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525-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2525-2022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pdf简介:
DB45/T 2525-2022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一其他可以预报的内容
DB45/T25252022
报方法,现场预报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正洞导洞预报工作应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一样进行; 开展地表地质调查分析工作,确定预报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调查; 对超前导坑顶拱和两侧壁进行地质素描: 对揭露岩溶的分布位置、规模、形态、充填情况及展布情况进行调查; 采用物探或超前钻孔预报方法对平行导洞掌子面前方一定距离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 一测量废弃矿巷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对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分布层位进行测试; 特殊情况下可对较大出水点、沉降洞段、含有害气体地层段进行观测试验。 10.2.2资料分析:超前导坑资料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对补充地质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导洞通过洞段的主要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的分 布规律,对导洞前方一定范围可能存在的涌泥、突水现象进行宏观预报; 应通过分析洞内地质素描、物探、钻探预报成果,对导洞掌子面前方进行预报; 应根据导洞与正洞的空间或平面关系,根据既有隧道、导洞及超前预报资料,对施工隧道进 行地质预报。 10.2.3报告编制:超前导坑法预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地质调查法、各种物探方法、超前钻探法的预报结果; 导洞地质展视图,比例为1:100~1:500; 导洞预测正洞预报结果,包括导洞预报正洞平面简图,比例为1:1001:500; 导洞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包括地层岩性、褶曲、断裂的分布与产状,破碎带及势塌和变形地 段的位置、性质及规模,地下水出露的位置、水质、水量,分段围岩分级等,横向比例为1:500 1:5000,坚向比例为1:2001:5000
CJJ/T 120-2018标准下载11复杂地质条件的超前地质预报
11.1.1岩溶预报应探明岩溶在隧道内的分布位置、规模、充填情况及岩溶水的发育情况,分析其对隧 道的危害程度。岩溶发育的条件和规律见附录I。 11.1.2岩溶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种物探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 报,并应采用宏观预报指导微观预报、长距离预报指导中短距离预报的方法。 11.1.3岩溶预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 研究隧址区岩溶发育状况:充分收集、分析、利用已有区域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辅以工程 地质补充调绘,查明隧址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岩溶发育的规律,掌握区域地质 条件,指导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看重查明和分析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地层岩性:可溶性岩层与非可溶性岩居的分布与接触关系,可溶性岩层的成分、结构和 溶解性,特别是强溶岩(质纯层厚的灰岩、盐岩)的地层层位和展布范围,及其与隧道 线路中线的相互关系:
DB45/T 25252022
2)地质构造:隧址区的构造类型,褶皱轴的位置、两翼岩层产状;断裂带的位置、规模、 性质、产状,特别是两条或两条以上断层交汇的位置;主要节理裂隙的性质、宽度、间 距、延伸方向、贯通性及充填情况等;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特点等。分析上述构造与岩 溶发育的关系及不同构造部位岩溶发育特征和发育程度的差异性,划分岩溶发育带;分 析上述构造与隧道线路中线的相互关系; 3 岩溶地下水:地下水的理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水位动态及水力连通情况,分析 隧道受岩溶地下水影响的程度; 4 隧道处于岩溶垂直分带的部位:根据隧道线路高程、穿越山区地形、地表岩溶发育情况、 区域和隧址区侵蚀基准面等,判断隧道处于岩溶垂直分带的部位; 5) 岩溶发育的层数:根据岩性、新构造运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地表测绘,查明岩溶发 育的层数及与隧道的关系; 依据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隧道高程和地下水季节的变化,判断那些可能与隧道相遇 的溶洞、暗河的含水量,或分析那些不与隧道相遇的有水溶洞或暗河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程度; 7) 岩溶形态:岩溶形态的类型、位置、大小、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与地表水、地下水的 联系,以及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形态的联系; 8) 结合有利于岩溶发育的岩层层位和构造位置,在天小封团的洼地内、当地河流岸边或其 他部位,查明大型溶洞或暗河的入口、出口的位置及高程,并结合可能成为暗河通道的 较大断层或较紧闭背斜褶皱的核部位置、产状,推断暗河大致通道,确定能否与隧道相 遇或与隧道的大概空间位置关系; 9 根据褶皱轴、断层、节理密集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陡倾角可溶性岩、质纯层 厚可溶性岩层的位置与产状,用地表与地下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隧道内可能出现大型溶 洞、暗河的位置。 核查设计中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和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设计:根据区域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结 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核查设计文件中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和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内地质素描:根据隧道内地质素描结果,验证、调整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和超前地质预报 方案: 物探探测:根据地质条件,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长、中长距离探测,以探明断层等结构 面和规模较大、可足以被探测的岩溶形态;采用高分辨直流电法、红外探测进行申长、短距 离探测,可定性探测岩溶水;采用地质雷达进行短距离探测,以查明岩溶位置、规模和形态; 超前地质钻探: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隧道内地质素描、物探异常带进行超前地质钻探预 报和验证,对富水岩溶发育地段,超前地质钻探应连续重叠式进行。超前钻探揭示岩溶后, 应适当加密,必要时采用地质雷达及其他物探手段进行短距离的精细探测,配合钻探查清岩 溶规模及发育特征; 加深炮孔探测:岩溶发育区可进行加深炮孔探测: 根据地质条件和各种预报手段的优缺点灵活运用各种预报手段的组合,进行地质综合判析, 提交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
