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123-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第10-11部分)

TBT3123-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第10-11部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BT3123-200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50.8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3034
免费资源

TBT3123-200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T3123-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第10-11部分)简介:

"TB/T 3123-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是中国铁道部发布的铁路技术规范,它详细规定了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在铁路行车事故中,如列车脱轨、碰撞等紧急情况下,用于人员疏散、列车定位、受损设备救援、线路恢复等工作所需的专用设备和技术。

第10-11部分可能是指具体的技术细节或者操作指南,比如可能包含救援设备的分类(如起重机、切割机、破拆工具、通信设备等)、救援操作流程、设备的性能指标、安全规定、维护保养方法等内容。由于具体章节内容未给出,无法提供详细的解读,建议查阅完整标准以获取准确信息。

TBT3123-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第10-11部分)部分内容预览:

注1:本表数据是根据4×2编织绳与12×1编织绳制造的吊索在垂直受拉工况下得出的,安全系数为5。 注2:4×2编织绳与12×1编织绳的线密度和破断力指标近似,但后者的绳径较小。 注3:带环眼纤维绳吊索的线密度是指单根吊索未浸渍树脂前、不含护套和端配件的每米质量,在承力点处测量。 注4:环形纤维绳吊索的线密度是吊索单边未浸渍树脂前、不含护套和端配件的每米质量,在承力点处测量。 注5:近似直径是承力点处截面的直径。

4.1.7 环眼索扣插接和环形纤维绳对接要求如下: 软环眼的大小应与相应的结合件相匹配,且内角不大于30°见图3(b); b) 硬环眼的内周长应与CB/T33中的纤维索套环尺寸相匹配; C 插接段长度不应少于9个捻距,插接方向应与绳索的捻向相反; d 对接段长度不应少于13个捻距,即左右两侧各不少于6个捻距,中间1个捻距; e 插接或对接段的绳股末端应留有一定余量且长度相等,余量为绳直径的1~5倍。外观应平 整、绳股收紧,不应有绳股松紧不匀、迭纱或松散等缺陷

6.4.2纤维圆形吊带

6. 4. 2. 2纤维绳承载芯

2.2.1承载芯宜使用三股或十二股纤维绳制造。 2.2.2承载芯应有一束或几束母材相同的纤维绳缠绕而成NB/T 42019-2013标准下载,绳的首尾端对接形成无极绳圈 的缠绕方式应相同,以确保承载均匀。见图6。 2. 2.3对接段应符合 6.4. 1.7e)的规定。

护套应由与承载芯材料相同的纤维编织而成。下料切割时,应保证两端编织丝不松散。若采用熔 融法切割,应确保不影响护套强度

6. 4. 2. 4缝

6.4.3.1端配件的规格、型号和质量等级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3.2纤维吊索与端配件相接触的区域不能有损伤且应能承受施加的载荷。 6.4.3.3端配件与环眼连接部位的直径不应小于纤维吊索的近似直径。 6.4.3.4选用端配件应与纤维吊索的工作载荷相匹配。多肢纤维吊索上端配件的安全工作载荷不应 小于纤维吊索的安全工作载荷;下端配件的安全工作载荷不应小于所属分肢的安全工作载荷。 6.4.3.5端配件不允许采用铸造方法制造。 6.4.3.6端配件的钢材在涂装前应进行表面除锈处理,其质量应达到GB/T8923一1988中的Sa2级 或St2级。 6.4.3.7采用喷塑处理的端配件,涂装厚度75μm~105μm。 6.5吊 索 6.5.1 外 观 6.5.1.1 吊索不允许有割口、扭结或断丝。 6.5.1.2 插接和对接部位的纤维绳端应困扎或带扎整齐、美观。 6.5.1.3 绞织纤维绳的捻距应均匀一致,不松散。 6.5.1.4 树脂处理应符合6.4.1.5的规定。 6.5.2性 6.5.2.1 纤维绳吊索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6.5.2.2 圆形吊装带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6.5.2.1纤维绳吊索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6.5.2.1纤维绳吊索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6.5.2.2圆形吊装带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6.5.2.3吊索的载荷试验,应按附录B进行。

目测外观符合6.5.1的规定。

测量方法按GB/T8834进行。线密度的计算,由被测试样经过温度、湿度调节处理后的质量及处 于预加张力下的长度而获得。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1%

7.4成对纤维吊索的长度误差

测量方法按G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之间测量(见图1、图2),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 1%

测量方法按G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之间测量(见图1、图2),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 %

表4圆形吊带性能指标

当圆形吊带有效工作长度小于表中最小有效工作长度时,其最小破断力由供需双方商定。 主1:本表数据是吊索在垂直受拉工况下得出的,安全系数为5。 注2:线密度是吊索的单边未浸渍树脂前、不含护套和端配件的每米质量,在承力点处测量 注3:近似直径是承力点处吊索截面的直径。

测量方法按C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处测量(见图1、图2),预加张力按最 7.7破断力和载荷试验

测量方法按G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处测量(见图1、图2),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1 破断力和载荷试验 1破断力试验或载荷试验应考虑方式系数。

