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82-2022 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导则.pdf

DB21/T 3582-2022 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7410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3582-2022 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导则.pdf简介:

DB21/T 3582-2022《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导则》是一部由中国地方标准(DB21)制定的生物安全相关标准。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涉及生物样本、生物信息和生物实验操作的管理,以确保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避免或减少对生物资源的潜在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该导则涵盖了生态环境监测中生物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生物样本的采集、存储、运输、处理和分析,生物信息的保密和保护,生物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安全规程等。它强调了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措施,以防止生物样本的不当使用或泄露,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总的来说,DB21/T 3582-2022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

DB21/T 3582-2022 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5822022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1监测过程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分级 5管理要求 3人员要求 实验室要求 设备材料要求. 9现场监测要求 9.1一般要求 9.2医疗废水 9.3污水处理厂出水 10监测过程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10.1现场监测及采样过程防护要求 10.2样品运输过程防护要求 10.3实验室检测过程防护要求 10.4废弃物处置过程防护要求 1应急处置措方 11.1样品接触 11.2人员受伤 11.3样品洒溢 1.4应急响应

JTS 153-2-2012 海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防腐蚀技术规范11.1样品接触 11.2人员受伤 11.3样品酒溢 11.4应急响应

DB21/T3582—2022

DB21/T35822022

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导贝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监测过程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分级、管理要求、人员要求、实验室要求、设备 材料要求、现场监测要求、监测过程防护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生物安全防护,以及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生物安全管 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599大型蒸汽灭菌器技术要求自动控制型 GB 14866 3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 1908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8851 生化培养箱技术条件 GB/T30435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GB50346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HG/T20570.14人身防护应急系统的设置 JJF1609 余氯测定仪校准规范 YY0469医用外科口罩 YY0569 II级生物安全柜 YY/T0646 小型蒸汽灭菌器 自动控制型 YY/T1007 立式蒸汽灭菌器 U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物安全 biosafety 通过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命健康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 态。

成4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文件。 GB 8599 大型蒸汽灭菌器技术要求自动控制型 GB1486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 1908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8851 生化培养箱技术条件 GB/T30435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GB50346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HG/T20570.14人身防护应急系统的设置 JJF1609 余氯测定仪校准规范 YY 0469 医用外科口罩 YY0569 II级生物安全柜 YY/T0646 小型蒸汽灭菌器 自动控制型 YY/T 1007 立式蒸汽灭菌器

YY0569 I级生物安全柜 YY/T0646 小型蒸汽灭菌器 自动控制型 YY/T1007 立式蒸汽灭菌器 5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物安全 biosafety 通过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命健康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 态。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安全biosafety 通过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命健康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 态。

DB21/T 35822022

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规范开展 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专业技术机构

监测过程themonitoring process

4监测过程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分级

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中的病原微生物分类,依据GB 风险评估要求,对监测过程的风险进行分级,具体见表1。

表1监测过程生物安全风险等级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参照GB19489的管理要求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并有效运 行。

工作人员在独立工作前应进行生物安全上岗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始工作,

DB21/T35822022

从事低风险样品检测的实验室应符 319489和GB50346规定的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 风险样品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室应符合GB1

低风险监测过程使用符合相关监测规范和标准的现场监测、采样、运输和实验室检测设备即可。高 风险监测过程生物安全相关的现场采样和运输设备、现场监测设备、实验室微生物检测设备、个人防护 装备、应符合表2要求。

物安全相关设备材料要

DB21/T 35822022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为3~10mg/L,接触池接触时间≥1h采用紫外线消毒的,照射剂量为30~40mJ/cm 照射接触时间大于10s;采用臭氧消毒的,臭氧用量应大于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12min。采用紫列 线和臭氧消毒的,现场监测人员需对消毒处理参数的记录进行核实。

