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公路连续钢构施工方案

跨公路连续钢构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25.8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428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跨公路连续钢构施工方案简介:

跨公路连续钢构施工方案,通常指的是在公路上方进行大规模的钢结构桥梁或者高架桥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详细施工计划。这种施工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前期规划:在项目开始前,会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考虑地质、气候、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桥梁的结构形式、长度、跨度等参数,以及施工路径和方法。

2. 设计与预制:根据桥梁的设计图纸,进行钢结构的预制工作,包括主梁、次梁、桥面板等关键部分。这通常在工厂完成,确保精度和质量。

3. 运输与吊装:预制好的钢结构部件需要通过大型运输车辆运到施工现场,然后使用起重机进行吊装。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计算和专业的吊装技术,以保证桥梁组件的准确放置。

4. 现场拼装:在公路两侧或下方设置临时支撑,将预制的钢结构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装。这通常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精确对接技术。

5. 桥梁连接与调试:完成拼装后,进行桥面的铺设和与公路的连接,同时进行强度测试、稳定性检查和抗震性能测试,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

6. 安全防护与交通疏导: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设立围挡和交通疏导措施,以确保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7. 验收与交付:施工完成后,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此方案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进行设计和实施,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结构的安全性。

跨公路连续钢构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上班第一拌是整个操作工艺的基础,其注意要点如下表所示:

搅拌工上班第一拌的操作要点

混凝土拌和质量与拌和时间有关。搅拌时间与塌落度和搅拌机型有关DB33T 2383-2021 公路工程强力搅拌就地固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其时间计算是从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后起计,至开始下料时止。其最短搅拌时间不小于2.5分钟。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的加料顺序是:先加细骨料、水泥、掺合物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加所需水量搅拌到砂浆均匀,投入粗骨料继续搅拌到均匀为止。上述每一搅拌阶段的时间不得低于30秒,总搅拌时间不低于2.5分钟,也不宜超过3分钟。

②施工运输便道平整通畅,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雨季道路通畅。

④混凝土垂直运输布料用两台混凝土泵车。

①混凝土浇注前,对模板、钢筋和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检查,有问题的及时调整。

②入模前全面检查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合格后方可入模浇注。

③泵车的出料口接6米软管,保证浇注时自由落高不大于2米。

④浇注时按事先制定的方案进行,包括浇注的起点、浇注的方向、浇注的厚度,浇注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原来的浇注方案。

⑤混凝土宜从跨中向两端浇注。

⑥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不小于1.5m,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使混凝土入模均匀,避免大量集中入模。派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负责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的振动器,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其他预埋件,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将所有部位均振捣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面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水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浇注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方式一次浇注成型,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要求,留足够数量的试件做同条件养护。

指定专人填写施工记录,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坍落度、拌合时间、质量、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进度和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顶板表面进行二次收浆抹面,及时养护,防止裂纹。

砼内部主要采用Φ50mm插入式振捣棒,8台振捣棒同时施工,每4台负责一侧。对于锚端钢筋比较密的地方采用Φ30m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除了不漏振过振外,还需注意避开波纹管,防止振破波纹管。初凝后人工再进行压浆收光至少两次;凝固后即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3.7.2 混凝土养护及温控措施

3.7.2.1 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2个小时后进行多次压实抹平,消除收缩裂纹,12小时内用土工布覆盖其外露面,并及时采取喷雾洒水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使砼经常保持湿润。箱梁养护不少于28天。

(2)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对砼洒水养护,而应覆盖薄膜或草袋保温。

(3)新灌筑砼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上来往行人,堆放机具和支立模架前后辅助支腿。

(4)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砼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砼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15℃。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砼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砼的暴露时间,及时对砼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砼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砼表面,直至砼终凝为止。

(5)当梁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即达到设计强度的90%,)、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15℃时,方可拆除外模。拆模后,应迅速采用塑料布或帆布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

(6)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随着温度的变化,梁面混凝土收浆后必须及时覆盖保湿养护,并做好测温记录,加强养护工作。

