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7/T 001-2019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pdf

DB3417/T 001-2019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5115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17/T 001-2019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pdf简介:

DB3417/T 001-2019《美丽公路建设规范》是一个地方标准,它为中国安徽省公路建设提供了关于“美丽公路”建设的详细指导和规范。这个标准主要关注公路的美学设计、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旨在提升公路建设的品质,不仅满足交通需求,还要提升公路沿线的景观和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兼具功能性和观赏性的公共空间。

“美丽公路”不仅仅是指公路本身的设计美观,还包括了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设施的优化、以及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尊重和展示。该规范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新改扩建的公路建设项目,为美丽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由于这只是一个标准文件,具体的详细内容需要阅读该规范的全文才能了解,包括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DB3417/T 001-2019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B3417/T0012019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公路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程技术、景观与文化、环境保护、服务设 施、美丽公路+、评级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池州市新建、改扩建美丽公路建设工程,旅游公路建设可参照执行

GB∕T 38111-2019 玄武岩纤维分类分级及代号DB 3417/T 0012019

T/T280路面标线涂料

智慧旅游 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便携终端上网设备等,实现旅游资源、旅 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信息主动感知、及时发布、便捷高效的集成技术或旅行模式。

DB3417/T0012019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全方位、系统性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 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 享,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

4.1.1美丽公路应符合ITGB01、

4.1.2美丽公路建设应创新理念,实现建设同质化向异质化、工程品质向品质工程、旅游公路向公路 旅游、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等四个转变。 4.1.3美丽公路建设应贯彻规划、设计、建设、管养一体化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以建设设施完善、 安全通畅、生态环保、景观雅致、运营规范、便捷惠民的公路为目标。 4.1.4美丽公路建设应系统有机植入池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现代文化 等特色文化因子,与路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一路一景、各具特色的景观廊道,提升公路文化内涵 与品质品位。

5.1.1美丽公路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合理运用工程技术 也应体现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生态性和系统性。

2.1路基设计应体现“安全耐久、节约资源、环境和美”的理念。 2.2路基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地质水文条件,根据使用功能合理确定路基横断面尺寸和 率。

5.2.3路线经过郊野时,应尽可能避免侵占环境敏感区,如无法避让应增设必要的路基设施,同时对 路基设施可视面进行美化设计。

5.2.3路线经过郊野时,应尽可能避免侵占环境敏感区,如无法避让应增设必要的路基设施,同时对

DB 3417/T 0012019

5.2.4路基边坡应以自然流畅的缓坡为主,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采用土质浅碟沟排水,上口宽控制在 120cm~190cm,深度控制在20cm50cm。 5.2.5慢行道宜采用与主线分离式布设,同时结合地形地貌自然特征灵动设计,以达到慢行系统线形 顺畅、视野开阔、微起微伏。 5.2.6路基设计永久性排水设施时,应不破坏原有水系生态资源,也不允许直排水源保护区、水产养 殖区及基本农田。 5.2.7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不良路段处理方案宜采用其他路段挖方材料进行换填及填筑,取、 弃土场设置前期应少占用或不占用基本农田,后期应环保复绿。

5.2.4路基边坡应以自然流畅的缓坡为主,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采用土质浅碟沟排水,上口宽控制在 120cm~190cm,深度控制在20cm50cm。 5.2.5慢行道宜采用与主线分离式布设,同时结合地形地貌自然特征灵动设计,以达到慢行系统线形 顺畅、视野开阔、微起微伏。 5.2.6路基设计永久性排水设施时,应不破坏原有水系生态资源,也不允许直排水源保护区、水产养 殖区及基本农田。 5.2.7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不良路段处理方案宜采用其他路段挖方材料进行换填及填筑,取、 弃土场设置前期应少占用或不占用基本农田,后期应环保复绿。

5.3.1路面结构设计应组合合理,并根据地方材料、水文地质及使用功能合理确定设计参数。 5.3.2 美丽公路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 5.3.31 慢行道路面宜使用彩色沥青,与周围景色相互协调,起到视觉引导作用。 5.3.4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应与公路其他排水系统有机衔接。并符合JTG/TD33的规定 5.3.5对原有路面损坏评定应符合JTG5210的规定

5.4.1美丽公路桥梁设计宜采用“一桥一景”的原则。 5.4.2美丽公路隧道进出口宜根据地形地貌展示文化特色

5.4.1美丽公路桥梁设计宜采用“一桥一景”的原则。

5.5.1美丽公路中央分隔带应具有防眩光作用;宜采用低矮缓生、生命力强、四季常青的植物;在允 许行人通行的断口处,绿化布设高度、长度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

5.5.1美丽公路中央分隔带应具有防眩光作用;宜采用低矮缓生、生命力强、四季常 许行人通行的断口处,绿化布设高度、长度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

