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对船过驳(STS)作业计划编制指南(液化气体船).pdf

船对船过驳(STS)作业计划编制指南(液化气体船).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6038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船对船过驳(STS)作业计划编制指南(液化气体船).pdf简介:

"船对船过驳(STS,Ship-to-Ship Transfer)作业计划编制指南(针对液化气体船)"是一个详细的文件,它主要针对液化气体船舶在进行STS操作时,提供了一份系统的操作规划和管理指南。这份指南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作业背景与目的:解释STS操作在液化气体船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该操作可能面临的挑战。

2. 法规与标准:列出适用的国际和地方关于液化气体船操作、安全、环保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3. 作业流程:详细描述STS操作的整个过程,包括货物装载、卸载、船舶间的通讯和协调、安全检查等步骤。

4. 安全措施:提供关于如何确保操作期间人员安全、防止泄漏或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等重要安全措施。

5. 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因素,如天气条件、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等,并提出预防措施。

6. 计划编制与审查:指导如何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以及计划的审查和批准流程。

7. 培训与沟通:强调船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以及有效的沟通策略。

由于这是一个PDF文件,内容可能根据具体的编写机构和国家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这份指南旨在确保液化气体船的STS作业安全、有序和高效进行。

船对船过驳(STS)作业计划编制指南(液化气体船).pdf部分内容预览:

大多数过驳服务提供商都有一个标准的能适用于特定过驳场所的系泊计划 角保系泊系统在整个过驳作业过程中充许船舶的相对运动和干变化,以避免 对缆绳施加过大张力是非常重要的,且系缆不能太长而导致两船间出现过度的 相对运动。同一方向的系缆应采用相同材质。 应议定好在系泊时递缆和解缆时放缆的顺序。如果过驳服务提供商使用快 速释放系泊钩,则应对其作用和用法进行讨论以确保正确理解。 图7所示为近海过驳作业的典型且经验证的系泊计划。在任何时候应有备用缆 可用以备有必要时或在缆绳发生故障时,附加缆绳的首选范围是在首尾缆处 图8是典型过驳系泊布置的示例

图7过驳系泊示例(含应急解缆布置) (注:图中红色缆来自卸货船,黑色缆来自接收船)

缆绳只能通过经船级社批准的 闭式缆孔。 标准尺寸系泊缆桩和闭式缆孔 尽可能靠近管汇的前端和后 端,同时不妨碍安全操作软管 作业。 应备有额外的缆绳,以便在必 要时或缆绳断裂时进行补充系 泊。

图8液货船的典型船对船系泊布置图

通常由操纵船上出缆,但当时的气象条件或气象预报需要时,应两船同时 出缆以增加系泊缆绳的数量。为避免集中负载,不应采用许多根缆绳穿过司 个导缆器或系于同一个带缆桩的方式橡胶坝工程技术规范,应使用所有可用的导缆器和带缆桩。

在作业期间,为将两船间干差保持到最小,应考虑对高干船舶打压载 和低干船舶排压载。系泊缆绳方向斜度越大,其承受横向载荷的有效性越差 因此在制定系泊计划时,应考虑整个作业期间的预计最大干差,确保每条缆 绳的垂向角度尽可能小。最大和最小干航高度、管汇中心线至航边的高度见图 9(注意图中需标识高度值)

图9最大和最小干航高度

两船均应备好足够强度的引缆,并在相关带缆桩上安装好索器。如可能 时撇缆和引缆应使用可浮材料制成。每船应至少提供4根引缆以备立即使用 如果需要时,可由接收船通过抛绳器发送撇缆以接起引缆,引缆建议使用 8股结构的40mm聚丙烯(丙纶)编织绳。 可采用非烟火缆绳投掷设备建立第一次连接。 5.7.2缆绳张力

应避免系泊缆绳张力过大或不均匀,当其受力超过SWL(安全工作负荷) 时会显著降低系泊缆的大气國值,在整个过驳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缆绳受力不 超过SWL,以确保相对干变化不会引起系泊缆张力过大。 5.7.3缆绳导向角 如果多根缆的导向角相似并且有效分担载荷时,能减少每根首缆和尾缆上 的峰值载荷。 5.7.4天气阅值 当卸货船处于或接近满载排水量时,系泊缆能适应较高的作业天气条件。 船长和总负责人应知道:在过驳作业过程中卸货船被卸载时,作业天气条件可 能会发生较大变化。 5.7.5长周期波和涌 在受长周期波浪影响的水域,应谨慎进行过驳作业。随着波浪周期或遭遇 周期增加,任何特定有义波高下的系泊缆载荷都会大大增加。 5.7.6遭遇波浪的方向 过驳作业期间应避免横向遭遇波浪。应特别注意,过驳作业于开锚地遭 遇强流时,船舶可能与风浪方向有较大夹角, 航行过驳作业时,控制系缆负荷的最佳波浪遭遇方向一般为船左,且 货船处于上风侧。但仍取决于两船的相对大小和排水量。例如两艘大小相似 船舶进行过驳作业期间,当接收船的排水量超过卸货船时,系缆负荷的最佳波 浪遭遇方向可能变成船右,且接收船处于上风侧。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可 随风改变航向的海上水域是有利的。 5.7.7系泊时的其它注意事项 ·管汇通道上不充许有系泊缆。系泊缆应尽可能成对布置和系至航内带缆 桩上。 ·轻缆绳能大大减轻倒缆的重量而使其易于操作且不会降低破断强度。 ·应在所有系泊缆桩上使用套索销技术(见本计划7.2.1),它能快速而安 全地释放缆绳,在紧急解缆时,如果需要将套索销移到下一个系缆桩上,这会 降低解缆速度

