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PSTC 42-2019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规范.pdf

T/CSPSTC 42-2019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5376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SPSTC 42-2019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规范.pdf简介:

"T/CSPSTC 42-2019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规范.pdf" 是一份关于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测量技术的行业标准或规范。"T/CSPSTC" 表示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会(Chinese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Branch)制定的,"42-2019" 是标准的编号,表明该标准发布于2019年。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测量方法、精度要求、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盾构隧道是地下交通、隧道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通过特制的盾构机在地下挖掘出隧道。这份技术规范对于保证盾构隧道施工的精度、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可能涵盖了盾构始发、掘进、接收等各阶段的测量策略,以及盾构的姿态控制、地表沉降监测、隧道直线度和垂直度的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T/CSPSTC 42-2019 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446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46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井点control points nearthewell 布设在竖并旁,用于向地下传递平面坐标和方位的导线点或传递高程的水准点 3.2 近井导线adjacenttraverse 附合在一、二等卫星定位点或三等精密导线点上,为测设近井点而布设的导线。 3.3 近井水准adjacentlevellingroute 附合在一、二等水准点上,为测设近井高程点而布设的水准线路, 3.4 联系测量connectionsurvey 将地面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地下坐标与高程系统相一致的测量工作。 3.5 贯通测量holingthrough survey 对相向施工的地面路基、地下隧道和高架桥建筑结构,或按要求施工到一定地点与另一建筑结构利 通后,对连接偏差状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6 点位中误差 mean square error of a point 表示点位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指真坐标与测量最或然坐标位置的差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3.7 极限误差 tolerance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限值。通常以测量中误差的2~3倍作为其极限误差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井点control points nearthewell 布设在竖并旁,用于向地下传递平面坐标和方位的导线点或传递高程的水准点。 3.2 近井导线adjacenttraverse 附合在一、二等卫星定位点或三等精密导线点上,为测设近井点而布设的导线。 3.3 近井水准adjacentlevellingroute 附合在一、二等水准点上,为测设近井高程点而布设的水准线路, 3.4 联系测量connectionsurvey 将地面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地下坐标与高程系统相一致的测量工作。 3.5 贯通测量holingthrough survey 对相向施工的地面路基、地下隧道和高架桥建筑结构,或按要求施工到一定地点与另一建筑结构相 通后,对连接偏差状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6 点位中误差 mean square error of a point 表示点位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指真坐标与测量最或然坐标位置的差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3.7 极限误差 tolerance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限值 通常以测量中误差的23倍作为其极限误

本标准以测量中误差的2倍作为其极限误差

GB/T 37351-2019 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结构设计指南同一未知量的两个观测值之间的差值

4.1.1地面平面控制网应分为一等网和二等网两个等级。一等网为首级控制网,二等网为加密控制 网,应分别采用卫星定位、精密导线方法,分期布设 4.1.2首级控制网采用的高程投影面宜与城市平面坐标系统来用的投影面一致。 4.1.3当线路平均高程的边长高程投影长度变形和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的综合变形值大于15mm/km 时,应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采用抵偿高程面作为投影面高程,或者高程投影面不变,采用高斯克吕格任 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1.4贯穿多个使用不同平面坐标系统的行政区域时,其测绘成果应满足各个行政区域对于测绘成果 的要求。行政区域界线段的线路应有两套坐标成果,并应建立坐标转换关系。 4.1.5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应在线路开工前进行复测,工程建设中应1?2年复测1次,并根据控 制点稳定情况增加或减少复测频次。复测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复测时采用的起算点和控制网观测方案宜与原测量一致; b 复测采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方法、观测精度、数据处理和成果精度宜与原测量一致: C 同一控制点的复测与原测量成果坐标分量较差的极限误差应小于2m,其中m为复测控制点 的点位中误差: d)当复测与原测量成果坐标分量较差的极限误差分别小于2m时,应采用原测量成果;大于2m 时,应查明原因及时补测或修测,并应满足与相邻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要求

4.2盾构线路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

4.2.1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

4.2.2卫星定位控制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b 踏勘后,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建设需要和卫星定位控制网技术要求进行卫星 定位控制网设计; c)卫星定位线路控制网应采用城市C级或城市C级以上等级GNSS点作为约束点,且不应少于 3个,并应沿线路分布,构网方式采取边连式或网连式为宜; d)每个控制点应分别通过独立基线与至少2个相邻点连接;控制网由1个或多个独立基线闭合

