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068-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 10068-2010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简介: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 10068-2010)是中国铁路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技术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铁路隧道通风设计。这个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度,保障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确保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规定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设计依据。
2. 术语和符号:定义了在隧道通风设计中常用的术语和符号的含义。
3. 通风方式和设备:详细规定了隧道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方式,以及通风设备的选择、安装和运行要求。
4. 通风系统的计算:包括了风量计算、风压计算、风速计算等,为通风设计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5. 通风设施设计:对通风口、排风口、风道、风阀等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
6. 通风控制:对通风系统的控制方式、控制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等进行了规定。
7. 运营管理:对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检测等提出了要求。
8. 防火防烟:考虑到隧道的特殊性,这部分规定了防火防烟的设计原则和具体措施。
9. 环保节能:体现了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规定了通风设计应遵循的环保和节能原则。
这个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铁路隧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TB 10068-2010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6.1.1通风道洞口应设置在地形开阔、地质条件较好地段。 6.1.2通风道内壁面应平滑,减少沿程阻力。 6.1.3通风道在弯曲、折曲、扩径、缩径、分岔等变化处应采 用曲线相连接,平顺过渡。 6.1.4通风道长度宜短,断面不宜太小和变化过多。通风道内 风速宜采用13~18m/s。 6.1.5风道与隧道的夹角宜采用15°~20°。采用洞口风道式通 风,紧靠风机的一段风道应顺直,风道的中心线应与风机轴线一 致。风道与隧道连接处风道底部高程宜高出隧道沟槽盖板顶面。 当风道坡度较大时,风道与隧道连接段,应有不小于10m的缓 坡,使风流通畅。 6.1.6结合施工辅助坑道进行设计的通风道应按永久建筑物设 置,根据运营通风要求核算其断面积,并使其符合通风的要求。 6.1.7通风道设计应考虑排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地处城 镇附近的隧道,必要时应作专门调查并采取防范措施。通风道口 应设置在扩散效果良好的地带,设于山坳中的通风道口应朝开阔 方向。
5.2.1风机房分洞外风机房和地下风机房,应根据养护维修及 运营管理需要,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瓦斯隧道等特殊隧道宜设 置洞外风机房。
6.2.2当斜(竖)井井口气象条件恶劣、交通条件困难时,宜 选择地下风机房。 6.2.3风机房应考虑防潮、防尘、降噪和温度调节。 6.2.4风机房应能满足布置轴流风机、电气设备、设备控制和 其他辅助机电设备双向6车道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桥梁,以及设置大型设备搬运通道、工作通道和逃 生通道的需要。
6.2.5当风机分期安装时,应考虑预留空间和连接装置。
7.1.1隧道通风机械可采用射流风机、轴流风机。 7.1.2射流风机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隧道用 射流风机技术条件》(JB/T10489)的要求。 7.1.3隧道通风采用射流风机时,宜选用推力大、推力功率比 大的射流风机。 7.1.4射流风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射流风机宜采用洞口堆放式或洞内壁式,不应采用拱 顶吊装式。 2射流风机纵向布置及设置间距应综合考虑风机效率、活 塞风乱用一水宝对第一经汶性等因孝
顶吊装式。 2射流风机纵向布置及设置间距应综合考虑风机效率、活 塞风利用、火灾对策、经济性等因素。
7.1.5轴流风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结合使用条件、通风量、风压及性能曲线选择风机。 2宜选用低风压、大风量的轴流风机, 3应根据经济技术条件比选,确定采用一台大的风机或用 多台较小的风机并联。
7.1.6采用多台轴流风机时,宜并联设置。
7.2.1射流风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
1 射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结构强度应保证风机运转和列车风 作用下的安全。风机安装段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风机支架等钢结 构应接地。 2当安装在曲线段时,应按需要调整安装参数。 3严禁侵占救援通道。 7.2.2 轴流风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于吸出式通风的轴流风机必须安装扩散器。 2基础应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7.3.1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 10008)的要求。隧道运营通风设备为二级负荷,瓦斯隧道通风 及监控设备为一级负荷。 7.3.2变电所可设在隧道口或隧道内的专用洞室,电力变压器 宜靠近风机布置,其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风机正常工作及起动时 端电压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宜减少并联风机台数,采用分组 启动的方式。 7.3.3当多台风机并联运行时,应校验变压器容量是否满足风 机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7.3.4变电所每段母线、每路架空进出线及监控电源线路应装 设避雷器。 7.3.5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应优先采用三相五线系统,接 地电阻应满足要求。
,4.1通风机电控制应满足隧道运营的不同工况要求,并保证 25·
以最经济的通风功率运行。 7.4.2风机控制系统宜以自动控制为主,手动控制为辅。 7.4.3瓦斯隧道的控制室应对隧道内各分站的瓦斯、风速等有 关参数及分站设备的工作状态、馈电状态等进行连续自动监控。 当出现瓦斯浓度超限或其他异常情况时,控制室中心站应能自动 报警,并自动启动风机通风。