5.6.1不得有任何物体遮挡交通标志、信号灯、监控设施等,妨碍行车视线,影响行车安全。 5.6.2标线必须反射能力强,色彩明亮,反光度强,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和耐磨性,标线逆反射系数要 满足GB/T16311的规定。凸起振荡标线宜设置在急弯,危险路段起到提示减速的作用。 5.6.3标志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版式简洁大方,信息规范清晰,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与辨识度 5.6.4防撞护栏设置应具有抗冲击性好、安全性能强、绿色环保,宜设置在高填方、临水临崖及急弯 路段。观景效果好的桥梁或路段,宜采用透视性防撞护栏。 5.6.5慢行道系统应有明确的地标导向系统,能够引导体验者安全的骑、行。 5.6.6合理规划设置行人过街设施,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和便捷

DB3417/T0012019

5.7.1美丽公路在交叉口范围内宜种植低矮灌木和花草类植物,突出交叉口的安全性和标识性,在范 围外侧应设置景观建筑或园林小品以增加视觉美感。 5.7.2美丽公路的搭接道路应做硬化处理,硬化长度不宜小于15米。

6.1.1美丽公路景观应坚持“因地制宜、自然生态、路景相融”原则,达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 游”的和美状态。 6.1.2美丽公路文化植入应坚持“系统设计、安全耐久、视觉美观”原则,按照“挖掘文化资源,提 炼文化因子,制定策划方案,形成设计方案”程序,实现“一路一主题,一路一形象”的目标。

线形流畅、视野开阔。 6.2.2慢行道线形应与周围的山川、河湖、森林、建筑等景观相协调,宜采用彩色铺装。 6.2.3公路构造物设计应与空间立体线形协调,桥梁设计应做到建筑形式美与功能美相结合 6.2.4公路沿线服务及管理建筑设计风格应融入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文化元素,与周围环境协调 6.2.5绿廊植物应适应力强、易于养护,色彩与周边环境和谐,品种选择参考附录A。

6.3.1美丽公路的路线布设应与自然景观特征相结合,以使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在轮廓、色彩和层次上 有较高的视觉质量,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路景观。 6.3.2宜利用日出、日落、云雾、雨雪及季节变换等天象时令因素产生的时相特征,丰富公路景观空 间的多维性,使人产生独特而丰富的景观感受。 6.3.3应采用恰当手法,将公路沿线的河流、湖泊、瀑布、涌泉等水体景色融入公路景观中,构造水 路融合的景观效果。

6.4.1应合理利用公路沿线神话传说、发展史实、人文典故、典籍著作、古道驿站、摩崖石刻、遗址 遗迹、人物塑像等人文资源与景点,展示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赋予公路文化内涵与品 位。 6.4.2应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管理及服务站点、主题雕塑、公路文化展览馆等,弘扬时代精神、公路行

6.4.1应合理利用公路沿线神话传说、发展史实、人文典故、典籍著作、古道驿站 遗迹、人物塑像等人文资源与景点,展示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赋予 位。

4.2应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管理及服务站点、主题雕塑、公路文化展览馆等,弘扬时代精神、公 文化,宣传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理念,普及公路基本知识、法律法规。

DB 3417/T 0012019

6.4.3应在满足JTGD20规定的基础上,实现公路沿线与辐射区域的旅游景区、农业观光带、主题游 乐场、主题文化娱乐基地等的可达性和互通性

6.5.1应以主要构造物与附属设施为载体,展示传承路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风情、特色田园村寨、 建设风采精神等。 3.5.2应系统设计、主题鲜明、点线结合,重点在展览馆、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驿站、观景斗 台、隧道洞门、互通立交、边坡挡墙等载体进行合理展示。 6.5.3公路沿线旅游标牌与导视标识系统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7.1.1美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应符合国家JTGB04的规定,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 合治理原则。 7.1.2美丽公路建设应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 JGJ/T274-2012》,保护路域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做 好表土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水源保护措施,保障用水安全。

7.2.1公路选线应遵循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原则,充分论证,方案比选,避免大规模拆迁, 农用地、湿地占用

.2.1公路选线应遵 充分论证,万案比选,避免大规模拆迁,尽量减少 农用地、湿地占用。 7.2.2公路选线应绕避环境敏感区。无法绕避的路段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减少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 影响。 7.2.3新改建项目应按照GB50433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落实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2.4公路中心线距省级(含)以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边缘不应小于100m,为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 设置通道走廊。 7.2.5公路的建管养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7.2.5公路的建管养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7.3.1公路施工和运营期间,应根据JTGB04采取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扬尘与噪音污染; 运营过程中噪声影响较大的路段应设置隔声设施,或通过栽植绿化林带减少噪声污染。 7.3.2公路新建、改扩建过程中,应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对不能回收的固体废弃物进行 无害化处理。

7.3.4施工结束后[大连]商业地产开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直接套用),应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生活办公场地等临时用地进行清理、修整与

DB 3417/T 0012019

8.1.1美丽公路服务设施应符合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原则,兼顾建设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和社 会效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