环构成时,闭合环之间应来用边连接,每个闭合环独立基线数不应超过6条。在不剔除基线的 情况下,最简异步环三边环为宜; e 当控制点构成的三角形中,其中一条边的基线长度小于其他两边基线长度之和的30%时,应 测设独立基线。 4.2.3卫星定位控制网的选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点应选在施工变形影响区域以外利于长久保存、施测方便、便于扩展和联测的地方; b 当利用已有城市控制点时,其标石应稳定、完好; ) 各控制点通视方向不应少于2个; d) 建筑上的控制点应选在便于联测的楼顶承重结构上: e) 控制点应避开多路径效应影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引强烈的物体; 控制点与无线电发射装置和高压输电线的间距应分别大于200m和50m,障碍物高度角不宜 大于15°。 4.2.4卫星定位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标石。标石有基本标石、岩石标石和建筑楼顶标石3种。各种标石 参见附录A中的图A.1、图A.2、图A.3所示的形式和规格埋设,其中建筑楼顶上的标石宜现场浇筑。 理石后,宜绘制点之记,点位标识应牢固清楚,并应办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4.2.5卫星定位控制测量作业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卫星定位控制测量作业技术要求

2.6控制网测量宜选用同型号天线,作业前应对卫星定位接收机和天线等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日 量、光学对中器对中精度和接收机内存容量及卫星通道开启情况应满足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2.7观测前应根据接收机数量、控制网设计图形以及交通情况编制作业计划。 2.8卫星定位控制网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4.2.6控制网测量宜选用同型号天线,作业前应对卫星定位接收机和天线等设备进行常规检查,电池

卫星定位控制网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天线整平、对中后,其对中误差应小于2mm; 每时段观测前、后量取天线高各1次,两次互差应小于2mm,并应取其两次平均值作为最后 结果; c) 观测时在测站不宜使用手机和对讲机; d) 当遇雷电天气时,应停止观测。观测期间天气出现变化,应进行记录; 作业时,应按作业计划规定的时间开机;观测开始后,应记录或输入有关数据并随时检查卫星 信号和信息存储情况:

f)每日观测结束后,应立即将存储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拷贝,并将外业观测记录结果当天录入计算 机进行数据处理; g) 低纬度地区作业时,应尽量避开电离层干扰强烈的时间段 4.2.9 基线解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线解算可使用商用软件,应利用广播星历进行解算; b 基线解算中每个同步图形应选定一个起算点,且起算点应按连续跟踪站、已知点、单点定位结 果的先后顺序选择; C 观测值均应进行对流层延迟修正,对流层延迟修正中的气象元素宜采用标准气象元素; d) 基线解算后,应解得双差固定解。 4.2.10 基线向量解算的数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 2观测成果的检核与整理包括对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复测基线较差进行检核,其中,同步 环闭合差只作为参考,并不作为控制指标。 4.2.11 重测或补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外业观测未按施测方案要求执行,存在缺测、漏测时应补测; b) 当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异步环闭合差检验中超限的基线可舍弃。 4.2.12卫星定位网平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行无约束平差时,应根据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将全部独立基线构成由闭合图形组成的控制 网,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地心三维坐标作为起算 数据,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并提供各点在地心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改正数和精度 信息。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式(1)、式(2)、式(3)的要求

Vax≤ 30 Vay≤30 V≤30

V2M30 式中: V基线向量改正数; 基线长度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 b) 进行约束平差时20套精选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合集下载,平差前应对约束点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检验。平差中,可对已知点坐标、巨 知距离和已知方位进行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平差结束后应输出相应坐标系中各点的三维 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角、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 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同名基线无约束平差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式(4)、式(5)、式(6)的 要求:

表3精密导线网测量技术要求

表4精密导线观测技术要求

4.3.3精密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控制点间的附合导线的边数宜少于12条,相邻边的短边与长边比例不宜小于1:2,最短边长 不宜小于100m。当附合导线路线较长时,宜布设结点导线网,结点间角度个数不应超过 8个。 b)地面导线点应选在施工变形影响区域以外,并应避开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 C 建筑物顶上的导线点应埋设在其主体结构上,并便于与高等级点联测和向下扩展的位置。 d 相邻导线点间以及导线点与其相连的卫星定位点之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30°,视线离障碍物的 距离不应小于1.5m e 同一盾构线路分期建设的工程衔接处应布设导线点。 3.4精密导线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同时记录检校结果。 3.5当精密导线点上只有2个方向时,其水平角人工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采用左、右角观测方法时,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b)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当来用左、右角观测方法时YB/T 4365-2014 桥梁伸缩装置用型钢, 石角平 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表5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