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9/T 012-2022 旅游公路设计规范.pdf

DB3709/T 012-2022 旅游公路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09/T 012-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7797
免费资源

DB3709/T 012-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09/T 012-2022 旅游公路设计规范.pdf简介:

"DB3709/T 012-2022"是一个具体的文件编号,它代表的可能是中国山东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名称为《旅游公路设计规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的是旅游公路的设计,它详细规定了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它可能涵盖了公路的线形设计、路基与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环境保护、景观设计、服务设施设置等内容,以确保旅游公路的使用安全、舒适和美观,同时满足旅游业的需求。

"2022"表示该规范的发布或修订年份,可能是最新版本。这种类型的规范通常由省级交通部门或相关行业组织发布,用于指导和规范本地区的旅游公路建设,以提升旅游体验,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的内容需要查阅该标准的全文,以获取详细信息。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联系相关的标准发布机构或者查阅官方发布的标准文档。

DB3709/T 012-2022 旅游公路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旅游公路tourismroad 沿线或视域内具有景观、自然、文化、历史、游憩和科普等旅游价值的二级及以下等

旅游公路廊道 corridors of tourism road 由旅游公路用地范围、视域范围和辐射范围三个层次组成的带状开放空间

DB3709/T 0122022

4.1.1旅游公路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灵活宽容、自然融合的原则DLT 439-2018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pdf,注重公路内部的协调,公路与沿 环境、产业之间的融合与衔接,展现泰安地域特色和沿线自然、人文特点,充分发挥旅游公路的综合 功能。 4.1.2旅游公路设计应根据路网结构、交通区位特征、旅游资源分布和环境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公路 能,明确旅游公路目标定位和主题定位,合理选用公路廊道,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4.1.3旅游公路设计应集约节约,优先考虑利用既有国、省、县、乡和村道等各类道路改造提升,并 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用地和废旧材料,必要时可单独新建。 4.1.4既有公路改造成旅游公路时,应明确旅游公路功能、目标定位和设计主题,分析既有公路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4.1.5旅游公路设计应积极采用新理念、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 4.1.6旅游公路设计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好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DB3709/T0122022

按照旅游公路所处路网结构、功能地位、交通特性,分为主线、支线两类: 主线是串联沿线主要旅游资源的主通道,保证游客快速、便捷通达旅游目的地; 一支线是直接连通旅游资源的旅游公路,包括主线至旅游资源的旅游公路、旅游资源之间互联及 区内部的旅游公路

4.3.1旅游公路应根据路网规划、交通和旅游功能、交通量、旅游资源价值、地形地质条件等综合论 证后,选用合理的技术等级。 4.3.2旅游公路主线宜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地形、地质及环境条件受限时,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 4.3.3旅游公路支线宜采用三级或四级公路标准。地形条件特殊困难、地质及环境条件严格受限时 可选用JTG2111中规定的四级公路(I类)标准,

采用的设计车辆应符合JTGB01的规定,并结合交通构成考虑旅居车的通行需求。

4.5.1旅游公路设计速度宜符合表1的规定

4.5.1旅游公路设计速度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旅游公路设计速度

注:●宜采用;O可采用;一不推荐。

4.5.2旅游公路主线设计速度宜为60km/h;受地形、地质和环境条件限制时,可采用40km/h;设计 速度为80km/h的既有二级公路改造提升为旅游公路时,经论证无需提高设计速度时可采用原设计速度。 4.5.3旅游公路支线设计速度宜为40km/h或30km/h;特殊困难局部路段,因新建工程可能造成环境 破坏或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局部路段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20km/h;交通组成中 无大型、重载型车辆,且设计交通量小于等于1000辆小客车/日时,可采用15km/h; 4.5.4同一项目可分段采用不同技术等级和不同设计速度,不同技术等级路段间设计速度差不应大于 20km/h。不同技术等级、不同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之间应选择合理的衔接位置或地点,过渡应顺适, 接应协调。

4.6交通量与设计服务水平

6.1新建、改扩建旅游公路应进行交通量调查及预测分析,同时结合沿线旅游资源的分布、区 规划、旅游淡旺季,合理进行旅游交通量调查 6.2旅游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除应符合JTGB0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旅游景区(点)分 区(点)最大承载量的影响。 6.3旅游公路的设计服务水平不低于表2的规定

景区(点)最大承载量的影响

4.6.3旅游公路的设计服务水平不低于表2的规

4.6.3旅游公路的设计服务水平不低于表

DB3709/T0122022

表2旅游公路设计服务水平

7.1旅游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应根据设计速度按表3选用。 选用圆曲线半径应大于圆曲线最小 般值;地形、地质条件受限路段宜采用6%最大超高对应的极限值;桥梁、接近城镇且混合交通较 成坡度较大、易积雪及兼具过境交通等特殊路段宜采用4%最大超高对应的极限值,

