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27-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 027-2018 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试行)简介:
"T/CAGHP 027-2018 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试行)"是一部由中国公路学会坡面防护专业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行业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各类工程中涉及到的坡面防护设计,旨在提高坡面防护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对规范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基本术语和定义等进行了规定。
2. 坡面防护设计原则:提出了根据地质、气候、地形、水文等各种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的设计原则。
3. 坡面防护类型与适用条件:详细描述了各种常见的坡面防护类型,如植物防护、工程防护(包括挡土墙、护坡等)、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并明确了它们的适用条件。
4. 坡面防护设计方法:提供了具体的防护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如坡面稳定性分析、防护结构设计等。
5. 施工与验收:对坡面防护的施工过程和验收标准做了规定,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6. 维护与管理:对防护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以保证其长期的防护效果。
由于是试行规范,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对于具体项目的设计,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T/CAGHP 027-2018 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试行)部分内容预览:
eah'——侧向岩土压力水平分力修正值(kN/m); H—岩质边坡高度(m)。
9.2.3错杆轴向拉力可按下式计算!
Nk———锚杆所受轴向拉力(kN); Sx、Sg——锚杆的水平、垂直间距(m);
《有色金属工程结构荷载规范 GB50959-2013》Na——锚杆所受轴向拉力(kN); Siss—锚杆的水平、垂直间距(m);
9.2.4锚喷坡面防护时,锚杆设计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2.6~第7.2.8条的规 9.2.5采用锚杆加固局部不稳定岩石块体时,锚杆承载力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9.2.4锚喷坡面防护时,锚杆设计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2.6~第7.2.8条的规定。
式中: A一滑移面面积(m); c—滑移面的黏聚力(kPa); 一一滑移面上的摩擦系数; G.、G,一一分别为不稳定块体自重在平行和垂直于滑面方向的分力(kN); Nakti、Nakni—单根锚杆轴向拉力在抗滑方向和垂直于滑动面方向上的分力(kN); K,——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按本规范第7.2.6条规定取值。 9.2.6采用喷锚坡面防护设计时,除锚杆抗拉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验算锚固结构体系的整 体稳定性。
