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6793-2018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简介:
SY/T 6793-2018《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一部行业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中的水工保护设计,目的是为了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或减少因水文因素(如洪水、渗漏、冻土融沉等)对管道造成的损害。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油气管道线路水工保护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材料选用、施工技术、监测与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它涵盖了管道的防洪、排水、防渗、防冻、护岸、护坡、排水设施、水文观测站等多方面的设计内容,旨在确保油气输送管道在各种水文条件下能够有效抵御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新建、改扩建和维护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水工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它是管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保障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SY/T 6793-2018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5.1.4横坡敷设地段水工保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依据地质、地形及上部边坡汇流情况,选取设置管沟 截水墙。在坡面汇流面积较大、管道横坡敷设长度不小于50m、 管道纵坡坡度小于5°的情况下,应按20m~50m间距设置截 水墙。 2管道以浅挖深埋的方式横坡敷设时,应选取挡土墙或护 坡结构等保证管顶覆土厚度的防护措施。 3当管道沿道路一侧横坡敷设时,管道水工保护结构应与 道路支护、排水结构相结合。 4管道穿越冲沟时,应将管道理设于冲沟设计冲刷线以 下,对冲沟采取适当的护岸、护底等措施。当管道以管下涵方 式跨越冲沟时,管下涵断面尺寸应按1/25设计洪水频率进行过 水流量计算,并对涵管上、下游进行水工保护设计。 5对扫线开挖、削坡形成的土(沙)质坡面或风化严重的 岩石坡面,在降水渗流的渗透、地表径流及沟道洪水的冲刷作 用下容易产生湿陷、塌、滑坡、岩石风化等边坡失稳现象时, 应采取护坡或挡土墙工程。对易风化岩石或泥质岩层坡面,采 取喷锚工程支护。
5.1.5水渠穿越地段水工保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管道建设损毁的原有供水水渠设施,应按原水渠断 面尺寸及结构形式进行恢复。 2对于损毁的堤上渠,应对渠堤采用原土进行分层夯实处 理,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9。 5.1.62018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重点整理,田坎、地坎穿越地段水工保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施工破坏的田坎、地坎应及时按原结构形式恢复。 对于高度为0.8m及以上或有特殊要求的田坎、地坎,应根据农 田的利用类型和地方要求,按本规范第7.4.7条的规定选取堡坎 措施。 2对于一般地区较高的田坎、地坎,应依据地质、地形条
1对于管道建设损毁的原有供水水渠设施,应按原水渠断 面尺寸及结构形式进行恢复。 2对于损毁的堤上渠,应对渠堤采用原土进行分层夯实处 理,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9。
1对于施工破坏的田坎、地坎应及时按原结构形式恢复。 对于高度为0.8m及以上或有特殊要求的田坎、地坎,应根据农 田的利用类型和地方要求,按本规范第7.4.7条的规定选取堡坎 措施。 2对于一般地区较高的田坎、地坎,应依据地质、地形条 件,采用挡土墙、护坡或组合形式恢复。
3对黄土地区高陡地坎,应采用黄土地区土体改良加固边 坡的结构形式恢复。 4位于坡台地的田坎、地坎的堡坎设计,还应采取增设截 水墙或加大堡坎基础埋深等防止堡坎基础淘蚀的措施。
3对黄王地区高陡地坎,应采用黄土地区土体改良加固边 坡的结构形式恢复。 4位于坡台地的田坎、地坎的堡坎设计,还应采取增设截 水墙或加大堡坎基础埋深等防止堡坎基础淘蚀的措施。 5.1.7管道通过坡面下列区域并对坡面造成影响时,应选取植 树、植草、植生带、鱼鳞坑、水平沟整地等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区域。 2天然林保护、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城市
5.1.7管道通过坡面下列区域并对坡面造成影响时、应选取
树、植草、植生带、鱼鳞坑、水平沟整地等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区域。 2天然林保护、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城市 及城市近郊的区域。 3管道建设中,因劈方、削方等造成大量植被破坏的区域。 4适宜造林种草、绿化美化防护的区域,
5.2.1管线经过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地段时,应 查明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规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 地形地貌条件,依据地质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管道危害程 度的分析评价结果,采取水工保护措施
5.2.1管线经过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地段时应
5.2.1管线经过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地段时,应 查明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规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 地形地貌条件,依据地质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管道危害程 度的分析评价结果,采取水工保护措施。 5.2.2山区水工保护结构的砌筑形式,宜选用砌石及石笼结构。 5.2.3管道穿越泥石流沟堆积区,在管顶埋深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规定的条件
