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楼新建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宿舍楼新建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32.3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050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学生宿舍楼新建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主要是对一项建筑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和安排,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措施、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详细计划。

对于学生宿舍楼新建施工组织设计,其简介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述:介绍学生宿舍楼的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功能布局等基本信息,以及设计风格和施工要求。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质量标准、安全目标和工期目标,如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宿舍楼的安全使用,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3. 施工组织:划分施工阶段(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确定主要施工队伍和设备配置。

4.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关键节点的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

5. 施工流程管理:介绍施工流程,如材料进场、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6. 安全与环保措施:提出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如防火、防电、防坠落等,以及环保措施,如减少噪音、废弃物处理等。

7. 施工资源配置:明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合理分配资源,保证施工效率。

8.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总的来说,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学生宿舍楼新建工程顺利进行的蓝图,它对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学生宿舍楼新建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400.5A

选用两根3×150+2×70 YJV铜芯电缆可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4.2.1.2现场用水量计算:

JC∕T 422-2007 非烧结垃圾尾矿砖 q1=K1∑Q1N1K2/T1t8×3600

取 K1= 1.1 T1=1 t=1 K2= 1.5

Q砼=150m3 N1=190 L/m3

Q养护=200m3 N1=200 L/m3

q1=1.1×(150×190+200×200)×1.5/ (8×3600)

=1.1×(28500+40000)×1.5/(8×3600)

=1.1×685000×1.5/(8×3600)

=3.92L/s

q2=0,因施工现场无其它用水机械,所以现场机械用水量忽略不计。

现场生活用水:按现场安排高峰生活人数300人。用水量为,

q3=1.1K3∑PN3

=1.1×1.4×400×110/24×3600

施工现场消防用水:根据资料25ha以内,q5=20L/s

q1+q3=3.92+0.78=4.7

Q=q5+( q1+q3)/2=20+4.7/2=12.35L/s

总管径D=√4Q/πV×100

=√4×12.35/3.14×2×100

=0.089m

总管选用DN100镀锌钢管可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4.2.2生产生活临时设施计划

本工程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仅划分生产区进行施工生产,生活区在学校院内另行搭设。生产区:在宿舍楼安置1台塔吊,供工程垂直运输使用;设搅拌系统搅拌机4台,搅拌结构砼及砌筑砂浆供结构使用,设置砂、石计量系统以及周转材料堆放场地,钢筋加工区、木工棚。办公区设置在现场西侧,包括库房等面积约为160㎡。现场西北、东北各设一座大门,具体现场设施及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全部砼硬化,由东向西排水。

4.2.3临时围墙及施工道路计划

临时围墙砌筑砖围墙,现场东西侧各设一座6M宽大门,施工道路沿建筑物及场地环行设置,为砼路面,场地硬化,均为砼。

4.2.3.1临时道路

4.2.3.2临时围墙

4.2.4加工定货计划

主要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机具、模板加工定货计划和分段进场时间。

4.2.5对业主的要求

保障三通一平,水电供应,通信联络,协调外部关系,对业主应解决尚未解决的事项提出要求和解决的时间。

结构特点:框架结构,(7)~(8)间有伸缩缝。

单层工程量:1180m2,各专业、工种工作量比较平均。

5.1.2 划分原则:

5.1.2.1部位合理。

5.1.2.2工程量大致相等。为便于合理组织劳动力,均衡劳动量及劳动强度,使流水节拍、流水步距规律化。每一施工流水段的各分项工程工作量应尽量做到大致相等。

5.1.2.3结合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及使用的顶板快拆支撑体系,为减小周转材料的使用周期,增加作业面,加快流水施工进度。决定采用分段流水施工工艺。

基础及结构分为两个流水段:

Ⅱ段 (8)~(14)

5.1.4流水段划分的布置

详见附图(轴线位置)

5.2主要施工机械选择

土方开挖工法:由东向西采用大开挖;

