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434.3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500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简介:

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工程前期准备:首先,会对工程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基条件,包括土壤类型、承载力等,以确定基础设计。同时,需要对济青高速公路进行评估,确保施工期间不影响其正常运行。

2. 设计:设计阶段会创建桥梁的详细图纸,包括桥墩、桥台、基础的结构设计,可能还会包括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 基础施工:这通常包括打桩、钻孔灌注桩或者沉井等方法,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例如,如果是软土地基,可能会选择沉管灌注桩,如果是硬岩地基,可能会选择钻孔桩。

4. 墩台施工:墩台是桥梁的主要支撑结构,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可能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步骤。

5. 下部结构施工:包括桥墩、桥台的主体结构建设,可能涉及到预应力筋的张拉和混凝土的养护。

6. 防护措施:考虑到济青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施工期间需要设置围挡、限速、交通疏导等措施,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

7. 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有严格的质检和安全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就是一般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大致简介,具体方案可能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法规要求进行调整。

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下部结构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⑥安置混凝土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

(2)综合接地钢筋设置

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布满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按照1.0m*1.0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点要求以“L”型焊接,外围钢筋亦按“L” 形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网格的外缘距基础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L”形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4mm,焊缝长度单边焊不小于100mm,双边焊不小于55mm,“L”形筋及接地钢筋网直径均为16mm.此时应注意桥墩中有两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水平接地钢筋网以“L”型焊接,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桥墩中的接地钢筋可利用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3.4.1.5模板施工

(1)模板采用在专业模板生产厂家定做的大块钢模板《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38:2004》,有足够的刚度。

(2)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

(3)模板拼缝夹塞采用双面胶,确保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如有缝隙、孔洞,必须要堵严。

(4)严格控制两模板在同一平面内,模板节段间的错台,确保模板的平整度满足要求。

(5)模板加固采用拉筋对拉加固,四周用钢管方木支撑。

(6)模板应在钢筋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安装。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复核其平面位置、几何尺寸、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7)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3.4.1.6混凝土施工

根据环境类别、作用等级,明挖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40。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使用罐车运输至现场,根据运输距离,配足罐车,保证浇筑连续性。

(1)考虑到明挖基础的结构特点,其混凝土浇筑分三次进行浇筑,第一次浇筑基础下部部分,第二次浇筑基础的中间部分,第三次浇筑基础的上部部分。

(2)混凝土间施工接缝,周边应设置不小于16mm钢筋,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间距不应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

(3)混凝土采用溜槽或泵送浇筑,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棒机械振捣。为保证明挖基础整体性,在下层基础浇筑前应对已浇筑层面混凝土进行严格凿毛,要求凿除表面浮浆,并凿至混凝土外缘边线内2~3cm,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用清水冲洗干净。

(4)基础混凝土采用分区分层方法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业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mm~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混凝土的浇筑应该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中间交接班时,上班人员应将已入模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方可离开,以防漏振。

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现场制做试块,根据浇筑的混凝土方量进行留置同条件试件和标养试件,标养试块编号后送标养室养生。

3.4.1.7模板拆除

混凝土拆模时需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 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3. 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面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不得拆模。

4. 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应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5.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6. 拆模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毕,待混凝土初凝后,顶部用一层土工布覆盖,并洒水保湿,再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水分快速蒸发。洒水时,注意洒水量,严禁在基础基坑中积水,使基坑浸泡,以免对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高温时期,混凝土养护要提高洒水频率,安排专人洒水,保湿养护期28天。

3.4.1.9基坑回填

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回填前应排净积水,清除淤泥、软层,回填时不应破坏基础混凝土。

明挖基础基坑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基础顶,剩余部分回填原状土至原地面刷坡线,基坑回填必须保证基础覆土不小于20cm,并进行夯实,严禁基础外漏。

回填后应略高于基坑顶缘底面,防止基坑积水。

3.4.2挖井基础施工

3.4.2.1施工工艺

3.4.2.2测量放线

基坑开挖前,精确测定基础轮廓线,测出原地面高程,放出开挖边界并用白灰撒线,并在纵横方向设置保护桩。根据图纸设计,基坑开挖轮廓以满足基础外部轮廓尺寸为原则。

3.4.2.3基坑开挖、护壁

基坑开挖前井口四周设置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安放机具与材料,使其不增加井壁侧压力,影响施工。