以最经济的通风功率运行
附录A常用局部阻力系数
表A常用局部阻力系数
类型 名称 阻力系数 =0.1 分 直角分岔 岔 $ =1.5 固定的百叶 = 0. 3 栅格 其 他 =0. 05 ~ 0. 20 门槽 (一般可取0.1)
附录B常用沿程阻力系数
表B常用沿程阻力系数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 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 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 福,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1.0.1在我国50多年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隧道运营通风设计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统一技术标 准,故制订本规范。 1.0.2为了适应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原规范进行 了修订。本次修订吸收了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长大隧道 通风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规范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原规范的 使用范围,使本规范适应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货运专线、客 货共线等隧道正常运营通风设计。隧道的防灾通风参照相关规范 设计。 1.0.3P 隧道是铁路的重要设备,隧道通风系统是长隧道不可缺 少的部分。若在长隧道内不解决运营通风,将危害养护人员、乘 务人员、旅客的身体健康,腐蚀隧道内各种设备和衬砌,为此,
1.0.3隧道是铁路的重要设备,隧道通风系统是长隧道不可缺 少的部分。若在长隧道内不解决运营通风,将危害养护人员、乘 务人员、旅客的身体健康,腐蚀隧道内各种设备和衬砌,为此, 条文明确了运营通风的目的和要求。
1.0.4铁路隧道通风设计以正常运营通风为主并兼顾维护通风
(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6)《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7)《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机车废气容许浓度和测试方法》 (TB1912—2005)。
卫生标准的制订综合参考了以下现行的有关强制
纳总结出内燃、电力机车牵引的运营隧道内空气卫生及温湿度环 境标准,见说明表3.0.2—1~说明表3.0.2—3。本着“以人为 本,服务运输”的铁路建设理念,本次修订采用了以上标准。
说明表3.0.21内燃机车牵引的运营限道空气卫生标
注:H——隧址平均海拔高度(m)。
表3.0.2一2电力机车牵引的运营隧道的空气卫生标准
说明表3.0.2—3隧道温混环境标准
3.0.4为节省工程投资,通风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辅助坑道,并 根据通风要求对辅助坑道断面进行核算
3.0.6目前我国铁路隧道运营通风大多采用纵向式通风。现场 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纵向式通风方式的隧道,洞内空气主要以挤 压方式排出洞外。自然风对运营通风的影响,当自然风方向与隧 道内风速方向一致时,起助力作用,反之则起阻力作用。为安全 计,自然风一般按阻力考虑。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3.0.7本条主要是根据人体感觉、适应能力、安全性等因素确
的调查结果及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长大隧道通风关键技 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确定的。一座隧道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不能单纯以隧道长度来确定,需要考虑条文中列出的诸多因素综 ·38 ·
合确定。由于影响隧道运营通风的因素众多,隧道设置机械通风 的具体条件,尚待继续试验研究。 1“电力机车牵引,长度大于20km的高速铁路、客运专 线铁路隧道及长度大于15km的货运专线、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应 设置机械通风”是仅就隧道长度这一因素而言的大致标准,是 根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长大隧道通风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的研究结果确定的。 1)电力牵引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强)度(说明表4.0.1一1 和说明表4.0.1—2)
2)乌鞘岭隧道内的空气卫生环境状况
2007年8月浅谈工程结算审核毕业设计论文,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长大隧道通风关 键技术研究”项目组对乌鞘岭隧道内的空气环境卫生状况进行
了实测,得出如下结论: ①乌鞘岭隧道内自然风和活塞风的换气、排污效果明显。 遂道内基本不存在有害气体积聚现象,有害气体均在15min内衰 威至零。隧道内大部分位置粉尘污染未超国标限值,只当列车通 过后瞬时在少数位置超过国标限值。 ②电力牵引列车通过测试没有得到有害气体污染数据,原 因可能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种类不在所测气体范围或产生污染小 于仪器检测最低水平。故目前乌鞘岭隧道内由于电力牵引列车造 成的有害气体污染可以忽略。测试瞬时粉尘浓度的最大超标系数 达到2.76。 ③内燃牵引列车通过隧道,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 氮、二氧化氮和臭氧。其中,一氧化氮和臭氧的瞬时最大超标系 数分别达到6.16和15的高值,二氧化氮则没有超过国标限值, 粉尘浓度瞬时最大值为5.52mg/m²。 ④隧道内某些位置的瞬时氧含量过低,最低只有18.5% 与国标限值相差达1.5个百分点。 ③隧道内瞬时湿度差别较大,最高平均为82.7%,最低平 均为55.8%,二者相差26.9个百分点。湿度最高值(82.7%) 超过有关资料提出的控制建议值(80%)2.7个百分点。隧道左 线平均湿度高于隧道右线。左线平均湿度为74.02%,右线平均 湿度为68.44%。 3)国内外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机械通风设置情况 根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长大隧道通风关键技术研 究”项目的调查结果,目前国内外设置了机械通风的高速铁路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长度多在20km以上。例如:石太客运专线太 行山隧道(27.8km),西班牙马德里至巴利亚多利德高速铁路 的瓜达拉马隧道(28.4km),瑞士NEAT工程的勒其堡山底隧 道(34.6km),圣哥达山底隧道(57.0km,建设中),英法海 底隧道(50.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