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A-G 0034-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A-G 0034-2020 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要求.pdf简介:
"T/CECA-G 0034-2020 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要求.pdf" 是一份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CECA)发布的标准文件,全称为"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要求"。这份标准主要针对电力行业,规定了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如何建立、实施和维护一个有效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企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可能包括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算、报告、减排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对相关管理活动的持续改进等内容。它旨在帮助企业遵循国际和国家关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法规要求,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这份标准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发电企业,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电力行业的环境绩效,对抗全球气候变化。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建议直接查阅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T/CECA-G 0034-2020 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注:括号内的数字是指本标准的相应章条号
图1:PDCA与本标准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标准第4章是PDCA循环的输入,第5章在PDCA循环中起到核心作用。通过本标准的 有效运行,有助于实现组织提高温室气体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实现温室气体目标的预期结 果。 一策划(本标准第6章):建立所需的温室气体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与组织的温室气 体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实施(本标准第7、8章):实施所策划的过程; 检查(本标准第9章):依据温室气体方针(包括其承诺)、温室气体目标和运行准 则,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YSJ 413-1993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报告结果; 一改进(本标准第10章):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
体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实施(本标准第7、8章):实施所策划的过程; 检查(本标准第9章):依据温室气体方针(包括其承诺)、温室气体目标和运行准 则,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一改进(本标准第10章):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 0.4本标准结构 本标准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高阶结构要求,使组织能够运用 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将其温室气体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以 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管理体系标准。 在本标准中,使用以下助动词: “应”表示要求; “应当”表明建议; “可以”表示允许:
本标准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高阶结构要求,使组织能够运用 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将其温室气体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以 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管理体系标准。 在本标准中,使用以下助动词: 一“应”表示要求; 一“应当”表明建议; “可以”表示允许:
“可、可能、能够”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标记“注”的信息旨在帮助或使用本文件,不作为要求性内容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3760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
3.1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150、GB/T24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3.2管理体系managementsysten
3.3温室气体管理体系greenhousegasmanagementsystem
3.3温室气体管理体系greenhousegasmanagementsystem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管理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汇,履行合规义务,并应对风险和 机遇。
3.4绩效performance
可测量的结果。 注1:绩效可能是定量或定性的结果。 注2:绩效可能与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有关。 3.5温室气体排放及清除绩效(简称“温室气体绩效”)performanceofgreenhousegas emissionandremoval(performanceofgreenhouse/gas) 与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气体清除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1:对于管理体系,可能依据组织的温室气体方针、目标或其他准则,来测量结果。 注2:温室气体绩效可体现为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可测量的结果。
3.6温室气体方针greenhousegaspolicy
3.7组织 organization
理者就温室气体绩效正式表述的组织的意图和
3.11温室气体汇greenhousegassink
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注:温室气体汇可能由多个物理单元或过程构成,其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温室气体绩效 大潜力的温室气体汇称之为主要温室气体汇
3.13活动数据activity
3.15温室气体基准greenhousegasbaseline
3.16边界boundary
4.1 理解组织的内外部因素
组织应确定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在考虑内外部因素时应: a)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适应; b)有助于提高温室气体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实现温室气体目标; c)包括影响到相关方或受相关方影响的事项。 注:影响到相关方或受相关方影响的事项如温室气体核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温室气体减排等。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1组织应确定: a)与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要求及成为组织合规性义务的要求。 c)温室气体管理体系需落实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单独或结合其它活动,监视和评审上述信息。 4.2.2组织应:
a)确保获取与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相关的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确保考虑到这些要求,并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c)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评审。
4.3确定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 a)依据4.1所确定的内外部因素; b)依据4.2所确定的合规义务; c)考虑其职能、运行单元和物理边界: d)考虑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考虑其设备、设施、系统、过程; f)考虑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组织应将确认的范围纳入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范围应形成文件予以保持,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4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温室气体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 施、保持并持续改进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5.1 最高管理者的作用与
最高管理者应在界定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温室气体方针。方针 应形成文件并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可为相关方获取。 温室气体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包括组织的设备、设施、系统、过程的规模及活动、 产品和服务的性质; b)为制定温室气体目标提供框架: c)体现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适用时包括特定承诺,如:碳减排、绿色采购、提供 低碳产品、采用与温室气体减排和(或)清除相关的先进技术等; d)体现持续改进温室气体管理体系,以实现温室气体绩效提升的承诺
5.3岗位、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在组织内部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这些岗位至少包括: a)策划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的相关岗位,如:温室气体评审、温室气体基准建立、目标 及措施的建立等; b)支持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的相关岗位,如:基础设施的管理、员工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文件信息的管理等; c)运行控制温室气体的相关岗位,如:与设备、设施、系统、过程、产品和服务相关 的温室气体源和汇实施控制等; d)绩效评价和改进的相关岗位,如:检验、测量、验证、监视、统计、核算、内审、 合规评价等。 组织应在上述岗位的职责权限中明确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绩效的时机 和内容。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6.1.1风险和机遇的确定
在策划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时,为实现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组织应确定与下述 事项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a)内外部因素; 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c)合规义务; d)温室气体评审的结果。
6.1.2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并确定与温室气体方针相一致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持续提高温 气体绩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应: a)管理主要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源汇、合规义务及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b)考虑如何在其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运行过程(见6.2,7,8和9.1)中融入这些措施,并 平价这些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见9.1)。 需要形成文件化信息的措施,应符合7.5的要求。
注:当策划和确定这些措施时,组织需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当策划和确定这些措施时【南京市】《建设工程深基坑工程管理办法2006》,组织需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6.1.4温室气体评审
6.1.4.1组织应在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温室气体评审的准则。评审准则应包括但 不限于下述内容: a)评审的基准期和频次; b)确定评审单元或范围; c)活动数据的要求,包括测量和核算的方法学; d)识别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汇的方法及确定重要温室气体源和重要温室气体汇的原 则; e)确定改进机会原则。 6.1.4.2组织在开展温室气体评审时应: a)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识别现在的温室气体种类,核算电力、燃料及过程的温室气 本排放和温室气体清除的数据,分析温室气体绩效的状况,确定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汇: b)依据分析结果,确定主要温室气体源和主要温室气体汇; c)确定对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汇有影响的设备、设施、系统、过程、产品和服务提 供及相关管理单元,包括采购活动; d)确定改进温室气体绩效的机会,并对每项改进机会进行排序: e)评估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或)温室气体清除量。 评审的结果应保留适当的记录,并形成评审报告。 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温室气体评审,当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物理边 界、设备、设施、系统、过程及产品和服务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必要的评审。 注1:主要温室气体源和主要温室气体汇可能导致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注2: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方法学中可能会引用国际、国家、地方或相关方提供的数据,如排 放因子、清除因子、碳分解率等。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可参见GB/T32150。 注3:在开展温室气体评审时,可与GB/T23331要求的能源评审活动一并进行。
6.1.5温室气体相关变量
组织应依据温室气体评审的信息,确定对主要温室气体源和主要温室气体汇有影响的相 关变量,适用时,这些变量可包括: a)活动数据; b)排放因子、清除因子:
c)设备、设施、系统、过程的运行参数《LED分选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白光栅格 GB/T32482.1-2016》,包括工艺参数、环境条件; d)产品和服务特性参数,包括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参数; e)对主要温室气体源和主要温室气体汇有影响的员工。
6.1.6 温室气体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