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特大桥跨305国道连续梁现浇及合拢施工方案附施工图

西海特大桥跨305国道连续梁现浇及合拢施工方案附施工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598.6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606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西海特大桥跨305国道连续梁现浇及合拢施工方案附施工图简介:

西海特大桥跨305国道连续梁现浇及合拢施工方案,是一项大型桥梁建设的施工工艺。这种施工方式通常用于大跨度桥梁,如连续梁桥,其特点是桥梁的两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连续浇筑,不需要中间接头,能够保证桥梁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桥梁设计,包括连续梁的结构形式、尺寸、荷载计算等,同时要考虑到与305国道的交通需求,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与行车顺畅。

2. 地基处理: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详细勘查和处理,保证地基的稳定,为桥梁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3. 模板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精确的模板,然后在现场进行安装,形成现浇区域的形状。

4. 混凝土浇筑:使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模板中,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分段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5.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保证其强度能够逐渐增长。

6. 合拢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梁体的合拢,这通常需要精确的测量和控制,以确保桥梁的对齐和接缝的质量。

7. 质量检测:施工完成后,进行严格的结构检测和验收,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施工图简介则会详细描绘这些步骤的实施细节,包括桥梁的结构图、模板结构图、混凝土浇筑流程图、合拢施工图等,以供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操作。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施工方案简介,实际施工可能会根据现场条件、技术要求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调整。

西海特大桥跨305国道连续梁现浇及合拢施工方案附施工图部分内容预览:

设置吊带(两处)在底腹板倒角处(同悬臂施工时),吊起底横梁,吊点纵向距梁端0.4m,两吊点横向距离4.5m;在底横梁上设置纵梁共6根,每根长3.5~4m,均为36c工字钢(0#、1#段支架现浇时材料);在纵梁上设置横向分配梁共2根,均为36c工字钢(0#、1#段支架现浇时材料),每根长3.5~4m;在横向分配梁上设置纵向分配梁,共7组,每根长2.1m,均为由双根14#槽钢组拼成1组;在纵向分配梁上放置底模板。吊架的具体布置见合拢段吊架布置图。

设置吊杆悬吊外侧模、内模系统,设置和材料均同于悬臂施工时采用的方法,本处不再描述。

由于翼缘板、顶板部分设置方法及所用材料均同于悬臂施工,故不再检算,只检算底腹板部分。

翼缘板处荷载由悬吊系统承担,不在底篮上,顶板荷载也由悬吊系统承担,故取底、腹板荷载,为方便计算,按照边跨现浇段计算横向分配梁的荷载取值转换,只取消翼缘板处向下的荷载。

P2=14.6/0.4+0.145*1=36.65 KNT/CECS 765-2020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P3=28.2/0.4+0.145*1=70.65KN

P4=28.2/0.4+0.145*1=70.65KN,P5=27.4/0.4+0.145*1=68.65KN

P6=28.2/0.4+0.145*1=70.65KN,P7=28.2/0.4+0.145*1=70.65KN

P8=14.6/0.4+0.145*1=36.65KN。

说明:上述计算荷载包括了顶板荷载。施工时会减小。

2、受力模型图

=13800/902=15.3Mpa,小于容许,强度满足要求;

=808/90.7=8.91Mpa,小于容许,截面几何型式满足要求;

最大变形在X=0(杆端),为0.1mm,小于容许变形=2330/400

=5.8mm,刚度满足要求。

各支点支反力(即1.0m梁长底、腹板、顶板荷载对纵梁的压力情况):

X=2.33m,N=1.7+27.5=29.2KN,X=3.61m,N=80.8+24.5=105.3KN,

X=5.26m,N=47.3+34.9=82.2KN,X=6.74m,N=34.9+47.3=82.2KN,

X=8.39m,N=24.5+80.8=105.3KN,X=9.67m,N=27.5+1.7=29.2KN。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知,第2排纵梁承受的压力最大,即X=3.61m,N=80.8+24.5=105.3KN,故以此荷载对纵梁进行受力检算。

=95300/902=105.7Mpa,小于容许,强度满足要求;

=1063/90.7=11.73Mpa,小于容许,截面几何型式满足要求;

最大变形在X=2(杆中),为2.2mm,小于容许变形=2800/400=7.5mm;X=0(杆端),为1.5mm,不大于容许变形=600/400=1.5mm,不在结构物处;刚度满足要求。

底横梁上纵梁各点对底横梁的压力作为集中荷载对底横梁进行受力检算,各荷载从左至右为:

X=0.38m,P1=30.6KN;X=1.66m,P2=106.7KN,X=3.31m,P3=83.6KN;

X=4.79m,P4=83.6KN;X=6.44m,P5=106.7KN;X=7.72m,P6=30.6KN。

荷载包括底横梁自重2.88KN/m。

=70500/1140/2=30.9Mpa,小于容许,强度满足要求;

=1425/94.1/2=7.57Mpa,小于容许,截面几何型式满足要求;

最大变形在X=4.05(杆中),为1.3mm,小于容许变形=4500/400=11.25mm;X=0(杆端),为0.6mm,小于容许变形=1800/400=4.5mm;刚度满足要求。

X=1.8m,N=142.5+90.1=232.6KN,

X=6.3m,N=90.1+142.5=232.6KN。

由于合拢段梁体重量远小于挂蓝所能承受的荷载,故不对吊带进行检算。

边跨合拢时,合拢段一半的荷载通过吊架传递给悬臂梁端,对T构会产生不平衡弯矩,故需在T构两悬臂端预先配重,待合拢段混凝土浇注时,同步卸重合拢侧的配重,始终保持T构两悬臂力矩平衡。

边跨合拢段一半荷载包括(1.0m梁长):

1、梁体混凝土自重:55/2=27.5t/m(不考虑超灌系数5%);

2.1、底模:0.8t/m(钢模板);

2.2、外侧模:1.2t/m*2=2.4t/m(两侧,钢模板);

2.3、内模系:0.75KN/m2*5.74/10=0.4t/m(钢模板及支架);

3.1、底横梁:2.3t/根(利用挂蓝底横梁);

DB51/T 2425-2017 钢管混凝土桥梁检验评定规程.pdf3.2、底横梁上纵梁:6根*4m/根*71.2Kg/m/2/1000=0.85t(36c工字钢);

3.3、横向分配梁:1根*12m/根*71.2Kg/m/1000=0.85t(36c工字钢);

3.4、纵向分配梁:7根*1m/根*14.5Kg/m*2/1000=0.2t(14#槽钢钢);

按15m宽,2m长计,15*2*2.5KN/m2/10=0.08t;

按宽5.74m、长2m计,5.74*2*2.5KN/m2/10=0.03t;

以上2~4项为附加荷载DB13(J)185-2020标准下载,合计为6.7t,重量较小,远小于墩梁临时固结措施所能抵抗的不平衡弯矩,故设置平衡配重时只考虑梁体混凝土荷载,即27.5t。

合拢段混凝土重量对悬臂端会产生向下的压力,致使梁端下挠,随着合拢段混凝土浇注,这种下挠逐步增加,影响合拢段的相对稳定,对结构不利;同时,也会造成T构两悬臂端对支点的不平衡弯矩;因此,在合拢段混凝土浇注前,应先设置等同于合拢段混凝土对支点的弯距值的配重水箱,使悬臂端一次性达到其下挠。

水箱设置在离梁端1.5m位置,水箱大小为2.5*2.5*2.5m,每端两个,每个重T吨,6#梁端距中支点长27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