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715-2021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pdf

NB/T 10715-2021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4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13592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715-2021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pdf简介:

NB/T 10715-2021《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是中国国家标准(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NB)中的一项技术规范,它主要针对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能源,通常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包括地热能、温泉等,是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来源。

这个规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地热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它涵盖了地热资源的探测、采样、测量、数据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多个环节,要求监测工作应定期进行,包括地热流量、温度、水质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监测,以及地热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规程内容可能包括地热资源的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数据处理和解读、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写要求等,以保障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防止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地热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NB/T 10715-2021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为掌握完整地热系统、地热田或构造单元区域热储总体动态而设置的基本监测网 干网络。

监测点momtormgpomt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网中的控制点即为监测点。监测点是监测网的基本组成单元。根据监测点控制作 用的不同,可分为重点监测点、一般监测点和统测点。 3.6 重点监测点keymonitoringpoint 对区域上各构造单元的热储动态具有控制意义,且基础资料完整翔实、观测条件和监测设施完好 具备连续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监测点。 3.7 一般监测点ordinarymonitoringpoint 在重点监测点的基础上进行布设,对热储动态具有进一步控制作用,且基础资料、监测条件基本良 好、监测数据基本连续的监测点。 3.8 统测点generalmonitoringpoint 除重点监测点和一般监测点以外,为掌握特定时期地热资源动态,设置监测数据不连续、监测条件 随机变动的监测点,可作为重点监测点和一般监测点的参考和补充。 3.9 专用监测井specializedmonitoringwell 不参与开采、回灌:仅用于动态监测的地热井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网中的控制点即为监测点。监测点是监测网的基本组成单元。根据监测点控 的不同,可分为重点监测点、一般监测点和统测点。

对区域上各构造单元的热储动态具有控制意义,且基础资料完整翔实、观测条件和监测设施完 备连续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监测点。 一般监测点ordinarymonitoringpoint 在重点监测点的基础上进行布设,对热储动态具有进一步控制作用,且基础资料、监测条件基 监测数据基本连续的监测点。

专用监测井 specializedmonitoringwell 不参与开采、回灌CJJ/T 155-20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仅用于动态监测的地热井

4.1本文件涉及的地热资源动态监测适用于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不包括浅层地热能和干热岩 型地热资源。 4.2地热资源动态监测应贯穿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拟投入或已投入开采的地热田, 应建立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网,并随着地热田开发利用程度的加深,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4.3地热资源动态监测应由地热管理部门主导并推行,并建章立制,由专业监测机构和专业化队伍承 担,开发利用单位有义务给予配合与协助。 4.4地热资源动态监测应在查明地热系统,特别是储层、流体天然状态的前提下开展。 4.5重点监测点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监测方式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监测、远程数据传输,并重 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4.6地热资源动态监测项目包括水位、温度、水质、开采量和回灌量等,且应保障各监测项目数据的 连续性。 4.7监测网布设宜在涵盖全部开采井、回灌井的基础上设置一定数量的专用监测井。 4.8应做好动态监测网(点)维护,确保各项设备运行稳定。 4.9应及时做好监测数据整编和阶段性成果总结,按年度对监测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编制年度监测报告。

区域监测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控制较为完整的地热地质单元、地热系统或地热田,充分考虑地热系统的边界条件;

b)有效控制已探明的不同地热热储,重点控制开采的主力储层,兼顾其他储层; c)充分考虑区域地热流体的补径排特征,以平行和垂直地热流体补径排方向主线布设 5.1.2局部监测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c广充分考虑区域地热流体的补径排特征,以平行和垂直地热流体补径排方向主线布设 .1.2局部监测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局部监测网点的布设应与区域监测网点相结合; b)月 局部监测网布局应以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热储层为监测重点; C) 2 局部监测网应能够有效控制重点地段,并能够对局部突变有效控制; d) 局部监测网点应根据地热流体的补径排条件,围绕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设置。

2.1监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监测点选取应以资料翔实的地热井为主,要求钻孔资料详细、准确,成井工艺合理,井孔与热 储层之间具有良好沟通条件,能灵敏反映热储层动态变化: b)专用监测井应作为重点监测点。长期停用的空井眼、测管通畅或周期性提泵作业的开采井和回 灌井可布设为重点监测点; c)重点监测点应布设自动化监测设备:一般监测点宜采用自动化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统测点可以人工监测为主: d)一般监测点应在重点监测点的基础上进行布设,进一步掌握和补充监测区热储动态特征。在重 点监测网(点)的基础上加密监测线,以弥补重点监测点之间的监测空白区。 2.2监测点的布设密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a)监测点布设密度可根据勘查程度的提高,逐步增加: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应选择不少于1个 2个代表性监测点进行监测,了解地热田的天然动态规律;可行性勘查阶段,应对地热田的各 热储层分别设立2个~3个动态监测点,了解地热田各热储的动态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开采阶 段,应在已有监测点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点,应按照表1的布设密度,控制地热田不同 构造部位的动态变化:

表1 监测点布设密度表

b)对于相同类型热储,在区域监测网中,重点监测点和一般监测点的数量比例宜控制在1:3;在 局部监测网中,重点监测点和一般监测点的数量比例宜控制在1:2; 若达不到表1的布设密度要求,可按照实际监测需求布设。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建设专门的监 测点。

