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086-2021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pdf简介:
DB32T 4086-2021 是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名为《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特种设备的风险管理,特种设备是指由特殊材料制造,用于特殊用途,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设备,如电梯、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等。
该工作规范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特种设备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控制措施制定、风险监控和改进等环节。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来说,它规定了特种设备风险的分类标准,如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用频率、历史故障记录等因素,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它也强调了企业应当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更新,以确保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总的来说,DB32T 4086-2021 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风险防控,提升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水平,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DB32T 4086-2021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1使用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内容:
a)工作准备,包括法律法规、工作资源的准备、风险分级管控建立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制 度建立、相关人员培训及考核; b)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逐个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给出定性或定量 值,依据风险评估准则,确定风险等级; c)风险分级管控,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定特种设备最终的风险等级,并制 定分级管控措施和落实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及人员; d)监督检查:
《小水电电网安全运行技术规范 GB/T 50960-2014》e)沟通和记录; f)持续改进。 4.2风险分级管控流程见图
图1风险分级管控流程
5.1.1使用单位应按本工作规范实施特种设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控 其所属的行业、领域已将特种设备确定为风险源的,也应当符合本规范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1.2已经开展基于风险的检验(RBI)、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量化风险分析评价的使用单位 其风险评估结果可作为风险分级管控的依据。
5.2.1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 工作。 5.2.2 使用单位应明确特种设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控的主管部门或 机构,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其成员组成应包括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安全、设备、操作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 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5.2.3对设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应当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组织特种设备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5.2.4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分 级管控工作。
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 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3.1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编制特种设备风险点清单(包括特种设备清 单和作业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关记录文件。
.2使用单位建立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包含以
a)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机构; b)风险分级管控各层级、人员的职责; c)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 d)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及控制制度; e)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奖惩管理制度; f)人员的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考核制度
a)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机构; b)风险分级管控各层级、人员的职责; c)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 d)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及控制制度; e)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奖惩管理制度; f)人员的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考核制度
使用单位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并纳人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 织相关员工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分级管控等 容,并定期考核,保留相关记录,
6.2.1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全面排查、参照目录、分类明确、范围清晰的原则,以在用的单台(套) 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为识别单元进行风险划分。 6.2.2使用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要求组织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及其使用 全过程进行风险源排查。根据特种设备台账、作业情况等从人、物(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 面建立包括特种设备风险点清单(记录表式参照附录A)、作业过程风险清单(记录表式参照附 录B)。
6.3.1特种设备风险源识别宜采用但不限以下
a)对于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安全分析法(JSA)进行识别(参照附录G): b)对于危险物质、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参照附录F)、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P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进行识别; c)对于复杂、危险工艺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事故树分析法(FTA)、故障模 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进行识别。 6.3.2对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参照GB/T26610开展风险识别工作。 6.3.3对于机电类特种设备,参照GB/T16856开展风险识别工作。 34使用单倍可相据魅种设各种类光湿和温别的目体对角来选择合适的迅别方注
8.1.1使用单位宜选择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 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填写风险评估记录表(记录表式参见附录D)。 8.1.2已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使用单位,应确认当前使用的评估方法是否适合特种设备的风险 评价工作。
8.1.4承压类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价参照附录H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进行,或采用GB/T 26610申定性风险评价或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承压类特种设备的风险计算及定级。 注:GB/T26610中规定的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分别对应本标准中重大风险、较大风险、 般风险、低风险。 8.1.5对于机电类特种设备以及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作业活动,参照附录I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进行。 3.1.6使用单位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时优先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划分风险等级,采用定性风险 平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工作时应偏于保守的方法来确定风险级别。 8.1.7使用单位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时参照GB/T27921中列举的风险评估技术进行。
3.2.1使用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风险可接受目标,根据设备状况、失效后果、失效可能 性等评估设备的风险;按照风险评估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 3.2.2可接受风险目标可采用可接受风险基准图(见图2),通过可接受风险基准线将风险划分 为2个区域,即不可接受风险区域和可接受风险区域。 )风险落在不可接受风险区,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应采取降风险措施 保证安全。 b)落在可接受风险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以被接受的,无需采取风险管控改进措 施。
图2可接受风险基准图
8.2.3风险落在不可接受风险区域,应采用检验或其他降风险措施降低其风险后,依据降 措施结果综合确定风险状况等级,
措施结果综合确定风险状况等级。 8.2.4风险可接受目标的制定应结合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b)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c)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d)本单位的经济、技术情况; e)本单位的安全投入情况。 8.2.5风险评估应对识别的每一个风险源进行风险判定,并确定其风险级别。风险点的风险等 级应综合特种设备本体及配套部件、相关作业活动、设备周边环境、管理方面等因素进行风险评 价,取全部风险源的最高风险值为该风险点的风险等级
2.5风险评估应对识别的每一个风险源进行风险判定,并确定其风险级别。风险点的风险等 应综合特种设备本体及配套部件、相关作业活动、设备周边环境、管理方面等因素进行风险评 ,取全部风险源的最高风险值为该风险点的风险等级
使用单位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可行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经济性; e)技术先进性,
使用单位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可行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经济性; e)技术先进性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9.3.1风险的控制措施可从人、物(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对风险点提出控制措施和检 查、检验等措施。 9.3.2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适当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可包括提出风险 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评审、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控制措施再评审。 9.3.3使用单位可参照GB/T45001及GB/T33000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JC/T2508-2019 摩擦材料用人造石墨9.5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9.5.1使用单位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后,确定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按照从 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利
9.5.2使用单位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 险的管控层级 9.5.3使用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的主体,应将每个风险源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 各级管控层级,制定和采取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并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记录表式参照附录 9.5.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风险等级高的风险应重点进行 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9. 5. 5管控要求见表 1。
以下情形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100万以上财产损 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公共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的; d)其他风险较高,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列入的,
9.7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使用单位应建立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 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风险等级、可能引发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 式等内容。对存在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风险源 监测和预警。
DB12/T 888.3-2019标准下载10.1使用单位应明确界定监督和检查的责任主体
10.2监督和检查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