9.3.1系统锚杆的设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a)锚杆倾角宜为10°~20°,也可与坡面垂直。 b)4 锚杆布置宜采用网格状或梅花形。 c) 锚杆间距和长度根据边坡岩土条件及其坡体稳定性确定;锚杆间距宜为1.2m~3.0m,且 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2;对I、Ⅱ类岩质边坡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m,对Ⅲ、IV类岩质边 坡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0m。 d) 采用全黏结锚杆。 锚杆杆体材料不宜采用镀锌钢材。 9.3.2锚喷支护用于岩质边坡整体支护时,其喷射混凝土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I类岩质边坡面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IⅡ、Ⅲ类岩质边坡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 b) 钢筋网宜采用单层双向钢筋网,钢筋网置于面板中部,钢筋直径宜为6mm~8mm,钢筋间 距宜为150mm~250mm。 c) 钢筋网亦可采用工厂加工成型的钢丝网片,网片搭接应满足产品安装的要求。 d) 单层钢筋网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双层钢筋网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50mm;钢筋保护 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e) 锚杆钢筋与面板应有可靠的连接构造措施。喷锚支护大样参见附录G。 9.3.3钢筋网与锚杆应设锚头拉筋,并进行焊接或扎丝绑接,拉筋可采用$12~$16钢筋。 9.3.4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m,且不宜大于8m;采用预应力锚杆时,可根据现场试验 和地区经验确定最大锚固长度。锚杆可等长布置,也可长短锚间隔布置。 9.3.5锚杆杆体与喷射混凝土层及锚头拉筋宜采用弯折连接,弯折长度不宜小于15d,杆体与拉筋 应绑扎或焊接。 9.3.6锚杆注浆固结体嵌入混凝土面层不宜少于30mm,并做好防腐处理。锚杆防腐蚀要求同本 规范第7.2.20条规定。 3.7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永久性边坡不应低于C25,对防水要求高的边坡不应低于C30;对临 寸性边坡不应低于C20。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 3.8喷射混凝的物理力学会数可拟C平用
T/CAGHP0272018
表6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9.3.9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的黏结力,对整体状和块状岩体不应低于0.80MPa,对碎裂状岩体不应 低于0.40MPa。喷射混凝土与岩面黏结力试验应遵守GB50086的规定。 9.3.10喷射混凝土面板应沿边坡走向间隔20m~25m分段设置竖向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亚 麻充填。 9.3.11应设置外倾泄水孔,孔径宜为75mm,孔间距宜为2m~4m,呈横密纵疏布置。截排水沟 等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GB 28377-2012 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10柔性防护网坡面防护
10.1.1主动防护网常用于坡面崩、风化剥落、溜珊、溜滑或塌落类地质灾害的加固防: 护网的作用抑制局部岩土体移动或在发生局部位移破坏后将其裹缚于原位附近,从而达到主动防护 功能。 10.1.2被动防护网适用于崩塌滚落石和飞石的防护,布置在高陡边坡下的缓冲地带,将崩落滚石、 飞石、雪崩拦截在建构筑物之外,拦截滚飞石避免对建(构)筑物造成毁坏。 10.1.3编网、支撑绳及拉锚系统所用钢丝绳应符合GB/T8918的规定,其钢丝强度不应低于1770 MPa,热镀锌等级不低于AB级。 10.1.4格栅编织用钢丝应符合GB/T343的规定,热镀锌等级不低于AB级,其中高强度钢丝格栅 亦可采用重量不低于150g/m²的锌铝合金镀层处理。 10.1.5环形网用钢丝应符合GB/T343的规定,其钢丝强度不应低于1770MPa,热镀锌等级不低 于AB级,或采用重量不低于150g/m²的锌铝合金镀层处理。 10.1.6钢柱构件钢材应符合GB/T700的规定,并应进行防腐处理。热轧工字钢应符合GB/T 700和GB/T706的规定。 10.1.7钢丝绳网技术要求: a) 编网用钢丝绳交叉结点处的固定件采用钢质卡扣,其厚度不小于2mm,并经电镀锌处理, 镀锌层厚度不小于8μm; b) 编网用铝质接头套管长度不小于50mm,外径不大于30mm,壁厚不小于3mm,其连接能 力不低于所连接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 c) 交叉结点处均用卡扣固定,接头处用铝质接头套管闭合压接,卡扣和套管表面不应有破裂 和明显损伤; d) 钢丝绳交叉结点处的抗错动拉力不应小于5kN,错动后钢丝绳残余抗破断拉力不应小于
