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首件制施工方案

钻孔桩首件制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38.1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690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钻孔桩首件制施工方案简介:

钻孔桩首件制施工方案是一种针对大规模基础工程如桥梁、隧道、大型建筑物等的施工管理方法,它强调在大规模施工开始前,通过完成第一根或第一批钻孔桩的施工,来验证施工工艺、设备性能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后续大规模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标准桩:首先,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钻孔桩进行施工,这个桩可能是位置、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

2. 施工准备:对设备进行调试,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3. 首件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记录详细数据。

4. 质量检查:施工完成后,进行严格的自检和第三方检测,包括桩身垂直度、直径、承载力等关键指标。

5. 验收与评估:如果首件桩的施工和检测结果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就确认施工工艺有效,可以进行大规模施工;否则,需要调整施工方案或设备,直到首件桩验收合格。

首件制施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大规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钻孔桩首件制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3)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4)严格控制孔内砼进入钢筋笼时的灌注速度,避免钢筋笼上浮的隐患,当砼上升到钢筋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当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部2m以上时,可以适当加快灌注速度。拔管要结合砼的浇注时间,不得超过砼的初凝时间。

5)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该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6)水下混凝土灌注完毕,对混凝土的拌和、运输、灌注等所用设备进行清点和清洗,并妥善保管备用。

7)导管下端距桩底控制为30~40cm;在一切工作就绪广州冠迪花园并联别墅施工图,经量测孔底沉淀层超标时,采用射水(射风)管冲射3~5min。

8)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实际桩顶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m~1.0m。

9)严禁导管漏水或导管底口进水(即封不住底)而造成断桩事故,保证施工质量。

10)当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待桩上部混凝土开始初凝,解除对钢筋笼固定措施,保证钢筋笼随着混凝土的收缩而收缩,避免粘结力的损失。

对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排出的泥浆,根据现场情况引入到适当地点进行处理,以防止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

等桩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25%时,立即拆除护筒并将桩基设计标高以上混泥土凿除。凿除桩头混凝土采用人工凿除,不采用爆破或其它影响桩身质量的方法进行。

七、常见钻孔事故的预防及通病治理

在松散粉砂土、淤泥层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

如孔口坍塌,可回填重新埋设护筒再钻,或下钢护筒到未坍塌处以下至少1米。

在钻孔过程中假如遇到泥浆迅速流失,无法将其泥浆补充以前位置,可能地下有溶洞出现。发生此类情况应停止钻孔,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如回填大块片石、加长护筒或下全护筒等。

分护筒式漏浆和护筒接缝处漏浆两种情况

原因:护筒埋设太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水头过高等等。

补救办法: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快速转动,回填土掺卵、片石反复冲击增加护壁;护筒本身漏浆则可用棉絮堵塞。

地层中央夹有塑性土壤(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或钻头磨损严重未及时焊补,钻出小于设计桩径的孔,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扩大,或回填砂粘土,待密实后重钻。

5、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易出现的事故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造成堵管的原因主要有:

1)混凝土质量差,离析堵管;混凝土坍落度小,浇筑时间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

2)导管变形引起管内混凝土堵塞。

3)导管接口密封性不好,导致改变管内外的压力差,致使混凝土灌注困难。

4)混凝土级配不合格,粗骨料过多,导致骨料卡管。

5)灌注过程速度过快,致使导管内部形成高压气囊。

处理措施:堵管后,在允许的范围内,将导管提升或者抖动导管,但导管的下口与原位置的高差不得过大,防止失去流动性的混凝土堵塞导管口。也可用大料斗进行灌注,以增加管内混凝土灌注时的冲击力。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以保证灌注过程的顺利和成桩的质量。

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外部的混凝土初凝,而使混凝土和导管凝结成为一个整体,致使导管上下无法抖动和提升叫做“抱管”。 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混凝土出场时间与灌注时间的间隔较长导致混凝土初凝,都会导致抱管的发生。

灌注过程的操作不当,使导管的螺丝口挂住钢筋笼,无法提升导管,会导致卡管。

处理措施:当导管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应停止灌注,根据设计的桩长和已灌注的高度,采用冲击钻清除已灌部分,待回复原位,再次进行灌注;或者对桩进行以后的补接。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灌注封底料的坍落度不易过小;短时间的间隔时,应间歇性的抖动导管,确保导管混凝土不粘结为一体。

1)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①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或提升导管失误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

