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X/T 559-2020 风能资源观测系统 测风塔观测技术要求简介:
QX/T 559-2020《风能资源观测系统 测风塔观测技术要求》是一个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NAS)发布的标准,主要用于指导风能资源的观测工作,特别是测风塔的建设和运营。测风塔是风能开发中重要的设备,它用于测量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风能资源的关键参数。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测风塔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
1. 测风塔的结构要求:对塔身材料、高度、稳定性、抗风抗腐蚀性能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确保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工作。
2. 风速仪和风向仪的要求:对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响应时间、数据采集和传输能力等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
3. 数据采集和处理:规定了数据采集的频率、数据格式、存储和传输的要求,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4. 定期维护和校准:明确了设备的维护周期和校准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 环境适应性:考虑了测风塔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包括极端天气情况。
总的来说,QX/T 559-2020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风能资源的观测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为风能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QX/T 559-2020 风能资源观测系统 测风塔观测技术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由测风塔观测站系统和数据中心站系统组成。
4.2测风塔观测站系统
4. 2.1 系统构成
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供电系统、通信模块、塔体结构和安装附件等硬件及具有采集、处理、通信 和控制等功能的嵌人式软件系统组成
应至少配置满足业务要求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宜符合下列要求: 风向、风速传感器宜符合下列要求: 风向、风速传感器推荐选用机械式测风传感器,其中风速传感器宜选用三杯式风速传感 器、风向传感器宜选用单翼式风向传感器; 一台风影响地区宜在轮毂高度处加装强风仪: 一覆冰多发地区,风向、风速传感器宜加装具有加热功能的传感器; 一其他特殊情况,可根据环境条件及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风向、风速传感器。 b) 温度传感器宜选用铂电阻式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宜选用湿敏电容式传感器;低温高湿地区,湿度传感器宜加装具有轮换加热退湿功 能的传感器。 1 气压传感器宜选用硅压式传感器GB 8531.3-1987 真空吸污车 性能试验方法,
数据采集器应包括下列单元: a) 对传感器测量数据的采样单元; D) 数据质量控制及数据计算处理单元; c) 本地数据通信单元; d) 数据存储单元; e) 系统运行控制单元; f) 与远程数据中心的交互处理单元
数据采集器应包括下列单元: a) 对传感器测量数据的采样单元; 数据质量控制及数据计算处理单元: c) 本地数据通信单元; d) 数据存储单元; e) 系统运行控制单元; f) 与远程数据中心的交互处理单元
4.2. 4 供电系统
宜选用蓄电池加太阳能辅助的供电方式。其中,蓄电池容量应在无日照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正常运 行15天,
远程数据传输宜选用无线数据通信方式。
由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设备组成,应具有实时接收、数据存储、质量检查、数据统计、数据分发和 监控管理等功能
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结构设计应满足应用要求,使用安全且便于仪器安装和维护 b) 宜选择架型; C) 鑫立方式宜采用拉线式; 塔架应与水平面保持垂直,塔体垂直度应小于或等于1/1000 结构应能承受当地30年一遇的最大风荷载的冲击
QX/T 5592020
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观整洁、无损伤和形变,金属件无锈蚀,涂层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现象; 各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无机械变形、断裂、弯曲等,运动部件不应有迟滞、卡死、松 脱等; C 机箱内所有部件、连接器及针脚应有编号或标识,编号或标识应完整、清晰且不易脱落; d)表面应进行涂、敷、镀等工艺处理,能耐潮、防霉、防盐雾等
a 外观整洁、无损伤和形变,金属件无锈蚀,涂层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现象; 各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无机械变形、断裂、弯曲等,运动部件不应有迟滞、卡死、松 脱等; C 机箱内所有部件、连接器及针脚应有编号或标识,编号或标识应完整、清晰且不易脱落; 表面应进行涂、敷、镀等工艺处理,能耐潮、防霉、防盐雾等
应符合下列要求: )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均应安装在测风塔各观测层侧向伸出的横臂上, 横臂伸出长度宜为塔体边长的3倍以上,增加斜向支撑结构,提高强度。 观测仪器分层安装时,应考天气近地层气象参数的垂直分布规律,以获取有代表性的数据, 同一个塔体上,不同层高度的相同类型气象要素传感器,应选择同型号的传感器和相同的安装 方式。 需要比较相关的气象要素时,可选择在相同高度安装多种不同型号的测量传感器。 传感器安装高度符合下列要求: 应在10m高度设计安装1套风速传感器,在初拟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设计安装2套风速 传感器; 宜在接近风电机组叶轮扫掠面最低高度10m的整倍数高度处设计安装1套风速传感器 可在接近风电机组叶轮扫掠面最大高度10m的整倍数高度处设计安装1套风速传感器 一其余风速传感器宜安装在风电机组叶轮扫掠面内10m的整倍数高度处; 一风向传感器安装高度:应在10m高度及初拟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附近各安装1套风向传 感器; 一温、湿、压传感器安装高度:应在8m~10m高度处安装1套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 宜在测风塔初拟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安装1套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g)传感器安装位置符合下列要求: 风向、风速传感器安装横臂应与本地主风向成90°角,安装时应进行水平校正和确定0(北 向)的位置;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应安置在通风防辐射罩内; 气压传感器一般安置在密闭的机箱内,经静压连通管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a)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均应安装在测风塔各观测层侧向伸出的横臂上, b) 横臂伸出长度宜为塔体边长的3倍以上,增加斜向支撑结构,提高强度。 