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709-2022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技术规程.pdf

DB36/T 1709-2022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13676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T 1709-2022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DB36/T 1709-2022《公路隧道环境检测技术规程》是一部技术标准,它主要针对公路隧道的环境检测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该规程的出台,是为了保障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和旅客的舒适度,对隧道内的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噪声、照明、温湿度、CO2浓度、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进行科学、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该规程涵盖了隧道环境检测的范围、方法、频率、数据处理和报告要求等方面,强调了环境检测的重要性,包括对潜在的环境问题如火灾风险、通风不足、空气质量差等的早期预警。它也规定了环境检测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以及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

遵循此规程,可以确保公路隧道的运营环境持续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对保障公众出行安全,提升公路隧道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B36/T 1709-2022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173电声学声校准器 GB/T26944.4隧道环境检测设备第4部分:风速风向检测器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19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T206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JJG211亮度计 JJG245光照度计检定规程 JT/T82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G/T3374公路瓦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 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文件。 GB/T15173电声学声校准器 GB/T26944.4隧道环境检测设备第4部分:风速风向检测器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19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T206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JJG211亮度计 JJG245光照度计检定规程 JT/T82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G/T3374公路瓦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36/T1709 2022

4.1.1公路隧道环境检测包括以下内容: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硫、瓦斯、硫化氢等气体浓度,照度,亮度,风速,噪声DB34/T 4230.12-2022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12部分:化学纤维制造业.pdf,烟尘浓度,粉尘浓度;公路隧道环 容包括瓦斯气体浓度。

4.2.1隧道环境检测应由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单位实施。 4.2.2检测人员应持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隧道专业助理检测工程师或检测工程师证,现场检测人 员不应少于2人。

4.3.1隧道环境检测前应由检测单位提交隧道环境专项检测方案并经监理或管理单位审批。 4.3.2隧道环境专项检测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 厂工程概况:

b 检测目的、检测内容、检测依据; C 拟投入检测人员、仪器设备及检测进度计划; d) 检测方法及工作程序; 环保及安全防护措施。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宜按图1进行。

检测报告及记录表格格式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DB36/T 1709—2022

路隧道环境检测工作流科

检测类型包括准入检测、监护检测及事故检测: a) 1 准入检测:适用于人员进入隧道前,对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检测,为准入隧道提 供依据; b) 1 监护检测:适用于对隧道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连续或定期检测,以保障准入者的安 全; C) 1 事故检测:适用于隧道发生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检测,为处理事故、抢救人员和保障抢修 提供有毒有害气体的信息

DB36/T1709 202

检测前,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隧道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浓度范围及其释 放源。气体浓度应按照测氧一测爆一测毒的顺序检测,对于毒性较高的可燃气体应首先测毒,具体参考 如下:氧气→瓦斯→硫化氢→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5.1.3监护检测要求

监护检测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包括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 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施工作业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 b) 1 采样应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C) 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物质浓度随施工或车流量发生变化的隧道,应将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 度最高的时间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间段,

5.1.4仪器操作要求

每次检测的通气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应大于仪器恢复时间

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

根据隧道下列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a)同一断面内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m; b) 2 两车道隧道设上、中、下1组3个检测点,上下两点分别距隧道顶部和底部不超过1m,三车 道及以上隧道每车道增设1个检测点; C) 2 设置检测点应考虑有毒有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的气体,应分别在隧道底部或顶 部每车道增设不少于1个检测点; d) )检测点宜避免设置在隧道的开口通风处,应深入隧道开口通风处1m以上,以避免外部气流和 内部对流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e) )在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源或空间的死角、拐角部位应增设不少于1个检测点; f) 1. 在建阶段隧道瓦斯浓度检测时,检测地点应包括: 1)掌子面、仰拱及二次衬砌等作业面,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 2) 拱顶、脚手架顶、台车顶、塌腔区、断面变化、联络通道及预留洞室等风流不易到达、 瓦斯易发生积聚处; 3) 过煤层、断层破碎带、裂隙带及瓦斯异常涌出点; 4)局部通风机、电机、变压器、电气开关附近、电缆接头等隧道内可能产生火源的地点; 5)施工期间有瓦斯涌出地段,每50m~100m设置1处,其他地段视具体情况确定; 6) 1 每个隧道断面宜采用六点法检测,每个测点处的瓦斯浓度应连续检测3次,计算平均值 取各测点平均值的最大值作为该断面的瓦斯浓度。测点布置相关示例见附录C。

