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7970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简介:

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份详细规划,用于指导河道整治和疏浚工程的施工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对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设计标准、施工内容等。

2. 施工组织机构:设立项目经理部,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包括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供应部等。

3. 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施工顺序和关键节点。

4.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如何进行河道疏浚、航道拓宽、堤岸加固等工作,包括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施工工艺流程等。

5.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质量标准的设定,以及质量检测和验收的程序。

6.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7. 环境保护: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如减少扬尘、噪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8.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临时设施的设置等。

9. 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识别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份设计是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部分内容预览:

(8)基坑开挖时,结合开挖出土,规划和修筑基坑内的临时道路,使其利于后续工程的施工。

(9)基坑开挖与土方填筑工程相结合,如不能及时填筑时,应将回填土和弃土分别堆放,不得混淆,弃土堆置在指定区域。堆土区均设置在基坑边线以外,以确保现场交通和基坑边坡的稳定。

(10)如开挖基坑发生严重流沙、涌泥,无法继续施工时,我方需改变原施工方案,应报监理单位批准。

(11)基础开挖的超挖部分重庆市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2020),应由承包方用与基础相同等级的混凝土回填,其费用由承包方负担。

(12)建筑物的基底土不得扰动或被水浸泡。基坑开挖时应预留30~的基面保护层,基面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在基础施工前进行挖除,并经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进行底部工程施工。

(13)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排水时,设在基础范围以外。

(14)砌石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要求,严禁超挖回填虚土。

基础开挖并处理完毕,经监理单位检验签认后,方可进行基础的施工。基底检验内容有:

a 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基底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b 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施工图纸相符;

c 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d 检查施工日记及有关试验资料。

经过检验不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时,承包方应按监理单位的指示进行处理,直至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关于地基检验情况,详细记入地基检验表,由监理单位签认后,作为技术档案资料保存。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由于基础为淤泥,且堤身填土较高,本工程考虑分期填筑进行堆载预压。待堤身填筑全部完成一年后再进行路面及防浪墙施工。

本工程堤身回填土填筑压实度不小于0.91,两侧反压平台回填风化土相对密度不小于0.60。

二、土方填筑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2)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作业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堤防采用光面碾磙压实填筑层,碾压时宜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压宽度应大于,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以不宜超过为宜。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碾压过程严禁加振,碾压设备加载后不超过8t。

3)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能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

4)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

5)压实时,首层铺筑厚度不大于,土块直径小于或等于。

6)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做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

7)土堤与涵闸等刚性建筑物连接时,建筑物周边回填土方,采用蛙式夯机结合人工夯实,施工时应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建筑物两侧填土,应保持两侧均衡,不得单侧填土,不得不分层次,一次堆填,贴边填筑宜用夯具夯实,铺土层的厚度宜为~。

8)建筑物周边回填土方,宜在建筑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70%的情况下施工。填土前,应清除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尘及油污等,对表面的外露铁件(如模板对销螺栓等)宜割除,必要时对铁件残余露头需用水泥砂浆覆盖保护。

9)填筑时,须先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宜与填土厚度一致,涂层厚度宜为~,并应与下部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夯实。制备泥浆应采用塑性指数Ip大于17的粘土,泥浆的浓度可用1:2.5~1:3.0(土水重量比)。

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勘察,堤基主要为填方工程,采取划分区域、装运、平压一条龙机械化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案,做到随挖、随运、随平、随压。采取“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变无序作业为有序化、标准化作业。

根据作业区段的施工条件,将填筑堤段划分为多个区段,每个区段最短不得小于40m。采用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

2)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土料铺填运输采用选用自卸汽车,碾压用压路机,采用推土机平土,用推土机在尾部增加一组斗牙做为刨毛机刨毛,并用 0.6m3和1.0 m3反向铲挖掘机配合。

自卸汽车从取土场将填筑土料运至工作面,按一定间距卸土。推土机将土堆摊铺,辅于人工配合,清除树根杂物。测量控制铺土厚度。然后对回填的土方进行含水量检测,根据土质的干湿度适当作洒水或翻晒处理,雨后填筑新料时则减薄铺料厚度,同时清除表面浮土。

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从最低处逐层向上水平填筑。

因工作面较笮,应采取土料从路边卸于坡面,由推土机将所卸土料推致工作面并铺平,岸坡接触带用细料填筑。

压实采用8T压路机分段分区进行骑缝碾压。分段长度约为,按试验后经监理确定的参数执行。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路线对于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见下图),行走方向平行于堤轴线。

