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pdf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14087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pdf简介: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是中国交通部于2001年发布的工程技术标准,全称为《港口工程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施工规范》。这个规程主要适用于港口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和施工,包括桩基础的设计原则、桩的选型、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港口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要求,如桩的直径、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桩的制作和施工方法,以及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和验收程序。它对于保证港口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提高港口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现行的规程可能已经不完全适应新的工程实践和材料技术。因此,使用时应结合最新的工程实践和相关技术发展进行参考和修订。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pdf部分内容预览:

1.0.1为统一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有效控制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港口工程非嵌岩灌注桩的设计、施工、检测 和质量控制。修造船工程和通航工程可参照执行。嵌岩灌注桩设 计与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JTJ285)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本规程应与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1)、《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和《水运工程混 凝土施工规范J11268)等配套使用。 1.0.4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0.54 ei 折减系数。 2.0.55 7 系数。 2.0.56 入— 修正系数。 2.0.57 桩身截面配筋率。 p 2.0.58 Φ 桩的稳定系数。 2.0.59 土的内摩擦角。 P

(1)地质条件复杂、岩面起伏较大或地下障碍物较多,打人式 桩难以下沉时; (2)单桩荷载较大,采用打人式桩不经济时; (3)岸坡稳定性不足或附近有重要建筑物,不宜锤击沉桩时; (4)施工条件限制,桩数较少、水域狭窄或水深不足,不宜使用 大型水上沉桩设备时。 3.0.2在高桩码头同一排架中,可采用灌注桩与其他类型的桩组 合。 3.0.3港口工程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可分为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 注桩。灌注桩宜采用直桩,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斜桩。 3.0.4桩的承载力应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分别按桩身承载力和地 基土对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取其小值。 3.0.5对实际有可能同时在桩身出现的作用DL/T 2017-2019 垃圾发电机组仿真机技术标准,应按桩的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并按相应的设计状况进行作用效 用组合。

3.0.6桩在下列情况下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根据桩的受力情况进行桩的垂直承载力和水平力计算; (2)在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 载力; (3)桩身受压、受弯、受拉或受扭承载力计算; (4)桩的自由长度较大时,计算桩的压屈稳定。

(1)限制桩身裂缝宽度;

(2)桩的水平变位。 3.0.8灌注桩基础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对沉降和水平变位的要求。 3.0.9应严格控制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并需采取可靠的检测手 段对桩身混凝土完整性进行评价。 3.0.10水上施工平台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必须能够承受 各种施工荷载,并具有防台、防汛和防漂浮物撞击的能力。 3.0.11必要时可采用桩底或桩侧压力灌浆技术,提高桩的承载 能力。

(2)桩的水平变位。

3.0.12灌注桩设计与施工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

(1)使用要求; (2)水文、气象、地形、环境和水深资料; (3)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评价,其勘察要点按现行行业标准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的附录A确定; (4)有碍灌注桩施工的障碍物探测资料; (5)有关防台、防汛和环保的规定; (6)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资料等。 3.0.13重要工程或工程的重要部位采用灌注桩,当附近无类似 试桩资料时宜在本工程中进行裁荷试验

4.1.1在桩基中,桩与桩的中心距不小于6倍桩径,或中心距为3 ~6倍桩径且桩端进人良好持力层时的垂直承载桩,可按单桩设 计;沿水平力方向桩与桩的中心距不小于6~8倍桩径的水平承载 桩,也可按单桩设计。其他情况可按群桩设计。 4.1.2桩身最小设计直径,钻孔桩不宜小于600mm;挖孔桩不宜 小于1000mmo 4.1.3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2.5倍桩的设计直径。 4.1.4桩端持力层,宜选择中等密实或密实砂层、硬粘土层、碎石 类土层或风化岩层等良好土层。 4.1.5桩端进人持力层的最小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4.1.5.1硬粘性土层,不宜小于2.0倍桩径。 4.1.5.2中等密实或密实砂层,不宜小于1.5倍桩径。 4.1.5.3碎石类土层,不宜小于1.0倍桩径。 4.1.5.4强风化岩层,根据其力学性能,可取1.0~2.0倍桩 径;中、微风化岩层,不宜小于0.5m,进入岩层的深度应从桩端岩 面最低处起算。 4.1.6当桩端以下4倍桩径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时,应验算桩端 土层冲前破坏的可能性

