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516-2013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技术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简介:
SL 516-2013《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技术规范》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一项行业标准。这个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水库建设、运行过程中进行地震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程序,目的是为了预防由于水库蓄水、运行等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震,保障水库的稳定运行和周边社区的安全。
该标准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
1. 监测对象:主要针对大中型水库,特别是位于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的水库。 2. 监测内容:包括地震活动的监测、水库水位变化对地震活动影响的监测、水库结构稳定性监测等。 3. 监测方法:规定了地震监测设备的选择、安装、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4. 数据解释:对监测数据的解释和分析要求,以及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的程序。 5. 条文说明:对各项技术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以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SL 516-2013是中国在水库诱发地震监测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保障水库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SL 516-2013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技术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2.0.1水库诱发地震
在特殊的地震地质背景下,由于水库蓄水或水位变化而 的地震
工作频带的低频端在0.5~1Hz,高频端在20Hz以上的地 计。
3.0.1应根据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结果,结合水库等级 和监测精度提出合理的台站布局。 1坝高在100~200m,且总库容在(5亿~10亿m”之间 的大(2)型水库,宜由4个台站组网,将水库影响区内的可能 震中包围在监测台网内。 2坝高在100~200m,且总库容在10亿~100亿m°之间 的大(1)型水库,台站的布局应满足有效地震监测下限M1.0 级、震中定位精度2km的要求。 3坝高大于200m,或总库容大于100亿m²的大(1)型 水库,台站布局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重点监测区:控震能力有效地震监测下限定为M0.5 级,震中定位精度1km。 2)一般监测区:控震能力有效地震监测下限为ML1.0 级,震中定位精度2km。 3)必要时,可视具体情况增加地形变、地应力等监测 手段。 4流动地震仪的配置数量不宜少于台站总数量的20%。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数据监视和记录规范 GB/T 24476-2009》3.0.3台站应符合下列原则:
应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电阻宜小于10Ω,设备接地电 阻宜小于4Ω。
3.0.4台网管理中心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应布置在通信畅通、交通方便、有供电保障的地点。 2台网管理中心应设有计算机房、办公室、值班室等,其 总面积宜不小于80m”。机房装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数据传输方式当采用无线传输时,应对周围各种场强进 行测试,以便避开各种无线干扰。 4台网管理中心供电、避雷及天线建设应符合附录B的技 术要求。
3.0.5中继站面积宜不小于64m²,观测室面积宜不小于12m²
应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交流电可作为 供电。防雷接地电阻宜小于10Ω,设备接地电阻宜小于4Ω。
4.0.1监测系统应包括台站、台网管理中心、数据传输与中继 三大部分。
4.0.2台站的组成与技术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
30dB,有条件可采用全双工或半双工双向信道。 5信道中继可采用有线信道与有线信道的转接,无线信道 与无线信道的转接或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的转接。其转接功能可 采用多信道汇集复用后再转发或单信道直接转发。 6系统各节点之间数据传输方式参见附录F。
5.1.1台网监测系统安装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合 方可进行安装。
5.1.2地震计应安装在基墩上。基墩长100cm,宽80cm,高出
5.1.3地震计使用前应调整水平。
接收卫星的圆锥体张角应大于90,应保证能同时接收4颗 卫星的信号。GPS天线应安装在避雷防护区内,其天线体 据采集器之间的连接线距离应保证GPS接收天线正常工作。
