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21-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 021-2018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简介:
"T/CAGHP 021-2018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是一部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o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简称CAGHP)制定并发布的行业标准。这部规范主要针对的是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合理、安全的技术指导。
这部规范详细规定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内容、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规定。涵盖的内容包括泥石流的调查与评价、防治方案的选取、设计参数的确定、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环保和景观要求、以及工程的运营和维护等。
规范的目的是确保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安全、经济、有效,减少泥石流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泥石流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提高我国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我是一个,无法提供详细的文本内容。如果你需要深入研究或获取该规范的具体内容,建议你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完整版本的规范文件,或者寻求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解读。
T/CAGHP 021-2018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8.5.1.2固床工程应具有稳固沟床、减轻谷坡或谷底侵蚀、减少泥石流活动和规模的功能, 8.5.1.3调治工程应具有调顺或限制泥石流流路,并使其顺畅排泄至预定区的功能
8.5.2.1固床工程包括固床稳坡工程和护底工程。 8.5.2.2固床稳坡工程是在紧靠滑坡或沟岸不稳定段的下游修建拦砂坝,利用其拦蓄的泥沙淤埋 滑坡剪出口或保护坡脚,使沟床岸坡达到稳定。这类工程拦砂坝的设计详见8.1节。 8.5.2.3在泥石流流域内沟岸、沟床不稳定段,修建梯级谷坊稳沟护坡,控制泥石流起动物源,谷坊 净高宜取3.0m5.0m,基础埋深宜取2.0m3.0m。若沟床纵比降≥0.15,可在谷坊下游设置埋 人沟床深度2.0m~3.0m的潜槛。 8.5.2.4拦砂坝的坝高按8.1节确定。 8.5.2.5护底铺砌多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铺砌,砂浆标号不低于M10,铺砌厚度不小于0.5m,见 图2。在非重要的沟段,也可采用干砌块石,用丁砌法铺砌,厚度不小于0.5m,见图3。
图2水泥砂浆砌块石护底示意图(单位:cm
图3干砌石护底示意图(单位:cm
L10J12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构造详图T/CAGHP0212018
8.5.2.6肋槛一般采用M10号水泥砂浆砌块石或C15混凝土,在重要地段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宽 度不应小于1m,埋深应超过冲刷线,且不小于1.5m,顶面与河底齐平或高于河底0.5m以内,必要 时可埋设竖肋。竖肋槛应垂直于河流布设,间距一般为河底宽的2~3倍,见图4。
8.6.1.1坡面治理应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泥石流流体的固体物来源。 8.6.1.2坡面治理工程主要用于泥石流沟形成区的治理,包括前坡、排水、护坡工程和水平台阶工 程等。
8.6.2.1削坡工程用来修整不稳定坡面以减缓坡度,其坡比应根据岩土类型、坡高、抗剪强度等确 定。新坡面应即时修建被覆工程。 8.6.2.2排水工程的主要形式为排水沟。排水沟一般在沟谷上游形成主、支沟排水网。主沟布置 应沿沟谷两侧与沟谷走向一致,排水沟应防渗、防冲。 8.6.2.3排水沟坡降应控制在0.5%左右,不超过1%,流速控制在2m/s以内,排水沟陡缓交界处 应作消能、水跃处理。 8.6.2.4护坡工程一般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砌石沿遭冲刷的坡脚附近进行表面护砌,见 图5,护坡高度不低于设计最高泥位。背水面坡度一般与岸坡平行,迎水坡度略缓,护砌厚度在顶部 一般不小于50cm,底部不小于100cm,埋人基础深度应大于冲刷深度,且不小于100cm。 8.6.2.5年限在10年以下的临时性护坡可采用石笼护坡(见图6)。石笼应沿流向卧置,直径不小 于40cm,下部直径增至100cm,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冲刷深度,且不小于一个石笼的直径,石笼垒 置高度一般不大于500cm。 8.6.2.6水平台阶工程主要为梯田。坡面3~15°时,北方地区田面宽不小于8m,南方地区不小于 5m,田坎高0.5m~1.0m。坡面15~25时,北方地区不小于4m,南方地区不小于2m,田坎高 1.0m~2.5m,边坡比多为1.0:0.3~1.0:0.5
图5水泥砂浆砌石护坡示意图(单位:cm
图6石笼单侧护坡示意图(单位:cm)
9.1.1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精密仪器与简易监测相结合,地面监测与地下监测相结 合,专业监测与群防群测相结合的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系统,及时测定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 9.1.2监测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稳定可靠,综合评价科学快捷,所得监测数据与结果应能够为泥石 流防治工程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9.1.3工程监测按动态监测进行设计。根据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等级进行划分:安全等级为一级~四级 的项目应做相应监测,监测项目应按表6进行
表6泥石流监测项目表
9.1.5综合整理、归纳、分析各种监测数据,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准确评价 泥石流动态,对工程变形和危险做出正确预警。 9.1.6应分别编制位移、应力、降水等单因素历时曲线图,直观表达其变化趋势。根据分析需要,可 编制多因素关系图。 9.1.7泥石流工程监测设计中,根据工程阶段和安全等级,可以分为施工期监测、效果监测、专项 监测。 9.1.8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重大泥石流项目,根据需要可布置具有科研性质的专项监测措施
9.2防治工程施工期监测
