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982-202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pdf简介:
DB11T 1982-202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7.2.1基坑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包括设置于基坑工程本体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表、地 下管线设施及地下水的各类监测元件和监测点 7.2.2边坡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包括设置于边坡工程本体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表、地 下管线设施及地下水的各类监测元件和监测点。 7.2.3基础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包括设置于基础本体的各类监测元件和监测点。 7.2.4暗挖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包括设置于暗挖工程本体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表、地 下管线设施及地下水的各类监测元件和监测点,
7.3模型信息分类及编码
7.3.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信息按照元素分类时, 申类和小类编码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7.3.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信息按照元素分类时2021一建机电教材下载,
3.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信息按照元素分类及编码表
7.4.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的专业项目信息应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和工程控制信息,并应符合本标准附 录E中表E.0.2、表E.0.3的规定。 7.4.2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属性信息中的定位信息应包括监测点或监测元件的空间坐标,其他属性信 息应包括监测点基本信息和监测动态数据信息等,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中表E.0.4、表E.0.5的规定。 7.4.3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包括监测数据预警提示信息、分析预测信息等属性信息,具体内容应分 别符合本标准附录E中表E.0.5、表E.0.6的规定。 7.4.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包含综合评价等属性信息,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中表E.0.7的规定。
5.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创建范围应符合以
1基坑工程和边坡工程的空间范围应包括基坑或边坡影响的区域; 2地基基础工程的空间范围应包括地基处理、桩基施工可能影响的区域; 3暗挖工程的空间范围应包括暗挖工程施工影响的区域。 7.5.2勘察、设计和施工等相关专业信息模型添加或修改信息时,监测信息模型应联动修改,且应留下 修改记录信息。 7.5.3岩土工程监测的动态特性应在监测信息模型中体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根据关键节点的工况进行动态更新: 2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与监测数据间应建立联动关系; 3监测点的颜色属性应根据其不同安全状态动态展示,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中表E.0.9的规定, 7.5.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几何信息精度应符合表7.5.4的规定
1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根据关键节点的工况进行动态更新 2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与监测数据间应建立联动关系; 3监测点的颜色属性应根据其不同安全状态动态展示,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中表E.0. 7.5.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几何信息精度应符合表7.5.4的规定
表7.5.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几何信息精度等级
7.5.5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属性信息深度应符合表7.5.5的规定。
表7.5.5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属性信息深度等级
8.1.1应建立信息模型共享与交换机制,以保证模型数据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有效传递。 8.1.2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能在工程建设全生 命期内应用,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宜根据模型中涉及的具体设计内容确定其应用周期
8.1.1应建立信息模型共享与交换机制,以保证模型数据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有效传递。
不同格式类型的模型数据交换时,应确保应用软件能够相互支持: 2模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时,应确保数据的完整; 3应采用行业内通用的中间格式。
8.2.4模型数据交换过程应符合以下规定:
1数据交换双方应在数据交换前确认对方身份和接收数据权限,并提供相应的解密方法; 2数据交换双方应确保数据交换环境的安全; 3模型信息模型数据交换双方应对交换数据进行数据校验,确认模型信息模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 性和准确性,不得造成数据损失和数据精度的降低。 8.2.5数据交换双方可根据协议对交换数据进行加密,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8.2.6对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和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明确模型的精细度等级及交换范围,范 围边界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拟建建(构)筑物结构信息模型及其他相关信息模型。
8.3.2岩土工程信息模型集成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3.2岩土工程信息模型集成前,应符合下列规