5.2.3管道穿越泥石流沟堆积区,在管顶埋深符合现行
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规定的条件 下,可不采取防护措施。管道必须通过泥石流通过区时,应设 置防冲墙护底。、
5.2.4山区河谷地段不宜设置挑水导流构筑物
浅表层滑坡、小型岩崩等地质灾害,造成管沟不能正常开挖时 应及时采取沟壁侧挡墙、砌石护面等水工保护措施。
5.3.1管道穿越平原地区河、沟道时,应选取相应的护岸、护
5.3.1管道穿越平原地区河、沟道时,应选取相应的护岸、护
底水工保护措施。在河、沟床植被生长稀疏的条件下,穿越段 宜采取过水面护底的防护形式。对于河、沟床内植被茂盛的地 段,可不采取防止河、沟床下切冲刷的护底措施,
底水上保护猎施。在河、沟床植被生长稀疏的条件下,穿越段 宜采取过水面护底的防护形式。对于河、沟床内植被茂盛的地 段,可不采取防止河、沟床下切冲刷的护底措施。 5.3.2管道穿越平原区堤上渠时,除应对渠堤进行夯实恢复外 还应对渠道本身按本规范第7.5节的规定选取适宜的结构形式进 行恢复。
5.3.2管道穿越平原区堤上渠时,除应对渠堤进行夯实恢复 还应对渠道本身按本规范第7.5节的规定选取适宜的结构形式 行恢复。
5.4.1管道穿越戈壁地区沟道时,应依据管道敷设条件,选取 相应的护岸、护底水工保护措施。石料缺乏地区可采用石笼内 装卵石的结构形式。沟床护底宜采取过水面护底的防护措施 5.4.2管道穿越沟道段以及可能受汇水冲刷的地段,应将管堤 摊平于管线作业带内,并压实。
5.5.1黄王地区水工保护设计,应查明黄土分布范围、厚度及 变化规律,沿线黄土的成因类型和地层特征,管线所处的地貌 单元及地表水、地下水等情况,各种不同黄土层的物理和力学 性质、湿陷性类型和等级
变化规律,沿线黄土的成因类型和地层特征,管线所处的地貌 单元及地表水、地下水等情况,各种不同黄土层的物理和力学 性质、湿陷性类型和等级。 5.5.2应对管道中线两侧各5m范围内的黄土陷穴、洼地、漏 斗、水涮窝、发育的切沟、盲沟、潜蚀沟及发育的冲沟沟头等 微地貌进行水工保护措施治理。对管道中线两侧各5m~20m 范围内的黄土微地貌,宜采取治理措施。 5.5.3黄土陷穴、洼地、漏斗、水涮窝的处理措施,应根据深 度及大小确定、底部可采用灰土分层态填进行治理太实数
斗、水涮窝、发育的切沟、盲沟、潜蚀沟及发育的冲沟沟头等 微地貌进行水工保护措施治理。对管道中线两侧各5m~20m 范围内的黄土微地貌,宜采取治理措施
5.5.3黄土陷穴、洼地、漏斗、水涮窝的处理措施,应根据 度及大小确定,底部可采用灰土分层夯填进行治理,夯实系 不应小于0.9,自地表至地表以下1m深度范围内应进行素土 实回填处理,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85,
5.5.4黄王高陡边坡的土体改良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黄土高陡边坡士体改良方案包括素土夯实及草袋素土等
加固措施,加固体高度及边坡坡率应符合表5.5.4的规定。加固 体顶厚不小于2.5m。应采用阶梯型结构的形式,每级平台宽度 不小于2.5m,分级高度不大于10m。实施前应按本规范第5.5.3 条的规定,对周边危害加固体稳定的黄土陷穴、漏斗、盲沟、 潜蚀沟等黄士微地貌进行夯填封水处理。
NB/T 35097.2-2017标准下载表5.5.4加固体高度及边坡坡率
2对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或边坡顶部有较大汇水面 地区,应在加固体边界内、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进行地 的拦截、疏导。坡脚有集中水流冲刷时,应设置挡土墙或 等坡脚防护措施。 3素土夯实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适用于原始边坡有植被、林地、耕地,且适宜植物 生长的黄土高陡边坡的加固。 2)素土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9。 3)当地基情况良好或经过处理、边坡高度不大于30m 时,加固体边坡坡率应按表5.5.4规定的数值选用。 4草袋素土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草袋素土防护不应用于Ⅲ、IV级湿陷性黄土地区的 边坡防护。坡高不大于10m。加固体边坡坡率可按 表5.5.4规定的数值选用。 2)加固体底部应设置深度不小于0.5m的草袋素土 基础。 3)坡面外侧草袋充填适宜当地生长的草籽,不适宜植
物生长地区填充2:8灰土。 5.5.5黄土地区水工保护设计应注意排水措施的应用,应采取 拦截、分散的处理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 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并妥善处理农田水利设施与管 道水工保护工程的相互干扰。 5.5.6黄土冲沟穿越的水工保护方案除按本规范5.1.2条的规定 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穿越冲刷下切较剧烈的“V”字形冲沟,应设置防 冲墙护底。沟床比降较大时,应采用多级防冲墙护底。 2管道穿越宽浅型的“U”字形冲沟,当植被状况较差时 采取过水面护底。 3管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冲沟,应依据地形、地貌及汇水 量,设置地表排水措施。
物生长地区填充2:8灰土。 5.5.5黄土地区水工保护设计应注意排水措施的应用,应采取 拦截、分散的处理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 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并妥善处理农田水利设施与管 道水工保护工程的相互王扰
5.5.6黄土冲沟穿越的水工保护方案除按本规范5.1.2条
1管道穿越冲刷下切较剧烈的“V”学形冲沟,应设置防 冲墙护底。沟床比降较大时HJ 2055-2018标准下载,应采用多级防冲墙护底。 2管道穿越宽浅型的“U”字形冲沟,当植被状况较差时 采取过水面护底。 3管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冲沟,应依据地形、地貌及汇水 量,设置地表排水措施
5.6.1管道穿越池塘、水库库区、水网、沼泽、水源地等静水 水域时,应依据水域疏浚清淤情况、地质和水文条件等,稳 管措施按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的规定计算确定。 5.6.2管道穿越水源保护区和水体时,水工保护方案所采用的 材料不应对水域造成污染。 5.6.3管道穿越池塘、水网、沼泽等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水域时 稳管措施可结合管沟细土回填一并考虑,宜采用袋装土或混凝
材料不应对水域造成污染。 5.6.3管道穿越池塘、水网、沼泽等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水域时 稳管措施可结合管沟细土回填一并考虑,宜采用袋装土或混凝 土配重块连续稳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