4.7.4交通量较小的四级公路平纵线形指标选取可参照JTG2111的相关规定执行。 4.7.5旅游公路应进行视距检验,满足JTGD20中有关会车视距的要求。受地形、地质条件或其他特 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路段,应满足JTGD20中有关停车视距的要求。 4.7.6旅游公路采用极限指标或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路段(点)应进行公路安全性评价,并增设 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4.8.1旅游公路建筑限界应符合JTGB01的有关规定。 4.8.2步行道、自行车道净空高度不小于2.50m。

4.8.1旅游公路建筑限界应符合JTGB01的有关规定。

4.9.1旅游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应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OOkN为标准轴载,轮胎压力0.7MPa。

9.1旅游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应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OOkN为标准轴载,轮胎压力0.7MPa。 9.2旅游公路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桥梁步行道的人群荷载标准除应符合现行JTGB01的规定

9.1旅游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应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OOkN为标准轴载,轮胎压力0.7MPa。 9.2旅游公路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桥梁步行道的人群荷载标准除应符合现行JTGB01的规定 应符合以下规定: a)二级公路作为旅游公路,且重型车辆少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一II级荷载; b)慢行道桥梁的人群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3.5kN/m²。

4.10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DB3709/T0122022

10.1应对拟建旅游公路主线两侧10km范围内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 /T18972执行。 10.2评价为三级及以上的旅游资源宜有旅游公路连通。

5.1旅游公路规划应与区域内有关交通规划、文化与旅游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产业 规划等相结合。 5.2旅游公路规划应充分调查和分析社会经济、交通设施、旅游资源和自然条件等基础资料。 5.3旅游公路规划应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体现地域历史和人文特色。 5.4旅游公路规划应充分利用原有公路走廊和线位,集约利用资源,节约土地,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 田,保护耕地和河道等, 5.5旅游公路规划应合理避让不可移动的文物、矿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及水源保护区等各类环境敏感 区域。 5.6旅游公路规划应注重公路主体工程安全,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保障游客的出行安全。 5.7旅游公路规划宜结合路侧场地条件、现有设施、沿线景观特色、出行需求等,因地制宜设置服务 驿站和慢行道 5.8旅游公路规划应注重自身景观的营造及廊道环境的控制和整治

6.1.1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特征、推荐走廊带与主要控制点,以及沿线地形地貌、工程 地质、水文气象、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分布、筑路材料等要素,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 路线方案。

6.1.2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应符合JTGD20等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DBJ∕T 15-137-2018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规范,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路线布设应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灵活运用技术指标,线形连续均衡; b 路线应绕避有价值的生物群落; ? 路线应避让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温泉区和居民集中区饮用水体; 新建、改建路段,对路线横纵面等通过灵活设计,避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筐 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利用现有公路改造时,应合理确定线形指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置整体式慢行道路段,路线布设应兼顾慢行道的布设要求。

2.2路基横断面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结合地形、地貌、地物和慢行道的布设,灵活选用整体式或分离式的路基横断面布设形式; 遇有古树、文物等有价值保护目标时,横断面可灵活布设,对其进行避让; C 经过村镇路段,可参考JTG2112的有关要求设计路基宽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公交站点,宜 在行车道与自行车道、步行道之间设置隔离设施

6.2.3路肩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DB3709/T 0122022

a)路侧宽度不足或者交通量较大路段的路肩宜进行硬化,为车辆提供行驶空间; b)有条件时,可利用路侧填挖平台、废弃的原有道路等设置路侧净区、观景台。 6.2.4 路基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a 路基防护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遵循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b 路基防护应优先采用生态型防护形式。 C 支挡工程设计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T/CEC 173-2018标准下载,墙体宜采用自然或体现本地特色文化的风格。 d) 路基边坡植被恢复措施可参考GB/T38360有关规定执行。 6.2.5 路基防排水设计应考虑景观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符合以下要求: a 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降雨量和工程特点,设置完善的综合排水系统; b) 低填或浅挖的缓边坡路段宜设置浅碟型生态边沟; 路侧空间受限的路段,宜采用盖板边沟等形式: d 经过村镇路段的公路排水设计宜采用暗排形式: e 水源保护地等敏感水体路段排水设计应考虑对径流的收集要求: 服务驿站可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g 平交路口排水应顺畅。 6.2.6 路面设计应满足强度、耐久性、抗滑和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并符合以下要求:

伙下安求: a 旅游公路宜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过水路段及桥梁路段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b)急弯前30m可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彩色微表处层; c)改扩建项目应结合旧路结构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同时考虑原有路面废料的再生利用 6.2.7一般填方路段可不设置路缘石,穿村镇路段和挖方路段根据需要结合边沟设置路缘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