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559.4-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pdf

GB/T 39559.4-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227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9559.4-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pdf简介:

GB/T 39559.4-2020《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是一部中国国家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和路基设施的运营监测技术要求。该标准涵盖了轨道几何尺寸的检测、轨道结构的稳定性评估、路基状态的监控、轨道的磨损和变形、以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轨道和路基可能造成影响的监测方法和规程。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识别和报告、定期维护和预防性保养的建议,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确保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运行。此标准对于轨道交通设施的运营维护、故障预防和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轨道交通行业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

GB/T 39559.4-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559.1一2020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509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CII/T202城市练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

GB/T39559.1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轨道track 路基、桥梁、隧道等线下结构物以上的线路部分,由钢轨及配件、轨枕及扣件、道床(有碓或无碓)、道 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等组成。 [TB10082—2017,术语2.0.1] 3.2 路基earthworks 经开挖和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结构的土工结构物。 TB10001一2016,术语2.1.1

4.1轨道和路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表,对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下 一步工作建议,专项检查应形成检查报告。 4.2轨道和路基运营监测应建立测量基准网,定期进行复测。 4.3轨道和路基状态评价应提出养护维修建议。 4.4开通初期运营后,运营单位应及时建立轨道和路基技术档案,建设单位应向运营单位移交轨道和 路基相关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验收等资料。 4.5轨道和路基运营检查与监测资料应及时归人技术档案,宜建立轨道和路基全寿命周期数据库,记 录轨道和路基的全寿命周期信息,开展轨道和路基的劣化规律分析、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一步工作建议,专项检查应形成检查报告。 4.2轨道和路基运营监测应建立测量基准网,定期进行复测。 4.3轨道和路基状态评价应提出养护维修建议。 4.4开通初期运营后,运营单位应及时建立轨道和路基技术档案,建设单位应向运营单位移交轨道和 路基相关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验收等资料。 4.5轨道和路基运营检查与监测资料应及时归人技术档案,宜建立轨道和路基全寿命周期数据库,记 录轨道和路基的全寿命周期信息,开展轨道和路基的劣化规律分析、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5.1.1.1日常检查应及时发现轨道设备早期缺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 5.1.1.2日常检查宜采用人工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T/CAEPI 16-2018标准下载,并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填写检查 记录表(参见附录A中表A.1)。 5.1.1.3日常检查频率不应低于每周一次,对已发现的线路病害地段和薄弱处所,应适当加密,重点 检查。

5.1.1.4日常检查内容见表1

表1轨道日常检查内容

5.1.2.1定期检查应按要求的周期对轨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全面掌握轨道设备状态及其变化 情况。 5.1.2.2定期检查应采用设备检测、目测观察,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写检查 记录表(参见附录A)。 5.1.2.3定期检查内容见表 2 ,

表2轨道定期检查内容

GB/T39559.4—2020表2(续)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工具检查频率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磨耗值超过磨耗检查尺、磨耗测量仪、钢轨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容许值的2/3或者磨耗速率过快轨头轮廓仪等的地段应提高检查频率基尺、塞尺、波磨检测车、钢轨波浪磨耗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钢轨钢轨平直度测量仪等钢轨接头的轨缝,地上正线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其他线不应低于每钢轨接头的轨缝与错牙轨缝尺、钢直尺半年一次;钢轨接头的错牙,正线、车场线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扣件、鱼尾板等联结零件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联结零件缺损情况折返道岔不应低于每两周一次,道岔各部位几何尺寸轨距尺、支距尺、直尺等道岔其他道岔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道岔各部件伤损或病害情况探伤仪结合手工检查同本表中“钢轨探伤”项的频率全面检查轨枕伤损、失效情况轨枕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轨枕空吊情况全面检查道床变形、裂纹、脏污、翻浆冒泥等情况浮置板道床面高程沉降测量,道床不应低于每年一次出现异常时检查隔振器及剪力铰失效情况道床排水情况经纬仪、准直仪、方尺等地上线不应低于每半年一次:长轨条爬行量地下线不应低于每年一次无缝线路钢轨伸缩调节器的静态几何尺寸轨距尺、轨检仪等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钢轨伸缩调节器伸缩量线路标志全面检查线路标志变形、损坏、不应低于每年一次缺失情况以及字迹清晰情况铺面缺损、松动情况护轨联结部件及轮缘槽宽度道口不应低于每年一次道口标志缺失情况道口防护设施状态全面检查挡车器状态,包括螺栓不应低于挡车器失效、断开情况;挡车器开焊、每两年一次锈蚀情况以及润滑状态5.1.3专项检查5.1.3.1以下情形的轨道,应进行专项检查:4

a)出现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的病害; b 特殊气候条件或温度变化较快; C 线路保护区范围内工程施工期间; d) 超过设计年限,需延长使用的。 1.3.2 专项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表(参见表A.1、表A.2、表A.6及表A.9),专项检查内容见表3

b)特殊气候条件或温度变化较快; c)线路保护区范围内工程施工期间; d)超过设计年限,需延长使用的

5.1.3.2专项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表(参见表A.1、表A.2、表A.6及表A.9),专项检查内容见表3

