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17-2021 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DB63/T 1917-2021 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3/T 1917-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7205
免费资源

DB63/T 1917-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3/T 1917-2021 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技术规程.pdf简介:

DB63/T 1917-2021 是一份关于“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由中国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该标准主要针对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规范。森林防火隔离带是一种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通过设置特定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份规程涵盖了隔离带的规划、建设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验收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隔离带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其发布日期为2021年,体现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最新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DB63/T 1917-2021 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DB63/TXXXX2021

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经营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CJJ 84-2000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2104长江上游地区森林防火生物林带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LY/T2616 生物防火林带经营管护技术规程 DB63/T236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63/T237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森林植被或其它易燃物品与火的一个隔断,使火与可燃物分离,使已燃的物质与未燃 用来防止或减慢火焰的蔓延。

非生物防火隔离带 在不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防火道,按规定的宽度标准,全面清除地表上的杂草、枯枝、落叶、灌 木等易燃物,露出表土,用于阻隔山火蔓延的带状工程设施

DB63/TXXXX2021

防火树种 适宜当地生长的,且含水量高、燃点高、热值和挥发油含量低、树木木栓层较厚、易燃性低、抗 性强的树种。 3.5 抗火树种 树种不仅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或抗灼烧能力,而且不易燃烧,能阻滞林火蔓延。 3.6 主生物防火林带 沿省、市、县行政界及重点防火区山脚、山脊线或与主风方向垂直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 3.7 副生物防火林带 沿乡镇行政界及阻隔林火蔓延的小区分割带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 3.8 新建型防火林带 采用人工造林的方法新建而成的防火林带。 3.9 改建型防火林带 在有林地上,通过伐除易燃树种,保留抗火树种,并在林间空地补植防火树种进行改造培育而成白 防火林带。

适宜当地生长的,且含水量高、燃点高、热值和挥发油含量低、树木木栓层较厚、易燃性低、 强的树种。

4.1生物防火隔离带营造

生物防火树种应选择枝叶茂密、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萌芽力高、抗病虫害的阔叶抗火树种, 录A。

4.1.2新建型防火林带营造

4. 1. 2. 1 林带设置

4.1.2.1.1隔离林带设置条件

隔离林带设置按如下要求: a)天然林面积在100hm以上,人工林面积在10hm²以上,需配置生物隔离林带:

DB63/TXXXX2021

b)特种用途林分:树木园、品种园、采穗圃、科研试验林、母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森 林公园等及营造的公益林设置生物防火林带; C 林区内的特种保护对象:加油站、居民村(社寨)、居民定居点、重要通讯设施、油气设施 及输送管线、公路两侧及其它重要设施周边,应设置生物防火林带。

1. 2. 1. 2 林带设置方

主生物防火林带要与当地防火季节的主风方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 主生物防火林带与各级行政界线相吻合,副生物防火林带应布设在山沟、山脊、农田边,并综 利用林区道路等进行设置,

4.1.2.1.3林带设置规格

林带设置规格: a)林带密度:根据自然条件、树种组成、经营强度、火险等级确定林带密度,天然林重点建设 区域防火带阻隔网络不大于100hm²,一般建设区域防火带阻隔网络不大于500hm;人工林 重点建设区域防火带阻隔网络不大于10hm,一般建设区域防火带阻隔网络不大于20hm; b 林带宽度:林带的宽度不低于当地成熟林最高树高的1.5倍。主生物防火林带宽度不低于20m, 副生物防火林带宽度不低于15m。在乡镇行政区域内主要山脊、高风险地区山边、路边建设 的三级防火林带宽度不低于8m。陡坡和峡谷地段林带应适当加宽3m~5m; C 林带长度:因森林面积和地形而定

1. 2. 2 营造方式与模式

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方式;营造模式以纯林为主,以乔、灌木混交半透风式林带(控制乔木活枝下高 在2 m以下)为辅

4. 1. 2. 3营造技术

4.1.2.3.1林地清理

4. 1. 2. 3. 2 整地

参照DB63/T237执行。

4.1.2.3.3造林

包括: a)造林密度。乔木林带采用株距1.5m~2m,行距2m,乔灌混交林带采用株距1.5m,行距2 m,灌木林带采用株距1m,行距1m~1.5m。 文 b)造林技术。参照DB63/T237执行

.1.3改建型防火林带

4. 1. 3.1林带设置

同4. 1. 2. 1

4. 1. 3. 2改建技术

4.1.3.2.1林地清理

清除林带内的倒木、枯立木、濒死木和杂草。

4. 1. 3. 2. 2 疏伐

DB63/TXXXX2021

分1次~2次伐除林带内易燃树种,保留抗火树种。第1次的疏伐强度不得大于50%,疏伐后林分郁闭 度应保持在0.4 以上。

4. 1.3. 2.3整地和栽植

参照DB63/T237执行

4.2非生物防火隔离带设置

4. 2. 1 设置条件

因地制宜,在无条件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林地设置非生物防火隔离带

4. 2. 2 设置方向

同4. 1. 2. 1. 2

1.2.3种类及设置规格

种类及设置规格: a)主防火隔离带。充分利用道路、河流、沟谷、山崖等地形条件,科学合理进行设置,主要设 置在林区、营林区、或林班的交界线,主山脊线上。宽度不低于平均树高的1.5倍; 副防火隔离带。设置在大面积林区,宽度在8m~12m,中央开设1m~2m的生土带; 特殊防火隔离带。设置在林区内工厂、村庄、贮木场、房屋、油库、仓库、人工景点周围以 及坟地、煨桑台、公墓等重点火险区域,防止火烧到林内,宽度不低于50m。

人工或机械开设。全面清除草本、灌木,全面翻土,形成裸露生土带。达到隔火防火的目的

人工或机械开设。全面清除草本、灌木,全面翻土,形成裸露生土带。达到隔

5.1生物防火隔离带经营

5. 1.1 幼林抚育

普施中的松土除草、灌溉、施肥、补植参见DB63,

生物防火隔离林带经营管理时, 当生物防火隔离林带出现生长衰退, 能严重下降,年龄达到防护过熟龄, 等于0.5,灌木林盖度小于等于5

JT/T 1180.15-2018标准下载DB63/TXXXX2021

或濑死未超过30%时应及时更新。有萌芽力的树种采用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无萌芽力的采用人工造 林更新。

防火期前,进行割灌除草,全面清理可燃物。

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档案应长期保存。档案应主要包括以下材料: 经营档案。包括隔离带建设设计文件、图表;各经营阶段建设过程的技术资料;各阶段的检 查验收资料等: b 财务档案。包括投入与支出,经济收益等; c)制度法规档案。包括建设法规与规章、规定与制度等。

DB63/TXXXX202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防火树种

表A.1给出了主要防火树利

NB/T 20354.1-2015 压水堆核电厂汽轮机转子设计制造规范 第1部分:整锻转子表A.1主要防火树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