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609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XXX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XXX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一般填方路基防护

结合本地区路基填料及气候特点,为避免填方边坡受雨水冲刷,填方边坡防护方案为:

当路堤边坡高度H≤4m时,边坡防护采用植草方案。

当路堤边坡高度H>4m边坡防护采用三维生态护坡防护方案。

沿线经过的水渠、鱼塘,其对路基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路基通过鱼塘地段时JG∕T 188-2010 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

路堑边坡防护的作用和目的有两个:一是控制边坡表层的风化速率;二是防止雨水冲刷。

对土质路堑边坡采用植草、三维生态护坡等方案进行防护。路堑边坡高度H≤4m,采用植草防护;路堑边坡高度H>6m,采用三维生态护坡防护。

对于每处高边坡,应根据工程措施和边坡高度,在适当位置结合急流槽设置检查踏步,以利边坡的检查、维护。

9、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深挖路堑路段人行道外缘设置边沟:边沟断面尺寸根据边沟沟底纵坡、过沟出水口间距等因素考虑,采用为60×60cm矩形断面。

矩形挖方边沟沟身采用M10浆砌MU40片石铺砌,为了保证行人安全,矩形挖方边沟加设钢筋砼盖板。

当有地表径流流入路基时,在路基外设置地表径流的山坡截水沟,山坡截水沟设置于路堑设置于路堑坡口5m外,采用50×50cm矩形沟;多级挖方路堑的平台间视坡面汇水面积大小设平台截水沟,平台截水沟采用40×40cm。

当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设置跌水或急流槽。急流槽的横断面形式采用矩形、尺寸60×60cm。急流槽出水口处设置消力坎,当沟底纵坡陡于50%时,沟底砌成台阶式以利于消能。急流槽的纵坡一般为1:0.75~1:1.5。急流槽过长时应分段砌筑,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0m。

截水沟、急流槽采用M10浆砌MU40片石铺砌。

在中分带、侧分带下均设置碎石肓沟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本项目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荷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本路段路面设计原则为: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利于养护。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交通量、路基条件、平纵面线型),结合本项目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等,参考本地区经验,对路面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本设计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项目沥青砼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路面结构方案如下:

①干燥、中湿路段机动车道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改性沥青)

中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改性沥青)

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基层:34cm厚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4.5%)

底基层:20cm厚12%灰土

各面层之间设置沥青粘层。

②岩石地基路段机动车道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改性沥青)

中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改性沥青)

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基层:20cm厚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4.5%)

垫层:20cm级配碎石

③干燥、中湿路段非机动车道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基层:20cm厚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3%)

底基层:20cm厚12%灰土

④岩石地基路段非机动车道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基层:20cm厚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3%)

垫层:20cm级配碎石

⑤干燥、中湿路段人行道

7cmC10水泥混凝土

15cmC10水泥混凝土

3、路面结构层弯沉标准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顶层: 0.25mm

水泥稳定碎石顶层: 0.35mm

石灰土顶层: 1.1mm

路床顶层: 1.2mm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顶层: 0.35mm

水泥稳定碎石顶层: 0.45mm

石灰土顶层: 1.1mm

路床顶层: 1.2mm

4、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庶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上、下面层沥青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为A级70号,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表8.1.7—1“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表8.1.7—7中的要求。上面层选用玄武岩,软石含量不大于3%,中、下面层选用石灰岩,软石含量不大于5%,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表8.1.7—6中城市主干路粗集料的要求。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表8.1.7—8中城市主干路要求并应满足表8.1.7—9的要求。

填料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表8.1.7—11的 技术要求,回收粉尘不得再使用。

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其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7.2.1条和表7.2.1的要求,并注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的试验,达到要求时才允许使用。

人和牲畜可以饮用的水源。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为6~8。

(1)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应具有平整、坚实、抗滑、密水的功能,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中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应具有坚实、密水的功能,其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下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同时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能。

非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应具有平整、坚实、抗滑、密水的功能,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下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同时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能。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3—1中“一级公路”对应的各项要求。

(2)沥青面层下面设置沥青封层,下封层采用层铺法表面处置施工,沥青封层选用ES—2型稀浆封层。

透层油选用乳化沥青(PC—2),用量采用1L/㎡。

(3)沥青层之间施工时应设粘层,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PC—3),用量为0.5L/㎡。

(4)沥青面层压实度应大于96%。

①水泥:要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均可采用,早强、快硬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应在6h以上。宜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如42.5级水泥,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一般应控制在3%~5.5%。

②水:饮用水均可使用。

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碎尸压碎值应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6.1.6—1的要求,见下表:

非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6.1.6—1的要求,见下表:

(2)技术标准

机动车道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碎石=4.5:100,采用骨架密实型,压实度≥97%,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

非机动车道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碎石=3:100,采用悬浮密实型,压实度≥95%,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

石灰土基层所用的石灰原料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各项规定。土选用塑性指数为10~15的粉质粘土、粘土,土中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DBJ 50∕T-078-2016 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石灰土压实度应大于95%,7d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在人行道上均设置盲道,在各交叉口,均设置无障碍通道。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

①沥青砼的级配及沥青含量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②车行道沥青面层分层进行施工。在铺筑下面层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以前应清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浇洒下封层后再施工。对于沥青面层各层如果施工时间间隔较长,下层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前应清洁表面后浇洒下封层后再铺筑。

③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整个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严格控制温度,各环节温度控制按规范执行DB21/T 2551.3-2015标准下载,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验。

④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采用机械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

⑤沥青面层施工应注意气温条件,当温度低于10℃时应停止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