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通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61.6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221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通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通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它是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下是其简介:

1. 内容: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包括项目概述、设计依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图审阅与工程量清单、施工预算等内容。

2. 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施工活动,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它明确了工程的施工步骤、施工方法、机械设备配置、人员组织、施工流程等,以及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和风险。

3. 重要性:通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它既是施工的蓝图,也是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 制定过程:通常由项目负责人或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报告、施工规范等进行编制,需要考虑施工条件、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气候环境等因素。

5. 更新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施工组织设计可能需要进行适时的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

通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量分布情况及投标人具有的优势和按照业主要求,遵照科学、合理的原则,选择本合同的施工方案。(各施工方案工艺图附后)

根据规范及合同文件要求,技术人员进场后立即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测量放线工作,定出公路中线,对水准进行复核,进行施工图复测,报业主、监理工程师批复开工,进入各分项工程施工。

路基压实全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碾压方法是: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压,当天回填当天压实,以防松土遇雨淋湿,碾压速度宜控制在3~6km/h,前后两次碾压轮迹须重迭15~20cm,对于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每层碾压完成后,均有压实度试验报告,当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

结合我司多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拟采用路拌法施工,其施工要点如下:

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当水泥稳定土用做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做老路面的加强层时,要准备老路面;当水泥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

(2)对于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检查,对于柔性底基层还应进行弯沉值检验。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措施,使之达到现行规范规定的标准。

(3)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4)底基层或老路面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

(5)新完成的底基层或土基,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6)应按现行规范规定逐个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

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1利用老路面或土基上部材料。

(1)必须首先清除干净老路面上或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3)用犁、松土机或装有强固齿的平地机或推土机将老路面或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的深度,土块应粉碎到符合要求。

(4)应经常用犁将土向路中心翻松,使预定处治层的边部成一个垂直面,防止处治宽度超过规定。

(5)用专用机械粉碎粘性土。在无专用机械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旋转耕作机、圆盘耙粉碎塑性指数不大的土。

2利用料场的土(包括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1)采集土前,应先将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2)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

(3)应在预定的深度范围内采集土,不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土采集一起。

(4)对于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过筛。

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土的数量。

根据料场土的含水量和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水泥稳定土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水泥稳定土需要的水泥用量,并确定水泥摆放的纵横间距。

(6)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应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

(7)土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8)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上述计算距离卸置于下承层表面的中间或上侧。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过多。

(9)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可按下表选用。

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掺加水泥、拌和、碾压成型即可。雨季施工,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摊铺土。

应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

如土中有较多土块,应进行粉碎。

检验松铺土层的厚度,应符合预计要求。

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在土层上通行。

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

细粒土应经一夜闷料;中粒土和粗粒土,视其中细土含量的多少,可缩短闷料时间。

如为综合稳定土,应先将石灰和土拌和后一起进行闷料。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6.3.7摆放和摊铺水泥

计算出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在土层上做安放标记。

应将水泥当日直接送到摊铺路段,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运水泥的车应有防雨设备。

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6.3.8拌和(干拌)

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可用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铧犁或平地机相配合进行拌和,但应注意拌和效果,拌和时间不能过长。

先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四铧犁或五铧犁)将铺好水泥的土翻拌两遍,使水泥分布到土中,但不应翻犁到底,防止水泥落到底部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应相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侧翻。

接着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

再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翻起。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严禁在稳定土层与下承层之间残留一层素土,也应防止翻犁过深或过多破坏下承层的表面,通常应翻犁两遍。接着,再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再翻犁两遍。

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缺口圆盘耙与多铧犁或平地机相配合,拌和水泥稳定细粒土和中粒土,但应注意拌和效果,拌和时间不可过长。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在前面翻拌,用圆盘耙跟在后面拌和。圆盘耙的速度应尽量快,使水泥与土拌和均匀。应翻拌四遍,开始的两遍不应翻犁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底部;后面的两遍应翻犁到底,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要求同本条第2款。

在上述拌和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普通洒水车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补充洒水。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

洒水后,应再次进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减少水分流失。

洒水及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对于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宜较最佳含水量大0.5%~1.0%;对于稳定细粒土,宜较最佳含水量大1%~2%。

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颗粒,消除粗细颗粒“窝”以及局部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之处。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整形前应用齿耙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cm以上耙松,再碾压一遍。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

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沥青面层时处理。

6.3.12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的处理。工作缝和调头处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层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

(2)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3)如拌和机械或其他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土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作业段。一般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稳定土层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铺上约10cm厚的土、砂或砂砾。

(4)第二天,邻接作业段拌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整平时,接缝处的水泥稳定土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利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

(5)整平后,用平地机将塑料布上大部分土除去(注意勿刮破塑料布),然后人工除去余下的土,并收起塑料布。

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T/CADBM35-2021标准下载,应将接缝修整平顺。

6.3.13纵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纵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混合料拌和结束后GB/T50547-2022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