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512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份标准文件,全称为《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份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定的,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在设计阶段应遵循的节能原则和要求,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围护结构保温、供暖系统、通风与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的技术规定。它旨在提高居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从而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

该PDF版本应为完整、清晰的专业文档,无水印,方便专业人员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查阅参考,对于从事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的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1集中供暖系统应以热水为

的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当采用共用立管系统时,在每层连接的户 数不宜超过3户,立管连接的户内系统总数不宜多于40个。当 采用单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之间设置跨越 管,散热器应采用低阻力两通或三通调节阀。

1散热器系统供水温度不应高子0,供回水温差不宜小 于10℃; 2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户(楼)内的供水温度不应高于 45℃GBJ 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5.3.4采用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集中供热小区,锅炉或换热站 不宜直接提供温度低于60℃的热媒。当外网提供的热媒温度高 于60℃时,宜在楼栋的供暖热力人口处设置混水调节装置。 5.3.5当设计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时,宜按主要房间划分供 暖环路。在每户分水器的进水管上,应设置水过滤器。 5.3.6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并应采 取措施使设计工况下各并联环路之间(不包括公共段)的压力损 失差额不大于15%;在水力平衡计算时,要计算水冷却产生的 附加压力,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条件下附加压力值的 2/3

5.3.6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取措施使设计工况下各并联环路之间(不包括公共段)的压力损 失差额不大于15%;在水力平衡计算时,要计算水冷却产生的 附加压力,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条件下附加压力值的 2/3,

5.4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5.4.1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结合建筑设计,首先确定全 年各季节的自然通风措施,并应做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自然通 风效率,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当在大部分时间内自 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宜设置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 设置的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不应妨碍建筑的自然通风。

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和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 规定的能效等级2级。

5.4.3当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或其他形式集中空调系统时

5.4.4集中空调系统在选配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计算循 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 明中,

并应具备旁通功能。新风系统设置具备旁通功能的热回收 应采用变频风机。

6. 1 建筑给水排水

6.1.1设有供水可靠的市政或小区供水管网的建筑,应充分利 用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1 仪八 用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6.1.2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的多层、高层建筑 的各类供水系统应竖向分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分区的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 于0.45MPa; 2各加压供水分区宜分别设置加压泵,不宜采用减压阀 分区; 3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 于0.20MPa,且不应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 6.1.3应结合市政条件、建筑物高度、安全供水、用水系统特 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加压供水方式。 6.1.4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选择和配置供水加压泵,保证水泵 工作时高效率运行。应选择具有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特性 的供水加压泵。给水泵的效率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泵节 能评价值。 6.1.5水泵房宜设置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中心部位;条件许 可时,水泵吸水水池(箱)宜减少与用水点的高差,尽量高位

工作时高效率运行。应选择具有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特 的供水加压泵。给水泵的效率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泵 能评价值。

6.1.5水泵房宜设置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中心部位;

可时,水泵吸水水池(箱)宜减少与用水点的高差,尽量高位

可时,水泵吸水水池(箱)宜减少与用水点的高差,尽量高位 设置。

6.1.6地面以上的污、废水宜采用重力流直接排入室外

6.2.1居住建筑的生活热水系统宜分散设置。当采用集中生活 热水系统时,其热源应按下列原则选用:

1 应优先采用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和地热: 2除有其他用汽要求外,不应采用燃气或燃油锅炉制备蒸 汽,通过热交换后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或辅助热源; 3当有其他热源可利用时,不应采用直接电加热作为生活 热水系统的主体热源。 6.2.2集中热水系统应在用水点处米用冷水、热水供水压力平 aW

水系统的主体热源。 2.2集中热水系统应在用水点处采用冷水、热水供水压力 和稳定的措施。

6.2.3采用户式燃气炉作为生活热水热源时,其热效率不应低

于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育

6.2.4以燃气作为生活热水热源时,应采用燃气热水锅炉 制备热水。

应符合本标准第 5.2.1 条的规定。

10kW的热泵热水机在名义制热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 (COP)不应低于表6.2.6的规定.并应有保证水质的有效措施。

表6.2.6 热泵热水机性能系数(COP)(W/W

6.2.7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系统热水耗量和系统总供热量值应进行监测; 2对设备运行状态应进行检测及故障报警; 3 对每日用水量、供水温度应进行监测; 4装机数量大于等于3台的工程,应采用机组群控方 6.2.8集中生活热水加热器的设计供水温度不应高于60℃

