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62-201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替代SL 62-94,附条文说明)简介:
"SL 62-201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一项技术标准,它替代了之前的SL 62-94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水工建筑物的水泥灌浆施工活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标准要求。
水泥灌浆是水工建筑物建设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加固和防渗处理方法,通过在建筑物的裂缝、空隙或其他需要加固的部位注入水泥浆,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SL 62-2014规范详细规定了灌浆材料的选择、灌浆设备的使用、灌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保证灌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附条文说明是对规范中各项技术要求的详细解读和解释,包括制定背景、修订依据、实施目的、技术要点等,有助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执行规范,确保灌浆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总的来说,SL 62-2014规范对于保证水工建筑物的整体安全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SL 62-201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替代SL 62-94,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5.7.8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失水变浓,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适当加大灌浆压力。 采用分段阻塞循环式灌注。 3 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 4 加密灌浆孔。 5若回浆变浓现象普遍,上述处理措施效果不明显,应研 究改用细水泥浆、水泥膨润土浆或化学浆液灌注。 5.7.9灌浆过程中,为避免射浆管被水泥浆凝铸在钻孔中,可 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按照5.6.11条规定进行操作。 2如灌浆已进入结束条件的持续阶段,并仍为浓浆灌注时, 可改用水灰比为2或1的较稀浆液灌注。 3条件充许时,改为纯压式灌浆。 4如射浆管已出现被凝住的征兆,应立即放开回浆阀门, 强力冲洗钻孔,并尽快提升钻杆。 5.7.10灌浆孔段遇特殊情况,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处理,均应进 行扫孔后复灌,复灌后应达到规定的结束条件。
5.7.10灌浆孔段遇特殊情况,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处理,均应进
5.8.1各灌浆段灌浆的结束条件应根据地层和地下水条件、浆 液性能、灌浆压力、浆液注入量和灌浆段长度等综合确定。应符 合下列原则: 1当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人率不大于1L/min后, 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 2当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流速大、注入量较大、灌浆压 力较低时,持续灌注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5.8.2全孔灌浆结束后,应以水灰比为0.5的新鲜普通水泥浆 液置换孔内稀浆或积水,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封孔灌浆压
力: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和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TB/T 2325.2-2019标准下载,可采用 全孔段平均灌浆压力或2MPa;采用孔口封闭法时,可采用该孔 最大灌浆压力。封孔灌浆时间可为1h。
5.9.1本节适用于灌浆平洞内上下两层雌幕间的搭接雌幕灌浆, 以及地下洞室(引水洞、导流洞、泄洪洞等)与雌幕交叉部位的 搭接幕灌浆。 5.9.2灌浆平洞内上下两层雌幕间的搭接惟幕宜布置在下层平 洞上游侧,水平或下倾向成排布置,宜布置3排或4排,孔深应 穿过上层主雌幕。相应部位的上层主雄幕孔应深入至下层灌浆平 洞底板高程以下不小于5m。地下洞室与雄幕交叉部位的搭接 幕应在地下洞室内环向成排辐射形布置,宜布置4~6环(排)。 搭接幕的防渗标准宜与相连接的主幕一致。 5.9.3搭接惟幕灌浆宜在灌浆平洞或地下洞室顶拱回填灌浆和 围岩固结灌浆完成后,主惟幕灌浆施工前进行。灌浆平洞内搭接 雄幕灌浆应按照先下排、再上排、后中间排顺序进行,排内分为 二序施工:地下洞室内搭接雌幕灌浆应按照先两边环(排)、后 中间环(排)顺序进行,环(排)内分为二序施工。 5.9.4搭接雌幕孔可采用风钻或其他型式钻机钻进,孔位、孔 向和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孔径不宜小于?38mm。 5.9.5搭接雌幕孔钻孔结束后应使用大流量水或压缩空气冲净 孔内岩粉、渣屑,冲洗后孔底残留物厚度不应大于20cm。 5.9.6灌浆前应使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冲洗压力可为灌浆 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冲洗时间至回水澄清后止或不大 于20min。 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时,是否需要裂隙冲洗以及如何 冲洗,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5.9.7可在各序孔中选取不少于5%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
5.9.8搭接雌幕灌浆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或分段灌浆法,采 用纯压式灌浆或循环式灌浆。 5.9.9灌浆宜采用单孔灌浆的方法,在注人量较小地段,同一 序灌浆孔也可并联灌浆,并联灌浆的孔数不宜多于3个。 5.9.10搭接雌幕灌浆的最大压力可为1.0~2.0MPa,如在主 惟幕灌浆之后施工,灌浆压力应取大值。 5.9.11搭接惟幕灌浆使用的浆液水灰比及其变换规则,可按 5.5.4条、5.5.6条规定执行。 5.9.12搭接雄幕灌浆结束条件为: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 注人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min。 5.9.13搭接惟幕灌浆完成后,可采用导管注浆法或全孔灌浆法 封孔,孔口空余部分使用干硬性砂浆填实抹平。