原最小抗破断拉力的90%; e) 钢丝绳交叉结点处的抗脱落拉力不应小于10kN; f) 编织成网的钢丝绳不应有断丝、脱丝; g) 网的形状平整,网绳无打结和明显扭曲; h)单张钢丝网不应采用3根以上的钢丝绳编制。 10.1.8钢丝格栅要求钢丝不应有明显机械损伤和锈蚀现象,高强度钢丝格栅端头应至少扭结 次,扭结处不应有裂纹。 10.1.9环形网技术要求: a)单个环应由单根钢丝盘结而成,两端头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b)盘结而成的环应用钢质或铝合金紧固件至少在均匀分布的3处箍紧,且其中1个箍紧点应 位于两端头的搭接处; c) 除边缘环孔外,每个环应与其周边的4个环相扣联; d)盘结成环后的钢丝不应有明显的松脱、分离现象,钢丝不应有明显的机械损伤和锈蚀现象, 0.1.10拉锚系统构件技术要求: a)钢丝绳锚杆应为直径不小于16mm的单根钢丝绳,弯折后用绳卡或铝合金紧固套管固定 并在固定后的环套内嵌套鸡心环; b)拉锚绳应在一端用相应规格的绳卡或铝合金紧固套管固定并制作挂环; c)被动网支撑绳应在一端制作挂环并带有相应规格和数量的减压环,缝合绳应按钢丝绳网规 格预先切断;主动网支撑绳和缝合绳不预先切断,根据需要的总长度现场配置; d)与锚垫板配套的钢筋锚杆可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也可采用普通螺纹钢筋在一端加工不短于 150mm的螺纹段,螺纹规格应能承受不小于30kN的紧固力。 D.1.11减压环最小变形时的吸收能力应不小于其额定值。其启动荷载应介于与其相连的钢丝绳 小破断拉力的20%~50%,具体参数要求见表7,减压环变形过程中环管不应发生褶屈和破裂,未 出段始终保持为原始圆形形状
10.1.9环形网技术要求
表/减压环最小变形时的吸收能力值及户动益款
结构、地层产状、岩土层性状、坡体变形特征等选择主动防护网的布置范围 以及主动防护网类型。 10.2.2主动防护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设计内容: a) 选择合适的锚杆,通过计算确定锚杆长度和布置方式; b) 确定支撑绳及缝合绳的直径、长度及其固定方式; c) 选用钢丝绳网的规格,确定其层数; d)格栅规格的选定及其联结方式
选择合适的锚杆,通过计算确定锚杆长度和布置方式 b)确定支撑绳及缝合绳的直径、长度及其固定方式; c)选用钢丝绳网的规格,确定其层数; d)格栅规格的选定及其联结方式。
10.2.3主动防护网应进行锚杆最小抗剪力计算及平行于玻面整体滑动安全性算,参见附求H。 10.2.4锚杆可采用双股钢丝绳锚杆,钢丝绳直径为16mm,也可采用钢筋锚杆。上沿锚杆设计抗 拔力不小于80kN,其余锚杆设计抗拔力不小于50kN。锚杆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2m。 钢筋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2mm以上;双股钢丝绳锚杆孔径应大于钢丝绳2倍直径的10mm 以上。 10.2.5钢丝绳网采用DO/08/300型,宜选用4mX4m网片,需要时可在边缘处采用其他规格的 网片,采用单层钢丝绳网铺挂DBJ52∕T 035-2017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应用技术规程,在局部大体积危石或岩堆时,可采用双层钢丝绳的加强型主动防护, 此时的锚杆抗拔力应不小于104kN。 10.2.6横向支撑绳宜采用不小于$16钢丝绳,纵向支撑绳宜采用不小于$12钢丝绳;设置双层钢 丝绳网的区域纵横支撑绳均宜采用不小于$16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实际长度应在设计铺设长度 的基础上两端各增加1m作为与锚杆固定连接的预留长度。 10.2.7当支撑绳铺设长度小于或等于10m时,支撑绳两端应用2个同型号的绳卡固定;当铺设长 度大于10m且小于30m时应在钢丝绳两端采用3个同型号的钢丝绳卡固定;当铺设长度大于30m 时两端应用4个同型号绳卡固定。 10.2.8缝合绳应为直径8mm钢丝绳,每张钢丝绳网宜用一根缝合绳缝合,其长度按能实现网与 周边支撑绳或是邻近网缝合来确定,每根缝合绳两端各用2个8mm绳卡固定。 10.2.9钢丝格栅:GPS1和GPS2型主动防护系统应在钢丝绳网下铺一层钢丝格栅,宜采用直径为 2.2mm的热镀锌钢丝,编制成网孔为50mm×50mm的钢丝格栅,仅当有培植土绿化要求时设置 土工格栅,格栅网片边界间应考虑不小于5cm的叠置,格栅间用1.2mm铁丝绑扎,绑扎间距不得大 于1m。 10.2.10主动帘式防护网设计:帘式网项部锚杆固定,中下部自由,锚杆的深度及布置位置应满足 稳定性计算要求,中下部自由段的长度应根据危石分布位置确定。 10.2.11主动防护网加固后如需采用三维植被网绿化,可采取一锚双网形式,锚杆同时用于固定主 动网及三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