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909-2014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pdf简介:
GB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技术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等)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抗震设计原则、方法、要求和计算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轨道交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抗震构造措施、地震作用效应计算以及抗震验算等内容。
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结构能够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减少地震对人员和设施的伤害。它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轨道交通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
GB50909-2014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贯人锤击数临界值。 4采用非液化土替换液化土层。 5当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 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应小于基础宽度的1/5。 当区间隧道、地下车站结构处于液化土层中并采用加密法或换土 法处理时,其处理宽度不宜小于液化土层厚度。 6当采用注浆、旋喷或深层搅拌等方法进行基底土加固时, 处理深度应达到可液化土层的下界。当区间隧道、地下车站结构 处于液化土层中并采用注浆方法加固时,注浆厚度不宜小于液化 土层厚度。
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小,当液化判别深 度为15m时,其值不宜大于4;当液化判别深度为20m时,其值不 宜大于5。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 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最大值。 2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 不宜小于本规范第4.4.5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人锤击数临界 值。 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4.11条第 5款的规定。 4.4.13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下列 各项措施: 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避免 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各项措施: 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避免 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5在管道穿过结构物处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4.5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4.5.1对基岩面、地表地形起伏变化不大且土层水平向的土性变 化比较均匀的场地GBT 19668.1-2014标准下载,可采用维剪切土层进行场地地震反应 分析,以确定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
4.5.2对基岩面、地表地形起伏变化明显的场地,或:
的土性变化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应采用二维或三维场地 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以确定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
的土性变化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应采用二维或三维场地
5.1.1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地震作用的确定应符合本规 范第3.1.4条的规定。 5.1.2重点设防类或标准设防类结构应采用本规范第5.2节~ 5.4节规定的地震作用。 5.1.3当工程场地表层工程地质特性变化显著、地形变化较大, 或轨道结构的一个结构振动单位的跨度超过600m时,宜计人地 震作用的空间变化。 5.1.4当工程场址及外延 5km范围内存在可能发生震级6.5级
6.2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5.2.2除Ⅱ类外的其他类别工程场地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αmax应取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αmaxIl乘以场 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I;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 数应根据场地类别和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αmaxI按 表 5. 2. 2 采用。
2.2场地地惠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
注: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I,可按表中所给值分段线性插值确定。
5.2.3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6.0s时,场地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
动加速度反应谱(图5.2.3)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结构阻尼比为0.05时,和取值1.0; 2当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的阻尼调整 系数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当n计算值小于0.55时应 值0.55: 1)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图5.2.3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S.(T) 组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0. 05 n= 1.0+ 0. 08 ± 1. 68
场地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位移umax(m) 类别 ≤0.03 0.07 0.10 0.13 0.20 ≥0.27 I。 0. 75 0. 75 0.80 0.85 0.90 1.00 I1 0.75 0.75 0.80 0.85 0.90 1.00 = 1. 00 1. 00 1. 00 1.00 1. 00 1. 00
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可按表中所给值分
