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NB/T 10036-2017 煤层气生产站场安全管理规范简介:
NB/T 10036-2017《煤层气生产站场安全管理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简称NB)中的一项技术规范,它主要针对煤层气(又称煤矿瓦斯,是一种存在于煤层中的可燃气体)生产站场的安全管理活动进行规定。煤层气的开采和处理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火灾、爆炸、窒息等,因此制定这一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员安全、设备完好、环境不受破坏,以及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煤层气生产站场的总体布局、设备设施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应急预案、风险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涵盖了从设计、建设、运行到维护的各个环节,对站场的各个区域、设备、操作人员的行为、安全培训以及安全管理机制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遵循这一规范,煤层气生产站场的运营单位可以确保其活动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NB/T 10036-2017 煤层气生产站场安全管理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Safetymanagementspecificationofcoalbedmethaneproductionstation
NB/T100362017
GB 27790-2020 城镇燃气调压器9.1人员进入站场的安全要求
9.1人员进入站场的安全要求 9.2车辆进入站场的安全要求
NB/T10036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赵蕊、王跃辉、石斌、王海峰、毕树兵、王建国、张凌坤、丁楠、樊梅荣、李晓光、 李国瑞、霍洪涛、黄宗文、李小军、王自强、郝鹏程、王不业、刘世泽、杨光。
NB/T100362017
煤层气生产站场安全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生产站场运行、采集气、用电、消防、进人生产站场、应急等方面安全管理 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排采、集输、压缩、处理站场的安全管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444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AQ2012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层气站场CBMstation 具有煤层气收集、处理、增压功能的站、库、厂、场的统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煤层气站场CBMstation 具有煤层气收集、处理、增压功能的站、库、厂、场的统称。
NB/T 100362017
4.2.1管理单位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本单位岗位员工(包括劳务派遣员工及实习学生)的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 作规程,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4.2.2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参 加人员以及考核评估结果等情况。 4.2.3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培训并取得考核合格的证书。 4.2.4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后方 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接受复审。 4.2.5岗前培训: a)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b)新员工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c)转岗员工经管理单位和基层队(站、班组)两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d)离岗6个月及以上的员工应重新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2.6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3操作人员上岗条件
经岗前体检,身体健康且适应所从事岗位工作的方可上岗
应至少具备以下技能条件方可上岗操作: a)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现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本岗位安全职责。 b)掌握煤层气的物理、化学特性。 c)掌握所在岗位设备性能、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工作参数,熟练操作设备。 d)掌握所在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措施、逃生方法、自救互救方法。
应至少具备以下技能条件方可上岗操作: a)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现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本岗位安全职责。 b)掌握煤层气的物理、化学特性。 c)掌握所在岗位设备性能、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工作参数,熟练操作设备。 d)掌握所在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措施、逃生方法、自救互救方法。
4.4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管理单位应建立以下(但不限于)安全管理制度: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操作规程。 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安全检查和隐惠排查治理制度。 e)安全奖惩制度。 f)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g)应急管理制度。 h)排采、集输、压缩等安全管理制度。
4.5.1管理单位应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单位、站场、岗位应分别每月、每周、每天开展一次安全
NB/T100362017
检查。无人值守的站场可结合实际确定检查频次。 4.5.2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和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制定控制 措施、编制方案限期整改。 4.5.3安全检查应设置记录,要有检查、有整改、有责任人、有复查记录。 4.5.4新、改、扩建项目(包括租借),工艺设备变更项目,停车检维修项目等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启 动前安全检查。 4.5.5节日和重要活动前应重点对安全保卫措施、节日值班、应急准备等情况进行检查
4.6.1管理单位应建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和管理制度,根据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危害的需要DBJ61∕T 114-2016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为员工配发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护品。 4.6.2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满足GB/T11651的要求。 4.6.3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指导、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 防护用品、用具。 4.6.4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集体应急防护用品,以满足员工防护所需。对安全性能要求高、正常工作时 一般不容易损耗的护品,应按护品使用标准强制检验或报废,
5.1.1管理单位应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设备和装备应由具有资质的企业生产,并满足安 全要求。 5.1.2管理单位应制定设备操作、巡回检查、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或规程,设备技术资料和巡回检 查、运行、维护保养、检修等原始记录应存档。 5.1.3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对系统实施自动监视和检测的无 人值守的设备,要定时对设备进行监视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4设备的安全标志应齐全、清晰,设置位置合理。 5.1.5设备机械传动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栏或者防护罩,并安装可靠。 5.1.6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的防雷、防静电装置设置及要求应符合GB50183的规定。 5.1.7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应完好,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定期进行校验。 5.1.8安全阀下部安装阀门的,阀门应保持锁开状态。 5.1.9按照有关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设备锈蚀、冻裂,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5.1.10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超速等异常情况时,现场人员应紧急停机后按程序汇报,并查找故障 原因,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应严格履行审批、验收程序。 5.1.11在煤层气脱水装置前应设置分离器。含硫化氢的煤层气应脱硫、脱水。 5.1.12进人受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审批制度。作业过程中应执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指定专人 监护,按要求进行气体检测,采取适宜的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应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 5.1.13应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情况下,开展特种设备安装、使用、改造 修理、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宿机房应有“当心爆炸”“噪声防护”等安全标志
NB/T100362017
5.2.2压缩机房内通风、照明良好、保持干燥,有必要的作业空间和区域。通道应畅通,室内不堆放 杂物,门窗关闭自如、无损坏。应设置防爆应急照明系统,电气线路及开关应符合防爆要求。 5.2.3压缩机房采用封闭式厂房时,应有煤层气泄漏的报警装置、良好的机械通风设施和足够的泄 压面积。 5.2.4按站内工艺流程,至少2h巡回检查一次,记录一次参数。 5.2.5 压缩机启动及事故停车安全联锁装置完好、可靠。 5.2.6压缩机吸人管应有防止空气进入的可靠措施。 5.2.7 检修投运压缩机系统装置前,应对机泵、管道、容器等进行系统氮气置换。 5.2.8盘车、启停压缩机、维修压缩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戒标识。 5.2.9 切换流程时,检查控制显示仪表灵敏准确,严禁在无保护和无指示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5.2.10对调节阀、高(低)压泄压阀等主要阀门应按相应运行和维护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
5.3三甘醇脱水装置管理
5.3.1三甘醇再生撬装置上应有“当心高温”的安全标志。 5.3.2三甘醇脱水装置周围应设置有煤层气泄漏报警装置。 5.3.3按站内工艺流程,至少每2h巡回检查一次,记录一次参数。 5.3.4三甘醇再生撬加热炉必须保证通风合格后再点火,操作应先点火,再开气。 5.3.5 三甘醇再生撬重沸器应安装有高温切断控制器和火焰异常熄灭切断装置,以实现自动保护目的
1应建立管线巡线、检验等客种原始记录、台账、报表GB 17820-2018标准下载,要求格式统一、数据准确,并有专人负责 建立并严格执行管道巡检制度,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雨季和发生地质灾害时要加强巡 。发现管道存在泄漏、打孔盗气、违章占压、管道线路设施遭破坏或丢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 目关措施。
6.1.3巡线检查内容应至少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