NB/T10715202

NB/T10715202

6.1.1重点监测点监测频率每月不少于2次;一般监测点每月不少于1次;统测点每年不少于2次。 6.1.2监测日期设置应尽可能有规律安排。每月监测3次时,应逢10测(2月为月末日);每月监测2 次时,可安排在每月5日和20日;每月监测1次时,可安排在每月相同1天;统测点应安排在最高水 位(压力)和最低水位(压力)可能出现的月份,北方地区应安排在供暖前和供暖后。 6.1.3水位(压力)监测误差不应大于千分之一。 6.1.4应尽可能自动记录水位(压力):自动化监测传感器应投放到水面以下,并确保传感器在监测周 期内不露出水面。 6.1.5测量工具需至少每季度校核一次,及时消除系统误差。温度高于50℃、水位埋深大于100m时, 校核频率应适当增大,及时消除线缆拉长和热胀冷缩带来的误差,

6.2.1温度监测应包括地热井液面温度、开采井出水温度和回灌井尾水温度。 6.2.2温度监测频率、日期设置应与水位(压力)监测同步;液面温度应与水位监测同位置;出水温 度和尾水温度监测的位置应靠近井口。 6.2.3温度监测误差不应大于0.2℃。 6.2.4应尽可能自动记录温度。

6.2.3温度监测误差不应大于0.2℃

6.3.1流量监测应包括开采量监测和回灌量监测。 6.3.2应对地热系统或地热田的全部开采井、回灌井进行流量监测。应同步记录累计流量和瞬时流量 6.3.3流量监测的位置宜靠近井口。 6.3.4瞬时流量和日累计流量监测应每天至少1次,月累计流量统计每月至少1次。 6.3.5开采量、回灌量监测必须记录每个监测年度的累计量。 6.3.6计量流量的仪器设备,应每季度至少校验1次。

6.4.1应选择地热生产井开展水质监测。监测点布设数量宜控制在重点监测点和一般监测点总数的1/2 左右。 6.4.2水质监测项目应为水质全分析DBJ50-052-2020: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pdf,监测频率每年不少于1次。 6.4.3对于多年稳定的项目,可以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特殊地区,可以适当增加必要的专项分析; 对于地热回灌尾水监测,可增加硫、铁、悬浮物、微生物等专项分析。 6.4.4水质取样点应靠近井口,采样要求应遵照GB/T11615一2010附录B执行。

6.4.1应选择地热生产井开展水质监测。监测点布设数量宜控制在重点监测点和一般监测点总数的1/2 左右。 6.4.2 2水质监测项目应为水质全分析,监测频率每年不少于1次。 6.4.3对于多年稳定的项目,可以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特殊地区,可以适当增加必要的专项分析; 对于地热回灌尾水监测,可增加硫、铁、悬浮物、微生物等专项分析。 6.4.4水质取样点应靠近井口,采样要求应遵照GB/T11615一2010附录B执行。

6.5.1温泉监测应包括泉口温度监测、流量监测和流体质量监测。 6.5.2新增温泉泉口温度和流量监测的第一个水文年应每月监测1次。流量监测可选择容积法、堰测 法或流速仪法。在掌握其动态规律后,应根据流量稳定程度按照表2设定监测频率。流体质量监测每年 不少于1次。

6.5.3温度监测和流体质量监测应靠近温泉眼中心位置,流体样品采样要求应遵照GB/T116 附录B执行。

6.6.1宜结合实际需求选取重点监测并开展全并稳态温度、压力监测,以了解重点并全并段温度、压 力动态变化规律。 6.6.2全井稳态温度、压力监测应选取周边区域无常年生活热水开采井的专用监测井,且7日以内无 人工扰动,温度、压力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6.6.3监测频率每年不少于2次,供暖季前、后各1次。

7.1.1重点监测点设置完成后,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对于损坏无法修复的监测点,应及时撤销, 并及时增补新的监测点。 7.1.2一般监测点,特别是为专门研究所设置的监测点,根据新的认识,可结合管理和研究需要,及 时调整监测点数量、监测频次或监测内容。 7.1.3监测点管理应建立现场巡视检查和数据校验检查制度。定期对监测点进行检查、维护,排除故 障或隐患。应定期对自动记录数据进行校验,对监测数据不准确的设备进行及时维修、更换。 7.1.4重点监测点至少每季进行一次监测设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7.1.5地面高程、井口变动等引起基点高度发生变化,应在监测过程中进行重测并校核,更新井的基 本信息,所有井每年进行一次统一校准。

7.2.1监测设备应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由专人定期检修维护,避免人为破坏和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发现问题或故障,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处理,无法修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7.2.2测管应定期进行防腐处理,在进行提下泵作业时,应注意测管对齐,防止测管错位,锈蚀严重 的测管段应及时更换,发生堵塞的管段应疏通后再下入。 7.2.3人工测线应在测量前校准,标签松动、字迹模糊的应重新标记。 7.2.4自动化温度、压力监测点应做好专门的井口防护装置,确保数据发射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信息 平台应定期进行系统维护,防止断电和网络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中断。

JJG 377-2019标准下载8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