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85-2020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服务业.pdf

DB11/T 1785-2020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服务业.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177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1/T 1785-2020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服务业.pdf简介:

DB11/T 1785-2020 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它的全称是《服务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北京市的服务业活动,规定了服务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如何进行排放管理。它旨在推动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提升企业对碳排放的意识,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

这份标准可能包括对服务业企业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源识别、碳足迹计算、报告提交时间、报告公开等具体要求,以支持北京市实现碳排放目标,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它适用于所有在北京市开展业务的服务业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

总的来说,DB11/T 1785-2020 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它对于提升服务业企业的环保责任和推动北京市的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DB11/T 1785-2020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服务业.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报告主体reportingentity 具有二氧化碳排放行为的服务业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息服务 3.2 重点排放设施keyemissionfacility 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5000吨(含)或占报告主体年度排放量大于20%(含)的排放设施, 3.3 活动数据activitydata 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

1.1.1报告主体应核算和报告其生产系统的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生产系统包括 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1.1.2报告主体除了提供服务业产品或服务活动外,还存在其他二氧化碳排放的活动,则应按照其他 相关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进行核算,并汇总报告。

4.2.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DB37/T 3263-2018标准下载报告主体所涉及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包括天然气、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和 烧设备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4.2.2消耗外购电力产生的排放

.2.3消耗外购热力产生的排放

告主体消耗外购热力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

报告主体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平 a 识别排放源; b) 收集活动数据; 确定排放量计算方法; d) 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 e 分别计算化石燃料燃烧、消耗外购电力和消耗外购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汇总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 收集并报告生产经营服务信息,

DB11/T 17852020

E=E燃烧+E外购电+E外购热

E=E燃烧+E外购电+E外购热·...

E 报告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燃谈 报告主体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外购电 报告主体消耗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外购热 报告主体消耗外购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5.2.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5.2.2.1 计算公式

报告主体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碳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2)计算:

E燃姚 =Z(AD,×EF)

式中: 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 EF,一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 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5.2.2.2活动数据

5.2.2.2.1 计算公式

化石燃料燃烧的活动数据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 3)计算:

AD,=NCV,XFC

式中: 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吨 (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万标准立方米(GJ/10*Nm²); 一 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 体燃料,单位为万标准立方米(10°Nm)

5.2.2.2.2化石燃料消耗量

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应根据报告主体能源消费台帐或统计报表来确定。燃料消耗量测量仪器应符合 GB17167的相关规定。 重点排放设施的燃料消耗量应单独测量和记录

对于报告主体经营服务范围内的供热设施,应符合GB/T11062、GB/T384、GB/T213等相关标准, 开展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实测;不具备条件的报告主体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符合上述标准的实测数 据。如上述两种要求都不具备,其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应采用附录A表A.1的推荐值。 报告主体供热设施所消耗燃料的低位发热值应单独测量和记录,对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供热季每 个热源点每月进行一次检测,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低位发热量;对油品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季度进 行一次检测,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油品的低位发热量;对煤炭在每批次燃料入时或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验测,以燃料入厂量或月消费量加权平均作为该燃料品种的低位发热量。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应符合上述 则量频次要求。 对于报告主体除供热设施外的其他设施,其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应采用附录A表A.1的推荐值。

5.2.2.3排放因子

5.2.2.3.1计算公式 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因子按公式(4)计算:

5.2.2.3.1计算公式

CC,一一第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吉焦(tC/GJ); OF,一一第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

5.2.2.3.2单位热值含碳量

5.2.2.3.3 碳氧化率

5.2.2.3.3碳氧化率

5.2.3消耗外购电力产生的排放

5.2.3.1 计算公式

俏耗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EF =CC,×OF×

E外购审=AD外购电×EF电

AD外购电 报告主体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消耗外购电力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EF电 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

5.2.3.2活动数据

报告主体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消耗的外购电力,活动数据应以报告主体的电表记录的数据为准,不 具备条件的报告主体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 报告主体供热设施消耗的外购电力需要单独统计并报告。

5.2.3.3排放因子

DB11/T 17852020

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采用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数据或采用附录A表A.2的推荐值。

5.2.4消耗外购热力产生的排放

5.2.4.1计算公式

消耗外购热力包括外购蒸汽和热水,消耗外购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按公式(6)计算:

AD外购热 报告主体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消耗外购热量,单位为吉焦(GJ) EF热 热力供应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GJ)。

5.2.4.2 活动数据

热AD外购热×EF热

E外购热=AD外购热XEF

报告主体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消耗的外购热力 活动数据以报告主体的热量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 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以质量为单位计量的热水和蒸汽应 采用公式(7)、(8)和(9)进行转换计算

AD外购热=AD热水+AD蒸治

AD热水 热水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 Maw 热水的质量,单位为吨(t); T. 一热水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20 一 常温水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1868 一一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每摄氏度(kJ/(kg·℃)) 以质量单位计量的蒸汽可按公式(9)转换为热量单位:

式中: AD蒸汽 蒸汽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 Mast 蒸汽的质量,单位为吨(t); Enst 蒸汽所对应的温度、压力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焰,单位为千焦每干克(kJ/kg)。 蒸汽和过热蒸汽的热恰宜参考附录A表A.3和表A.4; 83.74 常温水的热烩,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5.2.4.3排放因子

DB11/T 17852020

报告主体应加强二氧化碳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 和时间节点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源一览表,对于排放源的活动数据获取提出相应的要求: 对现有监测条件进行评估,按照附录B制定监测计划并严格执行,定期对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和监测仪表进行维护管理,并记录存档。不断提高自身对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等参数的监测能 力; d) 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数据记录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时间以及相关责任人等信息的 记录管理: e)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定期对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进行交义校验,对可能产生的 数据误差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7.1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报告主体名称 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属行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 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等,

7.2 三氧化碳排放量

7.3活动数据及其来源

报告主体应按照附录C表C.3~表C.9的格式要求,报告其在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活动数据,包括 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化石燃料消耗量和相应的低位发热量、外购电量和外购热量 等。 报告主体如果除提供服务业产品或服务活动外,还存在其他生产活动,并存在本标准未涵盖的 氧化碳排放环节,则应按照其它相关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报告其活动数据及来源。

报告主体应按照附录C表C.3~表C.6的格式要求,报告其在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排放因子数据, 包括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电力与热力 排放因子。 报告主体如果除提供服务业产品或服务活动外,还存在其他生产活动,并存在本标准未涵盖的二

DB43/T 1486-2018标准下载1.5生产经营服务信息

DB11/T 17852020

要求,填写主要生产经营服务信息。 如果报告主体有供热设施,则应按照附录C中表C.14格式要求,填写供热设施补充数据表信息。

写主要生产经营服务信息。 报告主体有供热设施,则应按照附录C中表C.14格式要求,填写供热设施补充数据表信息。

报告主体应按照附录C中表C.15的格式就报告真实性做书面声明。

DB11/T 17852020

GB∕T 38603-2020 燃气燃烧器和燃烧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装置 特殊要求 电子控制器相关参数推荐值见表A.1~表A.4。

表A.1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与碳氧化率推荐值

注2: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 注3:天然气的低位发热值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 注4:其他油品的低位发热值来源于《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