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4168-2022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业化建造技术规程.pdf

DB34T4168-2022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业化建造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4168-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2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7358
免费资源

DB34T4168-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4168-2022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业化建造技术规程.pdf简介:

DB34T4168-2022《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业化建造技术规程》是一部地方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该规程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在安徽省范围内进行装配式混凝土T梁的工业化建造活动,提供技术依据和管理准则。

T梁,全称为Transportation梁,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特别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铁路桥梁。预制T梁是通过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作业,降低环境污染。

该规程涵盖了T梁的设计、生产、预制、运输、安装、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验收等全过程,对T梁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环境影响和施工安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它旨在确保装配式混凝土T梁的建造质量,保障桥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总体来说,DB34T4168-2022规程是安徽省在推动装配式混凝土桥梁工业化建造方面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提升桥梁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B34T4168-2022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业化建造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7.5.6.3喷头的间距应以能保持梁体全部湿润为宜,要根据喷头距梁体的距离和喷头的喷淋面积来确 定,喷头间距小于0.5m。 7.5.6.4喷淋时间的设定应以梁片喷湿为准,达到特定时间节点后开启,满足喷淋要求后关闭。 7.5.6.5喷淋后的水宜通过排水沟将其转入沉淀净化池内,经过特定的沉淀工艺后回至储水池,在储 水池内设置水泵,抽送到各喷淋管道,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5.6.6每片梁设喷管不应少于3条,顶部一条,两侧面各一条,每条喷管长度应大于梁体长度。

7.5. 7混凝土检验

.5.7.1混凝主制备前应进行3次~5次配比试验,检验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保证混凝主强度、耐 久性、落度等工作性能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5.7.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相关人员检查模板是否变形或漏浆,结构件及螺栓是否拧紧。 .5.7.3混凝土蒸养后应对试块进行检测,检验混凝土构件是否满足强度及弹模要求,检测方法按 B/T50107的规定执行。

7.6.1.1钢绞线穿入波纹管前,应预先编束,编束时应将钢绞线逐根理顺,防止缠绕,并应每隔1~ 1.5Ⅲ捆绑一次CJT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使其绑扎牢固、顺直,且采用塑料胶带包头,梳编后整束穿过波纹管道。 7.6.1.2钢绞线的端头宜做成锥形包以达到顺利贯穿的目的,保证每根钢绞线的顺利贯穿。

7.6.2.1预应力张拉应采用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土6% 以内。 7.6.2.2所用的锚板、夹片应进行硬度和锚固试验,所用的钢绞线应送检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和锚 固性能试验。 7.6.2.3张拉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严禁站在千斤顶的正后面。 7.6.2.4张拉时在张拉千斤顶正前方设置挡板,防止工具夹片意外崩出或钢绞线意外断裂时出现安全 事故。 7.6.2.5锚固完毕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 应小于30mm,且不应小于1.5倍预应力筋直径。 7.6.2.6在设计无要求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弹性模量达到混凝土28d弹 性模量的80%以上,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3.1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及早压浆,应在48小时内真空智能灌浆完毕。 3.2水泥浆强度不小于50MPa,要求压浆饱满,至少能保证一根束道灌浆用量(至少为管道体 5倍),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26~0.28,泌水率在2%以内,3h钢丝间不得出现泌水, 能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b 膨胀剂采用钙砜或复奢型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c 外加剂要与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7.6.3.4压浆应采用循环压浆工艺,进浆口位于最低处的预应力孔道一端,出浆孔位于最高处的预应 力孔道一端。 7.6.3.5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清除支承垫板、锚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 7.6.3.6封锚混凝土浇筑后,应静置1h~2h,带模浇水养护,养护7d后脱膜。 7.6.3.7冬季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时间应增长,并采取保温措施。 7.6.3.8所有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均应严格凿毛处理。

7.6.4张拉压浆检验

DB34/T41682022

7.6.4.1 张拉所用的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预先进行标定,并配套使用,确保张拉力符合设计。 7.6.4.2 当千斤顶与配套设备未出现异常或无需检修与配件更换,但处于下列任一情况时,应进行重 新标定: a) 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 b) 张拉次数超过300次; c 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 d)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 7.6.4.3应对张拉压浆智能系统进行检验,通过试验方式,验证系统控制的稳定性、系统参数的精确 程度。 7.6.4.4预应力张拉前对孔道进行摩阻试验,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修正;张拉后对 锚下预应力进行抽检。

7.7.1.1移梁采用同生产线的龙门式起重机进行起吊,及时实现预制梁的转运。 7.7.1.2移运T梁时应正确设置支承点位置,应增设专用托架,确保预制梁受力状态不变 7.7.1.3捆绑索或吊索与预制混凝土接触面应采用弹性物质衬垫,如木块、废轮胎等,