1检查模型并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可交换性和可维护性; 2所有集成模型应符合工程应用阶段需求和精细度等级要求; 3承载模型数据的软硬件设备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和通用性:
4与模型数据相关的成果报告等资料完整并具有关联性; 5模型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的信息应具有唯一性,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 穴余信息。
3.3各专业模型数据传递和集成时,应符合以
1检查各专业模型坐标系、基准坐标、度量单位的统一性; 2检查模型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准确性; 3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包括地下管线、既有地下建(构)筑物、岩土工程设计本体与拟建(构) 构筑物工程之间的碰撞检查; 4对模型进行切割检查,包括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工程本体等与地层模型之间的切割等 5发现模型数据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反馈至模型创建方。 8.3.4模型集成时可采用三维视图、模型剖切等方法对各模型进行缺陷性和准确性检查, 8.3.5模型集成时应根据应用需求,对所有模型单元的编码和命名方式统一编制,相应的规则由模型集 成方依据本标准制定。 8.3.6模型集成时宜完整保留原有模型属性信息
8.3.6模型集成时宜完整保留原有模型属性信
8.4.1 模型应用应制定应用流程,明确各参与方在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提交成果等内容。 3.4.2 模型应用可根据使用需求对模型进行抽取或补充。 3.4.3 当信息模型不能完整表达工程项目特征信息时,可使用二维图形、影像、文字、文档或关联数报 补充和增强工程信息。
1能够准确定位不同模型单元; 2具备对模型任意剖切功能,并生成剖面图; 3能表现不同模型单元几何形态、几何关系以及相关属性; 4对模型作轻量化处理,支持项目各参建方实时查看模型,查询信息。 3.4.5基于模型的分析评价应用可包括周边环境因素分析评价、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地基基础持力 层复核、设计方案计算分析、施工方案可行性评价、地下结构碰撞检查、模拟管线搬迁方案设计、岩土 工程设计或施工方案优化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分析评价前应对地上建筑模型与地表及地下设施模型、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等的接触面进行检 查,确保各个模型接触关系准确; 2分析数据与模型应实时关联,在全生命期各阶段应完整传递; 3模拟管线搬迁方案时,模型数据中宜包含不同类型管线的搬迁实施单位、搬迁计划、搬迁成本等 信息,并能够实时反映搬迁进度; 4分析评价的软件宜与建模软件有交互接口,分析、模拟与优化宜基于模型数据开展,分析优化后 的数据应集中更新到模型:
5模型分析评价应形成完整的成果报告
8.4.6基于模型的风险管控应用应基于施工期和运维期监测数据分析进行项目风险识别、分析和管控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明确监测项目及监测对象范围,模型数据应包含监测对象的实时监测数据; 2明确主要风险指标、相应预警阈值和定性风险后果,通过不同颜色实时展示监测数据; 3监测信息模型属性信息应随施工过程监测数据累积进行不断完善,完成时间不应晚于当次监测报 表的发布时间; 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单元,应根据监测数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划分为安全、预警、报警 三种状态,并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监测点状态信息宜按照附录E中表E.0.9执行; 5基于管控系统开展应用,可视化系统应具备根据数据进行变形及应力变化预测分析的功能,以便 为施工进度安排提供依据。 8.4.7基于模型的风险管控应用宜基于Web端或移动端采用可视化、轻量化模型开展工作,宜包含模 型浏览、监测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报警与应急处置等功能。 8.4.8基于模型的工程量统计应用可包括场地土方量、管线搬迁量、材料用量等统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工程量统计应用的数据应直接从模型中获取,统计计算方法及统计结果应根据应用需求和相关标 准确定的规则输出; 2工作量清单统计项名称应与模型中相关元素名称一致,同一工程项目,相同的构配件、设备、设 施和材料等不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命名方式; 3工程量统计应用的软件应具有简单易用性,功能应包含成果输出、统计清单格式自定义、构件自 动分组等。 8.4.9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在建筑、市政等工程的运维期应用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应根据运维期周边环境的变化动态更新,保证模型信息准确性; 2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动态更新,并动态评估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稳定性影 响,保证运维期结构抗浮稳定和沉降稳定; 3边坡支护设计信息模型应结合运维期损坏、修整、变更进行动态更新和稳定性评价,保证维护期 边坡安全; 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具备项目全过程相关方对监测数据采集、存储、读取的功能,并应对运 维期各种因素导致的监测项目的变化进行持续更新,及时获取结构及岩土体等对象的风险隐患数据,准 盗拉德工全
2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动态更新,并动态评估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稳定性影 向,保证运维期结构抗浮稳定和沉降稳定; 3边坡支护设计信息模型应结合运维期损坏、修整、变更进行动态更新和稳定性评价,保证维护期 边坡安全; 4岩土工程监测信息模型应具备项目全过程相关方对监测数据采集、存储、读取的功能,并应对运 维期各种因素导致的监测项目的变化进行持续更新,及时获取结构及岩土体等对象的风险隐患数据,准 确把握工程的安全度。
附录A岩土工程信息模型通用型信息分类及编码表
附录A岩土工程信息模型通用型信息分类及编码表
YB/T 5034-2015 履带用热轧型钢表A.0.1工程建设项目阶段分类信息编码表
表A.0.2组织角色分类信息编码表
表A.0.3项目信息分类信息编码表
附录B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信息分类编码及属性信息表
附录B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信息分类编码及属性信息表
1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信息按照元素分类细类编码
表B.0.2地表及地下设施信息模型项目信息表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英文版表B.0.3地形模型属性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