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T/T 745-2022 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安全要求.pdf简介:
JT/T 745-2022《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安全要求》是一部关于水下工程中使用空气提升袋进行作业的安全规范。该标准主要针对在水下环境中,通过填充空气提升袋来搬运重物或设备的特殊作业方式,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要求。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
1. 作业前准备:对提升袋的材质、承载能力、充气和排水系统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在水下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人员资格:规定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证书,以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3. 操作流程:详细规定了使用提升袋的步骤,包括充气、释放、移动和回收等环节的操作规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方式。
4. 安全防护:要求作业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救生衣、头盔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5. 应急处理:设定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提升袋破裂、人员落水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6. 环境因素考虑:对水深、水流速度、水压、能见度等环境因素有严格的控制要求,以保证作业安全。
7. 记录和报告:规定了作业过程中的记录和报告制度,以便于追踪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
遵循这些安全要求,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中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JT/T 745-2022 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安全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性引用文件 和定义 条件 要求 要求 要求 资料性) 水下空气提升袋的组成 资料性) 不同水深下的充气量 规范性) 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前和维护后检查表
用文件 生 水下空气提升袋的组成 生) 不同水深下的充气量 生) 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前和维护后检查表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JT/T745—2009《水下空气提升袋操作与安全要求》,与JT/T745—2009相比,除结构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术语“降落伞式提升袋”(见3.2,2009年版的2.2); b) 更改了术语“水下空气提升袋”“闭式提升袋”“翻倒绳”“控制绳”和固定锚”的定义(见3.1、 3.3、3.5、3.7和3.8,2009年版的2.1、2.3、2.5、2.7和2.8); c 增加了“连接扣"的术语和定义(见3.9); d) 更改了“环境条件”的要求(见4.1、4.3,2009年版的3.1、3.2); e) 删除了水下提升作业标识要求(见2009年版的3.5); f) 增加了卸扣、吊环、斜拉索具的要求(见6.1.1); g) 更改了控制绳的长度、强度要求(见6.1.5,2009年版的5.1.5); h) 增加了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年限要求(见6.1.8); i) 更改了降落伞式提升袋的组成(见6.2.1,2009年版的5.2.1); j) 增加了连接扣的强度要求(见6.2.2)、翻倒绳的强度要求(见6.2.3); k) 更改了排气绳辨识要求(见6.2.5,2009年版的5.2.4); 1) 更改了闭式提升袋的组成(见6.3.1,2009年版的5.3.1); m) 更改了闭式提升袋安全阀的开启要求(见6.3.2,2009年版的5.3.2); n) 增加了水下作业模式分类(见7.1.2); 0) 更改了作业计划及风险评估的要求(见7.1.3、7.1.4、7.1.5,2009年版的6.3); p) 更改了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前检查的要求(见7.1.6,2009年版的7.1); q) 更改了翻倒绳的使用要求(见7.2.1.3,2009年版的6.7); 增加了水下空气提升袋充气的操作步骤(见7.2.2.3)、排气绳要求(见7.2.2.4)、多个水下空 气提升袋的使用要求(见7.2.2.10); s) 增加了降落伞式提升袋放气及解除吊装的步骤(见7.2.3.3); t) 更改了防止提升袋作业对潜水钟影响的要求(见7.3.4,2009年版的6.1.8); u) 增加了作业中产生的气泡对作业船水声定位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影响(见7.3.5); v) 更改了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后检查及维修的要求(见7.4.2,2009年版的7.2.1、7.2.4); w) 增加了维修保养人员资质要求(见7.4.3); x) 增加了“水下空气提升袋的组成”(见附录A)、“不同水深下的充气量”(见附录B); y 更改了“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前和维护后检查表”(见附录C,2009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进、李宗伟、倪鹏、张辉、肖晓凌、金信岑、程微、闫向峰、顾玉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JT/T745—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L/T 5562-2019标准下载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安全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潜水员使用水下空气提升袋进行水下提升作业的环境条件、人员要求、设备要求以 乍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救捞和水下工程使用水下空气提升袋进行的水下提升作业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736港口装卸用吊环使用技术条件 GB/T25854一般起重用D形和弓形锻造卸扣 JB/T8521.1编织吊索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下空气提升袋 underwaterairliftbag 由软质材料制成,充人空气后可产生正浮力的浮袋。 