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059-2017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范.pdf

DB65/T 4059-2017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732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5/T 4059-2017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5/T 4059-2017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标准(China Standards)制定的行业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的信息采集工作,详细规定了在城市道路交通中,如何有效地收集和管理交通运行的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流量、车速、车辆类型、路况信息、公共交通运营数据等。

这份规范旨在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为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优化和智能化。它涵盖了信息采集设备的选择、安装、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流程以及数据使用和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由于它属于专业领域技术文档,一般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全面理解和使用。如果你需要获取或了解更多关于这份规范的内容,建议联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查阅正式的中文版技术文档。

DB65/T 4059-2017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道路urbanroad 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本标 准所指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四类等级,其中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统称为地面道路。

GB∕T 16937-2010 土方机械 司机视野 试验方法和性能准则DB65/T 40592017

4道路交通运行监测信息内容

5道路交通运行监测采集数据

5.1交通运行数据参数

采集交通运行数据应包括以下参数: a)断面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监测点某一断面车辆数总和,单位为:v/h

b)车道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监测点某一车道车辆数总和,单位为:v/h; c)车型:特大型车(车长≥12m,且核准载重>20t)、大型车(车长≥12m,且核准载重≤20t)、 中型车(6m≤车长<12m)、小型车(车长<6m); 1 断面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通过监测点某一断面车辆速度平均值,单位为:km/h;平均行程车 速: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径的平均行程车速统计值,单位为:km/h; 饱和度或时间占有率:断面流量与道路设计通行能力(或理论通行能力的70%的值)比值,无 单位或使用单位时间内监测断面(车道)中车辆占有的时间比值,无单位

b)车道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监测点某一车道车辆数总和,单位为:v/h; c)车型:特大型车(车长≥12m,且核准载重>20t)、大型车(车长≥12m,且核准载重≤20t) 中型车(6m≤车长<12m)、小型车(车长<6m); 断面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通过监测点某一断面车辆速度平均值,单位为:km/h;平均行程车 速: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径的平均行程车速统计值,单位为:km/h; 饱和度或时间占有率:断面流量与道路设计通行能力(或理论通行能力的70%的值)比值,无 单位或使用单位时间内监测断面(车道)中车辆占有的时间比值,无单位

车辆特征数据采集应包括以下参数: a)号牌参数:号牌种类、号牌字符; b) 车辆外型:车辆标志、车身颜色、车型种类: c) 图像数据:号牌图像、驾驶员图像; d)其他参数:无号牌、不完整号牌、临时号牌、车身损坏特性等。

视频图像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道路监控视频数据

道路气象数据采集应包括以下参数: a) 能见度:能见度; b) 路面状态:冰雪、潮湿、干燥; c) 风量:风速、风向; d) 雨量:降水量; 温度:大气温度、路面温度; f 湿度:相对湿度。

6监测信息采集技术指标

6.1交通运行数据技术指标

6.1.1断面流量具备全天候检测能力,检测准确率应不低于85%,回报数据周期应不高于300s 6.1.2车道流量具备全天候检测能力,检测准确率应不低于90%,回报数据周期不高于300s。 6.1.3采集车型检测具备全天候检测能力,检测准确率应不低于85%,回报数据周期不高于300s

DB65/T40592017

6.1.4断面(车道)单车速度检测准确率应不低于90%,平均车速检测准确率应大于85%,回 期不高于300S。 6.1.5饱和度计算准确率应不低于85%,时间占有率准确率应大于85%,回报数据周期不高于

6.3车辆特征数据技术要求

6.3.1车辆号牌识别、车辆外型识别准确率及识别时延应符合GA/T832的要求。 6.3.2图像存储时间易不低于6个月

6.4视频图像技术要求

交通运行数据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路、重要次干路和支路,以及重要桥梁、 通立交等。

7.1交通运行数据监测点位选取要求

7.1.1.1快速路主线道路应全覆盖,两个相邻监测点间距不宜超过2km。 7.1.1.2快速路出入口处均应设置监测点。 7.1.1.3快速路网中的重要桥梁、隧道、互通立交、平交口处设置监测点,若桥梁、隧道长度超过2kr 的,应在桥梁、隧道中间增设监测点。