土方开挖工程量:3420m3

最大开挖深度:3.3m。

要求单日最大工作量:1000 m3

搅拌机械及输送机械:现场设4台搅拌机,供宿舍楼结构砼及砌筑砂浆使用,结构砼采用输送泵由搅拌站向施工作业面泵送。

搅拌机

5.2.3垂直运输机械及水平运输

主体施工阶段采用一台塔吊提供垂直运输;装修阶段安装1抬提升机,供垂直运输使用。结构砼由搅拌站泵送。

施工现场及装修阶段作业层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

5.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根据原始坐标点及高程依据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轴线桩和轴线控制桩。

5.3.1.1建筑物定位:根据坐标点及施工图纸用经纬仪、钢尺引测出建筑物的各轴线桩及轴线控制桩。各桩位砌砖并浇注砼保护,其上钉龙门架。在永久建筑物上的控制线要作好标识。

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以长反短的原则,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并布设平面控制网平面图,桩位用砼保护,其上架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漆作好标记。

主轴线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的红线坐标投测。

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5.3.1.2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5.3.1.3槽边线控制:根据建筑物基础平面尺寸、予留工作面、边坡坡度引测出基槽开挖边线。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D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调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平面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次作角度、距离的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用钢尺排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用白灰线标识。

①基底标高及垫层位置控制:联测高程控制网点,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联测确认无误后用水准仪、钢尺将底板标高投测至基底,同一平面上引测的高程点其数量不少于三个。并做互相校核,校核后三点校差不得超过3 mm,取平均值做为基底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标在便于保存的位置。在基坑内埋置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作好标志,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按图纸排出垫层位置,放出轮廓线。按图纸基底标高及材料做法计算出垫层厚度并钉好钢筋钎子控制标高。

②基础的位置线:待防水保护层作好后在其上按图纸位置尺寸用墨线基础位置线及各轴线、墙身线。投测完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测量专业人员进行专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自检时,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线交角,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5.3.2.1挖土机选择:本工程选择两台反铲挖土机,配合部分自卸汽车挖运施工。

5.3.2.2基坑坡度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40Kpa;中软场地土,类别为Ⅱ类。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基坑放坡按1:0.5

5.3.2.5土方的运输、存放:杂土随挖随运出消纳,好土存放在附近院内空地以备回填。

5.3.2.6槽边护栏:1.5m高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护栏。

挖至槽底标高时的施工方法:机械不得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下,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20cm土层,然后人工修帮和清底。

5.3.3.1钎探要求

材料要求:砂,一般中砂

主要机具:钢钎直径25 mm,钎长1.8m 穿心锤重10㎏

作业条件:基土已挖至基坑设计标高,表面平整。根据设计图纸按1.5 m *1.5 m梅花型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并按孔位编号。孔位上撒白灰点。

工艺流程 记录锤数 整理记录

确定打钎顺序 就位打钎 拔钎盖孔 移位

检查孔深 灌砂

a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上,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落距为50cm,将钢钎竖直打入土层中。

b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 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C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并用砖盖孔。

d移位:将钎杆拌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e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孔身与记录无误后,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

f整理记录:按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内容要完整真实,经检查员签字后归档。

质量要求: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宜用砖盖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

5.3.3.2清槽要求;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次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平整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5.3.3.3季节施工要求:基土受雨后,不能进行钎探。

T/CECA-G 0001-2016 高效能储水式电热水器评价规范5.3.3.4验槽:钎探完毕后邀请业主、设计、勘探、监理部门验槽。并根据设计及勘探部门的验收结果及处理意见决定是否进行地基处理。

5.3.4.为100厚C15素砼。

5.3.4.2侧模板:用10 cm×10cm木方内侧刨光,按垫层白灰线位置排好并找直套方,外侧用钢筋橛子钉牢,间距3m。

5.3.5.2土质,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使用前要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 mm(素土)。其粒径不大于20 mm(灰土)

每层至少夯三遍。打夯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使用“水夯”法。

5.3.5.4基底有高低跨处,要先夯深处《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集成电路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QJ 20009-2011》,夯至浅处时,再于浅基坑一起填夯。分段夯实交接处,做踏步接茬,其上下层错缝距离≮1.0m

5.3.5.5回填时作业面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展开。

5.3.5.6每层夯实后用环刀取样测试土的干密度,其合格率≮90%,达到要求后在铺摊上一层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