污水处理)出水(经消毒后的出水)应确认消毒效果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样品采集。用含氯消毒剂 消毒的,要按照9.1中余氯监测要求确认接触池出口总余氯大于等于1.0mg/L,或管网末端大于等于0.2 mg/L;采用紫外线消毒的,照射剂量为15~25mJ/cm²,照射接触时间满足设计要求;采用臭氧消毒的, 臭氧用量或出水中剩余臭氧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紫外线和臭氧消毒的,现场监测人员需对消毒处 理参数的记录进行核实。

10监测过程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10.1现场监测及采样过程防护要求

工作人员应根据工作环境穿戴相关的物理、化学等防护装备,一般不需要穿戴生物安全防护装备。 采样结束后,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应清 样品部分,如导线、探头等

10.1.2高风险现场监测和采样过程防护要求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应穿戴符合表2要求的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以及一次性乳胶 或丁睛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面罩、鞋套、防水靴等。进入现场人员应相互检查、确认防护到位。 离开工作区域途中严禁摘下防护装备。离开作业区后使用75%酒精制品对防护装备、监测设备、采 样器具及样品瓶表面进行消毒,监测设备接触样品部分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参与运输样品的工作人员继 续穿戴防护装备。不参与运输样品的工作人员取下防护装备,放置在专用密封袋中,采样过程产生的废 弃物和尖锐物品放入塑料容器中密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运输与处置。

10.2样品运输过程防护要求

10.2.1低风险样品运输过程防护要求

运输低风险样品时,除防震、防沾污、避免日光照射和避免样品倒置外,还应将样品瓶用泡沫塑料 等减震材料分隔固定,以防破损。运输人员一般不需要穿戴生物安全防护装备

10.2.2高风险样品运输过程防护要求

DB21/T35822022

高风险样品应用符合表2要求的三层包装(高风险微生物样品瓶、用于高风险样品运输的第二层包 装、生物安全运输箱)运输。样品运输由专人负责,专车运送,不得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运输。 运输样品人员返回实验室后,使用75%酒精制品(或规定的其他消毒剂)对防护装备消毒,取下防 护装备后立即洗手,换下的防护装备放置在专用密封袋中,再次洗手,如有条件应冲淋。采样和现场监 则的仪器设备入库前用75%酒精制品单向擦拭相关部位进行二次消毒,采样设备用清水冲洗、晾干后保 存。换下的防护装备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置

实验室检测过程防护要求

10.3.1低风险样品实验室检测过程防护要求

检测理化项目时,按照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物理和化学防护。检测微生物项目时 级及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检测,检测人员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防护帽、医用外科口罩。

10.3.2高风险样品实验室检测过程防护要求

检测高风险样品微生物项目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检测JC∕T 2126.7-2012 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7部分:硅酸钙板纤维水泥板,实验室配有符合表2规定的实验 物检测设备。检测人员应穿戴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防护帽、一次性乳胶或丁睛手套和医用 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0.4废弃物处置过程防护要求

10.4.1低风险废弃物处置过程防护要求

盛放低风险样品的器具使用后按标准规范要求洗刷或弃置,微生物项目产生的培养物及器血等,应 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按标准规范要求洗刷、处置或弃置。检测人员处置废弃物过程中,应佩戴与低风险样 品检测过程同样的防护装备。

盛放高风险样品的器具、微生物项目产生的培养物及器血等,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按标准规范要求洗 刷、处置或弃置。废弃的外包装、防护用品放置在塑料袋中密封,消毒后按规定弃置。检测人员处置废 弃物过程中,应佩戴与高风险样品检测过程同样的生物安全防护装备,

采集高风险样品时如样 险区域。如果暴露部位是皮肤,应该用流水或 者生理盐水彻底的清洗,再用75%酒精制品消毒;如果暴露部位是衣物,应该立即用75%酒精消毒处 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脱掉污染的衣物,再用75%酒精制品进行手部消毒,必要时紧急冲淋

采集和检测高风险样品时如遇刺伤、割伤,应脱下防护装备,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75%酒 精制品消毒,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记录受伤原因和病原微生物,以及应急处理措施,保留完整适当的 医疗记录。

DB21/T 3582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