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CSAS 004-2019 危化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简介:
"T/CCSAS 004-2019"是中国化学工业标准化协会(CCSAS)发布的一项关于危化品(化工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指导性标准。这个标准全称为《化工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设备完整性管理(Equipment Integrity Management, EIM)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策略,它涵盖了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和退役等整个生命周期,强调设备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T/CCSAS 004-2019标准详细规定了危化品企业在设备完整性管理中的目标、原则、过程、职责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升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符合法规要求,减少设备风险,保障企业和公众安全。
总的来说,这个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设备管理框架,帮助企业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T/CCSAS 004-2019 危化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部分内容预览:
根据设备检修、装置改扩建及其他情况,及时对设备分级进行动
根据设备检修、装置改扩建及其他情况,及时对设备分级进行动态调整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识别风险并评价其 主,对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并对已识别的设备风险及时管控,确保其在可接受的力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防呆防错技术等措施。
DBJ50∕T-327-2019 建设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标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防呆防错技术等措施。
企业应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监视与测量,风险监测应采取分层管理、 分级防控、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过程进行控制,并逐级落实,将风险管理纳人到设备管理活动和各级管理 流程中。风险监测内容包括: a)风险管理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b)是否存在残余风险; 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d)风险管理技术是否合理使用; e)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充分有效等。 企业在设备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建立风险登记制度,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监测进 行全面的登记。
企业应识别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质量管理活动,建立相应的过程质量保证程序和控制标准,以满 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企业规定等文件的要求,确保设备系统性能可靠、风险和成本得到有 效控制。
4.6.2.1设计与选型
企业应在可行性研究、基础设计、详细设计、设备选型阶段制定相应的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明确设计 单位资质和设计选型所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设备制造、安装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确保 设计文件的规范签署、设计变更管理有效执行、潜在的重大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等,
4.6.2.2购置与制过
企业应在供应商、制造商选择与考核,需求计划的编制、审批、下达、核销,采购计划编制和审批,采 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设备制造与验收等主要环节制定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设备购置与制造阶段的过程质量控制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服务能力评估、采购技术条件确认、合同 及技术协议签订、设备质量风险防控、关键设备监造、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确认、出入库检验、购置过程中 的变更等
4.6.2.3安装施工
企业应建立必要的程序和分配必要的资源,确保设备安装施工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设 计文件的要求,至少在承包商选择、技术文件审核、施工方案确认、过程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调试与试验 等环节制定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6.2.4设备投运
业应制定设备投运的过程控制计划,明确现场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 施。确保人员培训已经完成,设备风险已经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操作规程、维
案等已经编制审批并投入使用等。
企业应在设备现场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设备运行管理环节制定过程控制措施。明确设备监测与检 测方法、标准、频次和评估,设备巡检、点检、专检以及设备特级维护等工作要求。确保设备档案、操作规 程、维护规程、应急预案、维护检修记录、试运行记录完备,运行维护人员得到培训,设备符合工艺操作要 求,设备运行风险已经识别和采取防范措施,检验、检测和预防性维修,缺陷管理和变更管理等有效 开展。
企业应在日常维修、故障抢修、停工检修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核、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检维修承包 商的选择与评价等环节制定过程控制措施。 设备修理阶段应收集设备风险评估和可靠性分析结果,制定设备检修策略、计划和方案,采取预防 性维修、预测性维修、状态维修等先进维修方式,确保设备缺陷消除、材料备件适用、功能状态符合完整 性管理要求,
企业应依据设备运行监检测、风险评价、可靠性分析和投资收益情况,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并组织 实施。 设备更新改造过程质量管理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要求。其中,改造所涉及的变更应符合变更管理 要求
备购置与制造(4.6.2.2)的质量控制适用于备品配件。 业应科学合理的储备备品配件。明确储备定额的确定方法及库存管理标准,确 者备质量措施得到执行、储备清单经过审批等
4.6.8供应商、承包商
