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A-G 0028-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A-G 0028-2020 石化、化工行业甲烷(CH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pdf简介:
"CECA-G 0028-2020" 是中国石化和化工行业的一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全称为“石化、化工行业甲烷(CH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该标准主要针对石化和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CH4)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和管理。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
这个标准旨在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甲烷排放核算体系,帮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准确计算其甲烷排放量,以便于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实现碳排放的控制和减少,以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它可能包括排放源识别、排放量的测量、核算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是企业和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T/CECA-G 0028-2020 石化、化工行业甲烷(CH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本标准涉及的温室气体只包含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
3.2石油化工企业petrochemicalenterpris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80/1-2017》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本核算方法以石油化工和化工行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为核算边界。企业应以独 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企业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 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设施范围包括基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 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厂区内的动力、供电、供水、采暖、制冷、机 修、化验、仪表、仓库(原料场)、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部) 以及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等)。本标准不考虑由设备本 身泄露引起的CH4逃逸排放的核算。
4.2.1燃料燃烧CH.排放
化石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 涡轮机
4.2.2火炬燃烧CH.排放
企业火炬燃烧产生的CH
4.2.4事故放空CH.排放
企业因事故而不得不放空的CH4排放。
企业甲烷气体排放核算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 确定核算边界,识别企业所拥有的CH4排放设施,确定排放源; b) 选择相应的CH4排放量计算公式; C 获取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 d 将收集的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从而得到CH4排放量结果; e) 按照规定的格式,描述、归纳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过程和结果。制定监测计划,收 活动数据:
5.2.1企业CH,排放总量
企业的CH4排放总量按公式(1)计算:
5.2.2燃料燃烧CH排放
5.2. 2. 1 计算公式
FAk 企业生产中燃料k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 NCVk 燃料k的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吉焦每吨(GJ/t) EFk 燃料k的CH4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
5.2.2.2数据的监测与获取
5.2.2. 2. 1 化石燃料消耗量
分品种的化石燃料燃烧活 始记录或统计台帐确定,指明送 往各类燃烧设备作为燃料燃烧的 及回收的能源品种
仪回仪前能源原品神 5.2.2.2.2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 燃料低位发热量的测定应遵循GB/T213、GB/T384、GB/T22723等相关标准,其中对 煤炭应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测,以燃料入厂量或月消费量加权平均作 为该燃料品种的低位发热量;对油品可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测,取算术 平均值作为该油品的低位发热量:对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可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半年进行 次检测,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低位发热量。 没有实测条件的企业按照附录A的表A.1取推荐值。
5.2.2.2.2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
5.2.2.3化石燃料的CH.排放因子
燃料的CH4排放因子优选企业的实测数值或第三方核查机构测定的数值。 没有实测条件的企业亦可按照附录A的表A.1取推荐值。
5.2.3火炬燃烧CH.排放
5.2.3.1火炬燃烧C0,排放
5.2.3.1.1正常工况火炬燃烧C0,排放
a)正常工况火炬燃烧CO,排放计算见公式(4)
)正常工况火炬燃烧CO,排放计算见公式(4)
Eco2 正常火姐=Z;[Q; ×(CC非C02×0F;×+ Vco × 19.7)] (4)