4.1.7同一结构分段中的桩宜进人同一持力层,且桩端标

4.1.7同一结构分段中的桩宜进人同一持力层,且桩端标高不宜 相差过大。

4.2.1单桩垂直承载力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Yo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Q一一作用于桩顶的垂直荷载(kN),当采用经验参数法计 算Q。时,Q应计人桩重力,泥面线以上取桩重力的 100%,泥面线以下取桩重力的50%,水下部分取浮 重力;当由试桩结果求得Q时,Q可不计入桩重 力; Q。一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 4.2.2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可采用经验参数法按下式计 算:

Qd = (U≥qnL; + qRA)/YR

进桩周土的极限赁座阻力标准值4.

注:①土层中粒径为300~400mm的漂石、块石,含量占40%~50%时,9可取 600kPa:

②砂土可根据密实度选用其大值或小值; ③圆砾、角砾、碎石和卵石可根据密实度和填充料选用其大值或小值; ④挖孔灌注桩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可参照本表采用。

注:表中d为桩的设计直径(m)。

要时还应进行载荷试验验证。载荷试验可采用静载荷试验法或高 应变动力检测法,也可采用其他新型试桩法。验证性试验可在工 程桩上进行。

4.2.4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第4.4节桩身承载力 计算的要求。 4.2.5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Td = (U>e;gsL; + Gcosao)/YR

时,应考虑桩侧负摩擦力的作用: (1)桩身穿过人工填土和在自重作用下尚未固结的软土等新 近沉积的土层时; (2)桩周土体承受大面积堆载时:

(3)其他因系引起桩人王范围内土层产生压缩时。 2.7按群桩设计的灌注桩,其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尚 考虑群桩效应影响,其群桩折减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 桩基规范》(JTJ254)的有关规定执行。

4.3水平力作用下桩的计算

4.3.1承受水平力和力矩的灌注桩,其人土深度宜满足下列弹性 长桩条件:

L—桩的人土深度(m); T—桩的相对刚度系数(m); Ep一 桩的弹性模量(kN/m²); Ip 桩的截面惯性矩(m); m 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增加的比例系数 (kN/m);当无试桩资料时,可按表4.3.1取值; bo一 桩的换算宽度(m),取2d; E。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kN/m²); Io 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m); W 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²); d 桩的设计直径(m); αE 桩身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桩身截面配筋率(%); P do 桩身纵向钢筋中心所在圆的直径(m)。

注:①本表用于桩身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不超过6mm,位移较大时,m值应 适当降低; ②当桩侧为几种不同土层时,应将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h=2(d+1)m深 度内土层的m值求加权平均值作为计算值; ③当桩基侧面设有斜坡或台阶,且其坡度或台阶总宽与总深之比超过1:20 时,表中m值应减少50%。

度内土层的m值求加权平均值作为计算值; ③当桩基侧面设有斜坡或台阶,且其坡度或台阶总宽与总深之比超过1:20 时,表中m值应减少50%。 4.3.2承受水平力和力矩作用的灌注桩在泥面以下的桩身内力 和变形,可采用m法计算;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P一Y曲线法计 算。采用m法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3.2.1对部分埋置土中的单桩,桩身变形和内力应按现行行 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的有关规定计算,也可按下 列简化公式计算: (1)桩在泥面处的水平变位Yo: 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见图4.3.2(a):

4.3.2承受水平力和力矩作用的灌注桩在泥面以下的桩身内力

4.3.2承受水平力和力矩作用的灌注桩在泥面以下的桩身! 和变形,可采用m法计算;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P一Y曲线 算。采用㎡法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3.2.1对部分理置土中的单桩GB50287-2016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桩身变形和内力应按现行行 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的有关规定计算,也可按下 列简化公式计算: (1)桩在泥面处的水平变位Yo: 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见图4.3.2(a):

桩顶转动固定、平动自由时,见图4.3.2(b):

式中Yo—桩在泥面处的水平变位(m);

1 + 0.67αLo 0 = 0.41α3EpIp

图 4.3.2弹性长桩工作示意图

(a)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b)桩顶转动固定、平动自由时

式中Zm—泥面距桩身最大弯矩点的深度(m); 换算深度系数川03G40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当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根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