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 40-2017 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

SJG 40-2017 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JG 40-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6548
免费资源

SJG 40-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JG 40-2017 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简介:

"SJG 40-2017"是深圳市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这个规程主要是针对深圳市内已经建成的居住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技术指导文件。绿色改造的目标是提升建筑的能效,改善室内环境,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友好。

该规程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改造原则:强调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要求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能源消耗、环保性能和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2. 能源效率提升:提出具体的节能措施,如改进保温隔热、更换高效照明设备、安装节能空调系统等。

3. 绿色材料选用:鼓励使用环保、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建筑智能化:推广智能建筑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节水设备等,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5. 室内环境改善:关注空气质量、采光、噪音控制等方面,提升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6. 评估与监测:建立绿色改造效果的评估和监测机制,确保改造效果达到预期。

总的来说,"SJG 40-2017"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是推动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SJG 40-2017 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何春凯张辉罗红刘福义唐振忠王启文林泽民王蕾邓鑫 刘健王立璞杨奇飞陈新宇关有俊周晶胡艳鹏张琴杨建中 戴立新冯文杜巍巍徐艳琴许金花潘攀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孟庆林赵立华吴薇李泽武冯华陈惟崧刘俊

1.0.1为了规范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的实施,保障安全、经济和实用的改造效果, 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的诊断、设计和实施。 1.0.3本规程提出的各项要求适用于既有居住建筑,即普通住宅、别墅、宿舍和公寓等。 具有部分居住功能的建筑,如酒店、度假村等进行绿色改造时可参照使用。 1.0.4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的绿色改造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 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1.0.1为了规范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的实施,保障安全、经济和实用的改造效果, 制定本规程。 .0.2本规程适用于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的诊断、设计和实施。 .0.3本规程提出的各项要求适用于既有居住建筑,即普通住宅、别墅、宿舍和公寓等。 具有部分居住功能的建筑,如酒店、度假村等进行绿色改造时可参照使用。 .0.4深圳市既有居住建筑的绿色改造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产东省及深圳 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GB/T 15565-2020 图形符号 术语有居住建筑existingresid

相对新建建筑而言,指已建成使用的居住建筑

2.0.2绿色改造greenretrofitting

在保障安全性、耐久性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措施,从而使非绿 色既有建筑达到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或使已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既有建筑在原有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绿色等级,

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source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 也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建筑废弃物buildingwaste

指既有建筑在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砖瓦、混凝土块、建筑余土以及其它废弃物。

指既有建筑在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砖瓦、混凝主块、建筑余土以及其它废弃物。

2.0.5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 资源,减少能源消耗T∕CGAS 010-2020 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 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3.0.1改造前应收集勘察报告、竣工图纸、施工验收资料、前期使用及改造情况等各项有关 资料。 3.0.2应在科学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确定绿色建筑改造等级目标,以作为改造设计的依据。 3.0.3改造前应根据改造目标对建筑物及环境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 3.0.4建筑改造、结构加固改造、围护体系改造、绿化改造、增设可再生能源设施等各方面 的改造宜进行一体化设计和施工。 3.0.5改造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材料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0.6所有改造都不应降低结构的安全性能。

3.0.1改造前应收集勘察报告、竣工图纸、施工验收资料、前期使用及改造情况等各项有关 资料。 3.0.2应在科学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确定绿色建筑改造等级目标,以作为改造设计的依据。 3.0.3改造前应根据改造目标对建筑物及环境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 3.0.4建筑改造、结构加固改造、围护体系改造、绿化改造、增设可再生能源设施等各方面 的改造宜进行一体化设计和施工。 3.0.5改造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材料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0.6所有改造都不应降低结构的安全性能。

4.1.1改造后,场地内应无危险化学品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无 超标污染物排放。 4.1.2宜采取适当措施提开老年人活动的适宜性 1改造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完善场地内无障碍交通与设 施。 2可适当增加公共空间的栏杆扶手及进行路面防滑处理。 3若增设公共活动空间,宜选址于老人经常路过并能顺利到达的地方。 4改善小区内的交通及领域划分,满足老年居住者的生理及心理安全需求。 4.1.3宜采用复层绿化方式及屋顶绿化技术。 4.1.4应检测改造小区内的环境噪声值,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 关要求时,应采取降噪措施改善小区声环境;降噪措施宜采用被动隔声方式。 4.1.5改造后场地透水地面面积比例不宜小于30% 4.1.6改造前应对小区热岛强度进行实测或模拟计算,根据实测或模拟结果采取改造措施降 低小区热岛强度