9.2.1.1对施工期进行安全分析评估,及时预警,以便采用必要的预防或改进措施,避免或减少工 程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9.2.1.2掌握泥石流施工过程中防治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工程扰动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 9.2.1.3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反馈设计、指导施工。 9.2.1.4施工期监测兼顾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以及专项监测的需要。 9.2. 2监测项目应按表 6 选择
9.2.3监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控泥石流防治工程施工安全和泥石流危害为目标,同时结 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增加监测密度(见表7)
表7泥石流监测内容及精度指标表
.2.3.2泥石流防治监测应采用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办法。 9.2.3.3泥石流防治施工期监测应以地面监测为主、多方法并存为原则,内容上以便捷免维 面位移监测为主,在时间和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兼顾对深部和环境的印证监测。 9.2.3.4应根据监测内容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确定监测精度
9. 2. 4 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应根据防治工程施工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等确定。非汛期监测频率不低于每
9.2.4.2监测频率应根据防治工程施工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等确定。非汛期监测频
天1次;汛期不低于每天1次;20年一遇暴雨及以上情况,应连续监测,须专人严密巡查宏观现象。 9.2.4.3出现异常情况,宏观巡查时,发现危险征兆,区域内发生3级以上地震等情况时2022年一建机电文档、电子教材,应加大监 测频率。
9.2.5监测(站)网布设
9.2.5. 1网型选择
9.2.5.1.1“十”字形。适用于平面上窄长的治理工程支挡建筑物。可沿其主轴方向布设一排监测 点,垂直于主轴方向布设一排或多排监测点,呈“十”学形或“丰”学形展布。 9.2.5.1.2任意型。当测区地形条件复杂,难以布设上述规则网型时,应以控制治理工程支挡建筑 物总体变形为原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网型。 9.2.5.1.3立体型。除在地表布设测线、测点外,复杂的工程宜采用预埋监测设备隐蔽监测测点 形成立体网。 9.2.5.2监测剖面 9.2.5.2.1监测剖面是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布设在拦挡坝等构筑物轴线以及能反映其变形 特征的位置。 9.2.5.2.2地表位移监测剖面应纵横布设,单体构筑物不应少于1条剖面,剖面间距宜为20m50m 重要的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坝肩横剖面不应少于2条,纵剖面不少于2条。 9.2.5.2.3冲击力监测剖面,监测剖面间距宜为20m~50m,布置不应少于1条剖面线。 9.2.5.2.4 地表水动态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 9.2.5.2.5 流量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 9.2.5.2.6 监测剖面布设时,应充分考虑监测方法的适宜性。 9.2.5.2.7 对于变形较大或较重要的部位,监测剖面应适当加密。 9.2.5.2.8监测剖面应以变形监测为主体,在重点部位布置相应的监测点,构成多手段、多参数、多 层次的综合性监测面.达到互相验证,校核,补充分析的目的
重要的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坝肩横剖面不应少于2条,纵剖面不少于2条。 .2.5.2.3冲击力监测剖面,监测剖面间距宜为20m~50m,布置不应少于1条剖面线。 .2.5.2.4地表水动态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面线。 2.5.2.5 流量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 .2.5.2.6 监测剖面布设时,应充分考虑监测方法的适宜性。 .2.5.2.7 对于变形较大或较重要的部位,监测剖面应适当加密。 2.5.2.8 监测剖面应以变形监测为主体,在重点部位布置相应的监测点,构成多手段、多参数、多 县次的综合性监测剖面,达到互相验证、校核、补充、分析的目的。 .2.5.3监测点布设 .2.5.3.1重点部位同一监测点应布设多种监测方法,便于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2.5.3.21 监测点应布设在设计监测剖面上。受通视条件或其他原因限制,可单独布点。 .2.5.3.3地表位移监测点应设置以下内容: a) 拦砂坝: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水平和竖 向位移监测点宜为自供电型,监测点宜设置在坝肩项上; b) 排导槽、渡槽: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 宜考虑在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2.5.3.4降雨量监测点。宜布设在清水区及物源区范围内,不应少于1台。 2.5.3.5冲击力监测。每条剖面不应少于1个冲击力监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 m~5m,特别重要的构筑物(拦挡坝)不应少于2个冲击力监测点。 2.5.3.6地表水动态监测。地表水动态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 于1个监测点,施工期宜布置于上游清水区。 2.5.3.7流量监测。流量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于1个监测点, 宜考虑在排导槽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2.5.3.8裂缝变形监测点应布设在重要裂缝关键部位,如伸缩缝中点、两端、高差2m~5m处及
GB∕T 25641-2010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9.2.5.3监测点布设
向位移监测点宜为自供电型,监测点宜设置在坝肩项上; b) 排导槽、渡槽: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 宜考在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9.2.5.3.4降雨量监测点。宜布设在清水区及物源区范围内,不应少于1台。 9.2.5.3.5冲击力监测。每条剖面不应少于1个冲击力监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 2m~5m,特别重要的构筑物(拦挡坝)不应少于2个冲击力监测点。 9.2.5.3.6地表水动态监测。地表水动态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 于1个监测点,施工期宜布置于上游清水区。 9.2.5.3.7流量监测。流量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于1个监测点, 宜考虑在排导槽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9.2.5.3.8裂缝变形监测点应布设在重要裂缝关键部位,如伸缩缝中点、两端、高差2m~5m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