1被加热水侧阻力不宜大于0.01MPa; 2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3热媒人口管应装自动温控装置。 6.2.10生活热水供回水管道、水加热器、贮水箱(罐)等均应 保温。室外保温直埋管道不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上。 6.2.11当无条件米用工业余热、废热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时, 住宅应根据当地太阳能资源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对寒冷地区,12层及其以下的住宅,所有用户均宜设置 太阳能热水系统;12层以上住宅,宜为其中12个楼层的用户设 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2当有其他热源条件可以利用时,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应直 接采用电能作为辅助热源;当无其他热源条件而采用电能作为辅 助热源时,不应采用集中辅助热源形式。 6.2.12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应采用机械循环,保证十管、立管中 的热水循环。集生活热水系统热水表后或户内热水器不循环的 热水供水支管,长度不宜超过8m。 213有计是要求的水加热一换热站、应安装计量装置

6.2.13有计量要求的水加热、换热站室,应安装计量装

7.1.1变电所、配电室的位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达用贝 7.1.2变压器低压侧应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100kV·A及 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 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 7.1.3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能效标准的 节能评价值。

7. 2 电能计量与管理

7.2.1月 居住建筑电能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居住建筑电源侧应设置电能表; 2每套住宅应设置电能表; 3 公用设施应设置用于能源管理的电能表。 7.2.2居住建筑需要对用电情况分项计量时,配电箱内安装的 用于能源管理的电能表宜采用模数化导轨安装的直接接入静止式 交流有功电能表。 7.2.3建筑冷热源系统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量。当采用集

2.3建筑冷热源系统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量。当采用集

7.3.1电梯、水泵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应采取节电控制措施。两 台及以上电梯集中排列时,应设置群控措施。电梯应具备无外部 召唤且轿厢内一段时间无预置指令时,自动转为节能运行模式的 功能。

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

7.3.3具有天然采光的区域,灯具布置及控制方式应与采光设 计相协同。

7.3.4全装修设计选择家用电器时,宜采用达到中国能

二级以上等级的节能产品

7.3.6照明设备和家用电器的谐波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 16A)》GB17625.1规定的谐波电流限值要求。 7.3.7走廊、楼梯间、门厅、电梯厅、停车库等场所照明应采 用LED等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并应能够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 段的照明需求进行节能控制

7.3.8居住小区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系统设计应采用节能灯具

7.3.9有条件时宜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附录A新建居住建筑设计供暖年累计热负荷和能耗值

附录B平均传热系数简化计算方法

0.1对于一般建筑,外保温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下立式 算:

式中:Km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LW/m·K)」; K一 外墙平壁部分的传热系数LW/(m²·K)」; 外墙平壁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按墙体保温构 造和传热系数综合考虑取值,其数值可按表 B. 0. 1 选取。

B.0.1外墙平壁传热系数的修正系

B.0.2对于一般建筑,取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等于屋面平壁部 分的传热系数。当屋面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热桥时,屋面平均传热 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规定计算。

B.0.3当建筑墙体(屋面)采用不同材料或构造时,应先计算 各种不同类型墙体(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DB33/T 2207-2019标准下载,然后再依据面积加 权的原则,计算整个墙体(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附录C地面传热系数计算

地面面层保温材料地面基层保温材料壤2000外墙一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a)地面构造1地面面层保温材料地面基层土壤保温材料2000外墙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b)地面构造2图C.0.3典型地面构造示意40

建筑遮阻系数计算用的拟合系数α、

D.0.2各种组合形式的建筑遮阳系数,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 式遮阳的建筑遮阳系数的乘积来确定,单一形式的建筑遮阳系数 应按本标准式(D. 0. 1)计算。

D.0.3当建筑遮阳的遮阳板采用有透光能力的材料制作时,应

D.0.3当建筑遮阳的遮阳板采用有透光能力的材料制作时,

建筑遮阳的遮阳板采用非透明材料制作时的建 筑遮阳系数,应按本标准式(D.0.1)计算: 遮阳板的透射比DB37∕T 4440.2-2021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规范 信号系统 第2部分:ATS系统工作站人机界面,宜按表D.0.3选取

表D.0.3遮阳板的透射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