1 惟幕中心线上。 2 基岩破碎、断层与裂隙发育、强岩溶等地质条件复杂的 部位。 3 未序孔注人量大的孔段附近。 44 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分析资料认为可能 对雌幕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5防渗要求高的重点部位。 5.10.3惟幕灌浆检查孔数量可按灌浆孔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单 排孔雌幕时,检查孔数量可为灌浆孔总数的10%左右,多排孔 雌幕时,检查孔的数量可按主排孔数的10%左右。一个坝段或 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5.10.4雌幕灌浆检查孔应采取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岩芯应 全部拍照,重要岩芯应长期保留。 5.10.5幕灌浆的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 进行,检查孔应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分段阻塞,分段压水试验 宜采用单点法,按附录B执行。 5.10.6搭接惟幕灌浆的检查孔压水试验可在搭接惟幕施工完成 7d后,或搭接雌幕和主雌幕灌浆全部完成后一并进行,检查孔 的数量可为搭接雌幕灌浆总孔数的3%~5%。 5.10.7雌幕灌浆工程质量的评定标准为:经检查孔压水试验检 查,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的透水率的合格率为100%,其余 各段的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 定的150%,不合格试段的分布不集中;其他施工或测试资料 基本合理,灌浆质量可评为合格。 5.10.8雌幕灌浆孔封孔质量应进行孔口封填外观检查和钻孔取 芯抽样检查,封孔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5.10.9检查孔检查工作结束后,应按5.4节和5.8节进行灌浆 和封孔。检查不合格的孔段应根据工程要求和不合格程度确定是 否需进行扩大补充灌浆和检查
6.1.1本章规定了深度不大于15m的水工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 的施工技术要求。深孔固结灌浆和高压固结灌浆的施工应按照第 5章“基岩惟幕灌浆”的有关规定执行。 6.1.2固结灌浆布孔范围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重要性、基岩 特性综合分析决定。基岩固结灌浆布孔的重点部位为: 1地基应力较大的项、坝趾区;建筑物高低差异较大的 区域(如导墙)。 2基岩破碎、断(夹)层与裂隙发育、强岩溶等地质条件 复杂的部位。 3建基面陡坡段。 4防渗惟幕的前沿。 6.1.3安排工程总体进度时,应对固结灌浆和混凝土浇筑、岸 坡接触灌浆、土方填筑等的施工时间做好统筹安排。 6.1.4施工前,应查明灌浆区内预理的监测仪器、电缆、管线、 正水片、锚杆、钢筋等布设位置。固结灌浆孔位放样与其发生矛 盾时,应调整固结灌浆孔位或孔向。灌浆区邻近10m范围内的 勘探平洞、大口径钻孔、断(夹)层等地质缺陷处理的清理与开 挖、回填混凝土、回填灌浆等作业应已完成井检查合格。 6.1.5固结灌浆宜在有盖重混凝土的条件下进行。对于混凝土 项,盖重混凝土厚度可为1.5m以上,盖重混凝土应达到50%设 计强度后方可进行钻灌。 对于土石坝防渗体基础混凝土盖板或喷混凝土护面、堆石坝 混凝土趾板下的基岩进行固结灌浆时,应待其盖板或护面结构混 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6.1.6在有盖重条件下进行固结灌浆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放
防止对冷却水管、接缝接触灌浆系统、项内钢筋、监测仪器等设 施的损坏,必要时可采用引管、预理导向管法施工。 6.1.7需在无盖重条件下进行固结灌浆时,应通过现场灌浆试 验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基面表部岩体的灌浆质量。 6.1.8固结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同一区段或同一坝 块内,周边孔应先行施工。其余部位灌浆孔排与排之间和同一排 孔孔与孔之间,可分为二序施工,也可只分排序不分孔序或只分 孔序不分排序。
6.1.9具备条件时,固结兼辅助惟幕孔扎宜布置在灌浆廊道内施
6.2钻孔、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6.2.1固结灌浆孔应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选用适宜的钻机和钻 头钻进。灌浆孔孔径不宜小于Φ56mm。物探测试孔、质量检查 孔、动监测孔孔径不宜小于$76mm。 6.2.2灌浆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宜大于10cm:孔向、孔深 应满足设计要求。 6.2.3灌浆孔或灌浆段钻进完成后,应使用大水流或压缩空气 冲洗钻孔,清除孔内岩粉、渣屑,冲洗后孔底残留物厚度不应大 王20cm
冲洗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冲洗时间为 20min或至回水清净时止。串通孔冲洗方法与时间应按设计要求 执行。 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对裂隙冲洗有特殊要求时,冲洗方法应通 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6.2.5可在各序孔中选取不少于5%的灌浆孔(段)在灌浆
进行简易压水试验。简易压水试验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6.3.1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固结灌浆可选用全孔 一次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也可 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或综合灌浆法。 6.3.2灌浆孔的基岩灌浆段长不大于6m时,可采用全孔一次 灌浆法;大于6m时,宜分段灌注。各灌浆段长度可采用5~ 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不应大于10m。 6.3.3固结灌浆可采用纯压式或循环式。当采用循环式灌浆时 射浆出口与孔底距离不应大于50cm。 6.3.4灌浆孔宜单孔灌注。对相互串通的灌浆孔可并联灌注, 并联孔数不应多于3个,软弱地质结构面和结构敏感部位,不宜 进行多孔并联灌浆,
铁路探伤工(钢轨探伤).pdf6.3.5固结灌浆的压力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
确定。当采用分段灌浆时,宜先进行接触段灌浆,灌浆塞深入基 岩30~50cm,灌浆压力不宜大于0.3MPa;以下各段灌浆时, 灌浆塞宜安设在受灌段顶以上50cm处,灌浆压力可适当增大。 灌浆压力宜分级升高。应严格按注入率大小控制灌浆压力,防止 混凝土结构物或基岩拾动。
6.3.6固结灌浆的浆液水灰比可采用3、2、1、0.5四级,开灌 浆液水灰比选用3,其浆液变换原则可按照5.5.6条执行。经试 验论证也可采用单一比级的稳定性浆液,
6.3.9固结灌浆孔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灌浆前
6.3.9固结灌浆孔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灌浆前 涌水、灌后返浆或遇其他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则应待凝,待凝时 间可为12~24h
6.3.10灌浆孔灌浆结束后DB37/T 4197-2020标准下载,可采用导管注浆法封孔,孔口涌水 的灌浆孔应采用全孔灌浆法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