6.货物过驳 一般要求 过驳前预备会(最好在卸货船上)已举行,会议应由两船上的人员代表组 成(至少包含两船负责货物的船员)。两艘船舶的船长可在开始连接软管前决 定召开预备会,如果双方船长同意,可在过驳前预备会的期间连接软管,预备 会文件中应包含有过驳程序的关键因素并涵盖所有需商定的问题。 货物装卸和压载顺序 谨慎地制定装/卸货顺序的各个阶段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拟定的顺序应确保 船上货物处于晃荡危险区的时间严格控制在最短。 在过驳前预备会上应讨论卸载顺序的各个阶段,届时两船应证实船舶满足 上述要求且中间步骤的稳性和强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船对船过驳前预备会应最终确定货物过驳速率和应急计划的相互兼容问题 随后两船应同时进行船上时钟的时间检查和同步,并予以记录。 整个货物过驳期间,卸货船和接收船均应在管汇区安排一位负责人,观察 软管和检查是否泄漏。另外,整个货物过驳期间,应将一位配有手持式对讲机 的负责人派驻在卸货船的货泵站或附近,或者卸货船的货物集控室,以采取必 要行动。 6.1过驳前程序 当两船系妥后,在货物过驳开始之前,各船上负责货物操作的人员之间应 建立良好的通信联系,并且过驳前检查内容应圆满完成。 在过驳作业开始之前,各船负责人应确认的内容见表13,

6.1.1货物操作责任 货物过驳作业应按照接收船的要求进行,应明确每艘船舶的货物操作负责 人,将其信息连同其他监督货物过驳的人员姓名一起标识在表格中,并张贴于 两船驾驶室和货物集控室, 只有在两船船长和总负责人口头或书面形式同意后,才能开始过驳作业。

6.1.1货物操作责任

只有在两船船长和总负责人口头或书面形式同意后,才能开始过驳作业。

电气隔离 应在过驳管线连接/断开和货物过驳作业期间,确保参与作业的船舶之间保 持电气隔离,以减少由于船体间电势差而产生高能量火花的风险。 在使用克令吊时,无其是在操作导电软管时,应注意无线电射频感应的可 能性。钢质甲板支撑件、起重机架、起重钢丝、卸扣和软管可能形成开式感应 回路,并可能导致软管端部与钢质甲板或其他船舶结构之间产生电弧。在软管 噪作和货物过驳期间,应关闭主中高频(MF/HF)无线电发射器,并将天线接 地。作为最低要求,每条货物过驳管线上应有绝缘法兰形式的电气隔离装置。 绝缘法兰应安装在与紧急释放联轴器相连的货物输送软管的端部,以确保在紧

急释放后,卸货船(STBL)和软管之间电位相等。在连接和断开软管时应使用 跨接导线,所有软管均应导电。 单根货管的某一端已使用了绝缘法兰时,应避免单根货管上同时存在两种 绝缘措施。

附加喷淋系统是参照现有船壳保护系统设计、位于主甲板和管汇区之间的 淋系统,其适用性应在过驳船舶兼容性研究阶段予以确认。便携式喷淋系统 可以通过消防水龙带和国际通岸接头与现有消防总管相连接。 在主甲板上,位于管汇区域下方应放置一套附加水槽(临时或固定式)。 该系统应能提供足够水流量,并通过调节连接于供水管的消防栓确定流量 应目测确定水幕始终覆盖着凸形甲板斜板,且集液盘下方水槽已装满水。在开 始货物过驳前应对上述事项进行确认,并在过驳过程中进行例行检查,

图10货物过驳期间对船体保护

货物蒸气软管接妥后,应注意确保连接长度范围内的任何位置都没有 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流动受阻:

应注意避免由某船货物蒸气总管或冷凝器携带出来的液体在货物蒸气软管 中形成积聚。 6.3暂停货物过驳 两条船舶均应预备过驳作业的紧急切断和必要时离泊。如出现表14中所列 情况时,应暂停过驳作业。

6.4货物过驳期间安全

货物过驳作业是标准的装卸货作业,但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蒸发气控制; ·在管汇冷却之前、期间和之后DB34∕T 2418-2015 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均应检查管汇法兰上的扭矩; ·装卸货顺序(控制晃荡危险区); ·最大液位; ·临近满舱时的平舱速率,

6.4.2紧急释放装置(联轴器)和软管脱开系统的测试

十式紧急释放装置(ERC)仅在热态条件下进行测试,测试应按照ERC操 作和试验的详细程序进行。试验前应拆除驱动销,在热态条件下进行试验即可 在ERC冻结时重新插入驱动销可能会很困难。应测试软管气动制动离合器系统 是否正常工作。试验完成后,应将系统恢复原位并确认其完好可运行

DB11∕T 388.4-2015 城市景观照明技术规范 第4部分:节能要求6.5.1货舱压力平衡

6.5.3提高和降低过驳速率

实际过驳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卸货船上LNG货物状况及接收船上的货 舱温度。 提高过驳速率取决于接收船的货舱压力。在过驳前预备会上,卸货船应提 交提升速率时刻表,且与会人员应讨论提高过驳速率所需的时间。正常操作是 主货泵启动期间应保持液体流量为800m3/h左右的较低速度。货泵启动期间应 进行仔细检查以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从第一个货泵启动到达到最大过驳速 率的时间约为1小时。 在过驳前预备会上,应讨论所需的降低过驳速率和时间间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