7.1.1.1快速路主线道路应全覆盖,两个相邻监测点间距不宜超过2km。

7. 1. 2 主于路

7.1.2.1主干路与其他主干路的交叉口入口处应设置监测点。 7.1.2.2主干路与流量较大其次干路、支路交叉口处可设置监测点。 7.1.2.3相邻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超过2km的,应在两个交叉口中间增设监测点。 7.1.2.4快速路辅路按照主干路标准设置监测点。

7.1.3.1高饱和次干路与次干路的交叉口入口处可设置监测点。 7.1.3.2次于路与流量较大的支路交叉口入口处可设置监测点。

7.1.4.1与快速路出入口衔接道路交义口应设置监测点。

DB65/T40592017

7.2.2主干路、次干路

7.3车辆特征数据采集的监测点位选取要求

7.3.1.1快速路入口处、出口处或进出入其他道路衔接道路前应设置监测点。 7.3.1.2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点上游和分流点下游应设置监测点。 7.3.1.3快速路内重要桥梁、隧道出口和入口处应设置监测点

7.3.2.2主干路在高饱和支路交叉口处应设置监测点。 7.3.2.3主干路相邻交叉口超过2km的,应在两个交叉口中间增设监测点

7.3.4.1重要次干路与次干路交叉口、重要次干路与流量较大支路的交叉口设置监测点。 7.3.4.2快速路辅路按照主干道路标准设置监测点。 7.3.4.3重要桥梁、隧道应按照快速路桥梁、隧道标准设置监测点。 7.3.4.4交通枢纽、重点、热点区域周边道路进出口处应设置监测点

7.4视频图像监控采集点位选取要求

7.4.1.1快速路主线道路视频监测采集应全覆盖,并且相邻监测点视频具有一定重叠区域。 7.4.1.2快速路出、入口交应设置监测点,监测点视频全覆盖。 7.4.1.3快速路网中的重要桥梁、隧道应设置监测点,监测点视频全覆盖。

DB65/T 40592017

DB65/T40592017

7.4.2.1主干路与其他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应设置监测点,相邻交叉口超过2km的,应在 口入口增设监测点。 7.4.2.2主干路在与高饱和支路交叉口处应设置监测点。

7.4.3.1高饱和次干路与次干路交叉口应设置监测点。 7.4.3.2重要次于路与流量较大支路的交叉口应设置监测点。

7.4.3.1高饱和次干路与次干路交叉口应设置监测点。

.4.4.1快速路辅路按照主干道路标准设置监测点。

7.5道路气象数据采集点位选取要求

7.5.1.1快速路应在道路主线中部或两侧适合位置设置气象监测点;若主线路段长度大于15km,应 在7km间距设置监测点。 7.5.1.2以大雾为主要恶劣气象条件的快速路路段,应在5km间距设置能见度监测点。 7.5.1.3结冰为主要恶劣气象条件的快速路路段,应在5km间距设置地面状态监测点。 7.5.1.4以大风为主要恶劣气象条件快速路路段,应在5km间距设置风力监测点。 7.5.1.5选择气象数据监测点时,应统筹气象监测设施的布设,以节约建设和运维成本。

7. 5. 2 地面道路

地面道路存在多种恶劣气象条件的区域,可设置综合性气象监测点

地面道路存在多种恶劣气象条件的区域【濮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可设置综合性气象监测点

监测点设施设备建设应按照 一种监测设施获取多种监测数 据参数。确需建设不同监测设施时,应尽可能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供电设备和传输通道等。新建监测 点设施时对基础、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容量应预留一定容量。

8.2.1监测设施应具备自动采集、实时或定时传输功能。 8.2.2监测设施整体具备连续全天候工作能力,设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30000h。 8.2.3监测设施(视频图像监测设施除外)具备采集数据本地存储功能。 8.2.4监测设施应具备对设施运行状况自动监测和异常告警功能。

8.2.1监测设施应具备自动采集、实时或定时传输功能。 8.2.2监测设施整体具备连续全天候工作能力,设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30000h。 8.2.3监测设施(视频图像监测设施除外)具备采集数据本地存储功能。 8.2.4监测设施应具备对设施运行状况自动监测和异常告警功能。

8.3.1监测设施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应具有安全可靠的通信链路,局部节点的故障不影响 的正常工作。 8.3.2监测设施应具备多种接口功能,支持国内通用主流通信接口技术标准。

监测设施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应具有安全可靠的通信链路DB63/T 1725-2018标准下载,局部节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体系 常工作。 2监测设施应具备多种接口功能,支持国内通用主流通信接口技术标准

DB65/T4059201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