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155-2012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pdf

SL 155-2012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6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315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SL 155-2012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pdf简介:

SL 155-2012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1.0.2本条明确规定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以重力为主要作

的水工(常规)模型试验并规定了相应的研究范围,以别于 试验专题研究。

1.0.4本条规定应根据试验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试验研究

3.0.1~3.0.4基本资料是开展水工(常规)模型试验研究的基 础。使用基本资料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准确使用资料中与本项 试验研究有关的信息,发现问题应仔细考证,并及时与资料提供 部门进行沟通、核实,对资料的更改和更新应做好相关记录,以 备查用。如涉及河床冲刷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时,地形、地质资 料方面应收集河床覆盖层厚度、岸坡岩石分布、节理发育、破碎 情况、河床抗冲流速等资料

DB3701/T 12-202标准下载4.0.1本条明确了模型应满足的几项基本相似准则。

从严格的数理观点出发,模型与原型达到完全相似是不可能 的。但只要模型比尺选择适当,模型与原型两个水流系统仍能保 证足够的相似性。对本条规定的三项相似准则说明如下: (1)几何相似准则。要求模型与原体之间的有关比尺符合以 下关系:

(1) (2) (3)

式中L,A,V一一长度、面积、体积。 下标r,p,m一一比尺、原体、模型。 (2)水流运动相似准则。要求模型与原体之间的有关比尺符 合以下关系:

(4) (5) (6) (7)

式中T,U,α,Q一时间、速度、加速度、流量。 (3)动力相似准则。要求模型与原体之间的有关比尺符合以 下关系:

m,=m/mm=o,L3 F,. =F,/Fm = pLT

式中m,β,F一一质量、水流密度、重力。 根据牛顿相似准则,当以重力为主要作用力时,重力比尺与 惯性力比尺应相等,即

将三og 带入式(11),整理转化后,得

(Fh), = (ma),

= (Fr), = 1

式中F 惯性力; U—水流速度; g一重力加速度; L一特征长度; Fr弗劳德数,又称重力相似准数。 按照重力相似准则,有关物理量的比尺换算关系见表1

表1重力相似比尺换算表

4.0.2为了消除或减少由其他次要作用力影响所产生自

本条规定的限制条件说明如下: (1)原体水流雷诺数(Re)较大,通常处于紊流阻力平方 区。模型雷诺数比原体缩小L3/2倍,有时难以达到该区。但根 据阻力相似准则的要求,模型至少应该保证在紊流区。根据莫迪 (Mo0dy)图解,层流和紊流的界限雷诺数大致在2500~5000 之间。 (2)根据重力相似准则,模型糙率应为原体糙率的L17倍 如果模型材料糙率达不到这个要求,而且由于流程较长,对试验

成果有较大影响时,应进行糙率校正。 (3)根据英国科学家L.Kevin的理论计算,为保证模型中 对原型水流重力作用不受表面张力显著影响,一般要求模型水深 不小于3cm。 (4)对具有明显三维性流态的水工建筑物模型应采用正态 模型。

情况下,应对简化因索带来的误差加以修正。 (1)糙率相似修正。主要是由于按照糙率相似准则,模型糙 率为原型的L1/6,对于泄水建筑物表面糙率较低情况,模型材料 的糙率偏大,因此在泄水流道较长的情况下会对水力参数带来 定的误差,应加以修正。 (2)表面张力相似修正。在掺气、雾化、旋涡模拟的有关试 验中应考感表面强力相似修正,对于无法完全满足旋涡相似要求 的,应通过适当加大泄流量等方式符合流态相似要求,确定旋涡 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性质。 (3)黏滞力相似修正。由于模型流态达不到紊流阻力平方区 的要求,存在水流R数相似问题,模型水流黏滞力作用增加, 为此对泄流能力等试验结果应做适当修正

5.0.1常规模型试验采用重力相似准则,并按正态模型设计 能重演或预演原体水流运动现象,这是模型设计的基础。 5.0.2模型类型应根据任务要求选定,模型比尺和模拟范围选 择,应根据保证研究对象水流相似的要求,并结合试验室及测量 仪器的具体条件综合确定。 5.0.3各类模型比尺,应尽可能大于条文规定的下限比尺,以 减小综总新应

5.0.5特殊水工模型试验往往是在水工常规模型上开展

对性强的试验研究工作,包括泄洪雾化、掺气、旋涡等,这些现 象的模拟常常是次要作用力不能忽略的,因此需要提出在保证主 要作用力相似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这些次要作用力的相似,同 时应对这些次要作用力引起的缩尺效应加以修正。泄洪雾化模型 试验水流韦伯数应选用泄水建筑物出口断面水流水力参数确定。

(1)水工建筑物设计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及各个部件 的放大图。 (2)地形测量图,比例一般为1:5001:2000。 (3)水文地质资料,包括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河床糙率、 悬沙和底沙颗分曲线,1m水深时的底沙起动流速及岩基分布和 节理发育破碎情况等。