企业应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涉及的供应商、承包商进行资格和能力审查,签订合同等书面协 议,明确检查、审核和评价要求,并及时沟通评价结果。资格和能力审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供应商、承包商的人员、技术和设施能力与所承揽的业务相匹配; b 供应商、承包商遵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满足客户要求的能力: c)供应商、承包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4.7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
4.7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
企业应建立并保持设备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简称TTPM)管理程序,在设备日常专业管理的基 础上,识别、制定并实施设备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任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的持续完整性。 企业应组建设备、工艺、操作、检维修、工程、腐蚀、可靠性、承包商等多专业人员的ITPM任务选择 工作组,收集整理设备相关信息,确定不同类型设备的ITPM任务和工作频率,并制定每台设备的工作 计划。企业应组织车间、检维修及维保单位,在日常巡检、运行维护、停工检修等期间执行ITPM任务: 妥善管理延期任务,定期优化工作计划和任务频率、人员职责
4.7.2设备检验、测试
检验、测试是通过观察、测量、测试、校准、判断,检测设备缺陷的发生和评估设备部件的状态,对设 备的有关性能进行符合性评价。企业应根据ITPM管理程序,制定并实施设备的检验、测试任务,至少 包括: a 静设备专业:特种设备法定检验和定期检查、特殊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在线腐蚀监测、定点定期 测厚、RBI检验等。 b)动设备专业:试车检查、润滑油定期检验、机泵定期切换试运、机泵运行状态监测、大型机组状 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冬季防冻防凝检查等。 电气专业:电机的状态监测、电气设备预防性检修及试验、设备放电检测、防雷防静电检测等。 d)仪表专业:仪表设备预防性检维修,仪表设备红外检测,仪表系统接地检测,仪表电源系统检 测,可燃、有毒报警器定期标定、检定,分析仪表定期校验,控制仪表系统功能测试,SIL评估 定级、验证等。 e)管道:压力管道、长输管道和公用管网系统的定检验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在线腐蚀监 测、定点定期测厚、RBI检验等。 f)其他特种设备:电梯、起重设备、场(厂)内机动车辆等法定检验等
预防性维修应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避免设备过修和失修。企业应根据ITPM管理程序 制定并实施设备预防性维修任务,至少包括: a)静设备专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常压储罐、加热炉预防性维修、RBI风险策略所确定的预防 性维修等。 b) 动设备专业:大型机组、机泵设备预防性维修、设备润滑等。 c)电气专业:电气设备、电动机预防性维修等。 d)仪表专业:过程控制系统、控制阀、仪表风过滤装置预防性维修等
4.8.1缺陷识别与评价
企业应建立缺陷识别与评价标准,依据标准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识别、评估设备缺陷,按其对 设备完整性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缺陷识别主要来源于设备监造、出厂验收、入库检验、安装验收、ITPM、使用操作、风险评估 维护检修等环节。缺陷评价可采用合于使用性评价(FFS)技术
4.8.2缺陷响应与传达
企业应根据缺陷对安全、生产、经济损失的影响程度建立缺陷响应办法NB/T 42137-2017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试验导则,依据响应的紧急程度对缺 陷做出响应,包括以下内容: a)通报可能受影响的上、下游装置或其他相关方; b)制定(临时)措施,并通过审批; c)实施和跟踪(临时)措施; d)明确(临时)应急措施的终止条件。 缺陷响应情况应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检维修人员、供应商或 服务商等,
企业应根据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修复、更换、进行合于使用评价等措施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置,并对 处置结果进行确认。通过失效分析、技术改造等手段,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针对临时措施,利用停工检 修或计划外停工等机会进行彻底消除
企业应对变更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对设备变更过程进行管控,消除风险,防止产生新的缺陷。设备 变更分为一般变更、较天变更和重天变更。 以下变更应纳人设备变更管理的范围但不仅限于此: a)企业架构、相关方(如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或职责发生变更; b) 管理方针、目标或计划发生变更; c) 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或程序发生变更: 设备本身材质、结构、用途、工艺参数、运行环境的变更; e) 引入新的设备、设备系统或技术(含报废或退役); f 外部因素变更(新的法律要求和管理要求等); 供应链约束导致变更; h) 产品和服务需求、承包商或供应商变更; 1 资源需求变化(人员、工机具、场所等)
备在设计、采购、工程建设、在役运行和停工检修阶段发生变化,对安全运行可 别是否属于变更,确定变更类别和变更事项主管部门。变更申请单位(部门)对 定变更等级,并根据变更类别向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单位(部门)负责变更的风险评估工作,并根据变更的等级采取相应的评估方式: 变更申请单位(部门)应成立变更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变更的风险评估工作。组长应由评估申 请单位业务分管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担任GB∕T 31543-2015 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试验方法,成员应由评估申请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同级 安全部门主管人员组成。
般变更由变更需求单位组织风险评估,重天变更可采用专家审查的方式进 工艺与设备设施的重大变更应采用HAZOP、FMEA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重大变更的风险评估过程应核实可能涉及的内容和控制措施。
变更实施应遵循但不局限于以下要求: a)变更应严格按照变更审批确定的内容和范围实施,变更申请单位(部门)应对变更实施过程进 行监督。 b) 变更实施前,变更申请单位(部门)要对参与变更实施的人员进行技术方案、安全风险和防控措 施、应急处置措施等相关内容培训;重大变更实施前企业应公示。 C 变更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实施过程安全。高风险作业应开展JSA分析,严格执 行作业许可制度。 d 变更投人使用前,变更批准单位应组织投用前的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用, e 需要紧急变更时,变更申请单位(部门)应按照业务管理要求在风险预判可控的情况下先实施 变更,后再按变更程序办理变更审批手续,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实施变更后,在合适的周期后应对变更的结果进行评估,核实变更实施的准确性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