距宜为400mm~600 m 8.3.3钢衬垫焊接接头的定位焊宜在接头坡口内焊接;定位焊焊接时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 施焊预热温度20℃~50℃;定位焊焊缝若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要完全清除后补 充定位焊。 8.3.4定位焊缝距离工件的端部30mm以上。十字焊缝定位焊时,在距离十字焊缝中心位置 50mm内不允许有定位焊。

,4,1焊条电狐焊焊楼作业这: 气体保护电弧焊不宜超过2m/s:否 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焊接电弧区域不受影响。 8.4.2当焊接作业处于下列情况下严禁焊接: a)焊接环境湿度的相对湿度大于80%; b)焊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冰、雪中; c)焊接作业条件不符合《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规定要求时。 .4.3焊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低于5℃时,应采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确保焊接接头 和焊接表面各方向不小于2倍钢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温度,不低于20℃或 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二者的较高值,且在焊接过程中均不应低于这一温度。

8.5预热和道间温度控制

金属含氢量水平及所采用的焊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或通过焊接试验确定。 8.5.2常用耐候钢材采用中等热输入焊接时, 最低预热温度可参照表4的规定进行

超过180℃。 8.5.4预热及道间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焊前预热及道间温度的控制宜采用电加热法、火焰加热法等加热方法进行,并采 用专用的测温仪器测量: 6) 预热的加热区域应在焊缝坡口两侧,宽度应为焊件施焊处板厚的1.5倍以上,且 不小于100mm;预热温度宜在焊件受热面的背面测量,测量点应在离电弧经过前 的焊接点各方向不小于75mm处;当采用火焰加热器预热时正面测温应在加热停 正后进行。 8.5.5耐候钢Q500qNH的预热温度、道间温度的确定应符合钢厂提供的指导性参数要求或 者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8.5.6在高外部限制收缩的拘束条件下施焊时,必须在接头冷却温度降低到规定的最低预 热温度和道间温度以前进行连续焊接。

《铝塑复合压力管(对接焊) CJ/T159-2015》8. 6 焊接工艺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