采用机械施工时,必须与人工夯实相配合。在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则采用蛙式夯实机进行夯实。

分段碾压的相邻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3m,避免搭接点的遗漏。

曲面碾压采用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的方法进行碾压。

以上的施工工艺(填筑顺序、铺料方式、碾压方法、防止粗料集中等)均按有关施工规程、规范执行,而施工参数(含水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和行走速度等)按现场碾压试验后确定的参数执行。

(1)填筑之前,基础开挖规格、各种杂物、杂草、表层浮土的清理及地基缺陷处理,必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在整个填筑过程中,严格按招标文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填筑、碾压参数严格按碾压试验后经工程师批准的参数执行。

(2)填筑的土料严格按试验后经工程师批准的料场开采选用,在施工过程中亦注意做抽检工作。不合格的土料坚决不使用。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在料场开挖时应分层开采,挖除表面腐植土和不合格的土类,并按土质的类别保留边坡,设截、排水沟,防止山体塌方及污水杂物污染土料。

(3)对垂直路轴线方向的接缝采用斜面相接,坡 度 采 用1:5。纵向接缝采用平台和斜坡相间形式,铺料前应将旧路坡挖成台阶状,结合面的新老土料应拉毛。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尽量做到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

(4)铺料至路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机械铺料宜为。

(5)填筑中,若发现 “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

(6)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的搭接宽度,平行路轴线方向不得小于,垂直路轴线方向不得小于;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路轴线;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

(7)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或含水率过低时,应适当洒水湿润。

(8)碾压完成后,由试验员按要求做试验,合格后由质检员报监理人员签证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如不合格,则及时补压,再行试验。

用于堤身填方的各种主要填料,在填筑前,选取100m进行现场压实试验,目的是核对室内的试验结果,确定工艺参数及施工方法,其内容包括:各种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选定,最佳松铺厚度,最佳压实遍数及压实速度的选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的选定等。从而找出机型、厚度、压实遍数规定的指标的规律,确定标准化的实用工艺,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核准,填筑压实试验程序如下图:

填筑压实试验程序框图

4、沉降观测的控制方法

(1)每隔20m测放一根中桩并施测路线主要控制点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起控制作用的标桩。测放间接测量的主要控制点,如三角网点、导线点等。

(2)当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在施工中有被挖掉或埋掉的可能时,则视当地地形条件和地物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保护。

(3)在堤中线及破侧各设一沉降板,纵向间距为50m,在填土及预压过程中要随时对坡底的沉降进行观测,要求控制路中线日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0mm/d。若其沉降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加荷或卸荷,待沉降稳定后再继续加荷。

(4)在边坡的坡脚及其附近分别设3排边桩,纵向间距为50m,与沉降杆一致。

(5)在填土过程中应随时对边桩的位移及边坡以外的地面进行观测。

GB∕T 50670-201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术语标准(6)要求边桩的位移量控制每天不超过5mm或其以外的地面没有出现隆起。

(7)若边桩的位移量超过规定或地面出现隆起,应立即停止加荷,必要时进行部分卸荷,待地基固结和其它控制指标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加载,确保堤身的稳定性。

在堤身施工中必须进行沉降和稳定的动态观测,监测工作着重原始观测数据的收集。而在堤身填筑的过程中,监测工作要同时进行,以防止堤身整体失稳。施工控制标准为:

(1)堤身填土时,严密观测堤身沉降和位移,其标准为:堤防中心的表面沉降速率宜控制在10mm/d以内,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宜控制在5mm/d以内;单级孔压系数小于0.6,综合孔压系数小于0.4。

(2)路基中心的表面沉降速率在5mm/d以内时,可以进行下一层路堤填筑。

(3)观测常用的方法是在原地面上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沉降板埋设于堤身中心、堤肩及坡趾的基底。沉降板由钢或钢筋砼底板、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板尺寸不小于××,测杆直径以为宜,保护套管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影响测杆下沉的自由度,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宜大于。

(4)沉降板观测应采用S1型水准仪DB35/T 1957-2021 河湖长制工作管理规范.pdf,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应小于。

具体监测程序可按下图的方式进行。

3)沉降与稳定观测的项目、目的、仪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