布局统筹考虑。各设备宜分类安装,各机柜以及数据处理计 之间应合理布局,避免过长的连线。应有结构化综合布线系 各种配线应有记录并存档。
电源及避雷器的连接应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外露连接电缆导线 应增加必要的安全护套,保证仪器设备有足够的通风散热空间
监测系统建成开经考核运行后应中请进行验收。 验收时宜提交下列资料: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设计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竣工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试运行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考核运行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工程监理报告。 相关的设备、仪器、软件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验收时宜提交下列资料: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设计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竣工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试运行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考核运行报告。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工程监理报告。 相关的设备、仪器、软件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6.1.1应每天一次进行地震计脉冲标定,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正 弦波信号序列标定。 6.1.2地震计、数据采集器维修或更换后,应重新进行正弦波 信号序列标定。
公级拍万入小入 6.1.2地震计、数据采集器维修或更换后,应重新进行正弦波 信号序列标定。 6.1.3台站应建立维护日志。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和编号 维修日期、故障原因、仪器工作参数记录以及仪器更换记录等。
6.1.3台站应建立维护日志。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和编号 维修日期、故障原因、仪器工作参数记录以及仪器更换记录等
6.2.1应建立台网管理中心24小时全日制值班制度,负责台 管理中心设备、通信信道以及台站运行情况的管理、检查 维护
6.2.1应建立台网管理中心24小时全日制值班制度,负责台网 管理中心设备、通信信道以及台站运行情况的管理、检查和 维护。 6.2.2应每天检查各台站脉冲标定幅度及周期的变化。当发现 有变化时应及时测试检查原因并排除故障。 6.2.3应建立地震通信专线及中继专线的档案,内容包括每条 专线路由、专线类别、专线代号(或名称)、专线公里数、中继 专线代号(或名称)、中继专线长度、开通日期、长话专线月租 金与中继线租金等。
专线路由、专线类别、专线代号(或名称)、专线公里数、中: 专线代号(或名称)、中继专线长度、开通日期、长话专线月 金与中继线租金等
6.2.4应建立台网值班日志、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
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与速报
7.1监测数据处理与速报
2.1台网管理中心应负责组织监测数据分析。 2.2应根据水库蓄水前后在水库诱发地震影响区地震活动总 水平是否变化、记录地震的序列特征和时、空、强特征进行数 分析来判定是否诱发了水库地震。
有明显变化(强度、频度、震中分布),可判定没有水库诱发 震发生。
7.2.4水库蓄水前后在水库诱发地震影响区地震活动总体 明显增强,可根据地震的时、空、强特征和序列特征进 判定。
台站至不同振动干扰源的最小距离
附录B·台站与台网管理中心供电、
B.1.1交流供电的台站,电源输入端应安装配电盘、空气开 关、避雷器及漏电保护器。交流供电输人电源应满足180~260V 的要求,并应配有蓄电池或不间断电源。 B.1.2使用太阳能供电的地震台站聚苯板(挤塑板)墙体保温体系施工方案,应根据功耗的要求架设太 阳能供电设备。供电应保证台站连续工作14天。 B.1.3无线地震台站应建设牢固的天线和避雷针底座。 B.1.4地震计与数据采集器相距大于10m时,数据线应采用镀 锌钢管保护,且不宜与电源线路并行架设。 B.1.5台站应设立公共接地点,仪器接地应采用集中单点 连接。 B.1.6避雷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震监测台站应进行防雷设计和安装防雷设施。
1地震监测台站应进行防雷设计和安装防雷设施 2易发生直击雷区,应安装避雷针,避雷接地体应独立设 置,接地电阻宜小于10Ω。 3通信线路和供电线路应安装避雷器,接地引线应满足相 关规范要求
B.2.1台网管理中心的通信线路和交流供电线路应考虑避雷措 施并按要求理设地线。仪器设备地线的接地电阻宜小于4Ω。 B.2.2无线接收天线底座应安全牢固,并宜缩短天线馈线的 长度。 B.2.3应采用在线式UPS供电系统,确保在交流电供电中断
附录C台站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C.0.1台站应配置三分向短周期地震计,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C.0.1。短周期地震计安装时应调整机械零点和自振周期,并进 行标定。
C.0.2台站应配置数字化地震数据采集器,其主要技术指标参 见表C.0.2。
消防工程预算课件讲义表C.0.2 数据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