7.7.2.1存梁区两端应设枕梁,堆梁层数不宜超过2层,上下层梁端的支承点应位

8.1.1装配式混凝土T梁预制生产应利用智能化管控系统统筹生产人员、智能化生产设备等一系列硬 件,基于全过程监测、全流程追溯的理念,实现单机智能、多机联动要求,达到生产符合品质要求预制 构件的最高效率。 8.1.2智能化管控系统应采取简易的操作方式实现管控软件的功能,以提高实用性与降低操作失误的 可能。 +t 8.1.3 8.1.4智能化管控系统实施流程应按照信息悉集、售息处理播信息共享他管控措施制订的步骤执行。 8.1.5智能化管控系统平苔面向亚至、蓝理、梁厂月设计以安装施工等单位,应满足各单位的管理 需要,开发不同的资料存储、流转、展示等机制。 8.1.6预制生产过程中应对人员、设施设备、材料、工艺流程、流水线作业、产品等开展管理,建立 完善的产品信息可溯源体系。 8.1.7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厂应设置视频监控,实时调取摄像头,对厂内的情况进行监测,提高生产 与安全管理效率。 8.1.8设备管理上应在设备上安装位置与状态的监测元件,采用物联网的方式对设备状态进行更新。 8.1.9设备的动态信息应定期记录与管理,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转时长、周转次数、所处位置和维修记 录。

DB34/T 41682022

反馈在系统平台上,及时预警超标,开展相应控制。 8.1.11在生产过程中,应能对每一构件进行快速定位追踪,实时读取构件信息,排查并记录有质量缺 陷的预制构件。 8.1.12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厂危险区域应设置电子围栏,抓拍进入危险区域的工作人员,并通过语音 提醒预警。 8.1.13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厂应建立安全帽佩戴智能识别系统,抓拍不规范行为,并配合语音提醒现 场人员,推送管理人员,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8.2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8.2.1预制T梁生产的智能化管控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a 收集预制构件的数字化设计信息; b 实时采集模台与构件的位置以及生产状态信息,监控生产物料的供应状态; 实时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模式以及人员工作状态信息; d 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采集的预制T梁生产状态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e 存储所有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关键监控数据,实现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信息可追溯; f 扫描预制构件成品,并生成数字化信息,与预制构件设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g) 分析生产过程记录的数据,提供必要的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数据。 8.2.2 采集的信息数据应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a 基础数据包含人员信息、设备信息及物料信息等: b 生产数据包含构件加工的工序信息、进度信息、质量信息、蒸养温度及湿度信息、构件成品信 息; 监控数据包含对工厂安全、环境的监控信息。 3.2.3 智能化管控系统除具备信息的采集、存储等功能外,还应具备一套对系统数据库信息进行智能 化分析、对异常信息主动响应与反馈的预警机制,可分为三个阶段: 对关键信息的分析与呈现,使信息接收者能够直接发现信息存在的问题; b 对单个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以预设的指标及检验标准,分析各项管控内容的稳定程度,及时 预见可能产生的风险; 对多个信息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深入联系,及时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为管理提供 决策辅助。 8.2.4在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上应安装各类状态传感器,实现生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并通过5G传输技 8.2.6关联的智能设备应能在智能化管控系统中实现信息数据交互,提高智能设备之间生产配合的效 率,互联互通,

8.3.1装配式混凝土T梁工厂应建立用于管理的全BIM模型,并内置索引界面,用于局部模型的展示, 模型中应集成工程问题、进度预警、质量预警、安全预警等关键功能。 3.3.2BIM技术应实现信息的全面集成,嵌入管理流程,实现基于BIM的信息交互。 8.3.3BIM技术应能开展模型更新、工程计量、人员管理等工作,提高信息化程度。

DB32∕T 4071-2021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34/T41682022

8.5.1预制T梁构件宜采用三维激光技术,取代人工检测的方式,以适应高精度、大批量、快速化的 检测需求,保证预制尺寸的精确性。 8.5.2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在相邻的两个扫描站之间应设有3个及以上的公共标靶。 3.5.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中考虑到受镜头的畸变、测量时的光线、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进行数 据预处理,以免造成误差,通常包括异常点的处理、去噪处理、点云采样等步骤。 8.5.4在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模型建立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应采取以下措 施避免误差累积对质量偏差大小评估精度产生影响: a)三维扫描仪系统参数设置需通过多次试拍扫描,当扫描图像中红点数量很小时可视为参数设 置合理; b)点云数据利用标靶进行自动拼接,其拼接精度可控制在2mm以内:

祥免误差索积对质量偏差大小评估精度产生影: a) 三维扫描仪系统参数设置需通过多次试拍扫描,当扫描图像中红点数量很小时可视为参 置合理; b) 点云数据利用标靶进行自动拼接, 其拼接精度可控制在2mm以内: 异常点处理可采用软件删除法,在软件中设置精度较高的参数值,使软件根据特定算法自 别删除; d 可采用高斯滤波法去噪

9.2.1钢筋加工及绑

b 钢筋的连接方式、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面积应满足设汁要求: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 任何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C 钢筋的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满足JTG/T3650中的规定: d 受力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应分布均匀,数量及材料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钢筋应绑扎牢固,钢筋网应有足够的钢筋支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不应出现移位。 9.2.1.2钢筋加工及绑扎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且任一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得有超过表中 数值1.5倍的允许偏差,在海水或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中保护层厚度的偏差不应出现负值。保护层 厚度应在模板安装完成后混凝士浇筑前检查。

DB34/T41682022

表1钢筋绑扎实测项目

.2.1.3钢筋加工及绑扎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钢筋表面应无裂皮、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及焊渣、烧伤,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 不得松脱和开焊; 焊接接头、连接套筒不得出现裂纹农村自建房建筑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