7.7破断力和载荷试验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5

8.2.1每批产品需经厂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明方可出厂 8.2.2检验项目见表5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5,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试制的新产品; b) 设计、工艺或使用材料的改变,影响到产品性能; C) 出厂试验和以前所进行的型式检验结果发生不能允许的偏差; d) 停产超过两年,恢复生产时; e)经常性生产的产品每三年进行一次。

8.4. 1抽样要求如下

出厂检验的抽样数量应由供需双方

b)经相同工序制造的同一材料、同一类型、相同规格产品为一批; 型式检验的抽样数量不少于3件,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3.4.2判定原则如下: a)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部分第6章要求,判定此批产品合格; b 试样的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部分第6章要求,判定此批产品合格,当其他项目合格,最小 破断力不合格且不小于额定载荷的90%,则应另外抽取3件同种类型的吊索试样进行试验 如果有一件或更多件达不到5倍额定载荷,则判定此批产品不合格; 在检验结果中,若除最小破断力以外的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本部分第6章要求 时,应在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判定此批产品不合格。

9.1吊索上应有以下机

a)垂直提升时的极限工作载荷; b) 吊索材料; C 有效工作长度L,单位为米(m); d) 制造商名称、商标或其他明确的标识 e) 执行的标准代号。

9.2应在耐用的标签上(直接固定在吊索上)清晰永久地标示出8.2.2中规定的信息。标签字体的

度不应小于1.5mm。应将标签的一部分缝制在纤维吊索护套内,该部分也应当标识9.1中 以备参考。

吊索的包装单元应有以下证书: a)合格证明书; b)使用、维护说明书(说明书应含有吊索的使用信息,参见附录A); c)装箱单; d)外购部件合格证书。

11.1吊索应盘绕整齐、扎紧,可有适当材料的外包装。运输包装应符合GB/T191和GB/T13384的 规定。

A. 1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的性能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高性能纤维吊索的使用信息

A.1.1具有弹性模量高、密度小、耐摩擦,具有抗冲性、吸收性和抗静电等性能。 A1.2抗紫外线辐射性非常好,几乎不受阳光直射或紫外线辐射的影响,户外放置一年其强度仍保 持90%以上JT∕T 520-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并有良好的绝缘性。 A.1.3对酸碱的抗力超过其他有机纤维

一般为白色)。 A.3.2每次使用前,由专职检验员目测确认吊索是否存在缺陷或潜在危害。 A.3.3每次使用中,注意吊索是否有防护措施,如护套、护角对高性能吊索的防护。 A.3.4每次使用后,检查以下项目: a) 磨损。如果纤维吊索产生初期磨损,其磨损表面会起毛。应特别注意在吊索索扣和环眼部分 出现的磨损造成绳丝断裂;或受尖锐边角切割造成的绳丝断裂。 b 热损伤。由摩擦生热产生的损伤。它会在吊索某处或某段产生局部熔化,应特别注意吊索索 扣、环眼部分及与吊点相接触的部位。 c) 延伸。吊索的永久伸长可以估算。在一定载荷下吊索的永久伸长不应超过其有效工作长度 的10%。 d) 截面缩小。吊索公称直径的永久缩小可以估算。在一定载荷下吊索直径的永久缩小不应超 过其公称直径的10%。应特别注意吊索索扣、环眼部分及与吊点相接触部位的直径变化。 e) 护套的表面横向或纵向割口。 f)端配件损伤或变形。 应保留一份此类检测的记录。 损坏的高性能品索不应再使用。请勿自行维修

A.4正确选择和使用吊索

A.4.1选择和确定吊索时,应根据方式系数和提升物品的性质,选择所需的额定载荷。 选择的吊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使用长度。使用一肢以上的吊索提升物品时,每肢吊索的规格都应 完全相同。 端配件和提升装置应当与吊索相匹配。

A.4.4吊索应以安全的方式连接到物品上。并保证吊索与物品连接的地方伸平和不扭曲,以便吊索

A.4.4吊索应以安全的方式连接到物品上。并保证吊索与物品连接的地方伸平和不扭曲,以便吊案

为了防止吊索上的标签受到损伤,应使其远离物品、吊钩和扼圈。 A.4.5多肢吊索的额定载荷值是基于组合多肢吊索在对称承载的情况下得出的。即提升载荷时各 素肢按设计对称分布,相对应的索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 A.4.6应防止吊索被物品或提升装置的锐边割破、摩擦及磨损。 A.4.7物品在吊索上的固定应保证提升时不会倾倒或掉落。吊点应在物品重心的正上方,并确保物 品平衡、稳定。如果物品的重心不在吊点之下《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吊索可能会在吊点上移动,使护套早期磨损。 使用吊篮式连接时,提升时吊索会沿吊点滚动,应成对使用吊索并建议使用隔离装置,使索肢尽可 能竖直,确保物品在索肢间均匀分布。 使用拒圈式连接时,应确保自然形成120°角,避免产生摩擦热。不应强行安装一根帛索或试图用 根吊索拉紧。固定物品的正确方法是使用双匝圈,如图A.1所示。双匝圈捆扎更为安全,有助 于防止物品从吊索上滑落。

图A.1双匝扳圈连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