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SH/T 3501-202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简介:
SH/T 3501-202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标准。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涉及有毒或可燃介质(如油品、气体等)的钢制管道的施工过程和验收工作,为保证管道工程的安全、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该规范涵盖了管道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检验、试验、验收等各个环节,内容包括管道的安装、连接、防腐蚀处理、绝热、标识等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它旨在确保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有毒、可燃介质管道的施工质量符合行业标准,防止泄漏、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遵守SH/T 3501-2021规范,有助于提高石油化工管道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水平,保护环境,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SH/T 3501-202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SH/T 35012021
8.2.6支管或支管座焊接连接接头的制备和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
8.2.7承插焊焊接接头组对时,端面间隙b宜为1mm3mm,参见图8.5.3。但机组的循环油、控制 油、密封油管道承口与插口的轴向不宜留间隙。 8.2.8焊接接头组对前,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清理其内外表面,在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 毛刺、锈斑、氧化皮及其他对焊接过程有害的物质。 8.2.9焊接接头组对前,应确认坡口的加工形式和尺寸,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8.2.10不锈钢管采用焊条电弧焊时,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均应涂白垩粉或其他防粘污剂。
8.2.11施工过程中焊件应放置稳固,防止在焊接或热处理时发生变形。除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冷拉伸 或冷压缩外DLT1482-2015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不得强力组对焊接接头。 8.2.12定位焊应与根部焊道的正式焊接工艺相同。 8.2.13定位焊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及其他缺陷。 8.2.14在铬钼合金钢和不锈钢钢管上不宜焊接组对卡具。否则卡具的材质应与管材相近,并采用评 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接,或用焊接该钢管的焊条先在卡具上堆焊过渡层。 8.2.15焊接在管道上的组对卡具不得用敲打或扭的方法拆除。采用火焰切割时,应在离管道表面 2mm~3mm处切割,并进行修磨。下列钢材修磨后还应做表面无损检测,合格等级应符合管道相应等 级要求: a)铬钼合金钢; b)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等于或大于540MPa的钢材
8.3.1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温度应符合本标准表8.3.1的规定,并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验证。中断焊接后 需要继续焊接时,应重新预热。
8.3.1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温度应符合本标准表8.3.1的规定,并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验证。中断焊接后
表8.3.1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要求
8.3.2预热时应在坡口两侧均匀进行加热,预热范围应为坡口中心两侧各不小于壁厚的5倍,且不小 于100mm,并防止局部过热。对于无预热要求的钢种,当焊件温度低于10℃时,应对焊件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不应低于10℃。 8.3.3铬钼钢焊接应按SH/T3520的规定进行,铬镍不锈钢、不锈钢复合钢焊接应按SH/T3523的规 定进行,低温钢焊接应按SH/T3525的规定进行,异种钢焊接应按SH/T3526的规定进行。 8.3.4施焊时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或试验电流。含镍低温钢、不锈钢、铬钼合金钢以及材料标准抗拉 强度下限值等于或大于540MPa的钢材管道,焊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等缺陷。 8.3.5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DN500管道的对接焊缝,宜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接工艺或在焊缝内 侧根部进行封底焊;公称直径小于DN500的管道对接焊缝的根部焊道应采用氩弧焊。 8.3.6焊接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多道焊接头应相互错开。 8.3.7除焊接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接外,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如因故中断,应采取防裂措 施。继续焊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焊缝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继续施焊。
SH/T 35012021
SH/T 35012021
8.3.8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焊接线能量的焊缝,施焊过程中焊接线能量应处于焊接工艺规程规定的范 围内。 8.3.9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道间温度的焊缝,施焊过程中应测量道间温度,并处于焊接工艺规程规定 的范围内。 8.3.10对焊接连接的阀门施焊时,应将阀门适度开启。焊缝根部焊道应采用氩弧焊。所采用的焊接顺 序、焊接工艺及热处理,不应影响阀座的密封性能。 8.3.11支管座与主管连接应全焊透,盖面填角焊缝应平滑过渡到主管。当支管座与主管的连接接头有 无损检测要求时,应按本标准表8.5.7的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支管与支管座的组对。 8.3.12被补强圈、鞍座等覆盖的焊缝,应经过100%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补强圈、鞍座等的焊接 8.3.13焊接完毕后,应及时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附近的飞溅物清理干净。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 焊接接头焊后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酸洗与钝化处理,