(7)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表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当环境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砼表面应喷涂养护剂,才如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混凝土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他质量要求应与拌和用水一致。

自然养护时: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水潮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下表的规定。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见下表

注:大体积砼的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d(截面厚度大于300mm的构件为大体积砼,梁及墩身、承台均为大体积砼。)

砼浇注完成后,在12小时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砼浇水养护的时间应符合规定;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与拌和用水相同,水温应与环境气温基本相同;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采取喷雾洒水保温养护,防止砼表面开裂。

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前且龄期达7d前,新浇混凝土不得与流动水接触。对盐渍土等氯盐环境中新浇注混凝土,应保证混凝土在养护期内并在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以前不受氯盐侵蚀。

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注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砼的养护为自然养护。砼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砼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砼的暴露时间,及时对砼的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棚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砼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砼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砼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砼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必须搭接完善,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砼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

在任意养护期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与砼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3.7.2.2温控措施

(1)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温度进行监控,定时测量混凝土芯部温度、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整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大于15 度。

(2)冬季骨料采用覆盖保温,必要时拌合水加热,保证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在梁体跨中、梁端及梁体表面布设温度计,随时观察梁体内外温差和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初凝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梁体的外露部分,并洒水养护,以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度。箱梁箱室内加风扇吹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在箱室内增设空调进行内外温度差调节。

3.7.2.3 雨季施工措施

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方向挖好排水沟,以确保施工场地和一切临时设施的安全。

雨季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疏浚,确保现场排水通畅。

临时道路起拱,两侧做好排水沟,以防陷车和翻车事故发生。对易受冲刷部分,铺石块、焦碴、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设涵管排泄,以保证路基稳固。

雨期中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立即抢修。

(3)临时设施的设备防护

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整修加固完毕,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

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配电盘、闸箱、电焊机、水泵),设有可靠的防滑措施。

雨季前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湿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正常施工。

怕雨、怕潮、怕裂、怕倒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放入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或用篷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

临时及砌筑工程中的独立墙加设临时支撑保护。

电、气焊采取措施防触电、防引爆。

起重机严禁在未经夯实的虚土及低洼处作业,雨后吊装时先试吊,确保稳妥后,再正式吊装。

雨季施工期间准备必要排水和防雨设施,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拌和机械进库入棚。必须连续不间断施工的工程用蓬布遮盖。雨停后及时排除场地积水。

3.8 桥上排水系统及其它设计

为保证桥面排水通畅,桥梁顶面防撞墙内侧设置1.8%等反人字型排水坡,在防撞墙内侧桥面板沿纵向间距4m设置外径为160mm的PVC泄水管。为使电缆槽内积水通过挡碴墙流到设于挡碴墙内侧等排水孔,防撞墙外侧电缆槽内的保护层不设置流水坡。

根据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要求,本设计在桥梁梁端预埋接地钢筋,通过纵向钢筋将两端接地钢筋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人行道栏杆、遮板、防护墙等附属设施均应预留连接钢筋与接地钢筋相连,并在桥面板及梁底预埋接地端子,综合接地构造图详见沪杭客运专线施图(通桥)相关图纸。

本设计为工地现浇连续钢构梁全厂区域保洁及现场维护项目招标文件,在梁与刚壁墩相接处采用倒角过渡。

为保证梁部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在设防烈度为七度或八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1g)地震区的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施。当需要更换支座或顶梁作业时,可拆除防落梁连接螺栓,在规定位置进行顶梁。

3.9 施工过程中的检验与检测

3.9.1 施工前的检验

(1)施工前对混凝土用的预应力材料、钢筋、水泥、骨料、矿物掺合物、外加剂、水等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核查,要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2)施工前对混凝土用的预应力材料、钢筋、水泥、骨料、矿物掺合物、外加剂、水等的产品主要材料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3)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复检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核查配合比试拌过程以及相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能结果。检验结果应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4)对施工用的试验进行标定和检校,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精度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5)支座除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性能类型、型号、规格及数量外DB51/T 2430-20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规范.pdf,还应对其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