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MET01001-2019 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pdf简介:
"T/CAMET01001-2019 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CAMET)发布的一份技术标准。这份规范主要针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它详细规定了系统设计、建设、运营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线路设计、车辆选型、信号系统、运营管理、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的要求。
市域快轨,通常指的是服务于城市周边区域,连接城市核心区域与卫星城或者重要功能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它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该规范的发布,旨在确保市域快轨交通系统的建设与运营能够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标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为我国市域快轨交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技术依据。
T/CAMET01001-2019 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表9折返线,故障列车停车线有效长度
a)支线与正线在区间接轨,应设置安全线;在车站接轨,接轨站应 设置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应有联锁装置:在出站方向接轨 点道岔处的警冲标至有效站台端部距离,不应小于列车保护距 离,否则应设安全线。 b 在车站接轨点前,当出入线的线路不具备一度停车条件或停车 信号机至警冲标之间小于60m时,应设置安全线:采用公字形 布置在区间与正线接轨时,应设置安全线。 C) 列车折返线及停车线木端均应设置安全线。 d 钢轮钢轨系统和中低速磁浮系统安金线白道岔基本轨缝(含道 岔)至车挡前长度应为60m(不含车挡),跨座式单轨系统安全 线自道岔基本轨缝(含道然)至车挡前长度应为40m(不含车 挡),特殊情况可柔最限速和增加阻尼措施来缩短长度。安 全线末端置设置缓冲式车挡。
6.1.4在市域快轨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系统内,换乘次数不宜超出2次。
CJ 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下载6.1.7当采用快慢车运行模式时.快车旅行速度应满足规划出
自标的要求,在中心城区的旅行速度不宜低于50km/h,在中心城区以外 地区不宜低于70km/h:慢车的旅行速度不宜低于本线确定的最高运行 速度的35%,且不得低于35km/h。
建、运营设施和设备配置能力应满足运营组织的最小行车间隔需求
6.1.10市域快轨应为全封闭运行系统:运营模式按正常
T/CAMET 010012019
b)运营远期 中心城区线路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最小间隔不宜大于3min,平峰 列车运行的最小间隔不宜大于6min; 中心城区以外线路高峰时段列车运行最小间隔不宜大于10min 时段列车运行最小间隔不宜大于15min
6.2运营组织与运行模式
.1列车运行组织应满足以下要,
a 全线网资源共享和运营效率及服务冰平的最天化; b) 多种运行模式的灵活应用:衣 c 应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实现全线网的集中运行调度和运营维保管理
6.2.2根据客流需求和线影
a)单一交路和交路混合运行: b) 不同编组列车混合运行: C)快慢车运行: 跨线运行(含共线和主支线运行)
交会车站配线应同时满足独立运行和互联互通运行的要求。 6.2.4市域快轨运输能力除应满足各设计年限的客流预测要录外,还 6.2.5市域快轨应根据线路功能定位、客流出行需求等确定车厢座椅 布置形式及站席舒适度标准;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贯通运行的列车,其座 椅布置型式宜与中心城区线路车辆的布警型式保持一致
6.2.5市域快轨应根据线路功能定位、客流出行需求等确定车厢座椅 布置形式及站席舒适度标准;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贯通运行的列车,其座 椅布置型式宜与中心城区线路车辆的布置型式保持一致
6.2.6市域快轨应根据客流领测结合市域快轨通道特:
资源共享以及沿线城发展的条件等因素确定远期列车编组。初 期可结合客流规模、网络化运营和运营经济性,选择过渡性编组方 期列车编组应按照不小于6辆每列控制: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 成跨线运行列车宜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列车编组保持一致
营、资源共享以及沿线城发展的条件等因素确定远期列车编组。初期、
6.2.7市域快轨规划建设的支线应与主线贯通运营
6.2.8在站台计算长度范围内越站列车通过站台的实际
符合下列规定: 当不设置站台门时,越站列车通过站台的实际运行速度,应符 合现行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b) 当设置站台门时,越站列车在站台范围内的实际运行速度不宜 低于80km/h,且不低于列车旅行速度; 当列车长度超过140m时,进站列车进入有效站台端部时的运 行速度应经计算确定,以不降低系统运输效率或引起列车进站 制动为前提
6.2.9跨线运行设计应根据客流需求结合线网规划,交通枢纽不
T/CAMET 010012019