8.4.1焊后热处理工艺应在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并经焊接工艺评定验证。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 常用钢材焊接接头的热处理温度,宜按本标准表8.4.1的规定确定。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稳定化处理、 固溶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采用感应加热法进行热处理时,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低温钢焊后热处 理应符合SH/T3525的规定
表8.4.1常用钢材焊接接头热处理基本要求
对于特定腐蚀介质的管道,全部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热处理。 b设计有硬度要求时执行设计文件。
8.4.2对接焊缝的热处理名义厚度应为焊接接头处较厚的工件名义厚度。 8.4.3支管连接时,热处理名义厚度应按主管或支管的厚度确定,而不考虑支管连接件(包括整体补 强或非整体补强件)的厚度。但如果任一截面上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大于表8.4.1规定需要热处理的材 料名义厚度2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8.4.2对接焊缝的热处理名义厚度应为焊接接头处较厚的工件名义厚度。 8.4.3支管连接时,热处理名义厚度应按主管或支管的厚度确定,而不考虑支管连接件(包括整体补 强或非整体补强件)的厚度。但如果任一截面上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大于表8.4.1规定需要热处理的材 料名义厚度2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放式焊接支管见图8.4.3a),焊缝厚度应取支管的名义厚度T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的 和,t。应取0.7倍的支管名义厚度或6.4mm两者中的较小值; b)插入式焊接支管见图8.4.3b),焊缝厚度应取主管的名义厚度T.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的 和; 带补强板的安放式焊接支管见图8.4.3c),焊缝厚度应取下列值中的较大值: 1)支管的名义厚度T,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的和; 2)补强板的名义厚度T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的和; d)带补强板的插入式焊接支管见图8.4.3d),焊缝厚度应取主管的名义厚度Th、补强板的名义厚 度T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的三者之和; 支管座和主管的连接见图8.4.3e)、f)、g)。支管座的焊缝厚度,应取支管座坡口焊缝厚度Tm 和填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的和。
c)带补强板的安放式焊接支管
SH/T 35012021
)斜接支管座纵横部面
JT∕T 1064-2016 桥梁阻尼减振多向变位梳齿板伸缩装置g)弯头支管座纵横剖面
图8.4.3支管连接焊接接头形式
8.4.4用于平焊法兰、承插焊法兰和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50管子连接的角焊缝、密封焊缝以及管 道支吊架与管道连接的角焊缝,当任一截面的焊缝厚度大于表8.4.1规定的需要热处理的材料名义厚度 的2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但下述情况可不要求热处理: a) 碳钢材料焊缝厚度小于或等于16mm时,任意厚度的母材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b)铬钼合金钢材料焊缝厚度小于或等于13mm,且母材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小于490MPa,当预 热温度高于本标准表8.3.1规定值时,则任意厚度的母材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8.4.5铬钼合金钢和最小抗拉强度等于或大于540MPa钢材的管道焊接接头,焊后应立即进行热处理 否则,焊后应立即均匀加热至300℃~350℃保温缓冷。加热保温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同,保温 时间不少于0.5h。 8.4.6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SHT3526的规定。 8.4.7热处理加热范围和测温点布置应符合SH/T3554的规定。 8.4.8热处理的加热速度及冷却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SH/T 35012021
8.5.4焊接接头表面的质量应逐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b)SHA1和SHB1的管道、不锈钢和最小抗拉强度等于或大于540MPa的合金钢管道焊缝表面, 不得有咬边现象。其他管道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mm,连续咬边长度不应大于100mm,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应大于该焊缝全长的10%; C 焊缝表面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局部凹陷。当接焊接接头中薄者厚度小于或等于6mm时,焊缝余 高△h应不大于1.5mm;当接焊接接头中薄者厚度大于6mm时,焊缝余高△h应不大于2.5mm 8.5.5铬钼合金钢管道焊缝应进行合金元素含量验证性抽样检查,每条管道(按管线号)的焊缝抽查 数量不应少于2条。 8.5.6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铁素体检查的焊接接头,应按GB/T1954的规定方法测定铁素体含量,焊缝 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应符合本标准表8.5.6的要求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之18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pdf表8.5.6铁素体含量
8.5.7管道焊接接头无损检测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厚度小于或等于30mm的焊缝应采用射线检测 (RT)或相控阵超声检测(PA);厚度大于30mm的碳钢、铬钼合金钢焊缝可采用超声检测(UT)或 汀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检测比例与验收标准应符合本标准表8.5.7的规定。其中,射线检测应 执行NB/T47013.2的规定,超声检测应执行NB/T47013.3的规定,磁粉检测应执行NB/T47013.4的规 定,渗透检测应执行NB/T47013.5的规定,TOFD检测应执行NB/T47013.10的规定,PA检测应执行 NB/T47013.15的规定。
8.5.7管道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比例及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