GBT 51357-2019标准下载DB45/T25252022
11.2.2断层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地震波反射法探测为主,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高分辨直 流电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及超前钻探法验证。 11.2.3当隧道施工接近规模较大的断层时,多具有前兆(见附录D),可通过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 内地质调查、地表与地下构造相关性分析、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的分布位置。 11.2.4断层破碎带与周围介质多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探测破碎带的位置及分布 范围。 11.2.5当断层为面状结构面时,可采用超前钻探法较准确预报其位置、宽度、物质组成及地下水发育 情况等。 11.2.6 断层预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以及必要的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进一步核实 断层的性质、产状、位置与规模等; 采用地震波反射法确定断层在隧道内的大致位置和宽度; c 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高分辨直流电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的发育情况; d 必要时采用超前钻探预报断层的确切位置和规模、破碎带的物质组成及地下水的发育情况等: e 采用隧道内地质素描、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的分布位置 地质综合判析, 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
11.2.6断层预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以及必要的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进一步 断层的性质、产状、位置与规模等; b 采用地震波反射法确定断层在隧道内的大致位置和宽度; ? 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高分辨直流电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的发育情况; d 必要时采用超前钻探预报断层的确切位置和规模、破碎带的物质组成及地下水的发育情 e 采用隧道内地质素描、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的分布位置; 地质综合判析,提交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
3.1隧道涌水、突泥易发生于充水溶洞(洞穴、溶管、地下暗河等)、富水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岩体 段(构造破碎带)、导水断层破碎带、充水废弃矿巷、富水地层。隧道涌水、突泥预报应探明可能发 涌水、突泥地段的位置、规模、物质组成、水量、水压等,分析评价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其中涉及 溶和断层的探测要求参见11.1和11.2,隧道涌水突泥危害程度评价宜根据隧道围岩块域、断面、段 的勘察情况分层次综合判定。 3.2隧道涌突水预报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地质调查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地震波反射法、 外探测法、超前地质钻探法。涌水、突泥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种 探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3.3涌水、突泥预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地表地质调查分析和洞地质素描法按断层破碎带、岩溶的调查分析和预测方法进行涌水突泥 分析,并进行临近前兆预报; b 宜选择地震波法或瞬变电磁法进行长距离循环预报,两次预报的重叠段宜不小于有效预报长 度的1/3;中长距离预报应探明涌水突泥位置、规模,并根据反射界面分布、反射波相位、波 速、泊松比、视电阻率等参数预报含水体发育范围、规模、充填情况和富水程度。 探地雷达或电法应与申长距离预报同时启动,两次预报的重叠洞段宜不小于有效预报长度的 1/3;探地雷达应探明规模小的含水裂隙、管道,还应追踪中长距离预报发现的异常体;探地 雷达或电法预报应在接近含水构造或异常5m~10m位置探测含水构造或异常边缘距施工掌子 面的距离、富水情况,为超前钻孔提供孔位、孔深资料。 超前钻探应在探地雷达或电法预报建议的桩号位置进行超前钻,超前孔应探明含水体规模、 充填物及富水情况。 3.4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段应进行超前钻探,且超前钻探应设有防突装置。 3.5斜井工区、隧道反坡施工地段处于富水区时,超前钻探作业时应做好钻孔突涌水处治的方案, 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避免淹井事故的发生。
11.3.1隧道涌水、突泥易发生于充水溶洞(洞穴、溶管、地下暗河等)、富水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岩体 地段(构造破碎带)、导水断层破碎带、充水废弃矿巷、富水地层。隧道涌水、突泥预报应探明可能发 生涌水、突泥地段的位置、规模、物质组成、水量、水压等,分析评价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其中涉及 君溶和断层的探测要求参见11.1和11.2,隧道涌水突泥危害程度评价宜根据隧道围岩块域、断面、段 落的勘察情况分层次综合判定。 11.3.2隧道涌突水预报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地质调查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地震波反射法 红外探测法、超前地质钻探法。涌水、突泥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和 物探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11.3.3涌水、突泥预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DB45/T 25252022
11.4.1煤层瓦斯预报应探明煤层分布位置、煤层厚度,测定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涌出量、瓦斯放散 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等,判定煤的破坏类型,分析判断煤的自燃及煤尘爆炸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生TAF-WG4-AS0022-V1.0.0:2018 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定义.pdf,评价隧道瓦斯严重程度及对工程的影响,提出技术措施建议等。 1.4.2煤层瓦斯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种物探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 质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