5.3竖向设计地震囊动参数
5.3.1场地地表竖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不应小于水平 向峰值加速度的0.65倍。竖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水平向峰值 加速度的比值可按表5.3.1确定。在活动断裂附近,竖向峰值加 速度宜采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值
表5.3.1竖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水平向峰值加速度比值K
5.3.2当竖向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场地地 震安全性评价或经专门研究的结果确定时,应不低于本规范第 5.3.1条的规定。
5.4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5.4.1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可人工生成,其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与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的误差应小于5%。 5.4.2宜利用地震和场地环境相近的实际强震记录作为初始时 间过程,合成适合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时间过程。 5.4.3当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结构动力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3 组设计地震动时程;当设计地震动时间过程少于7组时,宜取时程 法计算结果和反应谱法计算结果中的较大值;当设计地震动时间 过程为7组及以上时,可采用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6.1.1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应按本规范第3.3 节确定;挡土墙、重力式桥台等挡土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相关规定执 行。 6.1.2抗震设计计算中,应根据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和地震反应 计算方法划分结构振动单位
6.1.3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宜按下列规定确
1对扩大基础,宜以基础的底面作为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 2对低桩基础,宜以承台的底面作为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 对高桩基础,宜以地基土表面作为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表层土为 可液化土层或极软弱土层时,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宜取在该土层 的底面; 3对桩基础,当考虑地震动沿土层深度变化时,设计地震作 用基准面宜取在桩尖位置; 4对埋置于地层中的隧道和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地震作用基 准面宜取在隧道和地下车站结构以下剪切波速大于或等于500m/s 岩土层位置。对覆盖土层厚度小于70m的场地,设计地震作用基 准面到结构的距离不宜小于结构有效高度的2倍;对覆盖土层厚 度大于70m的场地,宜取在场地覆盖土层70m深度的土层位置。
6.1.4结构的建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柱、杆等构件宜采用梁、杆单元进行建模;对梁、杆 不适用的情况,宜采用其他单元建模;
2结构的节点宜处理成为刚性域; 3计算所采用的本构关系应满足本规范第7章的要求; 4支座宜简化为约束关系或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等效线性 弹簧或非线性弹簧; 5对防落梁装置进行抗震计算时,宜根据装置的具体情况确 定恢复力; 6当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和弹塑性反应谱方法时,基础与 地基土相互作用应按本规范附录B规定建模;当采用非线性时 程方法时,基础和地基土相互作用应按本规范第6.4节规定建 模。 6.1.5当竖向地震动对结构影响较大时,应计人竖向地震动作 用
6.1.5当竖向地震动对结构影响较大时,应计人竖向地
6.2地面结构弹性反应谱方法
6.2.1当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时,参与计算的振型数应保证其振 型质量之和大于结构总质量的90%。 6.2.2当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时,振型反应和组合系数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R=/2R.p,R, (6 8 Ves,(s: +r,s,)rg/2
式中:R 需要计算的结构反应; R; 第i振型反应; R; 第i振型反应; S: 第i振型阻尼比; 第i振型阻尼比;
6.2.3当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时,振型阻尼比应按表6.2.3取 值。
6.2.3当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时,振型阻尼比应按表6
表6.2.3振型阻尼比取值
6.2.4当多分量地震作用时,各地震动分量引起的地震反应按下
2.4当多分量地震作用时,各地震动分量引起的地震反应按下 进行组合,对3种组合得出的结果应分别进行抗震验算:
Rx+0.3Ry+0.3Rz R=30.3Rx+Ry+0.3Rz 0.3Rx+0.3Ry+Rz
6.2.5对需考虑设计地震作用变化的情形,可按下列方
1按下式进行反应谱组合,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和符号角 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R=(ZZRp.R.+2Z2ZR.pmR +222RpmR.)*
2对空间各点不同的地震输入分别进行一致地震反应分析JT∕T 495-2004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及判定, 构反应选最不利值。
6.3.1结构体系简单、第一振型对结构地震反应贡献起主要作 用,并且塑性铰发生位置明确的情况下,可采用弹塑性反应谱方法 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
Teg = 2元 /Mq/Keq Meg=M+rM,+M Ke. = F.. / d..
式中:Teq 结构等效周期(s); Meq 等效质量(kg); Ke 等效刚度(N/m); M, 上部结构质量(kg); M 桥墩质量(kg); 桥墩质量换算系数,独柱式墩取0.3;排架式墩取 0.4; M 等效列车质量(kg);顺桥向取0.0,横桥向0.5倍的 列车质量; Feq一一 结构整体屈服点对应的水平荷载(N); deq一 结构整体屈服点对应的水平位移(m)。 6.3.3弹塑性反应谱通过对弹性反应谱的折减得到,折减系数 RDBJ 15-75-2010 广东省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应按下式计算:
6.3.3弹塑性反应谱通过对弹性反应谱的折减得到,折减系 R,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一 折减系数; T。一—场地相关特征周期参数,应按表6.3.3取值; 延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