3.2 降落伞式提升袋 openparachute liftbag 底部开口的伞形水下空气提升袋。 3. 3 闭式提升袋totallyenclosed liftbag 全封闭的球形、枕形或圆柱形水下空气提升袋。 3.4 排气绳dumpline 系在降落伞式提升袋的排气阀上,可由潜水员操纵,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气阀来控制水下空气提升袋 浮力的绳索。 3.5 翻倒绳inverterline 用于当降落伞式提升袋从所起吊的重物上意外脱开时,拉倒降落伞式提升袋以放出袋内空气的 绳索。
斜拉索具web sling
连接提升袋底部并交汇至吊环的一组吊带。
4.1水下空气提升袋的使用应满足潜水作业安全的基本规定和环境要求。 4.2不应有水下爆破、污染、障碍物、高压水射流、电击以及其他危及潜水员安全的因素。 4.3应提供足够的水面和水下照明.照度应不低于2001x
5.1潜水人员使用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前应经过操作安全培训。
a 水下空气提升袋的结构、提升原理以及水下提升作业的相关知识。 水下空气提升袋检查、测试、清洁、维护保养和储存等相关知识。 C 水下空气提升袋操作程序和风险防控的培训,包括降落伞式提升袋及其翻倒绳、控制绳的选 择,水下布置,索具装配,翻倒绳、控制绳、排气绳的连接和操作等。 5.3水下提升作业的指挥员应由潜水监督担任
6.1.1水下空气提升袋应按照有关规范设计、制造和检验。其中,卸扣应符合GB/T25854的要求,吊 环应符合GB/T14736的要求,斜拉索具应符合JB/T8521.1的要求。 6.1.2水下空气提升袋应标明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型号、产品编号和最大安全工作负荷等。 6.1.3水下空气提升袋应配备产品合格证书、操作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和配件清单等。 6.1.4水下空气提升袋袋体及其可拆卸件,如吊带、吊环、卸扣等应分别标识其编号和安全工作负荷。 6.1.5系在固定锚上的控制绳,长度应满足水下空气提升袋移动要求。最小破断载荷应不小于降落 伞式提升袋最大允许工作负荷的1.5倍。 6.1.6吊环和卸扣等零部件,应按原型号更换或替代。 6.1.7水下空气提升袋装运和储存时,应避免随意折叠、受压和过热等。 6.1.8水下空气提升袋使用年限宜依据袋体材料、使用次数、使用环境及存放方式,参考GB/T20739 相关条款的要求进行确定,
据使用要求配置翻倒绳和控制绳。 6.2.2伞形袋体顶端应设有系带翻倒绳的连接扣。连接扣最小破断载荷应不小于降落伞式提升袋最 大允许工作负荷的1.5倍。 6.2.3翻倒绳的最小破断载荷应不小于降落伞式提升袋最大允许工作负荷的1.5倍,且不小于连接 扣的最小破断载荷。 6.2.4排气绳应与袋体的排气阀牢固连接,并经由袋体内部自然垂下,长度应便于潜水员在安全的位 置操作。 6.2.5排气绳及其延长绳应使用不同结构和直径的绳索,以便区别于翻倒绳及控制绳等其他绳索,
6.3.1闭式提升袋的组成应至少包括袋体、充气/排气阀、安全阀和斜拉索具等(见图A.2),并应根据 使用要求配置控制绳。 6.3.2闭式提升袋应装有可承受袋体充分膨胀时所产生的内在压力的安全阀,当袋体内部压力超过 外界压力13kPa时,安全阀应自动打开并排出多余气体。 6.3.3应每年对闭式提升袋的安全阀进行检定。
二套豪华型别墅建筑图7.1.2应根据水下作业任务类型.选择静态提升模式或动态提升模式
注1:静态提升模式是指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为一个固定的提升点,通过控制绳系固在固定锚或水下设施固定点上 在提升袋与被提升物之间连接一个手扳葫芦来垂直提升或下放 注2:动态提升模式是指水下空气提升袋用于直接提升负载并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在控制绳的约束下,水下空气 提升袋和负载处于零浮力状态, 1.3应针对作业任务和环境因素,制订作业计划并进行风险评估。 1.41 作业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水下起吊或移动的重物水下重量计算,包括作业区域水的密度、被提升重物的气室以及重物 在泥线吸附力的计算。 b) 水下空气提升袋规格、尺寸及数量需求,可依据水下起吊或移动重物的形态和重量,参考 表B.1计算确定,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1)在某些情况下,降落伞式提升袋的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间存在的差异最高可达20%; 2)在进行水下水平杆件或细长构件安装时,应使用多个水下空气提升袋以保持构件平衡, 且减少水下空气提升袋的使用数量,但多个水下空气提升袋的安全工作负荷穴余应不大 于待提升构件水下重量的20%。 c) 起吊点的设计与计算。应根据水下空气提升袋的浮心和所提升重物的重心计算,防止重物起 吊过程中倾倒。 d) 锚固点的选择。固定锚提供的锚固力与待提升重物的重量之和应始终大于水下空气提升袋 的提升能力。 e) 控制绳、翻倒绳的布置。 以上所有因素的计算安全系数。 1.5风险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
7.1.3应针对作业任务和环境因
JT/T Z45=2022
a) 作业潜水员的技能水平。 b) 水下能见度的影响。 c) 水流速度与流向。 d) 被提升重物水下重量的变化。 e) 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对潜水作业支持船的影响。 1.6 应对计划使用的水下空气提升袋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产品编号及所有部件是否与证书相符。 b) 斜拉索具及附属配件有无破损或断裂。 c) 袋体有无变形、破损或脱胶。 d) 测试袋体气密状况。 e) 对于降落伞式提升袋,还应检查: 1) 排气阀有无变形或破损,开闭功能是否正常 2) 排气绳有无破损或断裂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长短是否适宜,与排气阀连接是否牢固; 3) 翻倒绳有无破损或断裂,与连接扣连接是否牢固。 f) 对于闭式提升袋,还应检查: 1)进气阀和安全阀有无变形或破损; 2)安全阀是否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与袋体连接是否牢固; 3)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
7.2.1安装水下空气提升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