表3轨道专项检查内容

5.2.1运营期间宜对轨道变形、轨温等进行监测。 5.2.2对轨道进行监测的监测点布设符合下列要求

5.2.1运营期间宜对轨道变形、轨温等进行监测。

a 监测点应布置在能反映轨道及周边环境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关键部位,并能满足监测 要求; b)1 监测点布设的位置及数量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类型和特征、轨道结构型式、监测要求等因素综合 确定; C 在地质不良地段、沉降较大地段、有砾道床与无碓道床过渡段等线路薄弱环节宜适当增设监 测点; d 监测点的安装、更换、维护不应影响轨道的正常受力和使用; e) 监测点应设置清晰标识且具备有效的保护措施。 2.3 监测仪器与方法及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911的要求。 2.4 对轨道变形进行的监测符合下列要求: 地质活动断裂带、不均匀沉降过大地段等特殊地段宜进行轨道的竖向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 监测; b) 对于轨道变形监测点与所在桥梁、隧道或路基等下部结构变形监测点不一致的线路或地段,宜 在桥梁、隧道或路基的结构变形监测断面处同一里程位置增设监测点或将监测点位置调整 致; C) 保护区内工程施工期间宜对轨道变形进行监测,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监测频率等应符合 CJJ/T202的有关要求; d)宜采用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对轨道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2.5对轨温的监测符合下列要求: a)轨温监测占应结合线路情况控典型断面进行布设:

5.2.5对轨温的监测符合下列要求

a)轨温监测点应结合线路情况按典型断面进

段等特殊地段宜进行轨温监测; c)宜采用自动轨温监测装置等仪器进行轨温监测。 5.2.6轨道变形和轨温监测应对原始监测数据和异常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并编制监测报告。监测报告 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监测目的与依据; b) 轨道基本信息; C 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方案的执行情况、变更情况,现场异常处理情况,典型工作照片,工作量 等); 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项目、监测方法); 监测数据分析成果(监测项目中的分类监测数据、图表和汇总结果、成果分析预测等); 监测结论和建议

5.3.1静态状态评价

5.3.1.1基于轨道目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与监测数据和信息,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静态状态评 价,包括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5.3.1.2应依据线路公里标,轨道(不含道岔)以单线公里作为评价单元,道岔以每组道岔作为评价单 元,对轨道进行静态状态评价。 5.3.1.3单线公里轨道(不含道岔)和每组道岔的静态状态评价可以每类设备为对象进行分项评价,分 别见附录B中表B.1和表B.2。 5.3.1.4静态状态评价应分别对单线公里轨道(不含道岔)和每组道岔的整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分别 见附录C中表C.1和表C.2。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轨道设备大修及更新改造计划的主要依据。 5.3.1.5单线公里轨道(不含道岔)和每组道岔的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三级,满分100分,扣分后分值85 分~100分为1类(优良),60分~85分(不含85分)为2类(合格),不足60分为3类(失格)。 53.16轨道静杰几何尺寸容连偏差管理值风表4

表4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3m;采用轨距尺检查时,三角坑基长与检测点间距保持一致。 注1: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 注2: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注3: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5.3.1.7曲线正失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5

表5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管理值

主1:曲线正矢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 注2:mx指线路允许速度。以下同此。

浙G4 预应力混凝土平板5.3.1.8钢轨轻伤和重伤的判定见附录

5.3.1.8钢轨轻伤和重伤的判定见附 >表D.3 5.3.1.9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6

5.3.1.8钢轨轻伤和重伤的判定见附录 ~表 D.3 5.3.1.9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6

表6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尖轨尖处轨距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士1mm。 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3m,采用轨距尺时按规定位置检查,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 三角。 注1: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注2: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注3:轨距偏差不含构造轨距加宽值

尖轨尖处轨距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士1mm 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3m,采用轨距尺时按规定位置检查,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 三角坑。 注1: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注2: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注3:轨距偏差不含构造轨距加宽值,

泰州别墅装修图10混凝土枕(包括混凝土岔枕、短轨枕)出现以下情) 明显折断; ) 纵向通裂: 1)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mm):

GB/T39559.4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