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CTAS 37-2022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 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pdf

T_CCTAS 37-2022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 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13904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_CCTAS 37-2022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 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pdf简介:

T_CCTAS 37-2022 是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的简称。这个规程是中国交通行业的一项技术标准,主要针对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表层渗透防护问题进行规范。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雨水、冻融、酸碱侵蚀等影响,导致表层渗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此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防护措施,包括设计、施工、检测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耐候性。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防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施工工艺流程,防护层的厚度和结构设计,渗透测试方法,以及防护层的维护和修复指导等。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混凝土表层防护的重要参考依据。

T_CCTAS 37-2022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 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结构耐久性structuraldurability 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在设计保护年限内保持其安全性、功能 性和适用性的能力。

设计保护年限designprotectionlife 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结构表层的渗透防护不需要重新涂覆 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GB∕T 21558-2008 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环氧渗透防护体系epoxyosmoticprotectionsystem

环氧渗透固结剂渗透进入混凝土结构表层形成渗透防护层,对缺陷部位进行环氧砂胶修补 找平层,采用纤维粘贴胶粘贴纤维布形成纤维增强层,最后通过耐候型表面保护漆形成耐久防

修补找平层repairlevelinglayer 在混凝土表面缺陷处使用与渗透 实现表面平整。

修补找平层repairlevelinglayer 在混凝土表面缺陷处使用与渗透固结网状体具有兼容性和一定延展性的环氧树脂类修补砂胶修补: 实现表面平整。

T/CCTAS 372022

纤维增强层fiberreinforcedlayer 在裂缝、结构缺陷等病害处粘贴纤维布,实现局部补强,有效抑制混凝土病害发展,同时起 绝外界环境的作用。

耐久防护层aurabreprotectiveTayer 高耐候性表面涂层,提高防护结构的美观效果与耐紫外线、耐老化能力,进一步隔绝外界腐蚀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silaneimpregnationprotectionsystem 采用硅烷渗透型材料渗入混凝土表层并使混凝土表面具有僧水性,阻滞水与有害介质进入,延 土结构腐蚀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环氧修补砂胶epoxyrepairmortar 采用高粘、高韧、高固含量的改性环氧树脂与砂、矿粉、水泥等干粉填料按比例配置,搅拌形 胶体,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表层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缺陷的修补。

硅烷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与水一起通过乳化形成的膏体状不流淌物质。

T/CCTAS 372022

T/CCTAS 372022

5.1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材料

5.1.1环氧渗透固结剂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环氧渗透固结剂分为常温型和低温型,根据施 度进行选择使用

表1 1环氧渗透固结剂性能指标

5.1.2 环氧修补砂胶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环氧修补砂胶性能指标

市宜采用玄武岩纤维布或碳纤维布,其性能应符

TV/CCTAS 372022

表3玄武岩纤维布性能指标

表4碳纤维布性能指标

维粘贴胶性能应符合表

表5纤维粘贴胶性能指标

表6表面保护漆性能指标

T/CCTAS 37—2022

T/CCTAS 372022

5.2.1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的材料宜选择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液体或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膏体, 5.2.2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的材料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硅烷浸渍材料性能指标

5.3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5.3.1产品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下列内容:

TV/CCTAS 372022

a)制造企业名称、地址; b)产品名称、牌号和规格; c)产品标记、商标; d)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 e)产品的数量; f)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5.3.2产品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密封,包装内应有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 5.3.3产品储存温度应介于5~40℃之间。 5.3.4运输车辆及临时堆放处应有防雨、防潮、防冻设施。装卸车时不可损伤包装,不可混入杂物。 5.3.5存储地点应满足有关消防要求,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应有防雨、防潮、防冻设施,应避免 火种,隔离热源。应按品种、批号、颜色分别堆放,标识清楚。

6.1.1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设计方案应包括目的、范围、设计依据、设计技术要求或图纸、施工 工艺要求、质量检验要求等内容。 6.1.2设计应明确使用目的、技术要求和设计保护年限。 6.1.3设计应明确工程结构和构件的类别,即属于新建工程或养护工程。 6.1.4设计应划分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并分区、分部位进行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设计。 6.1.5设计应考虑防护层结构不同材料及混凝土病害修复材料的兼容性。 6.1.6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设计应考虑涂覆色调与周边景观和谐匹配,表面保护漆可采用中国建 筑色卡或劳尔色卡进行标定, 6.1.7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工程类别、工程要求、材料性能、施工条件、后期维护管理、生命周期 成本及混凝土结构的现状和劣化情况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材料用量和施工工艺。

6.2.1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应按表8的规定进行

6.2.1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应按表8的规定进行确定

6.4.3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二见图2:渗透防护层+修补找平层+耐久防护层

TV/CCTAS 372022

图1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一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