第一种情况:覆土厚度小于1.2m

根据设计地质资料:一般地表覆土1m左右,下面多为σ0=500Kpa玄武岩,强度高,自稳性好。

(1)开挖前沿基础外轮廓放点撒灰线,采用机械竖直开挖。为防止坑壁坍塌,在坑内搭设满堂支架顶住护壁模板并安放护壁钢筋、浇筑C25护壁混凝土。

(3)待护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上层土直接用挖掘机挖出。下层岩体采用破碎锤、爆破方法开挖,用长臂挖掘机出渣施工,开挖路线沿线路横向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分阶分步进行,弃土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

(4)爆破开挖注意事项

钻孔机具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每循环开挖进尺为1.0m,钻眼深度为1.2m,周边眼炮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其它炮眼的堵塞长度不小于1/2炮孔深。掏槽眼眼底间距离不小于20cm,炮眼的眼底必须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开挖至离设计标高20~30cm时,停止开挖, 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验槽,验槽通过后,人工挖除剩余土石。

第二种情况:覆土深度大于1.2m。

(1)土质基础挖井应采用分节开挖,每节高度控制在1.0m,挖一节支护一节。遇不良土质、滑动面及流砂时,缩短每循环的开挖深度,增加护壁配筋率,情况严重时采用钢套筒法处理。

(2)护壁参数同第一种情况。

(3)如遇开挖至硬岩,整体稳定性好的地层时,不必进行护壁作业。

(4)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开挖,开挖后修整基坑侧壁,保证不超挖、不欠挖,不进行护壁模板支护。

(5)当覆土较深时,护壁混凝土不能抵抗侧向土压力,为防止坑壁坍塌,则须放坡开挖,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同明挖基础施工。

 3.4.2.4基底处理

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清理松散岩石、土屑、碎石块等,露出新鲜岩面,表面清洗干净。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和高程要满足设计要求。

当地下水丰富时,需找到出水口采取堵漏措施,堵漏措施采用浇筑混凝土法,若是坑壁流水,首先采用棉纱封堵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护

壁,并提高护壁标号等级,达到封堵结果。若是坑底涌水较多,对水眼进行开挖,进行混凝土换填封堵。浇筑基础混凝土前须保证坑内无明显积水现象,否则应人工清除。

3.4.2.5钢筋加工及安装

3.4.2.5.1挖井基础钢筋

挖井基础在顶部设置一层钢筋网片,采用HRB335 φ16mm螺纹钢筋,净保护层不小于7cm,钢筋间距按10cm均布。

3.4.2.5.2墩身钢筋预埋

按图纸要求,墩身钢筋伸入挖井基础长度不小于3m。施工过程中搭设钢管支架对墩身钢筋进行架立。钢管搭设时支撑于基底位置,基础范围立柱钢管穿PVC管隔离,便于浇筑完毕后钢管抽拔。墩身钢筋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预埋安装。

3.4.2.5.3综合接地钢筋设置(同明挖基础)

3.4.2.6混凝土施工

挖井基础混凝土采用就地满灌、一次浇筑,采用溜槽法浇筑,机械振捣。振捣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橡胶管长度应满足施工要求,较基础高度应长1m左右,数量不少于4台,溜槽设置不少于2个。

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有搭设溜槽、指挥罐车就位、放料、布料(移动溜槽位置)、振捣、收面、压光等工作。

3.4.2.7混凝土养护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28d。混凝土浇筑完毕,立即用土工布或彩条布遮阳,待混凝土初凝后,顶部用一层土工布覆盖,再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水分快速蒸发。保湿养护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4.2.8基础覆土

基坑回填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基础顶,同时必须保证基础覆土不小于0.2m,并进行夯实,严禁基础外漏。

DG/TJ08-2354-2021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标准.pdf3.4.3.1钻机选型及准备

本桥下伏基岩为砂岩、玄武岩,桩基主要设计为柱桩,采用冲击钻机进行桩基施工。

清理场地,清除杂物、换填软土并平整夯实。搞好现场“三通一平”,根据桩基础平面尺寸、钻机作业及移位要求、泥浆池循环系统设置、混凝土浇筑等综合考虑规划现场布置。

3.4.3.2施工放样

桩位的测量放样工作使用全站仪,定位桩中心,并采用十字交叉将位置引出,用钢尺采用相对距离法复核,桩顶标高通过护筒顶标高来控制。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记录清楚,标注准确,签字完整,未经复核资料严禁使用。放样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3.4.3.3施工平台与护筒埋设

钻机就位前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平整场地,使钻机底座置于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钻机倾斜。

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制作成型的护筒应满足钻孔方式对护筒刚度和强度要求。护筒厚度应根据护筒制作材料、孔位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设计桩径、护筒埋深和埋设方法等条件综合选用《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6部分:磁条——高矫顽力 GB/T 15120.6-2012》,钢护筒厚度宜采用8~12mm,护筒长度不小于2m。

①护筒内径比桩径大400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