DB36/T 1709—2022

运营阶段测点布置: , 除瓦斯浓度检测外,运营阶段隧道气体浓度测点设置应符合5.3.1中的相关规定; 人 运营阶段瓦斯浓度检测与监测时,在瓦斯地层地段宜按100m间距设置检测与监测断面,在两 端洞口附近、人字坡隧道变坡点处、紧急停车带、横通道等区域应设置瓦斯检测与监测断面, 瓦斯检测点位置应位于隧道断面中部拱顶下25cm处,测点布置相关示例见附录C。

设备标定步骤: a) 打开直读式气体检测仪待其稳定后,将高纯氮气(浓度99.999%)接入仪器进气口,进行零点 标定; b) 将待测气体标准气(不确定度小于1%)接入仪器进气口,进行终点标定; c)零点与终点标定重复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备标定工作结束

准入检测步骤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a 瓦斯浓度人工检测频率可依据表1选取。

表1瓦斯浓度检测频率表

5.5检测数据处理与评定

5.5.1检测数据处理

DB36/T1709 2022

式中: PC-STEL一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 C一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有毒有害气体质量(mg) F一采样流量(m/min); t—15(min)。

气体浓度标准应依据表2及表3选取

表2气体浓度评定标准

DB36/T1709 202

表2气体浓度评定标准(续)

气体浓度评定标准(续

在建阶段隧道应检测各施

DB36/T1709 2022

a)运营阶段隧道应检测入口段、过渡段、申间段及出口段路面平均亮度,申间段路面总亮度均 匀度及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 b) )运营阶段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出口段长度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将运营阶段隧道 总长度减去入口段、过渡段及出口段长度后,即得到中间段长度,其中设计速度下30s行车 距离段为中间第一照明段,剩余为中间第二照明段; C) 1. 对测试结果准确度要求不高时,运营阶段隧道路面平均亮度可通过路面平均照度与换算系数 计算得到,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的换算系数宜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得到。无实测条件时,黑色 沥青路面可按15lx/(cd·m")取值,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按10lx/(cd·m)取值; d) 1运营阶段隧道入口段和出口段路面亮度应在夜间检测

6.2.1照度检测仪不应低于JJG245中一级照度

6.2.2亮度成像测量法检测仪不应低于JIG211中一级亮度计精度要求

T/CECS574-2019标准下载6.2.2亮度成像测量法检测仪不应低于JIG211中一级亮度计精度要求

a 宜在距隧道掌子面20m范围内选取测试区域,其余施工作业地段测区长度宜为10m~20m; b) 采用中心布点法,对各测区划分网格并进行编号,网格纵向长度1m~2m、横向宽度为1m, 测 点布置相关示例见附录C; 隧道台车作业时,每层平台纵向前、中、后位置应各增设3个测点

a) 应在同一照明段内选择检测区域,检测区域不应包括可能受到相邻照明段影响的区域; b) 11 检测区域纵向的起点和终点宜选择同侧基本照明灯具所在位置对应的隧道横断面,纵向范围 距离宜为100m; c)纵向范围距离不足100m时,应选择被检测照明段内不包括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灯具的照明区域 作为纵向检测区域; d) )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及出口段路面平均亮度检测; 1)两车道隧道各待测区域内,纵向应按间距不大于3m的原则等间距设置测点;横向应每车 道内设置不少于3个测点,其中中间测点应位于车道的中心线上,两侧测点应分别位于 距车道两侧边界线1/6车道宽处,两车道测点布置相关示例见附录C; 2)对于三车道及以上隧道,每增加一个车道,横向增设不少于3个测点。 e) 2 中间段路面亮度总均匀度检测时,亮度计的观测点应在被检测道路内,纵向位置距检测区域 第一排测量点60m,横向位置距观测方向右侧路缘1/4路面宽度; f) )中间段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检测时,亮度计的观测点应在被检测道路内,纵向位置距检 测区域第一排测量点60m,横向位置应位于路面中心线上

DB36/T 1709—2022

开启照度仪开关铝模板全过程施工工艺详解,130页PDF下载.pdf,待显示值相对稳定后,测取各网格照度E;,并计算检测区域内平均照度E。

a)清扫路面亮度检测区域并保持干燥,现场进行检测时,应确保灯具发光处于稳定状态; b)沿隧道内车辆行驶方向检测,在待测区内亮度检测仪高度距路面1.5m,读取各测点路面亮度 检测值L并记录; c)双向通行隧道,当灯具采用单侧布设方式时,应对两个观测方向分别检测。 6.5检测数据处理与评定

6.5.1检测数据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