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标准DB32∕T 4060-2021.pdf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标准DB32∕T 4060-2021.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6153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标准DB32∕T 4060-2021.pdf简介:

DB32/T 4060-202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标准》是中国江苏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技术要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是指通过有效处理和加工,将建筑废弃物转化为可用于路面建设的骨料,这是一种环保且资源化的利用方式。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级配、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技术指标,以及在路面基层中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它旨在确保使用再生骨料作为路面基层材料时,其性能能满足道路工程的需要,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具体内容包括:再生骨料的选取和处理、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规定,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标准DB32∕T 4060-2021.pdf部分内容预览:

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ofrecyclingconstructionwaste aggregatein pavementbase

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ofrecyclingconstructionwaste aggregatein pavementbase

【5层】住宅楼全套设计(2000~3000平,含计算书,建筑图,结构图)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DB32/T4060202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原材料 5.1再生骨料. 5.2天然骨料. 5.3水泥 5. 4 水 配合比设计, 6. 1 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 6.2再生级配骨料 施工 7. 1 般规定 7. 2 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 7.3再生级配骨料 质量检验与验收. 8. 1 般规定 8.2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 8.3再生级配骨料

DB32/T4060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大学、东南大学、扬州惠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苏州交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有限公司、昆山乐建住房开发有限公司、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大学、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 测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富源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江苏绿和环境资源有限公司、江苏省城市管理与行政执 法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建明、肖成会、康爱红、吴正光、赵亚松、周建光、石鹏程、宋旭艳、冒进 李婕、沙瑞媛、徐文剑、曾文超、张研究、寇长江、李波、沈镜武、顾永明、姚建明、魏荣亮、吴林、 陈杰、杨英健、俞磊、黄飞、魏兆峰、蒋业浩、魏兆岭、黄芸、姜艳艳、夏明、费一鸣、王军、汪明亮、 韩慧。

DB32/T40602021

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城镇道路路面基层中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和再生级配骨料 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工程,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施工便道、 广场的基层设计、施工和验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C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ITG3430公路十工试验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层base 直接位于沥青路面面层下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的结构层。基层可以是一层或 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3.2 底基层subbase 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铺筑的辅助层。底基层可以是一层 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3.3 再生骨料recycledaggregates 由房屋建筑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废弃的旧混凝土、砂浆、石、砖瓦或陶瓷等加工而成的粒料。

DB32/T4060202

4.1再生骨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4.2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施工宜在冬期开始前15d完成。 4.3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道路路面基层施工。 4.4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生产。 4.5在雨季时,勿使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受雨淋湿。降雨时应停止施工。 4.6路床顶面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0MPa。 4.7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碾压含水率,应在混合料处于含水率允许范围内进行碾压 作业

4.1再生骨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4.2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施工宜在冬期开始前15d完成。 4.3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道路路面基层施工。 4.4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生产。 4.5在雨季时,勿使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受雨淋湿。降雨时应停止施工。 4.6路床顶面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0MPa。 4.7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碾压含水率,应在混合料处于含水率允许范围内进行碾压 作业

DB32/T40602021

表1水泥稳定再生骨料的颗粒级配

b)I类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

I类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

1.3II类再生骨料是不满足I类材料技术指标的再生骨料。 1.3.1IⅡI类再生骨料做城镇道路次干路、支路的级配骨料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 粒组成应符合表3。

表3直接用作底基层时再生级配骨料的颗粒组成

DB32/T4060—202137.585~10031.569~8819.040~659.519~434.7510~302.368~250.606~180.0750~10塑性指数(%)<9JTG 34305.1.3.2Ⅱ类再生骨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表4再生级配骨料的技术要求项目指标检验方法压碎指标(%)≤35JTG E42针片状含量(%)≤20JTG E42杂质含量(%)≤1.0GB/T 251775.2天然骨料5.2.1天然骨料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应清洁、干燥、无杂物,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5.2.2天然骨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规定。5.3水泥5.3.1水泥强度等级应为42.5级及以上,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5.4水5.4.1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6配合比设计6.1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6.1.1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表5的压实度与强度要求。其骨料的级配、水泥掺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执行。表5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压实度及7d抗压强度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层位快速路、主干路其他快速路、主干路其他4

DB32/T40602021

6.1.2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配时基层水泥掺量宜为3.5%~6%,底基层水泥掺量宜为3%~6%,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宜 采用最小水泥剂量; 应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确定不同水泥掺量下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 6 密度; C 按规定的压实度计算不同水泥掺量试件的干密度 d) 制备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试件,试件尺寸Φ150mm×150mm,试件数量不少于9个; e 试件养护和抗压强度测定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执行: f 抗压强度平均值R应满足下式1,当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大于表6中规定值,应重做试验

R./(1 Z.C..................................

.2.1用于城镇道路次干路、支路底基层的再生级配骨料CBR强度应不小于60。组成设计步骤应符合 刻规定: 应以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为对象,根据推荐的级配范围和以往工程经验构造3~4条试验级配 曲线,通过配合比试验,优化级配; 6 混合料配合比应采用重型击实或振动成型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C) 应按试验确定的级配和最佳含水率T/CPCIF 0050-2020标准下载,以及现场施工的压实标准成型标准试件,进行CBR强度 试验和模量试验; 应选择CBR强度最高的级配作为工程使用的目标级配,并确定相应的最佳含水率

7.1.1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与再生级配骨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

7.1.1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与再生级配骨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 7.1.2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施工安全防护应包括施工操作安全、交通封闭(或疏导)组织安全和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 容; b)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具有反光功能的安全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DB32/T40602021

服和防护帽,严禁违反交通规则; C)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安全员进 行监督,并负责交通疏导; 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走出安全保护区,不得将施工机具和材料置于安全保护区外。施工作业车辆 应配置警示标志、灯具,其他相关要求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 3 其他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