价格低廉和加工可行性等综合因素,具体应结合模型的特点 于观测等要求选用。

6.0.5本条所列举的是模型地形制作常用的方法及要求,其中

(1)先在地形图上勾画模型导线,并与模型现场保持 一致。 (2)依据导线读出并记录每条地形断面等高线的水平距离及 相应高程。 (3)断面板经锯剪加工后,按编号次序对准模型相应导线位 置,用水准仪测定高程,加以固定。 (4)模板间填料可用三合土、细沙或江河泥沙等材料,分层 排铺夯实。最后用水泥砂浆抹面粉光。

6.0.6模型校验验收是避免模型制作放样错误、保证试

口提高试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型或重要工程模型试验, 对模型关键部位的强度加以检验验收。

7. 1 供水系统设施

7. 1 供水系统设施

循环式供水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要求,大都根据国内主 要水工试验室的资料统计而得,并经实践经验是行之有效的,具 有实用参考价值。 蓄水池容积可按照式(13)计算: V=Ah (13) 式中V—一蓄水池容积,m; A一一试验室平面面积,m; h一一有效水深,h=80~200cm。 也可根据试验厅(室)水流回流长度、最大供水流量估算蓄 水池容积。一般可按照最大供水流量要求并考虑水泵运行一定时 间的需求确定蓄水池容积。

循环式供永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要求,大都根据国内 水工试验室的资料统计而得,并经实践经验是行之有效的, 实用参考价值。 蓄水池容积可按照式(13)计算:

式中P一一所需电机总功率,kW; H一一计及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水头损失的总水头,m; e一电动机水泵综合效率,可取e0.7。 根据上式确定的水泵总功率,结合水泵型号和试验室不同供 水流量需求情况,选用不同容量的水泵组合。水泵类型可采用离 心式水泵、潜水泵、轴流泵,具体型号和配套组合可根据试验厅 用水量和运行情况确定。 供水系统采用1~2级配水管,其中第一级为主管道,与平

水塔相连,并应在管道前段安装控制闸门,以利于管道安装、检 修,主管道应根据试验厅室功能布局需要布置,般采用环状布 置。二级管道与相近的主管道连接,可直接接入模型前池或量水 系统。 回水槽一般采用环形或网状布置,以提高试验厅室场地利用 率,便于模型布置。 蓄水池及回水系统应定期清除泥沙淤积及漂浮物等杂物,保 证供水效率。 特定情况(如供水流量较小或所需流量超过试验厅供水能力 等)下,可取消平水塔,采用直接供水方式,但应在进入模型前 设置消浪消能及平水(或稳压)设施,确保模型进流平稳。

7. 2通用性固定设备

各种玻璃水槽、水箱和压力箱等,都是根据不同用途建设的 通用性固定设备。其技术规格尺寸也是参照国内主要试验室资料 统计而得,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8.2水位(水面线)及波高量测仪器

8.2.1水位测针是测量恒定流水位最佳常规仪器,目前广泛地 用于水工模型试验,市场上有现成产品可供选购。 8.2.2~8.2.4自动跟踪水位计、压力传感器和各种类型的波高 仪,都是根据电学原理研制而成,可用于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水位 和波高测量。但对水温和水质均较敏感,露天试验场宜慎用。使 用时,应勤于率定,以保证测量精度

8.3.1测压管是根据连通管原理设计而成,是日前试验室最常 用的测压仪器,真精度主要取决于测压孔和测压管的加工安装 质量。

8.3.2对于压力水头超过3m的情况,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有

(1)不粘管壁,液面清晰易读。 (2)与水接触不致混合。 (3)不污染水和不腐蚀管壁。 (4)温度变化对密度影响不大。 (5)化学性能稳定,不宜蒸发。 比压计可供选用的工作液体密度见表2。

表2可供选用的工作液体密度表

压力传感器及其二次仪表,是测量瞬时动态压力和脉动 不可少的量测仪器,目前市场上有现成产品可供选用。

8.4.1、8.4.2量水堰属堰槽类量水仪器,也是目前试验室测定 流量最精密的常规仪器。根据标准设计制作和安装的各式堰型, 其流量计算可引用以下经验公式: (1)直角三角堰可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标准地秤校正后的 拟合经验式:

Q= 1. 33H2. 465

式(16)适用范围为H=0.03~0.25m。 (2)矩形堰可用雷伯克(T.Rehbock)经验公式

DLT1484-2015 直流电能表技术规范Q= (1.782+0.24 11 BH D

(3)复式堰由直角堰和矩形堰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经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标准地秤率定结果见表3。

图1复式堰构造和尺寸(单位:mm)

表3复式堰【堰宽60cm)堰上水头与率定关系率定结果

8.4.3、8.4.4文丘里管属差压类量水仪器,其精度虽不及量水 堰,但由于装卸方便,又不占场地,目前仍应用于水工试验室。 常用的文丘里管主要由收缩管、喉管和扩大管三部分组成, 如图2所示,其流量计算公式为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d—喉管直径; D一上游管路直径。

5.1毕托管是测量定流时均“点”流速最佳常规仪器。 计算公式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