观测仪器分层安装时,应考虑天气近地层气象参数的垂直分布规律,以获取有代表性的数据 d 同一个塔体上,不同层高度的相同类型气象要素传感器,应选择同型号的传感器和相同的安装 方式。 e) 需要比较相关的气象要素时,可选择在相同高度安装多种不同型号的测量传感器。 传感器安装高度符合下列要求: 应在10m高度设计安装1套风速传感器,在初拟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设计安装2套风速 传感器; 一宜在接近风电机组叶轮扫掠面最低高度10m的整倍数高度处设计安装1套风速传感器 可在接近风电机组叶轮扫掠面最大高度10m的整倍数高度处设计安装1套风速传感器 一一其余风速传感器宜安装在风电机组叶轮扫掠面内10m的整倍数高度处; 一风向传感器安装高度:应在10m高度及初拟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附近各安装1套风向传 感器; 一温、湿、压传感器安装高度:应在8m~10m高度处安装1套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 宜在测风塔初拟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安装1套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g)传感器安装位置符合下列要求: 风向、风速传感器安装横臂应与本地主风向成90°角,安装时应进行水平校正和确定0(北 向)的位置;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应安置在通风防辐射罩内; 气压传感器一般安置在密闭的机箱内.经静压连通管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QX/T559—2020
h)太阳能电池板应安装在测风塔上 且不应影响气象要素传感器的正常测量。 i)避雷针顶端应与最高观测层 倍以上的距离
测风塔塔顶应设置引雷器,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Q,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岩石地基接地电阻不应 大于102
测风塔使用的电缆包括模拟信号电缆、数字通信电缆和电源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电缆的使用功能应选择符合相关工业标准的电缆: b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并能够满足野外应用环境要求 C 接入数据采集器端口应具有防雷功能; d)电缆接入应满足防雷技术要求.符合QX4一2015中7.4的要求
应符合下列要求: 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应有危险警示标志,应悬挂有“请勿攀登”的明显安全标志,标志耐久性应 符合GB4793.1—2007的5.3条要求; D 测风塔位于航线下方时,应根据航空部门的要求决定是否安装航空信号灯; C) 有牲畜出没的地方,应设防护围栏; 电池电极应有绝缘保护装置并完全盖电极及连接线的导电部分,电池应有防止电解液泄漏 侵蚀到带电部件的技术措施; e 结构件棱缘或拐角应进行倒圆和磨光处理,便于安全安装和维护
6数据测量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气象测量要素宜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等。各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表1传感器技术性能指标
表1传感器技术性能指标(续)
6.3数据采集器技术要求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可将采集到的电信号转换成可读信号,得到气象变量测量值序列数据 b) 可根据规定的数据质量判定方法,对采样值进行质量检查并标识; C) 可存储原始数据、统计数据及设备状态等信息; d) 可进行远程无线数据传输; e) 可通过业务软件在本地进行参数设置,实现观测系统的现场管理; f 能与远程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6.4数据中心站系统技术要求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能够实时接收各个测风塔观测站系统传输来的数据文件; b)具有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存储、数据分发的能力; c)具有远程监控管理各个测风塔观测站系统运行状态的功能
观测站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环境温度:一50℃~+50℃;
QX/T559—2020
b)工作环境湿度:0%RH~100%RH; c)工作环境气压:500hPa~1100hPa
观测站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振动:选用GB/T6587一2012的4.7.1中表1第III组严酷等级;通过规定试验后,机械结构 件无破裂、明显变形或者坚固件松动等现象,仪器能够正常使用。 D 冲击:选用GB/T6587一2012的4.7.1中表1第III组严酷等级;通过规定试验后,机械结构 件无破裂、明显变形或者坚固件松动等现象,仪器能够正常使用
观测站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振动:选用GB/T6587一2012的4.7.1中表1第III组严酷等级;通过规定试验后,机械结构 件无破裂、明显变形或者坚固件松动等现象,仪器能够正常使用。 D 冲击:选用GB/T6587一2012的4.7.1中表1第III组严酷等级;通过规定试验后,机械结构 件无破裂、明显变形或者坚固件松动等现象,仪器能够正常使用
观测站系统中的所有电气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时,不应影响系统使用场合中其他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b) 系统在使用场合的电磁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性抗扰度指标满足GB/T18268.1一2010的6.2中表1的抗扰度试验的基本要求 性能判据: d 电磁兼容性骚扰度指标满足GB/T9254一2008中A级的要求
观测站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组)具有防腐、防尘、防盐雾的能力; 设备在非包装情况下,应能通过GB/T2423.17一2008中的48h盐雾试验,不产生腐蚀损坏及 影响正常工作DB37∕T 5162-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应符合下列要求: a)风向、风速观测数据采样时间:每1s采样一次; b)温度、湿度和气压观测数据采样时间:每10s采样一次
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集器的嵌人式软件中需对各观测要素的采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b)观测数据存储时需要标识数据质量控制码,数据质量控制码见表2:
OX/T 5592020
d)对各观测要素连续两次的测量数据是 允许变化速率的检查依据见表4;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及构造创新表4最大允许变化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