图3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三

T/CCTAS 372022

6.4.5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选用原则见表11

表11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选用原则

6.4.6环氧渗透防护层干膜厚度应不大于100um,表面护漆干膜厚度应不小于60um。 6.4.7环氧渗透防护材料单位面积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依据混凝土强度标号、表层工况、涂覆后干膜厚度要求及各材料固含量计算确定单位面积材 料用量; b)采用辊涂施工,对于C30及以下混凝土,环氧渗透固结剂用量不宜低于0.5kg/m²;对于C30以 上混凝土,环氧渗透固结剂用量不宜低于0.4kg/m²; c)采用喷涂施工,应适当提高材料用量; d)具体用量应根据试验段的试验结果确定。 6.4.8环氧修补砂胶、纤维粘贴胶、纤维布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表层工况确定。 6.4.9表面保护漆用量,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并结合试验段试验情况确定。 6.4.10环氧渗透防护施工前应在实体构件上按规定用量和产品使用要求进行试验段试验,试验面积不 宜小于20m²。

6.5硅烷浸渍防护体系

6.5.1 混凝土结构的水平面宜选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液体,于侧立面或仰面宜选用异辛基 硅烷膏体。 6.5.2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构造见图4。

待浸渍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应进行修补,且不得附着碎屑、灰尘、油污和影响硅烷浸渍的混凝 剂等;浸渍时混凝土表面应为洁净、面干状态,

T/CCTAS 372022

6.5.4硅烷液体材料用量不宜低于400ml/m²;硅烷膏体材料用量不宜低于300g/m²。实际用量应根据 试验段结果、构件类型、涂覆面积、涂覆方式等确定。 6.5.5硅烷浸渍施工前应在实体构件上进行试验段试验,试验面积不宜小于20m²。

7.1.1施工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不少于28d后进行。

7.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情况、涂覆要求、基层条件、施工平台、施工设备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施工组织机构; b)施工工期计划,特别是各层防护体系涂敷的时间安排; c)施工工艺技术,包括基面处理方式、涂覆方式、工艺技术要求等; d)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 e)施工安全与质量的保证措施。 7.2.2当采用吊篮、施工平台等进行施工时,其设计应符合JGJ80的规定,施工应遵循JB/T11699的 规定。 7.2.3试验检测、计量工具及其他设备应进行检定或校准,确保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7.3.1在大面积施工前,应选取典型界面进行试验段施工,

7.3.2通过试验段的实施GB50614-2010 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pdf,应检验以下设计参数及工艺: a)材料配比; b)材料单位面积用量; c)设备参数; d)工艺流程。 7.3.3试验段应按验收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4.1基面处理应采用角磨机进行打磨,将表面不平整部位、风化层、碳化层、模板接缝等打磨

T/CCTAS 372022

裂缝处打磨范围应超出裂缝两侧各250mm。打磨施工时应做好防尘防掉渣措施。 7.4.2裸露的钢筋应按GB50204的要求进行除锈、防锈处理。 7.4.3打磨完成后,应采用吸尘或清洗设备(压力不低于20MPa)对混凝土表面浮灰、残浆、锈迹、 油污、霉菌、结晶岩和脱模剂等污染物进行清理,直至裸露出混凝土本质部分。 7.4.4处理后的混凝土基面应平整牢固、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无灰尘、无浮浆、无油迹、无霉 点、无盐类析出物、无苔藓及其他松散附着物。

7.5.1对于有裂缝的基面《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48节: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 GB/T 16895.17-2002》,应对裂缝进行处理:

a)对宽度<0.15mm的裂缝,可采用环氧渗透固结剂渗透防护; 6)对宽度≥0.15mm且<0.5mm的裂缝,可采用粘贴纤维布增强防护; 1)对宽度≥0.5mm的裂缝,可开槽后,采用环氧修补砂浆修补找平,并粘贴纤维布增强防护

7.5.2.1处理好的混凝土基面宜7d内进行渗透防护层施工。 7.5.2.2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选择常温型或低温型环氧渗透固结剂。 7.5.2.3环氧渗透固结剂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配制过程应采用电动搅拌器搅拌不少于3min 且应在可操作时间内用完。 7.5.2.4环氧渗透固结剂的涂覆施工可采用人工辊涂或机械喷涂,相关工艺参数通过试验段试验确定 应严格控制用量不低于最低用量。 7.5.2.5涂覆施工需按两遍实施,第一遍以渗透固结为主、第二遍以成膜保护为主,每一遍可分多次 涂刷。 7.5.2.6每一遍分次的时间间隔最长不宜超过4h、最短不宜少于30min,每次应以表干不流挂为宜,具 体次数应在试验段试验时确定。 7.5.2.7第一遍和第二遍施工的时间间隔不宜少于12h。第二遍施工前,应避免第一遍涂层淋雨、浸水 或接触其他腐蚀介质,防止造成涂膜损伤。 7.5.2.8环氧渗透固结剂涂覆应均匀,不应出现漏涂、裂纹、气泡、积液、流挂等现象。混凝土修复 面、裂缝、接缝、孔洞、凹槽等位置,应涂覆到位,不得遗漏。 7.5.2.9施工后表面不粘手表示固化完成,用滴管滴水珠在表面,不吸不化,接触角小于90”,表示 封闭完成。温度较低时,渗透固结时间会有所延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