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STJXH 15-2022 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设计规程.pdf

T/JSTJXH 15-2022 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设计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13664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JSTJXH 15-2022 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设计规程.pdf简介:

T/JSTJXH 15-2022,全称为"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设计规程",这是一部关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规范。该规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施工技术分会(JSTJXH)发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计和施工的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结构(包括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方式,通过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保证结构的性能和质量。规程中详细规定了这种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构件选型、连接方式、施工工艺、抗震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15-2022版本可能是该规程的最新修订版,可能包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旨在确保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遵循此规程,设计者和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T/JSTJXH 15-2022 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设计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背智剑徐明殷诗宝唐雁 曹云飞彭勤舒赣平雷文江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刘加平金如元朱宁陶建岳 侯善民夏长春孙逊 孙正华 卢红标

附录A预制劲性柱标准截面型号及参数 30 附录BYLB装配式楼承板的型号及参数 31 本规程用词说明 33 引用标准名录 34 附:条文说明 35

录A预制劲性柱标准截面型号及参数 3 录B 3YLB装配式楼承板的型号及参数

DB3701∕T 10-2020 城市道路工程HSE管理规范8.3 Errection 28 8.4Acceptance 29 AppendixAS SectionSize andParameters ofPrefabricated StiffnessColumn 30 AppendixB 3 Section Size and Parameters of YLB AssemblyFloor 3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33 ListofQuotedStandards 34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5

8.3 Errection 28 8.4A Acceptance 29 AppendixAS SectionSize andParameters ofPrefabricated StiffnessColumn 30 AppendixB 3 Section Size and Parameters of YLB AssemblyFloor..... 3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33 ListofQuotedStandards 34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5

由组合结构构件组成的结构,以及由组合结构构件与钢机 钢筋混凝土构件共同组成的结构

施工时无需另设支撑及模板,由楼承板底板自承施工荷载 并在其上现场浇筑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楼承板。

Ea 型钢(钢管、钢板)弹性模量; Ec 混凝土弹性模量; fa 型钢(钢管、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 f 加劲钢管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fav 钢板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c 加劲钢管里的填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上部结构计算的柱底轴向压力、弯矩以及剪力的基 本组合设计值并按规范乘了相关增大系数后的值。

硫、磷含量等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当量的合 证及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钢材强度、物理性能等指标还应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钢结构设 准》GB50017等的有关规定

3.1.3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且承受沿板厚方向拉

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下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1.6钢构件连接使用的螺栓、锚栓、栓钉等材料应符合现行 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3.2.1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T63/E/G及 以上强度等级的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HPB300、HRB400、 HRB500热轧钢筋,其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及其他各项指标均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采用。

3.3.1预制劲性柱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楼板 现浇层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上下柱现场连接区 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上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3.3.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等各项指标均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3.3.3预制劲性柱外包裹混凝土最大骨料直径不官大于25mm

3.3.1预制劲性柱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现浇层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上下柱现场连 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上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3.3 预制劲性柱外包裹混凝土最大骨料直径不宜大于25mm。

注:1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 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进行计算;

Y一一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 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 小于1.0; R一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V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其值应按表4.2.2的规定 采用

表4.2.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2.3在进行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劲性柱的刚度,按下列 见定计算:

EI=EIc+EaIa EA=EAc+EaA GA = G.A。+GA

5.1.1预制劲性柱最小边长不宜小于450mm,最大边长不宜大

5.1.1预制劲性柱最小边长不宜小于450mm,最大边长不宜大 于750mm。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50mm (图5.1.1)。预制劲性柱最外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 小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图5.1.1 预制劲性柱的型钢截面配筋形式 A、B一边长

5.1.2柱内埋置的型钢,宜采用实腹式轧制H型钢。柱内型钢 含钢率宜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4%。 2对于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2.5%。 3型钢含钢率也不宜大于15%。 5.1.3预制劲性柱中采用焊接H型钢时,翼缘与腹板在节点区 上下各600mm范围内应采用熔透焊,钢板厚度不宜小于8mm, 其钢板宽厚比(图5.1.3)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5.1.3预制劲性柱中采用焊接H型钢时,翼缘与腹板

上下各600mm范围内应采用熔透焊,钢板厚度不宜小于8mm 其钢板宽厚比(图5.1.3)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 3预制劲性柱中焊接H型钢钢板宽厚比限值

图5.1.3预制劲性柱中焊接H型钢钢板 截面尺寸示意图

5.1.4预制劲性柱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也不 宜大于25mm,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总配筋率不宜小于0.8%, 每一侧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纵向受力钢与型钢的最小净距 不宜小于50mm;柱内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大 于250mm。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5.1.5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预制劲性柱,应采用复合箍筋。外 环箍应采用封闭箍筋,其末端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 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当内部箍筋采用拉筋时,拉筋宜 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筋。截面中纵向钢筋每隔一根在两个 方向宜有箍筋或拉筋约束(图5.1.5)。 5.1.6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预制劲性柱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及加 密区配置要求等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的有关规定执行。在符合箍筋体积配筋率计算和构造要求的 情况下,考虑中间型钢的影响,对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可比

区配置要求等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C 38的有关规定执行。在符合箍筋体积配筋率计算和构造要求日 青况下,考虑中间型钢的影响,对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可

图5.1.5 箍筋配置示意

T/CECS842-2021 二次供水智能化泵房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单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作 百放松。

设计规范》JGJ138第6.2节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并复核是否满 足相应的正截面及斜截面的承载力要求。 5.2.2预制劲性柱轴压比应按式(5.2.2)进行计算,且不宜大 于表5.2.2规定的限值

5.2.2预制劲性柱轴压比应按式(5.2.2)进行计算,且不宜大 于表5.2.2规定的限值

Nz PN fcAc+faAa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预制劲性柱轴向压力设

表5.2.2预制劲性柱的轴压比限值

注: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减小0.05; 当混凝土强度大于C60时,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减小0.05; 当柱截面型钢含钢率<4%时GBT51397-2019标准下载,其轴压比限值应予以相应降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