中, i 一 火炬系统序号; Q 一一正常工况下第i号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单位为万标立方米(10'Nm); CC非CO2 火炬气中除CO,外其它含碳化合物的总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万标立方米 (tC/10'Nm),计算方法见公式(5); OF; 第i号火炬系统的碳氧化率,如无实测数据可取推荐值0.98; VcO2 火炬气中CO2的体积浓度(%); 19.7 CO,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万标立方米(tCO./10'Nm)。
对于正常工况下的火炬系统,可根据流量监测系统、工程计算或类似估算方法获得报告 期内火炬气流量Q正常火炬。
公式(3)中火炬气的CO2气体浓度应根据气体组分分析仪或火炬气来源获取,火炬气 中除CO2外其它含碳化合物的含碳量CC非C02,应根据每种气体组分的体积浓度及该组分化学 分子式中碳原子的数目按公式(5)计算含碳量:
式中: 火炬气的各种气体组分,CO2除外; CC+C02 火炬气中除CO2外的其它含碳化合物的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万标立方来 (tC/10'Nm3): Vn 火炬气中除CO2外的第n种含碳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的浓度占比(%) 单位无量纲; CNn 火炬气中第n种含碳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化学分子式中的碳原子数目
5.2.3.1.2事故火炬燃烧C0排放
a)事故火炬燃烧CO2排放计算公式 企业事故火炬燃烧CO,排放量计算,以事故设施通往火炬的平均气体流量及事故持续时 间为基础估算事故火炬燃烧量,并进而估算事故导致的火炬气燃烧CO2排放量(Ec02事故火矩), 计算见公式(6):
02 事故火如=Z,[GF事故, ×T事故, × CNnj×× 10]
J 事故次数; GF事放j 报告期内第次事故状态时的平均火炬气流速度,单位为万标立方米每 小时(10'Nm3/h); T$故 报告期内第j次事故的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 CNn.j 第次事故火炬气气体摩尔组分的平均碳原子数目; 44 CO2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事故火炬的持续时间(T事故,)及平均气体流量(GF事故.)应参考事故调查报告取值。对 石油炼制系统的事故火炬气体组分按C,计,即,CNn.j=5;对石油化工系统的事故火炬气体组 分按C,计,即CNn/=3。
5.2.3.2火炬燃烧CH.排放
火炬燃烧的CH排放量按式(7)计算。
火炬燃烧产生的CH排放量,单位为吨(t 火炬燃烧产生的CO,排放量,单位为吨(
火炬气的CH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该数值以企业实测 为准,如无,可取推荐值2.844kg/GJ; EF 火炬气的CO2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该数值以企业实测为 准,如无,可取推荐值56.87kg/GJ; 0.02 一一 火炬燃烧效率的校正因子; 0.98 514 一( CH,与CO的分子量的比值; fo 燃烧前火炬气中碳的重量分数,按公式(8)计算
5.2.4工业废水厌氧处理CH.排放
5.2.4.1工业废水厌氧处理CH,排放计算公式
企业采用厌氧工艺处理自身产生或外来的工业废水导致的CH排放量,按公式(9)讠
2工业废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总量(TOW)的数
企业若有废水处理系统去除的化学需氧量(COD)统计数据,可直接作为工业废水 降解有机物的总量(TOW)的值。如果没有废水处理系统去除的化学需氧量(COD)统计类 按照公式(10)计算:
式中, W 厌氧处理的工业废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废水/年(m²/y); 进入厌氧处理系统的废水平均化学需氧量浓度,单位为千克化学需氧量/立 方米废水(kgCOD/m²); CODout一一厌氧处理系统出口排出的废水平均化学需氧量浓度,单位为千克化学需氧 量/立方米废水(kgCOD/m)
Fo 水 = B,× MCF +.......
EFmm 水 = B, × MCF
式中, B。 一一工业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甲烷最大生产能力,单位千克甲烷/千克化学需氧量 (kg CH,/kg COD) ; MCF一一甲烷修正因子,表示不同处理系统或排放途径达到甲烷最大产生能力(B。) 的程度,反映了处理系统的厌氧程度
【5层】5200平米左右一字型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含建筑结构图、计算书)5.2.4.2活动数据的监测与获取
5.2.4.3排放因子数据的监测与获取
对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甲烷最大生产能力(MCF),取推荐值0.25千克CH/千克COD;对 废水处理系统的甲烷修正因子,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开展实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 检测,或按照附录A表A.2取推荐值。
5.2.5事故放空CH.排放
企业应建立企业温室气体年度报告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并将CH的核算纳入到 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a)建立企业温室气体量化的规章制度四层办公楼设计(图纸、结构计算书等),包括组织方式、负责机构、工作流程等; b)建立企业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确定合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形成文 件并存档; c)为计算过程涉及到的每项参数制定可行的监测计划,监测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待测 参数、采样点或计量设备的具体位置、采样方法和程序、监测方法和程序、监测频率或时间 点、数据收集或交付流程、负责部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等。企业应指定相 关部门和专人负责数据的取样、监测、分析、记录、收集、存档工作。如果某些排放因子计 算参数采用推荐值,则应说明推荐值的数据来源和定期检查更新的计划:
d)制定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检定计划,按照相关规程对所有计量设备定期进行校验、 校准。若发现设备性能未达到相关要求,企业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矫正措施; e)制定数据缺失、生产活动发生变化时的应对措施。若核算某项排放所需的活动水平 或排放因子数据缺失,企业应采用适当的估算方法确定相应时期和缺失参数的保守替代数据 f)建立文档管理规范,保存、维护有关温室气体年度报告的文档和数据记录,确保相 关文档在第三方核查以及向主管部门汇报时可用; g)建立数据的内部审核和验证程序,通过不同数据源的交叉验证、统计核算期内数据 波动情况、与多年历史运行数据的比对等主要逻辑审核关系,确保活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