②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在提升时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③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砼和易性不好,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

④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

⑤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

2)处理措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的断桩,应停止灌注,分析其原因,确定采用接桩或冲击钻冲桩重新灌注的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钢筋骨架会被混凝土顶托而上升,故钢筋笼必须加固牢固,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必须控制导管的埋深和混凝土的灌注速度,防止钢筋笼上浮,假如在浇筑过程中,钢筋笼有上浮现象,需采取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当遇到钢筋笼上浮,应当立即停止灌注。对悬吊筋进行补焊,必要时,增加钢管以作支撑。当钢筋笼上浮小于1倍桩径时,对钢筋笼进行加固后可继续进行灌注。钢筋笼上浮后,导管内停止注入混凝土,采用上下抖动导管的方式使孔内已灌混凝土密实,借助孔内混凝土下沉时和钢筋笼之间的摩擦力使钢筋笼自然下沉。

(5)桩身砼质量控制措施

因为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松散、离析、缩颈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因此,必须着重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包括选好原材料、做好配合比、改进工机具、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等方面。

1)完成钻孔到混凝土浇灌过程的作业时间要紧凑,不宜过长;混凝土的浆体和易性满足要求。

2)导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 左右的距离,首灌混凝土灌注后,应将导管缓慢下降100~200mm ,使灌注初期导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尽可能加大,以保证底层的混凝土质量。

3)在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施工进度和时间,经常地略微提升导管,以使混凝土均匀注入。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6m之间且 ,每间隔15~20min ,要对混凝土面和导管沉入深度进行一次测量和校核。

为了保证桩头砼质量,桩基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及时与监理单位联系进行检测。对所有钻孔桩逐桩采用无破损超声波检测法并按要求进行钻芯取样及静载检测,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价。

按照合同文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达到一次100%合格,竣工验收达到优良标准,争创部优。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组织安全生产,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汽车行车重大责任事故、杜绝等级火灾和爆炸事故、杜绝机械设备重大事故,并尽量减少轻伤事故。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后附质量保证体系图)

2、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均设质量管理员,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3、做好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以及专检工作,施工前对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4、施工中为加强过程控制,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三检制”进行检验,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当施工班组每道工序完成并自检合格后,由现场质检员负责对每道工序的复检工作,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方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各主要技术工种工人,施工管理层的工区长、班组长、质检员、材料员均应实行严格岗位培训,主要岗位持证上岗。

6、建立内部工程监理制度,按规范要求配置专职质检工程师,并在具体施工中设置旁站员,形成上下相连的质量体系。

1、对已测放的桩位,派专人定期复核并做检查记录。

2、确定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对所有原材在使用前按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并向监理部门报批,同意后方投入使用。

3、严格控制钢筋的加工质量,钢筋加工前应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加工,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

4、加强技术管理及学习,学习相关的施工工艺,推行新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5、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

6、钢筋笼主筋采用手工电弧焊连接,主要焊接方式为搭接焊或帮条焊,焊缝长度要求为:单面搭接焊≥10d,双面搭接焊≥5d,单面帮条焊≥10d,双面帮条焊≥5d。

7、箍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35d。

8、在场地施行电弧焊时,均应采用双面焊接,不方便双面焊接时,方可采用单面焊接,焊缝搭接长度≥10d,各种接头方式、使用范围及要求见下表。电弧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要求。

9、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

10、钢筋绑扎接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内的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180度弯钩,带肋钢筋应作成彼此相对的90度弯钩。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由两钩端部切线算起)应符合下表要求。

(2)受压区光圆钢筋的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

11、混凝土拌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对砂石大宗地材采取招标选择,对特材实行盲检制。

(2)慎重选用外加剂:外加剂掺量须经试验论证确定;在出厂和使用过程中,对外加剂质量及其稳定性按相关标准严格检验;运输和储存严格按相关标准规定执行。

(3)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按设计控制砼配合比,强化动态控制GBT25033-2010 再生沥青混凝土.pdf,计量准确,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十一、安全保证体系、安全应急预案及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副组长:顾维庆 王尚林 李传恒 储兵

成员:张磊 孙启志 王如奎 张婷婷 张涛 梁功勤 郑兆领

项目部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主管组成,工作小组根据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识别以下危险源:

1、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1)临时配电线路按规范架设,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TCAS 431-2020标准下载,禁止使用素胶软线,成束架空及沿地敷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