a) 快慢车开行方案应做不同开行比例的包容性设计运营预留 较好灵活性; b 应对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的方案进行运行图铺画,合理确定越 c)任何一趟慢车被快车越行的次数不宜大于一次。 6.2.13当采用快慢车运行模式时,慢车在前快车在后,快慢车间的最 小追间隔宜控制在90s以内:快车在前慢车在后,快慢车间的最小追 亲间隔宜控制在60s以内。慢车的停站待避时间不宜大于180s。
小追踪间隔宜控制在90s以内:快车在前慢车在后,快慢车间的最小追 踪间隔宜控制在60s以内。慢车的停站待避时间不宜大于180s。
6.3.1配线设计应满足6.2网络化运营的要求,并符合以下规定:
a)越行站宜满足快车后到站、先发车或不停站越行的要求,宜 用双岛四线型式,兼顾故障车待避和临时折返功能; b) 线路或设备故障情况下全线应具备分段运营条件: C 远离车辆段和停车场的线路终点站的配线,除满足列车折返 能、具备线路延伸条件外,还应考间存车、故障车得避利 程维修车折返等功能
停车线、到发线、渡线和安全线,停车线可分为做障得 和维修车 用停车线
6.3.3折返线形式应根据系统设计能办、下程实施
量、运营故障教援、组织临时交路运等综合确定。终点折返站可采用站 前折返或站后折返方式:按运读要求设置的中间折返站,可采用站后折返
路折返和组织临时发车等功能需求:设置间距应满足列车故障救援要求, 且宜控制在15km左右,并应在两组故障车待避线间增设单渡线联通左 线。故障车待避线宜设于车站。
6.3.5市域快轨进入中心城,服务于中心城区客流时,应按中心城区的 客流特征和环境条件,执行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 6.3.6市域快轨的长大区间,可结合故障救援及T程车维修、养护、调 车需求,在区间设置渡线和停车线。 6.3.7市域快轨跨线站的配线形式应预留跨线运行独立运营小交路
运营等灵活运营组织方式的条件,
6.3.8市域快轨越行站的配线设置应满足快车后到站、先
度、停站列车进站速度、列车编组长度、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及折返能力等
6.3.10市域快轨车辆基地和停车场的出入线应执行以下规定:
a) 出入线应采用双线,当车辆基地或停车场的停车规模较小,满 足能力要求时可采用单线: b) 出入线应具备列车双向运行功能,且应从车站接轨: c) 当车辆基地受用地或T程实施条件制约,车站接轨方式实施困 难或工程代价较大时,经方案比选和运营功能分析后可采用 区间接轨; d 当车辆基地或停车场位于线路中部或距离线路端部距离较远 (不超过6km~8km)时,应优先研究采用八字线接轨方案。 .3.11市域快轨的机场、铁路等对外交通板纽站和大客流车站,宜增设 享车线,以利手实现利用停车线向知客流方向组织临时运行交路的需要 .3.12市域快轨远期终点果用站后折返方式时,应在终点站的站前 我相邻车站设置具备组织临时交路运营的单渡线。 .3.13 当市域快轨利用沿线单渡线组织临时交路运营,且对折返能力 要求超过15对/h时,应采用逆岔布置,否则宜采用顺岔布置:当市域快 新平自路成式首轴时道分布警方向不平业机宝限制
a) 出入线应采用双线,当车辆基地或停车场的停车规模较小,满 足能力要求时可采用单线: b) 出入线应具备列车双向运行功能,且应从车站接轨: c 当车辆基地受用地或.程实施条件制约,车站接轨方式实施困 难或工程代价较大时,经方案比选和运营功能分析后可采用 区间接轨; d) 当车辆基地或停车场位于线路中部或距离线路端部距离较远
障列车停放及救援的功能
T/CAMET 010012019
6.3.15停车场应根据每条线路的客流特征、运行交路和网络化运营的 要求经济合理布置。车辆段和综合维修基地,应从全线网的角度,经济合 理地选址、确定功能和规模
.4车站的客运服务与安全管理
a)售检票系统:以自动售检禁方式为主。售检票系统应纳入城市 轨道运营线网兼蓉城乡公交一卡通和手机支付等手段,具 备自动清分、实现自动统计和传输功能。 b 安全监控:对站台、站厅、进出站通道、换乘通道以及站内、区间等设 施设备进行全面监控。站台门、楼扶梯口部和进出站闸机等客流拥 桥区域应设置监控设施.必要时应增设请音提示和人丁疏导。 c)交通信息应包括市域快轨线路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信息、站 外衔接交通信息,回时涵盖站外衔接交通信息(如公交线路、发 车密度、P+R停车场等)。 d 导向标识应清晰、准确、高效,引导来客自动集散和换乘。 e) 紧急情况下DB3301/T 0322.1-2020 数据资源管理 第1部分:政务数据安全监管.pdf,组织乘客安全疏散和及时救援。 站外衔接设施的巡视与协调,应采取定期视,发现问题及时 协调,保障衔接设施完好,确保乘客安全和便捷的集散。 2 车站规模和服务水平应满足远期的客运需求可采取分期实施
6.4.3车站的初期运营算达到以下
a) 乘客全程的无障碍通行 b) 乘客换乘步行时耗不官超出5min; c 中心城区以外的车活写P+R停车场应同期建成,实现无缝衔接
c)中心城区以外的车写P+R停车场应同期建成,实现无缝衔接。 6.5运营管理 6.5.1市域快轨运营应贯彻以人为本、安全、便捷、高效、环保、可持续 发展的建设和运营理念,满足高旅行速度和高服务水平的客流需求,实现 低建设投资和低运营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和维保为自标,应用数学信息化技术,实现不同制式在一个运控中心、一 个信息平台的全网集中统一运营管理。 O 6.5.3市域快轨全日运营时间宜控制在16h~18h保证夜间维修时间 不小于4h,并应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的运营时间合理衔接。 6.5.4市域快轨应设置必要的运营人员上下班作交接场所和必要的 生产管理用房和设施。
6.5.5市域快轨应在车站
援、培训及仓储等用房,并应为作人员配置必要的生产、生活用房和设施。 6.5.6当市域快服务手机场等重要枢纽时,可采用差异化票价,并以 此布置线路和车站设施 6.5.7市域快轨的地面和高架线路,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设置风速监 测设施,数据自动传输至运谢中心。当风速超过17m/s时,列车应缓行; 当风速超过20m/s时,应及时停运。
6.5.8币域快的运营组织架构应以提高官理效率、精简机构和人员为 原则确定。单条线路的运营人员定员指标可控制在40人/km~50人/km, 成网后可逐步降低定员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