4.1.1改造后,场地内应无危险化学品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无 超标污染物排放。 4.1.2宜采取适当措施提开老年人活动的适宜性 1改造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完善场地内无障碍交通与设 施。 2可适当增加公共空间的栏杆扶手及进行路面防滑处理。 3若增设公共活动空间,宜选址于老人经常路过并能顺利到达的地方。 4改善小区内的交通及领域划分,满足老年居住者的生理及心理安全需求。 4.1.3宜采用复层绿化方式及屋顶绿化技术。 4.1.4应检测改造小区内的环境噪声值,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 关要求时,应采取降噪措施改善小区声环境;降噪措施宜采用被动隔声方式, 4.1.5改造后场地透水地面面积比例不宜小于30% 4.1.6改造前应对小区热岛强度进行实测或模拟计算,根据实测或模拟结果采取改造措施降 低小区热岛强度

4.2.1保护并尊重原有建筑的周边环境与历史文化,延续并提升原有建筑特色。改造时应注 意对有价值及保留意义的建筑和构筑物进行合理保留或改造。 4.2.2改造后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满足小区的生活配套及居民室外活动的需要,合理集中 设置,可利用原小区内架空层或其他不适宜居住的建筑空间。 4.2.3改造后的场地交通应能满足交通通行需求,车行、人行路线应根据安全、合理、顺畅 的原则进行优化配置。交通流线清晰合理,不对行人及活动空间产生干扰,不存在场地流线 素乱和交叉等现象。宜采用人车分行的原则规划交通流线。 4.2.4改造后的住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应能基本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增设的机动车停车设施 可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方式,地面停车位不应挤占行人活动空间。自行车停车场所应方

便出入,且有必要的安全防盗措施DL∕T 5560-2019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设计规程.pdf,数量不低于3辆/10户。 4.2.5改造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要求完善建筑室内的无障碍交通 与设施,且建筑室内无障碍设施应与室内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宜加 装电梯。 4.2.6改造设计宜进行室内天然采光专项分析,并采取适宜的改造措施,改造后的既有居住 建筑室内光环境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要求。 4.2.7建筑改造应控制装饰性构件的使用,装饰性构件造价不应超过总造价的2%

5.0.1围护结构改造包括外墙、屋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地面、外窗、户1和不封闭阳 台门。 5.0.2改造前应对围护结构做好节能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改造方案。改造后的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和《深圳市居住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IG15的有关规定。 5.0.3提高外墙的隔热性能应优先采用反射隔热涂料和浅色饰面等技术措施,在条件允许时 也可采用外墙绿化技术。 5.0.4屋面节能改造应对屋面工程进行检查和修复,核查改造居住建筑的屋面防水等级及防 水层使用年限,若超出合理使用年限或者防水层已破损,则应重做防水层。 5.0.5若建筑屋面隔热性能未达标,则应根据荷载条件及建筑环境条件采取以下隔热措施: 1在防水层上面做隔热层: 2屋顶面层涂刷反射隔热涂料; 3将平屋面改造成通风坡屋顶; 4屋面设置遮阳设施; 5设置种植屋面; 5.0.6外窗改造宜采用更换节能窗的方式;不具备整窗更换条件时,可采用外窗玻璃贴膜、 涂膜方式;改造后外窗的热工性能应满足节能要求,外窗的改造应同时改善隔声性能,改造 后应能满足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隔声要求。 5.0.7应改善外门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 5.0.8外窗改造,条件允许时应增加通风换气装置

6.0.1在改造前应对原结构进行包括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整体检测鉴定,鉴定的方法和内容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的规定。 6.0.2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工作应基于建筑物改造后的预期使用年限,其依据应为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的后续使用年限分类规定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 准》GB50292的使用荷载折减规定,并参考《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 有关指导原则。 6.0.3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应引入性能化设计的理念,结合增设电梯、加层等改造需求,通过 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及提升整体抗震性能的灵活技术措施,实现在少入户、少搬迁、较 少加固部位的原则下提升结构抗震性能。 6.0.4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应结合加建扩建、围护结构改造、屋顶绿化及太阳能设备安装等内 容。 6.0.5结构加固宜采用粘贴钢材、粘贴碳纤维、增设预制构件、增设钢结构构件等技术,减 少现场混凝土浇捣等湿作业。 6.0.6结构改造或加固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应采用预拌混凝土。需采用砂浆时应采用预拌 砂浆。 6.0.7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新增竖向承重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宜低于C50。受力钢筋级别不宜低于HRB400,新增的混凝土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级别 不应低于HRB400。加固用钢板及型钢宜采用Q345及以上的高强钢材。 6.0.8新增结构部分宜采用钢结构等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并宜采用轻质围护结构。设计时应 考虑新增结构与原结构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新增结构、新增围护结构、原结构、原围护结 构之间的连接构造,并注意莲接部位的防水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